导图社区 犯罪客观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客观方面的思维导图,包括:概念、内容、危害、行为、因果关系、危害结果。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主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自然人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两大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宪法指导思想、宪法基本原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犯罪客观方面
概念
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内容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危害行为
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思自由、客观上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身体动静
特征
危害性
有意性
例外:人在睡梦或催眠状态下的举动,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到绝对强制下的举动
刑法禁止性
分类
作为
特征:违反禁止性规定,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范禁止实施的行为,作为必须表现为身体的积极状态、动的状态,作为是由人的一系列身体活动组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单个的动作。
特殊情况:利用身体活动的作为,利用物质工具的作为,利用他人行为实施的作为,利用自然力的作为,利用动物实施的作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作为
不作为
特征:违反命令性规范,从主体看,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行为。从行为状态看,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身体活动,从性质看,不作为是刑法意义上的不作为。
条件;行为人应当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该特定义务,行为人不履行该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来源于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职务上、业务上所要求的义务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合同行为和自愿接受行为
先性行为引起的义务
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要求承担的义务
持有
持有是一种事实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行为人与特定物品之间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实行行为
概念:指符合刑法分则各个条件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并为完成某一犯罪所必不可少的的行为
特征:实行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所必备的行为,实行行为是具有侵害社会关系紧迫危险性的行为,实行行为是类型性的社会关系侵害行为。
非实行行为
概念:指刑法总则规定的、在实行行为以外对实行行为起指使、唆使、帮助、补充作用的危害行为。
特征:非实行行为必须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以外的行为,非实行行为是由刑法总结规定的修正的构成要件所规定的,非实行行为尚未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现实侵害。
纯正和非纯正的行为
因果关系
概念:现象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
特点:
客观性
相对性
时间顺序性
条件性和具体性
复杂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认定
假定的因果关系
重叠的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
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中断的因果关系
其他要件
时间
地点
方法
危害结果
概念: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
广义危害结果: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
狭义危害结果:由犯罪的实行行为造成的、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对成立犯罪或者犯罪既遂具有决定意义的危害结果。
构成要件结果(定罪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结果(量刑结果)
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基本结果和加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