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心脏瓣膜病
第九版内科学第三篇第八章心脏瓣膜病,包括:概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编辑于2022-11-05 17:31:56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病因
风湿热
最常见50%,2/3为女性
A组β-溶链咽峡炎导致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
急性风湿热后至少2年形成二狭(二闭为20年)
先天性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后天性
二尖瓣钙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
单纯性二狭占风心病25%,二狭+二闭占40%
多数患者无症状期为10年以上,故40~50岁发病
病理生理
A.肺动脉压增高 B.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999NO129B 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失代偿期:C 1999NO130B 单纯右心室梗塞:D
瓣口面积及狭窄分度
临床表现
症状
开始
二尖瓣中度狭窄(<1.5m2)时,才开始出现症状
呼困
最常见最早期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咳嗽
与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左房压迫左主支气管有关
咯血
2007NO55A关于二尖瓣狭窄所致大量咯血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左心房压力突然增高导致支气管静脉破裂
大咯血——左房压↑,肺静脉压↑,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所致
痰中带血——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毛细血管破裂有关
肺梗死——胶冻状暗红色痰,为二狭合并心衰的晚期并发症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的特征,为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血栓
血栓栓塞为二狭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0%,常合并房颤
体征
常见体征
二尖瓣面容
两颧紫红色、唇发绀
右心室扩大
剑突下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
右心衰竭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大、双下肢水肿
第一心音
S1亢进(拍击样)+开瓣音——左室充盈少、瓣膜弹性好
S1减弱+开瓣音消失——瓣叶钙化、弹性差
第二心音
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心脏杂音
二狭——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递增型,局限,用力呼吸可使杂音增强,常伴舒张期震颤
2013NO58A 关于二尖瓣狭窄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听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其实D也错 A.多为递增递减型 B.为全舒张期 C.向剑突方向传导 D.强度不受呼吸影响
辅助检查
X线胸片
肺淤血
胸片可见肺淤血,肺门增大,边缘模糊,肺纹理增多,间质性肺水肿 (如Kerlay B线),晚期典型表现为蝶翼状
左房大
心影显示左心房增大,右心缘有双心房影,左心缘变直
梨形心
主动脉弓缩小,肺动脉干突出,右心室增大,心脏呈梨形
梨形心:左心房、右心室增大——见于二狭
心电图
P波
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s,伴切迹)——提示左房扩大
QRS波群
右室大→电轴右偏、右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首选检查
M型超声与二维超声
评价
确诊和量化二狭的可靠方法,为首选检查
M型超声
二尖瓣前叶可呈城墙样改变——EF斜率降低,A峰消失
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瓣叶回声增强
二维超声
可以观察瓣叶厚度、活动度、是否钙化等情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评价
可实时观察二尖瓣狭窄的射流,有助于连续多普勒的正确定向
分度
准确测量舒张期跨二尖瓣的压差、二尖瓣瓣口面积
并发症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肺动脉瓣狭窄 2014NO139B 最容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损害是:B 2014NO140B、2020NO49 最容易并发房颤的瓣膜损害是:A
1. 心房颤动
最常见心律失常,早期并发症,心排量减少20~25%
2. 急性肺水肿
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3. 血栓栓塞
20%发生体循环衰竭,80%伴房颤。以脑栓塞最常见。
栓子来源于扩大的左心房伴房颤,右房栓子可致肺栓塞
4. 右心衰竭
晚期并发症,右心衰时,右室排出量减少,呼困减轻
不要以为是病情减轻,实际上是加重哦!
5. 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
6. 肺部感染
二狭时常有肺淤血,易合并肺部感染
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
单纯中、重度二狭首选,瓣叶活动度好,无钙化
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少用
直视二尖瓣分离术
瓣叶严重钙化、左房内有血栓
人工瓣膜置换
瓣叶严重钙化,不宜做分离;二狭合并二闭
二尖瓣关闭不全
女性,35岁,因心悸1个月就诊。查体:P78次分,BP130/85mmHg,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齐,心率96次分,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二闭)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狭),P2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柔和的舒张期杂音(二狭steel杂音)。 2010NO91A该患者最可能的心脏器质性疾病诊断是:B A.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大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伴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2010NO92A该患者听诊不可能出现的心音特点是:C A.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房颤) B.心尖部可闻舒张早期开瓣音 C.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心房收缩产生第四心音,而她有房颤,不能收缩产生第四心音) D.P2分裂
病因
基本病因
瓣叶受累
风湿性(最常见,1/3)
二脱(黏液变性、Marfan综合征)
感染性心内膜炎损毁
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前叶向前运动
瓣环扩大
左心室↑→二尖瓣瓣环↑
二尖瓣瓣环退行性变、瓣环钙化
腱索受累
先天异常、心内膜炎致腱索断裂
乳头肌
急性心梗,乳头肌缺血,致二闭
病因分类
2007NO5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见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的是:D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脏瓣膜手术 D.扩张型心肌病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X线胸片
球形心
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球形心(见于二闭)
右室增大
晚期可有右室增大
肺淤血
左心衰者可见肺淤血、肺水肿
心电图
正常
轻度二闭者心电图正常,急性二闭可有窦速
P波
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s,双峰状)——提示左房扩大
