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的时候,欧洲非常盛行炼金术。德国一位极其有名的炼金术师布兰德,为了寻找哲人石,1669年,在德国汉堡圣米迦勒大教堂的地下室里,将自己收集来的100多桶尿和木炭、石灰等等混合在一起,蒸发得到了白磷单质,这种物质看起来有点像白蜡,周身散发出一种幽幽的蓝绿色光芒。虽然能散发出光芒,但摸上去却有着一种冰凉的触感。布兰德把这种物质叫做phosphorum,在拉丁文中为“冷光”的意思,英语叫做phosphours——白磷,白磷的燃点只有40度,二战时被制成白磷弹,由于白磷弹极不人道,已被列入违禁武器,白磷现在主要用于制作闪光弹或信号弹。
早期火柴使用白磷制作,但由于白磷不稳定且对人体有毒素,很多火柴厂的工人都得了下颌坏死的疾病。
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成功的发现了磷的第2种同素异形体——红磷。红磷的燃点大概是240度,而且红磷无毒,于是后期的火柴便用红磷代替了白磷。
另外一种同素异形体黑磷则是通过白磷或者红磷在高温高压下的作用转化而成的。它的反应活性是最低的,表面具有类似金属一样的光泽。虽然磷元素并非金属元素,但是黑磷因其特殊的原子层状排列方式可以实现电流传导,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用来制作成半导体材料。如今人们可以从石墨当中获取石墨烯,也可以从黑磷当中获得黑磷烯纳米片。未来黑磷在能源催化和生物医学等等不同的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然磷这种物质除了可以制造明火之外,还能悄无声息的置人于死地。有机毒磷可以抑制人体内的乙烯单碱酶,使负责神经传递活动的乙烯胆碱不能被水解而积聚,最终导致中枢神经麻痹。二战时臭名昭著的沙林毒气和VX毒气就是这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