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研究的思维方式
管理研究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调查或科学研究,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每门学科、每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关心的研究对象 管理研究的目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编辑于2022-11-01 08:57:07这是一篇关于论证是一门学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若干基本原则,举例论证,类比论证,诉诸权威的论证,因果论证,演绎论证,详论,议论文,口头论证,公共辩论。
这是一篇关于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索引一在世界上最大的草垛中寻针,PageRank一让谷歌腾飞的技术,公钥加密一用明信片传输秘密,纠错码一自纠正的错误,图形识别一从经验中学习,数据压缩一有益无害,数据库一追求一致性的征程,数字签名一这个软件究竟由谁编写,并非万能的算法一有些程序不可能存在。
这是一篇关于《AI时代,成为强者》作者:李尚龙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机会篇 懂趋势的人才能抓住机会,金钱篇 财富是对认知和意志的奖励,人脉篇 谁认识你比你认识谁更重要,生活篇 厉害的人从不内耗,后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论证是一门学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若干基本原则,举例论证,类比论证,诉诸权威的论证,因果论证,演绎论证,详论,议论文,口头论证,公共辩论。
这是一篇关于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索引一在世界上最大的草垛中寻针,PageRank一让谷歌腾飞的技术,公钥加密一用明信片传输秘密,纠错码一自纠正的错误,图形识别一从经验中学习,数据压缩一有益无害,数据库一追求一致性的征程,数字签名一这个软件究竟由谁编写,并非万能的算法一有些程序不可能存在。
这是一篇关于《AI时代,成为强者》作者:李尚龙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机会篇 懂趋势的人才能抓住机会,金钱篇 财富是对认知和意志的奖励,人脉篇 谁认识你比你认识谁更重要,生活篇 厉害的人从不内耗,后记。
管理研究的思维方式
管理研究概述
什么是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的定义
管理研究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调查或科学研究,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
管理研究的分类
基础研究(实证)
应用研究(案例)
管理研究的目的
目的:发现、提炼、分析、解决问题
管理研究的对象
每门学科、每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关心的研究对象 管理研究的目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管理研究的特点
目的性(purposiveness)、严谨性(rigor)、可检验(testability)、可重复(replicability)、 精确可靠(precision and confidence)、客观(objectivity)、一般化(generalizability)和简洁(parsimony)
假设推断型研究的步骤
1 确定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2 文献阅读与提炼研究问题
3 提出假设
4 变量测量 概念进行操作化
5 数据收集 stata
6 数据分析
7 结果解释 引入必要的检验来排除各种可能影响研究结论可靠性
8 论文撰写
管理研究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
管理研究的知识储备
1、对制度背景的了解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对文献的积累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走
3、对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掌握
管理研究思维的循环
研究流程与论文写作
问题导向
引言部分(研究动机)重点介绍如何提出研究问题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如何构建理论框架和提出假设
方法论部分介绍样本收集和变量定义
结果部分着重介绍数据分析结果和假设检验情况
讨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管理研究循环
发掘研究价值
确立研究价值的标准
重要性 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理论上
实践上
新颖性 这个问题此前没有学者研究过,很吸引人,让人很好奇
ep.为什么好公司会做坏事?
可行性
搭建ABC框架
研究某一行为(behavior,B)产生的前因(antecedents,A)和后果(consequences,C),这就是ABC框架
管理研究分类
有关前因的研究
有关后果的研究
运用ABC框架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填补空白的问题
“反常识”的问题
反问
ep.积极旅行社会责任的公司一定能够得到媒体更正面的评价吗?
