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塑模具1-5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有利于新手快速入门的模具设计资料梳理,包括注塑原理和组成、脱模原理、分模线与倒勾、碰穿、插探倒R角、塑胶材料的缩水率与设计等内容。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分享,有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模具设计的知识梳理,包括产品缺胶与模具镶件排气、双色模与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缩水与结构设计点、产品进胶方式与结构设计等。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分享,有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模具设计的知识梳理包括斜顶原理与产品设计注意事项、滑块(行位)原理与产品设计注意事项、两板模与三板模区别与产品结构设计、熔接痕原理与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模具工艺与结构设计
注塑原理和组成
成型过程
合模——上料(一般是颗粒状塑料)——螺杆推进熔融塑料——喷口喷射进入浇口型腔——让注塑液体流满模具内部——保压——冷却——开模——机台顶杆推动上下顶针板将产品顶出——弹簧复位
组成部分
定模(一般是凹模,母模) 前模一般作为外观面
上模固定板
前模仁+前模板(前模仁用螺丝固定在前模板里面的)
动模(一般是凸模,公模)
后模仁+后模板(后模仁用螺丝固定在后模板里面的)
模脚(支撑架):为了给顶针板腾出空间来顶出产品
上、下顶针板
下模固定板
脱模原理
脱模方向是产品倒扣的根源
顶出系统
上下顶针板、推杆、导柱
顶针:顶出产品,会产生顶针印(壁厚太薄会产生顶白),产品顶针顶出去的原动力来自机台的顶杆
司筒:一般用在BOSS柱上(BOSS柱中心轴一定垂直于顶针板)
斜顶:用来成型产品内部倒勾的机构,用于比较简单的倒勾
滑块(行位):开模时能够按垂直于(或成一定角度)开模方向滑动的模具组件,动力来源于斜导柱
分模线与倒勾
分模线:拔模分析的红蓝分界线就是产品的分模线(在一个颜色区域内,有其他颜色就是倒勾)
如何找分模面:一般与BOSS柱中心轴垂直的面,可以作为分模面
倒勾在产品外表面一般用滑块(拔模分析的外观面是白色0°面,走滑块可以不用拔模)
倒勾在产品内表面一般用斜顶
碰穿、插穿、倒R角
碰穿(通孔底面):平行于PL面(分型面),封胶后前后模才接触的结构
插穿(通孔侧壁):带一定角度的碰穿
插穿可以避免一些复杂的模具结构,例如位置太小不能走斜顶
对外观没有影响的,尽量用插穿、碰穿
插穿前后模接触的地方一定要预留拔模角,不然会烧坏
插穿可以适当厚一点,增加模具强度
枕位:前后模凸出的分模面的封胶部分
倒R角避免模具尖角,前后模接触的地方不能有R角
薄铁:注塑压力很大,容易把模具较薄的部位冲倒
塑胶材料的缩水率与设计
塑料收缩率=(D-M)/D*100%
D:模具尺寸
M:冷却至室温后的实际尺寸
收缩率形成的原因
塑料品种
成型条件
模具结构
产品形状
结构内部复杂情况(模具结构也会影响收缩率)
是否有镶件
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收缩率不同
举个例子:产品尺寸1000*500,收缩率选择0.5%,那么模具型腔就要做到1005*502.5(这个尺寸模具工程师需要计算得出,结构工程师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