QRS波群
严重者可有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首选检查
M型超声与二维超声
评价
M型、二维超声不能确诊二闭
M型超声
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二维超声
可观察二尖瓣形态特征,如瓣叶增厚、缩短、钙化等情况
脉冲多普勒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脉冲多普勒
主要用于确诊二尖瓣反流
彩色多普勒
诊断二闭敏感性100%,可对反流进行半定量及定量诊断
并发症
1. 心房颤动
1998NO151X 关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那些叙述正确?ABD A.房颤较二狭发生晚(对) B.感染性心内膜炎较二狭多(对) C.出现充血性心衰后,治疗预后较二狭好(二狭治疗后很好)(二闭不好) D.并发体循环栓塞较二狭少(对)
3/4慢性重度二闭可发生房颤
2.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闭较二狭常见
二闭常见感染性心内膜炎10%
二狭很少见感染性心内膜炎
3. 体循环栓塞
常见于左心房扩大、慢性房颤者,较二狭少见
4. 心力衰竭
在急性者早期出现,慢性者仅在晚期
治疗
急性二闭的治疗
内科治疗
急性二尖瓣重度反流时,常有心衰症状,甚至发生休克。 治疗目的是减少反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
1||| 动脉扩张剂(硝普纳) 可减少体循环血流阻力,提高主动脉输出流量,减少二尖瓣反流量、左心房压力
2||| 若已有低血压,应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基础上,紧急或择期行人工瓣膜置换术/修复术
慢性二闭的治疗
内科治疗
若无症状、心功能正常——无需治疗,定期随访
有症状者——给予ACEI减少左心室容积,缓解症状
手术适应症
1||| 重度二闭伴心功能NYHA Ⅲ或Ⅳ级
2||| 心功能NYHA Ⅱ级伴心脏扩大
3||| 严重二闭,LVEF减低
二尖瓣修补术
瓣膜损害较轻,瓣叶活动度好,无钙化
二尖瓣置换术
二狭+二闭,瓣膜损害严重,瓣叶严重钙化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

病因
先天性病变
单叶瓣畸形、二叶瓣畸形、三叶瓣畸形,儿童多见
退行性病变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成人最常见的病因
炎症性病变
主要为风湿热,少数为结缔组织病导致主动脉瓣狭窄
病理生理
A.主狭 B.主闭 C.二狭 D.二闭 2019NO128 最易发生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心脏瓣膜病是:C 2019NO129最易发生左心室肥厚临床表现的心脏瓣膜病是:A
2013NO169X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包括:ACD A.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 B.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增大) C.左心室壁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 D.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心肌耗氧增加
临床表现
三联征
呼吸困难(95%)+心绞痛(最早最常见)+晕厥(15~30%)
心界
正常或轻度向左扩大,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
心音
第一心音正常,如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左室射血明显延长,则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成分减弱,可有第二心音逆分裂
杂音
胸骨右缘1~2肋间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
向颈部传导,3/6级以上,伴收缩期震颤
杂音越响、持续时间越长、高峰出现越晚,说明狭窄越重
辅助检查
胸片
心影一般不大,左房轻度大,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钙化
心电图
轻者心电图正常,中度狭窄可出现QRS电压增高伴轻度ST-T改变,重度狭窄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左心房增大
超声心动图
首选
二维超声心动图
瓣膜钙化——主动脉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
瓣叶收缩期开放幅度减小,开放速度减慢
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对称性肥厚;左房可增大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狭窄程度
并发症
1. 心律失常
最常见并发症,10%发生房颤(二狭合并房颤最常见)
2. 心脏性猝死
无症状者少见,多发生于先前有症状者
3. 充血性心衰
发生左心衰竭后,若不手术治疗,50%于2年内死亡
4.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不常见
5. 体循环栓塞
少见,多见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6. 胃肠道出血
多见于老年的瓣膜钙化患者,多为隐匿性和慢性
治疗
内科治疗
主要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即需手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
成人主狭的主要手术方式
指征为重度主狭伴心绞痛、晕厥、心力衰竭
直视下瓣膜分离术
儿童、青少年的非钙化性严重主狭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应用范围局限(与二狭不同)
主要用于高龄、心力衰竭、手术高危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因
急性主闭
感染性心内膜炎
胸部创伤致升主动脉根部受损
主动脉夹层血肿使主动脉夹层血肿使主动脉瓣环扩大
人工瓣环撕裂
慢性主闭
主动脉瓣本身病变
风心病2/3
先天性畸形
感染性心内膜炎
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黏液样变性
主动脉根部扩张
Marfan综合征
梅毒性主动脉炎
高血压性主动脉环扩张
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
主动脉夹层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性关节炎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周围血管征——舒张压↓,脉压↑
De Musset征(点头征)
见于脉压增大的情况,如主闭
水冲脉
见于主闭、甲亢、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
Traube征(枪击音)
见于主闭、甲亢、严重贫血
Duroziez征
轻压听诊器于股动脉上闻及连续全期吹风样杂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见于脉压增大的疾病——主闭、甲亢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慢性主闭
左室明显增大,升主动脉结扩张,靴形心
急性主闭
心脏大小多正常,常有肺淤血、肺水肿
心电图
慢性主闭
左心室肥厚、电轴左偏
急性主闭
窦速、非特异性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
是目前诊断、评价主闭最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并发症
1. 感染性心内膜炎
较常见,常加速心里衰竭的发生
2. 充血性心衰
慢性主闭常见于晚期,急性主闭常出现较早
3. 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但是心脏性猝死较少见
治疗
急性主闭
尽早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修复术
慢性主闭
内科治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血管扩张剂 (肼屈嗪、尼群地平、ACEI),延缓手术
外科治疗——严重主闭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GrahamSteel杂音——见于二狭伴肺动脉扩张
Austin-Flint杂音——见于主闭伴严重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