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社会关系)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社会关系)的思维导图,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亲密关系,侵犯行为,利他行为
社会思维知识点思维导图,包括: 社会认知 社会态度 自我意识 与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过程 社会知觉 自我文化 社会判断 归因理论 归因偏差 概述 测量 形成 改变 偏见 定义 个体参与自我知觉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具有相对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一种人格特质 詹姆斯和米德把他分为两部分 主我 主观的我,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 客我 客观的我自己活动的被觉察者
这是一个关于普心第一章的思维导图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意识经验的构造,只看重意识的成分,基本成分:感知、意象、激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第二章(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概述
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特点
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
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建立与发展
状态
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
阶段
定向
情感探索
情感交流
稳定交往
深度
自我表露的深度,是人际交往深度的重要标志
遵循相互性规范
原则
真诚,交互,功利,自我价值保护,情境控制,增减原则
基本需要
包容
控制
感情需要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均等
各取所需
平等原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变化
破裂
收敛
冷漠
逃避
终止
实验和测量
人际沟通
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结构
要素
巴尔克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信息接收人
反馈
背景和障碍
背景
心理
物理
社会
文化背景
种类
影响因素
改善方法
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
制定沟通改善计划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提高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对所用的非语词沟通方式有明确的概念,且对别人是否也会同样理解某种非语词信息保持清楚的认识)
“同理心”定向
运用社会心理效应
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
恰当运用自我身体语言
人际吸引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
需要
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安全感确立的需要,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形成途径
印刻,本能,条件作用
强化原则,喜欢给予我们酬赏的人
社会交换,成本与收益
联结原则
规则(影响因素)
个人特征个体某些特征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喜爱
个性品质
能力
外表吸引力
熟悉性(曝光效应)
熟悉的程度增加,对不喜欢的会喜欢
邻近性
住的近的人之间关系亲密
相似性
喜欢倾向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互补性
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补偿性
喜欢喜欢自己的人
亲密关系
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两个人的相互依赖性很大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主要包括,友情,亲情,爱情
长时间频繁互动
包含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活动及兴趣
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规则
接近性
相互交往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曝光效应
依恋
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是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联系可以看成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是他们生存的首要条件
爱情
斯滕伯格三元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构成
成分
亲密:心理上的喜欢
激情:情绪上着迷
承诺:心里或口头预期
初次吸引
建立友谊
延续强化
凋萎与衰落
结束
真诚(被动建设性测略)
忽视(被动破坏性策略)
退出(主动破坏性策略)
表达(主动建设性策略)
利他行为
含义
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资源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亲>助人>利他)
助人,包括期待回报,涵盖范围大于利他,亲社会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又称向社会行为)
两种形式
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
报答性行为,自己曾受人帮助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人人为我”
利他行为特性
自觉自愿
有益他人
不求回报
利他者本身有损失
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威尔逊
特里弗斯,相互性
社会进化论
社会责任规范
相互性规范
值得帮助的人社会公平规范
父母及榜样:学习理论
利益成本和衡量:社会交换理论
移情与利他主义
情境因素
他人存在
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这种效应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责任扩散:周围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情境不明确性:旁观者的行为影响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
评价恐惧: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环境条件
时间压力
助人者特点
人格(镜像神经元,产生共情)
心情
内疚感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宗教信仰
性别
求职者特点
受到喜爱
值得他人帮助
利他行为的方法
利他行为社会化
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
侵犯行为
生物学
弗洛伊德:自我破坏,攻击行为是死本能引起
洛伦兹:适应性的而非破坏性
挫折—攻击理论
武器效应
踢猫效应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概念
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
伤害行动
伤害意图
社会评价
方式
言语和动作
动机
报复性/故意性侵犯:伤害为目的
工具性侵犯:伤害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内涵和外延
广义:全部有动机的伤害行为
亲社会
反社会
社会认可
侠义:有意违反
个人因素
A型人格
敌意归因偏差
性别差异
温度(气温高,暴力倾向增加)
酒精和药物
唤醒水平
侵犯性线索(武器效应)
社会因素
去个性化
媒体暴力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个人层面
培养移情能力
培养成熟个性
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合理利用惩罚
示范非侵犯行为
沟通与解决问题技巧
社会层面
建立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