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一历史必修第六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思维导图分享,包括:第19课辛亥革命和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张思维导图以清晰的脉络让人能够深刻的了解相关知识点,高效学习历史知识,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作为教案使用均可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合集包含了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全部生物知识点,通过一个思维导图合集可以全部了解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无论是预习、复习都能用,轻松考满分!含七年级上册生物(冀教版)知识点
初中历史合集中收录了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全部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学习这一套思维导图就足够了,快来试一试吧
分享三年级下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下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三年级英语的预习和复习
分享三年级上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上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预习和复习
这是一张九上历史思维导图,九年级上册历史包含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书共七个单元的必考知识点,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掌握九上历史知识点,预习、复习都能用的初三历史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注:含第19、20课思维导图
第19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背景:①民族危机: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②阶级矛盾尖锐。③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⑤组织技术:兴中会等革命团体以及中国同盟会。⑥思想基础:三民主义。⑦多次军事准备,多次武装起义。
过程: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②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③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清政府预备立宪:1901年到1905年实行新政。→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1枪。→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十四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南北议和):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统治;2月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确保民主共和。 内容: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实际上确立责任内阁制)。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②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推动移风易俗。
区分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
局限性:①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②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③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②资产阶级软弱妥协。③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准备过程:①制造宋教仁案,并镇压二次革命。②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③废除临时约法并于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来又规定总统任期10年,可连选连任。④1915年5月9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开始:①1914年9月率百官祭孔。②1915年10月,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③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年号洪宪。④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国战争
起因:袁世凯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结果:许多省份相继宣告独立,在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焦点:民主共和↔封建专制。 实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军阀派系:冯国璋,直系(英美),控制苏赣鄂等省;段祺瑞,皖系(日本),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张作霖,奉系(日本)东北三省。
府院之争: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后被黎元洪免职,随后张勋进京“调解”,趁机拥溥仪复辟。其实质是美日在中国的利益争夺。
护法运动
第一次
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1918年,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
第二次
1921年—1922年,其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参加一战(1917.8.14)
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过程: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②派遣劳工,为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①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②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
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黄金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提供一定条件。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最主要)。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工业
特点:①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②分布于沿海地区。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④外国资本占主导。
概况:①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起来。②重工业中的化学工业也发展起来。
意义:①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社会生活
剪发辫、易服饰、用阳历、废缠足、改称呼、废跪拜。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源自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
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大
宣传思想: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
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肯定的偏向。
积极影响:①解放思想,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