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定义,手卫生,职业防护,呼吸道卫生,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环境,患者安置,安全注射。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流程思维导图,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记录吸引情况:吸痰时间、吸痰路径,痰液的性质、量、颜 色、吸痰前后的呼吸情况都是必要做的哦。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黄色)、三级护理(绿色)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详细的总结了置管操作,导管维护,其他措施,不推荐的措施。 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
定义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原则,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预防措施
包括
手卫生,根据情况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处理患者污染的环境物品和医疗器械
一、手卫生
按照手卫生指征执行手卫生
1. 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患者邻近的环境物表
2. 手部有血液、体液等可见污染时,选择皂液和流动水
3. 如果手部无可见污染,宜选择速干手消毒剂
二、 职业防护
根据预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时暴露的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1.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到面部或污染身体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并穿戴具有防渗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 脱个人防护用品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内层衣服和皮肤
3. 离开隔离病室或区域前应按规范流程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规范处置
三、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存在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应遵守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1. 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丢弃在免触碰的垃圾桶内
2. 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应进行手卫生
3.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 与患者交谈时应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四、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设备应按规范清洗消毒
1.消毒和灭菌之前应使用去污剂去除设备/器械上的有机物
根据污染程度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3.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对
五、诊疗环境
1.环境表面落实常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高频接触的表面
2.对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表面加强清洁、消毒。尤其是邻近患者的物品如床护栏、床头柜和高频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盥洗间内部及周围表面,可增加清洗消毒频次,有污染随时消毒
六、患者安置
患者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或被感染的风险增加时,应优先安排单间隔离
1.条件允许时,将存在感染传播给他人危险的患者(如存在伤口引流、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的婴儿)应单间安置
2. 应根据以下因素决定患者安置
确诊或疑似感染源的传播途径
感染传播的风险因素
该区域其他患者感染后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因素
同病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一室
七、织物
患者使用后的织物应安全包装、转运并洗涤
1. 收集、包装污染的织物时,应尽量避免抖动,以免污染空气、物体表面和患者
2. 处理织物时应避免污染物与人体及衣物直接接触
八、安全注射
注射操作时,既要实施无菌操作技术保护患者,也要避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
1. 注射操作时应落实无菌操作技术
2. 静脉注射的药物应尽量使用单人份药物
3. 如使用多人份药物时,应确保每次使用的针头、注射器等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