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单选,填空题,判断,名词解释,简答,2021年10月,同年,最新必背。
编辑于2025-05-07 09:17:5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单选
高层结构中,影响结构内力、变形以及造价的主要因素是B 2遍
A. 竖向力 B. 侧向力
C. 竖向刚度 D. 水平刚度
竖向地震作用一般只在下列哪种地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中考虑? D
A.6 度 B.7 度
C.8 度 D.9 度
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最小设防烈度是D
A.6 度 B.7 度
C.8 度 D.9 度
在水平力作用下,高层结构剪力墙的变形为A
A. 弯曲型变形 B. 剪切型变形
C. 弯剪型变形 D. 剪弯型变形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为A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弯压型
在进行高层结构框架柱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剪跨比λ小于多少的极短柱?D
A.3.0 B.2.5
C.2.0 D.1.5
在进行框架柱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短柱,其前跨比λ应大于A
A.1.5 B.1.8
C.2.0 D.3.0
下列说法中,哪条不属于高层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D
A.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立面、平面
B. 结构传力路径应合理
C. 可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D. 改变建筑物的周期、使其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
我国高层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是B 2遍
A. 不 裂 不 倒 B.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C. 小 震 中 震 皆 可 修 D. 裂而不倒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中、不正确的是C
A.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
B.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宜减小
C. 应尽量设置变形缝来划分结构单元
D. 宜选用风压较小的形状,并应考虑邻近高层建筑对其风压分布的影响
抗震房屋应能实现多道防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由框架、墙肢和连梁组成。作为第一道防线的构件应为C 2遍
A. 框 架 B. 墙肢
C. 连 梁 D. 框架、墙肢
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C 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在计算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时,当梁柱中线重合、四边有梁约束,梁宽不小于1/2柱 宽,两个方向梁的高度分别为850mm 和600mm, 其节点约束影响系数;的取值应为D
A.0.9 B.1.0
C.1.1 D.1.5
从结构的观点看,高层建筑是指D
A,高度超过一定值的建筑
B.层数超过一定值的建筑
C.竖向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建筑
D.水平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B 3遍
A. 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 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次要荷载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B 2遍
A. 水平剪力 B. 水平荷载
C. 竖向压力 D. 竖向荷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小柱距一般为A
A.4~5m
B.6~7m
C.7~8m
D.9~10m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墙体,以便B
A,降低造价
B.减轻结构自重
C.方便施工
D.避免形成短柱
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计算风荷载的风速重现期为B
A.25年
B.50年
C.75年
D.100年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其中小震指的是D
A.6度或7度的地震烈度
B.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3%的地震烈度
C.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
D.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
在进行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地震作用下的基础底面积A
A,不允许出现零应力区
B.可以出现零应力区
C.零应力区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10%
D.零应力区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15%
在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下内力近似计算的分层力矩分配法中,上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C
A.1/5
B.1/4
C.1/3
D. 1/2
水平荷载下联肢剪力墙内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宜选用B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某框架结构的底层柱高6m,用反弯点法计算时,该柱的反弯点距柱底D
A. 2m
B. 3m
C.4m
D.5m
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一级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应不小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C
A. 1.10倍
B. 1.15倍
C.1.20倍
D. 1.40倍
为防止剪力墙发生剪压破坏,保证其具有一定延性的措施为B
A,配置箍筋
B,配置水平构造筋
C.限制轴压比
D.配置竖向构造筋
高层筒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A
A.60m B.70m C.80m D.l00m
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C
A.20% B.30% C.40% D.50%
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B
A.160mm B. 200mm C.250mm D.300mm
我国《高层规程》对民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定义是D
A.8层以上 B.8层及8层以上
C.10层以上 D.10层及以上或超过28m
高层框架结构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相比较,其特点为C
A.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好
B.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差
C.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其抗侧力刚度小
D.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但其抗侧力刚度大
高层框架结构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相比较,其结构抗震特点为C
A. 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好 B. 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差
C. 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其抗侧力刚度小
D. 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但其抗侧力刚度大
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布置剪力墙时,要求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其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这是为了D
A.提高施工速度 B.降低投资成本 C.减小施工难度 D.避免脆性剪力破坏
高层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的调幅系数可取D
A.0.6—0.8 B.0.7 - 0.8
C.0.8—0.9 D.0.8 - 1.0
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高层框架结构内力时,假定反弯点的位置A
A.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2/3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B.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3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C.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4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D.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5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按D值法对多高层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反弯点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其他参数不变时,B
A.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降低 B.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升高 C.随上层层高增大而降低 D.随下层层高增大而升高
高层建筑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要求建筑物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A
A.40m B.50m
C.55m D.60m
高层建筑当其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A 2遍
A. 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分层法
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D
A.30年 B.50年
C.80年 D.l00年
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壁式框架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的方法是B
A.分层法 B.D值法
C.反弯点法 D.弯矩二次分配法
高层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轴向压力的存在使得剪力墙抗剪能力A
A.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在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当结构特征刚度值很小时,其受力性能趋近于B
A.框架结构 B.剪力墙结构 C.混合结构 D.简体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主要特点是B
A. 平面布置灵活,刚度小侧移大 B. 平面布置受限,刚度大侧移小
C. 平面布置灵活,刚度大侧移小 D. 平面布置受限,刚度小侧移大
在对一个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往往对框架的角柱配筋要进行加强,这是因为B
A. 框架角柱的受力较大 B. 考虑水平地震的双向作用及扭转影响
C. 建筑构造的需要 D. 框架角柱的受力情况不利
高层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D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高层框架梁截面尺寸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A
A.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B. 截面高宽比不宜小于4
C. 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大于4 D. 梁截面尺寸按其轴力设计值确定
规范对有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柱的轴压比设置了限值,这是为了C
A. 减少柱的配筋量
B. 增加柱的安全度
C. 使柱的破坏形式和变形能力符合抗震要求
D. 防止柱在地震时的纵向屈曲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高层结构的地震作用时,需要计算结构的周期数量为A
A. 结构的基本周期 B. 结构前3个周期
C. 结构前5个周期 D. 结构的全部周期
在对一个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规范规定要对框架的梁端或者柱端箍筋进行加密,这是因为D
A. 框架梁端或者柱端的剪力较大 B. 框架梁端或者柱端的弯矩较大
C. 框架梁端或者柱端的受力复杂 D. 保证框架梁端或者柱端的抗震性能
