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炎病人的护理
这是一个关于肺炎病人的护理的思维导图,肺炎病人的护理,包括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肺炎链球菌炎,葡萄球菌肺炎的内容要点。
编辑于2022-11-03 21:49:32肺炎病人的护理
肺炎概述
肺炎是指肺泡、终末气道 和肺间质的炎症, 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 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病因与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
(2)病毒性肺炎
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
(3)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
(4)肺真菌病
白色念珠菌、曲菌、肺孢子菌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寄生虫等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放射线、胃酸反流等
2.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
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孔向其他肺泡扩散,导致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
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导致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炎症
继发于支气管炎、支扩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
(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累及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
3.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PA)
医院外获得性肺炎
经吸入飞沫、空气或血源性传播
致病菌为肺炎球菌
(2)医院获得性肺炎(HPA)
医院内肺炎,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在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经口咽部吸入为主,血源性传播
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脓性痰,伴有或不伴胸前
病人多数有发热
病变范围大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严重者可出现神志和血压改变,甚至休克
体征
早期无明显肺部体征
重症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或发绀
肺实变者出现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部分可闻及湿啰音
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胸膜炎、脓胸、肺脓肿等
诊断要点
肺炎诊断
症状和体征
X线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评估严重程度
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重症肺炎标准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60mmHg
血压<90/60mmHg
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
少尿
处理原则
抗感染治疗
一旦怀疑为肺炎,应立即给予抗生素
对症和支持治疗
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气体交换受损
4.疼痛
5.潜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
卧床休息,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2)饮食护理
予足够热量、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饮水,每天1000~2000ml
(3)口腔护理
清水漱口或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2)精神和意识状态
(3)皮肤、黏膜
(4)出入量
(5)辅助检查
(6)血氧饱和度
3.症状体征护理
(1)体温过高
口温高于37.8℃或肛温高于38.8℃
主要特征:皮肤摸起来发热,心动过速
次要特征:皮肤发红、局部或全身疼痛、呼吸加深、寒战/起鸡皮疙瘩、不适疲劳、虚弱、食欲不振、出汗
监测T、P、R,Q4h。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2)咳嗽、咳痰护理(第一章)
4.用药护理
注意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头孢唑啉钠:发热、皮疹、胃肠道不适
喹诺酮类:偶见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
5.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配合
(1)体位:取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20度,抬高下肢约30度
(2)吸氧:予中、高流量吸氧,维持PaO2>60mmHg
(3)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
(4)用药护理
6.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
肺炎链球菌炎
定义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首位,约占半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病物:荚膜中的多糖体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临床表现
典型特征:起病急剧、寒战、高热(稽留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及胸痛
体征:急性高热病容,鼻翼扇动,面颊绯红,口角和鼻周有单纯疱疹,皮肤灼热、干燥,病变广泛者可有发绀、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肺实变征: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正常值:4*10^9),中性粒细胞:比例多>80%,核左移
细菌学检查
痰培养24~48小时
胸部X线检查
诊断要点
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
胸部X线大片状均匀致密阴影
痰病原菌监测-主要依据
处理原则
1.抗感染治疗
一旦确诊即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其他药物替代(红霉素)
标准疗程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2.对症及支持治疗
补充营养与水分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止痛、吸氧
3.并发症治疗
葡萄球菌肺炎
定义
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病物:主要是毒素与酶
呼吸道感染
血行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多急骤起病,病情较重,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胸痛,伴咳嗽及咳痰,痰液多,呈脓性,可有黄脓痰演变为脓血痰或粉红色乳样痰,无臭味
肺部体征早早期不明显,常与严重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平行,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少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血培养找到葡萄球菌可确诊
胸部X线检查
显示肺段或肺叶实变,早期可形成空洞,或肺部多发性浸润病变,常有液平面
诊断要点
全身毒血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
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处理原则
1.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应首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2.对症及支持治疗
其他肺炎
病机
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
宿主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
肺炎病人的护理
肺炎概述
肺炎是指肺泡、终末气道 和肺间质的炎症, 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 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病因与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
(2)病毒性肺炎
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
(3)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
(4)肺真菌病
白色念珠菌、曲菌、肺孢子菌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寄生虫等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放射线、胃酸反流等
2.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
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孔向其他肺泡扩散,导致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
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导致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炎症
继发于支气管炎、支扩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
(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累及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
3.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PA)
医院外获得性肺炎
经吸入飞沫、空气或血源性传播
致病菌为肺炎球菌
(2)医院获得性肺炎(HPA)
医院内肺炎,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在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经口咽部吸入为主,血源性传播
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脓性痰,伴有或不伴胸前
病人多数有发热
病变范围大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严重者可出现神志和血压改变,甚至休克
体征
早期无明显肺部体征
重症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或发绀
肺实变者出现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部分可闻及湿啰音
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胸膜炎、脓胸、肺脓肿等
诊断要点
肺炎诊断
症状和体征
X线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评估严重程度
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重症肺炎标准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60mmHg
血压<90/60mmHg
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
少尿
处理原则
抗感染治疗
一旦怀疑为肺炎,应立即给予抗生素
对症和支持治疗
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气体交换受损
4.疼痛
5.潜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
卧床休息,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2)饮食护理
予足够热量、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饮水,每天1000~2000ml
(3)口腔护理
清水漱口或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2)精神和意识状态
(3)皮肤、黏膜
(4)出入量
(5)辅助检查
(6)血氧饱和度
3.症状体征护理
(1)体温过高
口温高于37.8℃或肛温高于38.8℃
主要特征:皮肤摸起来发热,心动过速
次要特征:皮肤发红、局部或全身疼痛、呼吸加深、寒战/起鸡皮疙瘩、不适疲劳、虚弱、食欲不振、出汗
监测T、P、R,Q4h。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2)咳嗽、咳痰护理(第一章)
4.用药护理
注意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头孢唑啉钠:发热、皮疹、胃肠道不适
喹诺酮类:偶见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
5.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配合
(1)体位:取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20度,抬高下肢约30度
(2)吸氧:予中、高流量吸氧,维持PaO2>60mmHg
(3)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
(4)用药护理
6.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
肺炎链球菌炎
定义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首位,约占半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病物:荚膜中的多糖体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临床表现
典型特征:起病急剧、寒战、高热(稽留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及胸痛
体征:急性高热病容,鼻翼扇动,面颊绯红,口角和鼻周有单纯疱疹,皮肤灼热、干燥,病变广泛者可有发绀、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肺实变征: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正常值:4*10^9),中性粒细胞:比例多>80%,核左移
细菌学检查
痰培养24~48小时
胸部X线检查
诊断要点
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
胸部X线大片状均匀致密阴影
痰病原菌监测-主要依据
处理原则
1.抗感染治疗
一旦确诊即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其他药物替代(红霉素)
标准疗程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2.对症及支持治疗
补充营养与水分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止痛、吸氧
3.并发症治疗
葡萄球菌肺炎
定义
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病物:主要是毒素与酶
呼吸道感染
血行感染
临床表现
症状:多急骤起病,病情较重,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胸痛,伴咳嗽及咳痰,痰液多,呈脓性,可有黄脓痰演变为脓血痰或粉红色乳样痰,无臭味
肺部体征早早期不明显,常与严重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平行,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少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血培养找到葡萄球菌可确诊
胸部X线检查
显示肺段或肺叶实变,早期可形成空洞,或肺部多发性浸润病变,常有液平面
诊断要点
全身毒血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
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处理原则
1.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应首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2.对症及支持治疗
其他肺炎
病机
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
宿主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