挖掘情景因素
问题陈述
研究贡献
提炼研究问题
细化问题的路径
细化研究
熟悉前人的细化路径和结果
读文献
发现正确的路径
通过思考找到“藏宝图”
自身因素的影响
提炼问题的六种模式
灵感乍现模式
学徒模式
跟着导师做
凤凰模式
确定一个兴趣点,不断围绕思考、研究
图钉模式
将小的主题拼凑一起形成一篇大论文
综合模式
围绕某个关注点,把相关学科研究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学科交叉
项目扩展模式
将课程作业、企业咨询项目中的报告整理、拓展成为研究成果
问题驱动
积累研究素材
坚持浏览新闻、报纸、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和企业中发生的事情
关注中国问题
兴趣第一
选题误区
误区1 对研究问题不敢兴趣
误区2 选题过于简单或太大
误区3 偏执且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误区4 不熟悉文献就贸然选题
克服研究瓶颈
多读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
可以读导师的基金申请书
通过帮助别人来提高自己
善于听取意见
团队内部开会听老师、同门的反馈
多参加领域内高水平学术会议
阅读文献
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判定理论贡献
确定研究贡献大小
阅读文献的目的
找到现有理论的缺口
搭建桥梁的路径
实证研究的可重复性
加入学术圈子
做好定位,自己到底想加入哪个学术圈子
同行们关心什么问题,想看到什么研究
文献阅读的边界
确定文献阅读范围
避免盲目和忽视
查询与这个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
查询与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相关的研究(ABC框架)
查询文件的途径
根据参考文献查找
利用关键词搜索
跟踪本领域领军学者的研究
跟踪国际顶级期刊
UTD24
FT50
推荐
AMJ
主要发表实证类论文
AMR
主要发表理论文章
ASQ
实证为主,侧重政治学
JIBS
有关国际商务研究的论文
SMJ
战略管理相关的实证研究
OS
主要发表实证类文章
跟踪国内顶级期刊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跟踪工作论文
SSRN
选择文献
google scholar
bing学术
管理文献
依照研究主题建立文件夹
用文章名命名文件
利用软件管理文献
NoteExpress
Endnote
想象力牵引的文献阅读
评价文献
研究问题是否清晰
研究贡献是否显著
理论是否可靠
研究设计、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是否可靠
高效积累文献
养成精读的习惯
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贡献在什么地方?
理论是什么?
怎么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怎么提出假设?
主要理论是什么?
怎么选择样本?
怎么测量变量?
还有哪些不足?
积累相关术语和定义
积累重要的观点和论据
整理文献,建立文献树
紧跟顶尖学者
撰写文献综述
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不知道什么?
如何联结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提出假设
构建理论框架
概念设计
选择、定义概念的时候,一般要基于已有文献来开展
如果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就要详细说明内涵、外延、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差异
理论框架
概念框架
调节模型
中介模型
假设陈述
假设陈述的技巧
清晰的陈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保证假设的可执行
可检验
假设关系的定量化解释
补充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ble,IV
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DV
常见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正、倒)U形关系
证明因果关系的四个条件
自变量和因变量必须相关
相关系数表
自变量先于因变量发生
不存在其他替代解释
有合乎逻辑的解释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构建理论
逻辑解释
竞争性解释
理论可靠性与引入调节变量
理论的前提假设和成立条件
理论构建与潜在假设
调节效应的四种类型
主关系为正且调节变量强化了主关系
主关系为正且调节效果弱化了主关系
主关系为负且调节效果强化了主关系
主关系为负且调节变量弱化了主关系
理论构建与贡献
假设构建与竞争性解释机制
在构建假设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出一套理论,用来说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意事项
论述解释机制时不能凭空而论,逻辑链条上的关系论述都要有依据,需要文献支撑
当思考一个复杂关系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可能得解释,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理论视角选择
理论视角的重要性
选择理论视角考虑的因素
选择自己熟悉的理论
选择与自己有缘分的理论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引入情境因素(调节变量)的理论意义影响
影响机制与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的理论意义
中介+调节复合模型
从文献中学习理论构建
文献中的理论构建
理论建构实践
理论框架要简单
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
证据充分、富有逻辑
多讨论,多交流
文献中的理论构建举例
为什么好公司做坏事
太少了还是太多了
公司慈善与财务绩效
高管子女性别与CSR
飞行员CEO与创业创新绩效
声音的力量
研究设计框架
研究设计的作用
从研究假设到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在研究流程中的作用
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假设检验性研究
研究类型
因果关系研究
自变量和因变量必须相关
自变量先于因变量发生
有合乎逻辑的解释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存在其他替代解释
相关关系研究
组间差异研究
研究者对研究的干预程度
研究场景
变量定义和测量
分类变量
性别
定序变量
年级
定距变量
温度
定比变量
收入
研究层面与样本选择
时间维度
概念操作化要点
实证研究设计要点
数据收集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数据收集方法的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
实验室实验
收集客观数据
最佳的数据收集方法
现场实验
收集客观数据+实验室实验
操控研究设计
验证因果关系的关键
替代解释的干扰
排除替代解释与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平衡
控制影响因素的途径
概念操作化与变量测量
选择概念的定义
概念操作化的可靠性和三角测量
变量赋值
抽样与数据收集
从思考到动手的转变
抽样
抽样相关概念
中心极限定理
标准差与标准误
置信区间
随机抽样
数据收集方法
实验法
问卷调查法
二手数据实证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学术提升之路
关注微观机制
关注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平衡
研究设计要做到两步等价
学术论文发表
学者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