在进行高层结构屋盖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屋盖层的活荷载与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取D
A. 活荷载1.0,雪荷载0.5 B. 活荷载0.0,雪荷载1.0
C. 活荷载0.5,雪荷载1.0 D. 活荷载0.0,雪荷载0.5
高层房屋基础埋置深度对天然地基而言,现行规范规定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D
A. 1/8 B.1/10
C. 1/12 D.1/15
高层建筑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B 2遍
A.1/10 B.1/15
C.1/18 D.1/20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高层现浇框架结构的高度不宜超过C
A.45m B.55m
C.60m D.80m
某高层建筑,主体高度为63.0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女儿墙高度为1.20m, 屋面水箱突出屋面高度为2.70m。 则房屋的高度为B
A.63.0m B.63.45m
C.64.65m D.67.35m
下列与确定高层建筑抗震等级有关的因素是D
A. 房屋跨度 B. 构件的布置
C. 房屋层高 D. 结构类型
地震区的高层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其需遵守的设计原则有A
A. 强柱弱梁 B. 强构件弱节点
C. 强弯弱剪 D. 强梁弱柱
有抗震设防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正确的考虑是C
A.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
B.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C. 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
D. 平面不对称时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但应采取有效措施
矩形平面高层筒中筒结构的长宽比不宜大于C
A.1.0 B.1.5
C.2.0 D.3.0
高层建筑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 B
A. 同一层的楼面长宽比不宜大于3
B. 同一层的楼面长宽比不宜大于4
C. 同一层的楼面应尽量设置在同一标高处
D. 同一层的楼面应尽量设置在不同标高处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D
A. 错 开 B. 分 开
C. 相 连 D. 对齐
高层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D 2遍
A.C15 B.C20
C.C25 D.C30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结构布置要求为B
A. 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以采用铰接 B. 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C. 横向应设计为刚性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D. 纵向应设计为刚性抗侧力体系,横向可以采用铰接
高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主要取决于该柱上下端B
A. 侧移的比值 B. 转角的比值
C. 弯矩的比值 D. 抗侧移刚度的比值
多高层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时,D 值法中公式α=K/{1+2K) 中 ,K 的物理意义是C
A. 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 柱的抗侧移刚度
C. 梁柱线刚度比 D.T 形梁截面惯性矩
对装配整体式楼盖,多高层中框架梁的惯性矩 I=1.5I0, 式 中I0 是指A
A. 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T 形梁截面惯性矩
C. 矩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D.T 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可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分类确定是按 A 2遍
A. 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B. 其总高度
C. 其高宽比 D. 其最大跨度
在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风振系数的是A
A. 高度大于30m, 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B. 高度大于40m, 且高宽比小于1.5的高层建筑 C. 高度大于50m, 且高宽比大于2的高层建筑 D. 高度大于60m, 且高宽比大于3的高层建筑
在7度地震区建造一幢高度为50m 的高层办公楼,应采用的结构体系为A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框架-剪力墙结构 D. 筒中筒结构
当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墙肢尺寸不变,而连梁尺寸减小时,该结构墙肢侧移C
A. 不 变 B. 不确定
C. 增 大 D. 减 小
随高度增加,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或作用下侧移增加较内力增加C
A. 一 样 B. 更 慢
C. 更 快 D. 无规律
因为地震作用的鞭稍效应,高层建筑物破坏较重的部位是C
A. 屋 盖 B. 墙体转角或连接处
C. 突出屋顶的附属结构 D. 结构转换层附近构件
用反弯点法计算高层框架内力时,假设框架柱的反弯点在B
A. 柱半高 B. 柱 顶
C. 柱 底 D. 一般柱在半高,底层柱在柱的2/3高处
高层抗震框架梁端截面必须配置受压筋形成双筋截面,其中一级框架梁端截面受压筋与受 拉筋之比应B
A.≥0.3 B.≥0.5
C.≤0.3 D.≤0.5
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高层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A
A.1.30倍
B.1.45倍
C.1.50倍
D.1.70倍
下列高层结构体系所建房屋高度最小的是B
A. 现浇框架结构 B.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C. 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D. 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同一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楼层中,长柱和短柱共存时,在地震作用下其破坏情况是A
A. 长柱破坏严重 B. 短柱破坏严重
C. 长柱和短柱破坏程度均较重 D. 长柱和短柱破坏程度均较轻
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高层框架结构,当5,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位于A
A. 底层 B. 第二层
C. 第三层 D. 顶层
在计算高层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D
A. 永久荷载和风荷载的组合值 B. 永久荷载和屋顶活荷载的组合值
C. 永久荷载和雪荷载的组合值 D. 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在高层建筑中,应采用现浇楼盖的是C
A. 突出屋面顶层 B. 底层
C. 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多的楼层 D. 建筑高度大于28m时
影响高层建筑风振系数的大小主要有结构的高度、建筑物体型、地面粗糙度及C
A. 建筑物开洞数量 B. 建筑物跨度
C. 基本风压值 D. 建筑物层高
国际机场的候机大楼桉建筑抗震设防进行分类应属于B
A. 甲类建筑 B. 乙类建筑
C. 丙类建筑 D. 丁类建筑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现浇高层框架结构其高度不宜超过B
A.30m B.50m
C.60m D.70m
有一幢高层结构,共9层,首层层高4.2 m, 其他各层层高3.6m, 首层楼面比室外地面高出0.6m, 屋顶有局部突出的电梯机房层高3m, 该房屋计算高度为B
A.33.0m B.33.6m
C.36.0m D.36.6m
高层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应小于B 2遍
A.2 B.3
C.4 D.5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且横向和纵向的剪力墙宜C 2遍
A. 错开 B. 分开
C. 相连 D. 铰接
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B 2遍
A.C15 B.C20
C.C25 D.C30
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中,抗侧刚度最好的体系是D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框架-剪力墙结构 D. 筒体结构
在8度地震区建一幢高度为90m 的高层写字楼、结构体系宜采用D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框架-剪力墙结构 D. 筒体结构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结构中,对防震缝设置正确的是A
A. 相邻结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减小防震缝的宽度
B.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按较高的房屋高度确定 C. 防震缝可以不沿房屋全高设置
D. 高层建筑结构中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不设防震缝
原高层框架结构中增加了若干榀剪力墙后,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C
A. 整个结构更安全 B. 下部楼层中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C. 上部楼层中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D. 整个结构均不安全
用分层法计算高层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C
A. 线刚度乘以0.7.相应传递系数为1/3 B. 线刚度乘以0.7,相应传递系数为1/4 C.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3 D.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4
高层现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C
A. 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 高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 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 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关于多高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总体弯曲变形主要是由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有关,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用手算方式计算壁式框架的内力和位移时,一般可采用B
A. 反弯点法 B.D 值法
C. 矩阵位移法 D. 连续连杆法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承受风力最大的地点是B
A. 建在小城镇 B. 建在海岸
C. 建在大城市郊区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地区
多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D 2遍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环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高层剪力墙在偏心受拉时,轴向拉力使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
A、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减小 D. 先减少后增天
高层筒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
A.60m B.70m
C.80m D.100m
高层筒中筒结构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C
A.1.0 B.1.5
C.2.0 D.3.0
在7度地震区建一幢高度为70m的高层写字楼,宜采用C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框架-剪力墙结构 D.筒体结构
高层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D
A.45m B.55m
C.60m D.65m
在设计筒中筒结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 B. 筒的开孔率不宜小于70%
C.结构竖向刚度可有较大变化 D. 内筒的平面面积应尽量地大
影响高层框架柱反弯点高度的主要因素是C
A.结构总刚度 B. 风荷载大小
C. 梁柱线刚度比 D. 结构层刚度
·高层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时,D 值法中公式α=K/(1+2K) 中 ,K 的物理意 义是C
A. 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 柱的抗侧移刚度
C. 梁柱线刚度比 D.T 形梁截面惯性矩
高层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惯性矩I=1.5I₀, 式 中I₀ 是指A
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T 形梁截面惯性矩
C. 矩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D.T 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当高层建筑高度超过40m时,其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B
A.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分 层 法
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B
A.水平扭矩 B. 水平荷载
C. 竖向荷载 D.竖向弯矩
高层剪力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每片剪力墙承受的竖向荷载为 该片墙体负荷范围内的C
A. 永久荷载 B. 可变荷载
C.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D.永久荷载或可变荷载
剪力墙结构中,壁式框架又称为C
A. 双肢墙 B. 多肢墙
C. 大开口剪力墙 D. 整体小开口墙
当剪力墙无洞口,或虽有洞口但洞口面积与墙面面积之比不大于0.16, 且孔洞口净距及孔洞边至墙边距离大于孔洞长边尺寸时,按什么计算?A
A. 整体墙 B. 小开口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在7度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为B
A.40m B.50m
C.60m D.70m
对于三跨框架结构,下列何种柱网布置方案最为合理?B
A. 边跨大、中跨小 B. 边跨小、中跨大
C. 三跨跨度一致 D. 不确定
为充分发挥框-剪体系的结构特性,剪力墙在结构底部承担的地震弯矩值应不少于总地震弯矩的
A.40% B.50%
C.60% D.70%
在框筒结构中,剪力滞后现象使下列哪种柱应力集中?B
A. 中柱 B. 角 柱
C. 边柱 D. 底柱
进行框架结构布置时,如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其偏心距不应大于该方 向柱截面宽度的B
A.1/5 B.1/4
C.1/3 D.1/2
结构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高度是指A 3遍
A. 室外地面至主体结构屋面的距离
B. 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水箱的距离
C. 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D.底层室内地面至主体结构屋面的距离
下列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的乙类高层建筑结构是A
A.9 度,高度大于60m B.7 度,高度大于60m
C.8 度,高度大于60m D.7 度,高度大于80m
一般来讲,当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为5时,外框筒的抗倾覆力矩约占总倾覆力矩的A
A.50% B.25%
C.20% D.10%
框架结构在水平侧向力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主要为A 2遍
A. 剪切型 B. 弯曲型
C. 剪弯型 D. 弯剪型
13.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为保证计算精度,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B
A.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2 B.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3 C. 线刚度乘以0.8,相应传递系数为1/2 D. 线刚度乘以0.8,相应传递系数为1/3
目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等级分为几类?C
A. 二 类 B. 三 类
C. 四 类 D. 五类
有一幢高层结构,共11层,首层层高3.9m,其他各层层高3.6 m, 首 层楼面比室外地面高出0.5m, 屋顶有局部突出的电梯机房层高3m, 该房屋计算高度为B
A.39.9m B.40.4m
C.42.9m D.43.4m
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变形为C
A. 弯曲型变形 B. 剪切型变形
C. 弯剪型变形 D. 剪压型变形
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中,抗震性能最好的结构体系是D
A. 框架结构体系 B. 剪力墙结构体系
C.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D..筒体结构体系
原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增加了若于榀剪力墙后C
A. 整个结构更安全 B. 下部楼层中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C. 上部楼层中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D. 整个结构均不安全
三级抗震框架梁的梁端截面受压区高度X 应B
A.≤0.25ho B.≤0.35 h₀
C.≤0.45 ho D.≤0.55 h₀
下列说法中属于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内容的是B
A.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施工方案
B. 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C. 注意脆性材料的选择
D. 改变建筑物的周期,使其接近场地的卓越周期
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上房屋防震缝的设置,正确的是D
A. 宜尽量争取设抗震缝 B. 体型复杂的建筑,不需设置防震缝
C. 设置防震缝与否根据实际需要面定 D. 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分成规则结构的单元
在进行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进行组合时,如果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C
A.1.1 B.1.2
C.1.3 D.1.4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D 2遍
A. 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 B. 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
C. 应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D. 应优先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一个地区的基本地震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地震超 越概率为C
A.2% B.5%
C.10% D.63.2%
高层建筑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中,正确的是A 2遍
A.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 B. 平面长度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宜增大
C. 宜选用风压较大的形状 D. 应尽量设置变形缝来划分结构单元
某规则现浇剪力墙结构,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超过C
A.5 倍楼面宽度,60m B.4 倍楼面宽度,50m
C.3 倍楼面宽度,40m D.2 倍楼面宽度,30m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考虑A
A. 房屋高度 B. 高宽比
C. 房屋层数 D. 地基土类别
关于框架柱截面高宽比限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不宜大于1 B. 不宜大于2
C. 不宜大于3 D. 不宜大于4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关于剪力墙墙体受力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仅受剪 B. 压、弯、剪的复合状态
C. 仅受弯 D. 无法判定
高层建筑的侧移主要由水平荷载产生,且与高度呈C
A. 二次方变化 B. 三次方变化
C. 四次方变化 D. 五次方变化
下列荷载不属于可变荷载的是C
A. 雪荷载 B. 屋面积灰荷载
C. 结构自重 D. 屋面活荷载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D
A.50% B.60%
C.70% D.80%
下列关于楼层厚度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30mm
B. 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
C. 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D. 一般楼层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80mm
剪力墙高宽比1.5≤H/B<3时,在水平力和竖向力荷载作用下,墙体一般发生B
A. 弯曲破坏 B. 弯剪破坏
C. 剪切破坏 D. 剪扭破坏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点是确定C
A. 框架柱的大小 B. 框架梁的大小
C. 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 D. 框架梁的跨度
对高层建筑,圆形平面建筑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C
A.0.6 B.0.7
C.0.8 D.0.9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则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B
A.2 倍梁截面高度和500mm的较大值 B.1.5 倍梁截面高度和500mm的较大值 C.2 倍梁截面高度和500mm的较小值 D.1.5 倍梁截面高度和500mm的较小值
下列不符合剪力墙抗震设计原则的是A
A. 强连梁弱墙肢 B. 强剪弱弯
C. 限制轴压比 D. 设置底部加强部位
用反弯点法计算高层框架内力时,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下面哪个结论 是正确的?A
A. 下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B. 下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C. 上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D. 无法判定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为保证计算精度, 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B
A.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2 B. 线刚度乘以0.9,相应传递系数为1/3 C. 线刚度乘以0.8,相应传递系数为1/2 D. 线刚度乘以0.8,相应传递系数为1/3
框架梁截面尺寸估算时,在一般荷载情况下,框架梁截面高度不小于B
A.25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B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C
A.1.2 倍 B.1.3 倍
C.1.4 倍 D.1.5 倍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C
A.50% B.60%
C.70% D.80%
高层筒中筒结构设计时,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C
A.4 B.3
C.2 D.1.5
剪力墙高宽比H/B≥3 时,在水平力和竖向力荷载作用下,墙体一般发 生A
A. 弯曲破坏 B. 弯剪破坏
C. 剪扭破坏 D. 剪切破坏
高层建筑采用桩基础时,桩基承台的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D
A.1/10 B.1/12
C.1/15 D.1/18
下列关于风荷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是均匀的 B. 风速会影响风荷载的大小
C. 平均风速一般随高度增长
D.长期风力作用会使结构产生疲劳
下列关于地震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地震作用使房屋产生的运动称为地震反应
B. 地震反应包括速度和加速度,不包括位移
C. 加速度产生惯性力,使房屋产生很大的内力和变形
D. 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地震波的特性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总体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横向和纵向均应设计成刚接框架
B. 结构任何部位不得采用铰接
C.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
D. 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墙体
高层建筑设计中,影响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是D
A. 竖向荷载 B. 结构自重
C. 竖向刚度 D. 侧向刚度
高层建筑结构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或内收,同一层的楼面C
A. 长宽比不宜大于3 B. 长宽比不宜大于4
C. 应尽量设置在同一标高处 D. 应尽量设置在不同标高处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框架结构,其抗侧力体系的布置要求是B
A. 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以采用铰接 B. 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C. 横向应设计为刚性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D. 纵向应设计为刚性抗侧力体系,横向可以采用铰接
我国《高规》要求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其长度之比 不宜小于2,这是为了D
A. 减少施工难度 B. 减小投资成本
C. 加快施工速度 D. 避免脆性破坏
在进行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剪力墙洞口不宜上下对齐
B. 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C. 剪力墙可只在一个主轴方向布置
D. 较长剪力墙可用楼板或小截面连梁分隔
影响高层框架柱抗侧移刚度的主要因素是C
A. 水平力大小 B. 竖向力大小
C. 梁柱的线刚度 D. 结构层间刚度
影响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每根框架柱所分配到剪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B
A. 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 柱的抗侧移刚度
C. 梁柱线刚度比 D. 柱的转动刚度
高层建筑当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时,其抗震设计宜采用的补充计算方法是C
A. 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分层法
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小于底部剪力法或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时,其底部剪力应至少按B
A.75% 取 用 B.80% 取 用
C.85% 取用 D.90% 取 用
当剪力墙受压区高度x>5,h₀ 时,剪力墙受力状态为B
A. 大偏压 B. 小偏压
C. 受 弯 D. 受 剪
根据《高规》,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一般应超过C
A.24m B.26m
C.28m D.30m
下列关于剪力墙结构缺点的描述是C
A. 结构本身的柔性较大 B. 抗侧力能力较差
C. 平面布置不灵活 D. 结构自重较小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是A
A.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
B. 电梯间、楼梯间
C. 横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接近房屋的端部但又不在建筑物尽端
D. 建筑平面的复杂部位
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意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少于C
A.2m B.3m
C.5m D.7m
《高规》规定高层框架结构,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D
A.40% B.50%
C.60% D.70%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D
A.80mm B.100mm
C.120mm D.160mm
高层建筑施工活荷载一般取B
A.0.5~1.0kN/m² B.1.0~1.5kN/m²
C.1.5~2.0kN/m² D.2.0~2.5kN/m²
下列不属于影响风荷载大小因素的是A
A. 高层建筑的室内布置情况 B. 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
C. 该建筑所在地地貌及周围环境 D. 建筑物高度,形状及表面状况等
下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情况是D
A. 相交角度小于10° B. 相交角度小于15°
C. 相交角度等于15° D. 相交角度大于15°
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的比值称之为结构的C
A. 剪重比 B. 剪压比
C. 刚重比 D.P-△ 效应
分层法计算中,将除底层之外的所有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C
A.0.7 B.0.8
C.0.9 D.1.0
下列称为短柱,多数会出现剪切破坏的剪跨比情况是B
A.λ<1.5 B.1.5≥λ≥2
C.λ>2 D.λ>4
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o中部时即Ho/ho>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试验表明: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这类破坏。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与厚度之比为C
A.1~3 B.3~5
C.5~8 D.8~10
填空题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指的是剪力墙腹板内竖向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与腹板宽度和腹板 的比值。
有效高度
框架结构体系是指沿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均采用 作为承重和抵抗侧力的主要构件所构成的结构体系。
框架
建筑物任意高度处的平均风压与10m高度处的平均风压之比是 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
“强柱弱梁”是指抗震设计时控制框架节点附近梁端和柱端的 设计值,使柱的受弯承载力高于梁的受弯承载力。
承载力
框架结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 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罕遇地震
建筑物的内外墙体作为竖向承重构件,既能承受竖向荷载,又能承受水平荷载,同时也作为房屋的围护和房间分隔构件。这种建筑的结构型式称为 结构体系。
剪力墙
“强剪弱弯”是指设计时通过控制截面和配筋,保证构件 承载力应大于其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
抗剪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 的地震加速 度的设计取值。
10%
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绝对最大加速度与 加速度的比 值。
重力
结构的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的比值称之为结构的
刚重比
为综合考虑剪力墙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影响,可采用按顶点位移相等求得 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的 刚度,作为剪力墙的等效刚度。
弯曲
框筒结构由于横梁剪切变形,使柱之间的轴力传递减弱,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 此种现象称作 .2
剪力滞后
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 ,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
合力
甲类建筑指 的建筑,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和经济上重大损失的建筑物。
特别重要
地震影响系数α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 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绝对最大
高层建筑设计特点是水平荷载或作用的影响
显著增加
高层结构风速大小与其高度有关,一般地面处的风速 ,越向上风速越大。
较小
荷载效应组合是按照概率 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 律加以组合。
统计
高层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法:第一阶段为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第二阶段为 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罕遇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Èy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 计算的楼层 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标准值
由若干个框架与筒体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其中筒体主要承担 水平荷载,框架主要承担 荷载。
竖向
结构整体性系数α是剪力墙结构中反映连梁与墙肢 工作性能的系 数 。
整体
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并在建筑物表面形成了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称为建筑物所受到的
风荷载
地震波在整个结构中引起的惯性力是
地震作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是表示地震发 生时根据遇合概率确定的
有效重力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中,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将会引起刚度特征值增大、总剪力增大、剪力墙剪力增大及框架剪力
减小
高层框架梁柱设计中当不能满足剪压比限制条件时,通常的解决办法有加大截面尺寸及
提高混凝土强度
风荷载作用的主要特点是与建筑物外形有关及与建筑物 有关。
周围环境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 或1.35。
1.2
在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 为 年。
100
根据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要求,剪力墙墙肢应设计为弯曲破坏,避免 破坏。
剪切
某框架结构的底层柱高5.4m,反弯点法计算时,该柱的反弯点距柱底 m。
3.6m
在进行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 力区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
15%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 荷载。
水平
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
30%
剪力墙的等效刚度综合考虑了剪力墙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 变形的影响。
轴 向
由若于榀框架与筒体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 结构体系。
框架一筒体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越大,说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侧移特点越接近 于 结构。
框架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各 荷载组合值之和。
可变
把高度超过A级高度限值的高层建筑称为 高度限值的高层建筑。
B 级
建筑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和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 计算地震作用。
底部剪力法
剪力墙主要承受的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
延 性 是 指 强 度 或 承 载 力 没 有 大 幅 度 下 降 情 况 下 的 屈 服 后
变形能力
剪力墙的抗侧刚度主要是由剪力墙的 刚度确定的。
抗弯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主要承受 荷载。
竖向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底部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总倾覆 力矩的 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纯框架结构确定。
50%
延性是指强度或承载力没有 情况下的屈服后变形能力。
大幅下降
民用建筑的柱网和层高应根据建筑 而定。
使用功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是确定 的数量和位置。
剪力墙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点是确定剪力墙的
数量和位置
影响高层框架结构柱标准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是梁柱 。
线刚度比
手算壁式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可采用 进行计算。
D值法
关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是指 的组合。
永久荷载效应和可变荷载效应
抗震设防标准由抗震 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设防烈度
在高层建筑中, 和 将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抗震性能,抗风能力
高屋建筑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有: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9度抗震设计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_ 作 用 与 _作用的不利组合。
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
三水准抗震目标可简单地概括为:“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框架柱按 设计,框架梁按 设计。
压弯构件,受弯构件
判断
D 值法计算公式中D=α12i c/h², α 为反映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
2遍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70%,连续若干层侧向刚度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侧向刚度的50%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 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连续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对于有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结构布置要求、应设 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部分采用铰接。
对于有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结构及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结构布置要求,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对于一般不超过50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高层建筑,计 算地震作用时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对于一般不超过40m
在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中,《高层规程》要求单片剪为墙的长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长度 之比不宜小于2.从结构概念考虑是为了减小地震力
在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中,《高层规程》要求单片剪力墙的长 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从结构概念考虑是为了避免脆 性的剪切破坏。
高层剪力墙结构中每个独立剪力墙段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
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2分)、不应低于C20(2分)
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C20
高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侧移的比值。
×、取决于该柱上下端转角的比值。
高层结构简化计算时,认为楼盖结构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小。
错误,楼盖结构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高层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
错误,应采用现浇整体式楼面结构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的能量法是根据体系振动过程中能量守恒原理导出了单质点体系基本频率的简化计算方法。
多质点体系
体型复杂的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在也震作用下会发生水平振动。
扭转振动
地震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实际上是地震动输入结构后产生的静态反应。 ( )
动态反应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20%。
40%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 部总水平剪力的50% 。
40%
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扭转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使得结构除产生平移振动外,还围绕刚心作扭转振动,形成平扭耦联振动。
质量中心
高层结构中,影响结构内力、变形以及造价的主要因素是侧向力。
√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且横向和纵向的剪力墙宜分开设置
宜相连在一起
一般距离结构刚度中心越远的抗侧力单元对结构抗扭刚度的贡献越小。
越大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0.8
0.9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 0.8 ,相应传递系数为1/3。
0.9
高层剪力墙结构整体王作系数α越大,说明连梁的相对刚度越小。
越大
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及屋面高度相同的前提下,框架结构体系所要求的防震缝宽度较小。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双向布置,风荷载下建筑物长向框架梁柱可做成铰接,抗震结构框架梁柱则应刚接。
刚接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其最大间距是54m。
30m
已知某矩形平面的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长为36m、宽 3 0m, 房屋高度为100m, 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内筒平面尺寸最优方案应为16×12(m)。
12×10(m)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涉及地震作用的考虑、可变荷载代表值确定和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
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
200mm
框架结构在计算梁的惯性矩时,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I=2.0I₀, 边框架I=1.5I₀, 式中 I₀ 是指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中框架I=1.5I₀, 边框架I=1.2I₀,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平面外形宜简单、规则,结构布置宜对称、均匀,结构抗侧刚度中心与建筑物质量中心不必重合。
尽量重合
剪力墙结构中每个独立剪力墙段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 面高度不宜大8m。
√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宜避免刚度一;剪力 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错开。
上下对齐
高层结构在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顶点侧移与其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4次方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柱内力组合及调整与框架结构相同。
√
筒体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矩形。
√
框架梁截面尺寸估算时,在一般荷载情况下,框架梁截面宽度不小于 160mm。
200mm
框架节点的承载力应不大于构件的承载力。
应不小于
框架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是在框架柱上出现塑性铰。
框架梁上
高层建筑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仲缩缝的最大间距为65m。
55m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 上层侧向刚度的60% 。
70%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中,需要计算风振系数β,的条件是建筑高度大于50m , 且高宽比 大于1.5时。
30m
某高层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₁=1.2s,Ⅱ 类场地,带有局部突出于屋顶的塔楼,塔楼 的平面尺寸在纵横方向均不小于主体结构屋顶平面尺寸的3/4,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 塔楼的地震作用的计算按局部突出屋顶的小塔楼计算。
与主体结构一样
高层框架—剪力结构中,横向剪力端的布置要求按《高层规程》的规定,宜均匀对称布 置在建筑的楼梯,电梯间及端部附近,但不宜设置在平面形状变化的地方。
宜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同时承受竖向荷载。
√
简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100m。
60m
框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
√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承重形式。
√
剪力墙高宽比<1.5时,称为高墙。
矮墙
无孔洞或孔洞很小的剪力墙,称为壁式框架。
整体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弯剪型变形在结构下部是弯曲型,到上部变为弯剪型。
剪切型
剪力墙的连梁和墙肢应设计为弯曲破坏。
√
高层建筑竖向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
筒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60m, 高宽比不应小于4。
3
框架结构在计算梁的惯性矩时,通常假定截面惯性矩I 沿轴线不变,对装配式楼盖,取 I=1.2I₀,I₀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1.0
框架结构柱的反弯点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侧移的比值。
抗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柱的抗侧移刚度与柱的线刚度、层高、梁的抗剪刚度等因素有关
线刚度
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25%
15%
在计算高层建筑竖向荷载下产生的内力时, 一般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
反弯点法中反弯点高度y 为反弯点至柱下端的距离;上部各层柱为 h/3; 底层柱2h/3
h/2
为能充分发挥框-剪体系的结构特性,剪力墙在结构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弯矩值(可按第一 振型计算)应不少于总地震弯矩值的 50%。
无论抗震还是非抗震设计,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都不应小于150mm。
180mm
名词解释
抗震设防标准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荷载组合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地震作用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结构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把高度超过A级高度限值的高层建筑称为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构件的组成方式。
总风荷载
总风荷载是建筑物各个表面承受风力的合力,为沿高度变化的分布荷载。
构件延性比
构件延性比一般是指构件的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
整体剪力墙
整体剪力墙是指墙上洞口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的16%,且孔洞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净距大于孔洞边长的剪力墙。
整体墙
是指无空洞或空洞很小的剪力墙
梁铰机制
梁铰机制是指塑性铰出现在梁端,除柱脚外,柱端无塑性铰的框架破坏机制。
约束边缘构件
指用箍筋约束的暗柱、端柱和翼墙。
轴压比
是指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材料抗力的比值, u=N/(A*fc) 。
加强层
是指在高层建筑中,为了增加外围结构与核心结构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刚度较大水平构件的楼层,使本楼层的刚度比其他楼层的刚度大很多,故称为加强层。
加强层
设置连接内筒与外围结构的水平伸臂结构(梁或析架)的楼层,必要时还可沿该楼层外围结构设置带状水平析架或梁。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是指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
地震影响系数α
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绝对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高层建筑
10 层及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 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剪力滞后
框筒结构体系中,由于横梁剪切变形,使柱之间的轴力传递减弱,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
转换层
设置转换结构构件的楼层,包括水平结构构件及其以下的竖向结构构件。
防震缝
是指在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而设置的缝隙。
简答
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试述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及它们的特点。
常用的结构体系及其特点有
(1)纯框架结构。它具有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的特点。但是,纯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抵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较差。(2分)
(2)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高。但由于墙的间距密,建筑平面的空间小,使用受到了限制。(2分)
(3)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它既为建筑提供了较大的平面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2分)
4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应考虑什么要求?
首先,应力求平面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偏心,以防止和减轻由于扭转而产生的震害(2分)。其次,平面尺寸不宜过长,以防止产生不规则的扭转振动(2分),而且,突出、凹入等局部尺寸宜满足规范要求。(2分)
3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应如何取值?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2分),恒载可根据结构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单位体积的重量计算(2分)。活载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取值。(2分)
试述高层建筑结构如何考虑突出屋面小塔楼的地震作用
地面运动加速度经过建筑物的放大作用,屋面的加速度变大(分),加速度使塔楼的地震力加大(2分)。因此,如果小塔楼也作为一个质点参加计算(1分),则应考虑小塔楼地震力的调整系数(1分),调整系数取决于主体结构的周期(1分)、小塔楼质量与标准层质量比(1分)小塔楼刚度与标准层刚度比。(2分)
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荷载和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3分)。与多层建筑不同,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水平荷载的影响显著增加(3分)。
4
抗震框架结构的砌体填充墙布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①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2分)②避免形成短柱;(2分) ③尽可能对称布置,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2分)
简述结构抗震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一阶段,按多遇地震的有关参数,进行结构弹性阶段的抗震分析(1.5分)验算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1.5分)和结构层间变形(1.5分);第二阶段,按罕遇地震的有关参数,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并检验结构弹塑性变形(1.5分)。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其计算精度?
① 取0.9系数修正上层各柱线刚度;(2分)②取上层各柱传递系数为1/3;(2分)③结点不平衡弯矩可再进行一次分配。(2分)
简要回答框架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的原因。
①梁铰分散在各层,柱铰集中在一层(2分);②梁铰的数量远多于柱铰集中在一层(2分); ③ 梁铰容易实现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柱铰不易实现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2分)。
大偏心受压剪力墙墙肢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哪些假定得出的?
① 平截面假定; ② 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作用; ③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替换;④墙肢端部纵筋屈服;⑤受压侧1.5x以外的受拉竖向分布筋屈服并参与受力计算。(每点得1.2分)
高层建筑结构承受的风荷载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1)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2分)
(2)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及周围环境;(2分)
(3)建筑物本身的高度(1分),形状以及表面状况等。(2分)
2
有抗震设计要求的高层建筑,结构构件为什么要划分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要求,不仅与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地震烈度有关(1分),而且与建筑结构的抗震潜力有(1分)关。抗震潜力与结构类型(1分)、房屋高度(1分)、是主要抗震构件还是次要抗震构件等直接相关(1分)。划分抗震等级有利于做到合理而经济的设计。(2分)。
2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的一般原则。
高层结构房屋竖向的强度和刚度宜均匀、连续,无突变(2分)。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2分),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1分)。同时,建筑物高宽比要满足有关规定。(2分)。
影响框架柱标准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框架柱标准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梁柱线刚度比(2分),框架的总层数(1分),柱的楼层位置(2分),荷载形式(2分)。
试述建筑物地震作用的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建筑物的地震作用的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2分),地震烈度(2分),建筑本身的动力特性(2分),地震持续时间(2分),设计地震分组有关。(2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哪些特点?
水平荷载是设计的主要因素(2分);位移控制要求高(2分)、抗震设计要求更高。(3分)。
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是否要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2分)。这是因为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重量大约仅占全部竖向荷载15%左右(2分),所以楼面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对内力产生的影响较小(1分);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层数和跨数都很多,不利布置方式繁多,难以—一计算。(2分)
2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把握建筑体型?
答:高层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对称(1分)、规则(1分)、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1分)。结构对称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2分)。注意建筑物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2分)。
试述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3分)
强剪弱弯,使得梁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分)
强节点与弱构件(2分),梁柱节点区应配置足够的约束箍筋(2分)
2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剪力墙的数量。
结构底部剪力墙承担的总弯矩值不应小于总倾覆力矩的50%(2分)。但剪力墙数量也不能过多,这样会使地震作用增加,造成浪费(2分)。
(2)剪力墙的布置位置。
横向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结构端部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较大处(2分),以增强抗扭能力。(1分)。
2
高层建筑侧向位移应如何控制?
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1分),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2分)。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宜符合规定(2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规定。(2分)。
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壁式框架内力时,与普通框架结构有何异同?
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梁柱杆端均有刚域(2分),从而使杆件的刚度增大(2分);二是梁柱截面高度较大(1分),需考虑杆件剪切变形的影响。(2分)
高层建筑中常用的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2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高(2分)。但由于墙的间距密(1分),建筑平面的空间小,使用受到了限制(2分)。
高层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风荷载体型系数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2分)和尺寸有关(2分),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3分)。
为什么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宽比?
房屋的高宽比愈大,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愈大(2分),引起的倾覆作用愈严重(2分)。因此,应控制房屋的高宽比,避免设计高宽比很大的建筑物(3分)。
2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设置多道防线?
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有意识地使结构具有多道抗震防线(2分)。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实现设置多道防线的目的。例如:采用超静定结构(1分)、有目的地设置人工塑性铰(1分)、利用框架的填充墙(1分)、设置耗能元件(1分)或耗能装置等等(1分)。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选择场地?
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与地形地貌对高层建筑物震害有显著影响(2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宜选择有利地段(2分)、避开不利地段(2分)、不在危险地段建设(1分)。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如何注意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会影响高层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2分)。一些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往往会先期破坏(1分)。因此,应特别注意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要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2分)。同时,对可能对主体结构振动造成影响的非结构构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2分)。
高层剪力墙的厚度在设计中是如何要求的?
剪力墙的厚度一般是根据结构的刚度(2分)、承载能力(2分)以及构造要求确定的(1分)。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剪力墙,其在底部加强区的厚度宜适当增大(2分)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1分),能根据不同需求获得较大空间(1分),结构自重较轻(1分);计算理论比较成熟(1分),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1分)。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大(2分)。
高层剪力墙结构墙肢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主要破坏形态有哪些?
剪力墙墙肢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在受剪的同时,还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1分),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剪拉破坏(2分)、斜压破坏(2分)和剪切滑移破坏(2分)。
高层建筑框-剪结构中,为什么剪力墙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在高层建筑框剪结构中,为满足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位移的限值(1分),剪力墙不能太少,增多剪力墙最有效(1分)。但如果设置的剪力墙过多,使结构刚度过大(2分),从而加大了地震效应(2分),增加了结构内力。(1分)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节点为什么要进行抗剪能力的验算?
框架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2分),主要是受剪力和压力的组合作用(1分),抗剪及约束能力差(1分),造成斜向交叉裂缝或沿柱筋产生粘结开裂(1分),混凝土保护层剥落(1分),使柱的纵向钢筋向外弯曲(1分)。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截面尺寸应如何确定?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应同时考虑强度和刚度的需要(2分)。梁截面可根据竖向荷载和跨度,一般情况下,其高度可取跨度的1/12(1分),宽度不宜小于1/4梁高(1分)及1/2柱宽(2分),且不应小于250mm。(1分)。
试述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选用。
目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有三种:底部剪力法、振型组合法和时程分析法(3分)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在40m以下、刚度与质量沿竖向比较均匀、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2分)
高层建筑结构一般宜采用振型组合方法分析。由于考虑了多振型的影响,可用于体型较复杂的高层结构。(3分)
时程分析法对高层建筑进行地震全过程的动力反应计算,可反映地震过程中建筑物的真实性能。(2分)
高层建筑基础和地基应满足哪些要求?
① 要求有承载力大的,沉降量小的,稳定的地基。(3分)
②要求有稳定的,刚度大而变形小的基础。(2分)
③要防止倾覆和滑移,也要尽量避免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2分)
简述防震缝的作用。
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可用防震缝分开。(3分)
当房屋外形复杂或者房屋各部分刚度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在地震力作用下,由于各部分的自振频率不同,在各部分连接处,必然会引起相互推拉挤压,产生附加拉力、剪力和弯矩,引起震害。防震缝就是为了避免由这种附加应力和变形产生震害而设置的。(4分)
剪力墙结构中,整体墙是如何定义的?
整体墙定义:
①墙体不开洞或虽开洞口,但开孔面积与整个墙面面积之比值 ≤16% 。(4分)
②墙体开孔之间的净距及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的尺寸。(3分)
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对高度不超过40m,(3分)以剪切变形为主,(2分)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2分)
为简化计算,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采用了哪两项基本假定?
①楼层(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可视作无限大;而在平面外,由于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4分)
②各片剪力墙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很大,而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3分)。
框架结构中,影响柱两端转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①梁柱线刚度比。(2分)②该柱所在楼层位置及结构总层数。(2分)
③该柱上下层梁线刚度比。(2分)④上下层层高的变化。(2分)⑤荷载的形式。(2分)
高层建筑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考虑竖向地震?
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同时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2分),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2分);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1分);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1分)、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1分)。
试述高层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该遵守的一些主要原则。
场地,地基和基础的合理选择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立面和竖向剖面(3分)
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2分)
满足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2分)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剪力墙设置的数量应当满足的原则和要求?
① 剪力墙在结构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弯矩设计值应不少于总地震弯矩值的50%。(3分)
② 沿结构单元的两个主轴方向,按地震力计算出的结构弹性阶段层间侧移角的最大值应分别不大于《高规》关于层间侧移角限值的规定。(4分)
地震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震波的特性;(3分) ② 场地土性质;(2分) ③ 房屋本身的动力特性。(2分)
简述框架柱箍筋的作用。
①抵抗剪力;(3分)②对混凝土提供约束;(2分)③防止纵筋压屈。(2分)
框架结构在节点水平力作用下,其弯矩图有哪两个特点?
①各杆的弯矩图均为直线,并且每一根杆件都有一个弯矩等于零的反弯点。(4分)
②所有各杆的最大弯矩均在杆件两端。(3分)
简述沉降缝的定义和作用。
沉降缝: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4分)
作用:为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3分)
试述剪力墙分类判别式。
①当剪力墙无洞口或虽有洞口但洞口面积与墙面面积之比不大于0.16,且孔洞口净距及孔洞边至墙边距离大于孔洞长边尺寸时,按整截面墙计算。(2分)
②当 α<1 时,可不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各墙肢分别按独立的悬臂墙计算。(2分)
③当 1≤α<10 时,按联肢墙计算。(2分)
④当 α≥10且 In/I≤ξ ,按整体小开口墙计算。(2分)
⑤当a≥10,且 In/I>ξ 时,按壁式框架计算。(2分)
框架梁截面尺寸应满足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 承载力要求;(3分)②构造要求;(2分) ③ 剪压比要求。(2分)
影响框架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 剪压比;(3分) ② 轴压比;(2分)③箍筋配筋率。(2分)
如何限制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对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两个方面加以限制。首先,要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对抗震不利的建筑平面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4分)其次,要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3分)
简述温度缝的定义和作用?
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用温度一收缩缝分开,温度一收缩缝也简称为温度缝或伸缩缝。(4分)
作用:为避免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应力而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3分)
高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哪些荷载或作用?
重力作用(1分)、活荷载(1分)、雪荷载(1分)、风荷载(1分)、地震作用(1分)、施工荷载(1分)、温度作用。(1分)
2
试述剪力墙类别划分应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
①各墙肢之间的整体性。(3分)整体性越好,其受力就越接近于整体墙。(2分)
②墙肢受力后是否会出现反弯点。(3分)出现反弯点层数越多,就越接近框架。(2分)
高层建筑的基础为什么要有最小埋置深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2分),有一定的基础埋置深度,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2分),防止倾覆及滑移(2分),有利于减少建筑物的整体倾斜。(1分)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剪力墙结构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结构受力合理(1分),传力途径简捷明确(1分),避免或减少应力集中(1分)。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1分)、规则(1分),对称。(2分)
高层建筑框一剪结构中剪力墙的间距应如何确定?
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1分),为了使楼层水平剪力可靠地传递给剪力墙(1分),楼盖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1分)和足够的平面刚度(1分),剪力墙的间距最大值,须根据楼盖形式及抗震与否来确定(2分),应满足规范的要求。(1分)。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矩形柱截面尺寸应如何确定?
柱截面主要是根据满足变形限制值来确定(2分)。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1分),宽度不宜小于350mm(1分),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1分)。在有抗震设计时,柱截面还应按在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下的轴压比要求来控制。(2分)
试述高层建筑框架梁的惯性矩的简化确定方法。
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梁的惯性矩,一般可按下面值取用: 现浇梁板中框架J=2J。(2分)边框架J=1.5J。(2分) 装配整体中框架J=1.5J。(2分)边框架J=1.2J。(2分) 式中J。为梁矩形截面的惯性矩。(2分)
试述楼板有较大的消弱时,应该采取的加强措施。
楼板有较大的消弱时,应该采取的加强措施。
1)加厚洞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3分)
2)边缘设置边梁、暗梁(2分)
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3分)
4)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2分)
试述高层建筑设置地下室的结构功能。
高层建筑设置地下室的结构功能。
1)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3分)
2)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基的附加压力(3分)
3)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2分)
4)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2分)
结构的延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构的延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结构材料(1分)、结构体系(1分)、总体布置(1分)、节点连接(1分)、构造措施等(1分)。
简述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抗侧力能力强(1分),变形小(1分),抗震性能好(1分)。
剪力墙结构的缺点主要是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1分);不适于建造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1分)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哪些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1分)、抗震设防类别(1分)、抗震设防烈度(1分)、场地类别、结构材料(1分)、施工技术条件(1分)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简述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
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
1)电梯间、楼梯间(1分)
2)横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接近房屋的端部但又不在建筑物尽端(2分)
3)建筑平面的复杂部位(1分)
4)恒载较大的位置(1分)
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首先,要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对抗震不利的建筑平面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2分)
其次,要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1分)。
关键是限制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1分)。
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偶联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长(1分)
2021年10月
单选
1. 建筑受水平荷载作用产生弯矩,其与房屋高度呈B
A. 一次方变化 B. 二次方变化
C. 三次方变化 D. 四次方变化
2.下列属于高层建筑的房屋是D
A.24m 高的8层办公楼 B.26m 高的公寓楼
C.9 层住宅 D.28m高的10层商住楼
3.下列不属于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基础形式是C
A. 筏形基础 B. 箱形基础
C. 独立基础 D. 桩基础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框架柱箍筋的作用的是C
A.对混凝土提供约束 B. 抵抗剪力
C. 防止纵筋压屈 D. 降低框架柱轴压比
5.高层建筑中,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的情况是D
A. 高宽比小于2 B. 高宽比大于2
C. 高宽比小于4 D. 高宽比大于4
6.《高规》规定在天然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建筑物总高度的D
A.1/18 B.1/17
C.1/16 D.1/15
7. 高层建筑中,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D
A.80mm B.120mm
C.160mm D.180mm
8.高层梯度风高度一般指离地面B
A.100~300m B.300~500m
C.500~800m D.800~1000m
9.下列对抗风相对有利的建筑物外形是A
A. 圆形的高层办公楼 B. 三角形的高层公寓楼
C.矩形的高层住宅楼 D. 异形的高层医疗中心
10.下列不属于三水准抗震目标的是D
A.小震不坏 B. 中震可修
C. 大震不倒 D.大震可修
11.无论抗震还是非抗震设计,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都不应小于D
A.100mm B.120mm
C.150mm D.180mm
12.短肢剪力墙截面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C
A.1.0% B.1.1%
C.1.2% D.1.3%
13.反弯点法中上部各层和底层柱的反弯点高度y, 正确的是B
A.2h/3;h/2 B.h/2;2h/3
C.2h/3;h/3 D.h/3;2h/3
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下列高层建筑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反应谱振型分解法的是D
A. 质量和刚度对称的结构 B. 质量和刚度均匀的结构
C. 高度为90m 高屋建筑 D. 高度120m高屋建筑
填空题
在高层建筑中, 和 将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抗震性能,抗风能力
17.高屋建筑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有: 、剪力墙结 构、 、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8.9度抗震设计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作用与 作用的不利 组合。
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
19.荷载一般有四种代表值,即 、频遇值、 和组合值。
标准值,准永久值
20.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框架柱按 设计,框架梁按 设计。
压弯构件,受弯构件
名词解释
整体墙
是指无空洞或空洞很小的剪力墙
轴压比
是指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材料抗力的比值, u=N/(A*fc) 。
加强层
是指在高层建筑中,为了增加外围结构与核心结构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刚度较大水平构件的楼层,使本楼层的刚度比其他楼层的刚度大很多,故称为加强层。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是指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
地震影响系数α
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绝对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判断题
高层建筑以承受水平作用为主。
竖向作用
27.一个构件或结构延性用延性系数μ表达,为最大允许变形△p与屈服变 形△y 的比值。
√
28.高层建筑施工活荷载一般取 1.0~1.5 kN/配。
√
29.高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延性一般要求为μ=4~8。
√
30.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40mm。
160mm
解答题
结构的延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构的延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结构材料(1分)、结构体系(1分)、总体布置(1分)、节点连接(1分)、构造措施等(1分)。
简述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抗侧力能力强(1分),变形小(1分),抗震性能好(1分)。
剪力墙结构的缺点主要是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1分);不适于建造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1分)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哪些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1分)、抗震设防类别(1分)、抗震设防烈度(1分)、场地类别、结构材料(1分)、施工技术条件(1分)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
简述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
适宜布置剪力墙的位置。
1)电梯间、楼梯间(1分)
2)横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接近房屋的端部但又不在建筑物尽端(2分)
3)建筑平面的复杂部位(1分)
4)恒载较大的位置(1分)
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结构的扭转效应需从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首先,要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对抗震不利的建筑平面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2分)
其次,要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1分)。
关键是限制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1分)。
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偶联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长(1分)
论述题
试述楼板有较大的消弱时,应该采取的加强措施。
楼板有较大的消弱时,应该采取的加强措施。
1)加厚洞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3分)
2)边缘设置边梁、暗梁(2分)
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3分)
4)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2分)
试述高层建筑设置地下室的结构功能。
高层建筑设置地下室的结构功能。
1)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3分)
2)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基的附加压力(3分)
3)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2分)
4)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2分)
同年
高层建筑基础和地基应满足哪些要求?
① 要求有承载力大的,沉降量小的,稳定的地基。(3分)
②要求有稳定的,刚度大而变形小的基础。(2分)
③要防止倾覆和滑移,也要尽量避免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2分)
简述防震缝的作用。
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可用防震缝分开。(3分)
当房屋外形复杂或者房屋各部分刚度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在地震力作用下,由于各部分的自振频率不同,在各部分连接处,必然会引起相互推拉挤压,产生附加拉力、剪力和弯矩,引起震害。防震缝就是为了避免由这种附加应力和变形产生震害而设置的。(4分)
剪力墙结构中,整体墙是如何定义的?
整体墙定义:
①墙体不开洞或虽开洞口,但开孔面积与整个墙面面积之比值 ≤16% 。(4分)
②墙体开孔之间的净距及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的尺寸。(3分)
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对高度不超过40m,(3分)以剪切变形为主,(2分)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2分)
框架结构中,影响柱两端转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①梁柱线刚度比。(2分)②该柱所在楼层位置及结构总层数。(2分)
③该柱上下层梁线刚度比。(2分)④上下层层高的变化。(2分)⑤荷载的形式。(2分)
最新必背
剪力墙抗震设计得原则就是什么?为什么要按照强墙弱梁设计剪力墙?什么就是强墙弱梁?
剪力墙得抗震设计原则: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得轴压比与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续特殊措施。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使塑性变形与耗能分散于连梁中,避免因墙肢过早屈服使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一层而形成软弱层或薄弱层。
2
简述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
A.纵向钢筋配筋率B.梁的截面尺寸C.剪压比D.配箍率
简述剪刀墙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通常采用的两项假定。为简化计算,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采用了哪两项基本假定?
①楼层(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可视作无限大;而在平面外,由于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4分)
②各片剪力墙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很大,而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3分)。
3
多塔高层结构在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塔楼的结构形式, 塔楼的对称性, 塔楼刚度与底盘刚度之比, 塔楼的间距
简述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的计算假定。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度为无限大。这保证了楼板将整个结构单元内的所有框架和剪力墙连为整体,不产生相对变形
房屋的刚度中心与作用在结构上的水平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荷载作用 )的合力作用点重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不产生绕竖轴的扭转。
不考虑剪力墙和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及基础转动的影响
假定所有结构参数沿建筑物高度不变
柱斜截面的反复荷载下,破坏形态及预防措施
在反复荷载下,框架柱有斜拉、斜压和剪压等几种斜截面破坏形式。当配箍率满足一定要求时,可防止斜拉破坏;当截面尺寸满足一定要求时,可防止斜压破坏。而对于剪压破坏,应通过配筋计算来防止。
试述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3分)
强剪弱弯,使得梁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分)
强节点与弱构件(2分),梁柱节点区应配置足够的约束箍筋(2分)
3
试述加强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的措施。
设置扶壁柱或端柱。当无法设置扶壁柱时,在梁墙相交处增设暗柱
调整梁墙连接方式:优先采用楼面梁贯通设计,避免单侧梁产生偏心弯矩
增设平面外剪力墙
剪力墙的特点是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而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都相对很小。防止剪力墙平面外变形过大和承载力不足的措施有:
(1)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特别要控制楼面大梁与剪力墙墙肢平面垂直相交或斜向相交时,较大的梁端弯矩对墙平面外的不利影响。梁高
大于2倍墙厚时,梁端弯矩对墙平面外的安全不利。
(2)加强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的措施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
1)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矩;
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4)必要时,剪勱墙内可设置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