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耳鼻喉重点总结
此思维导图主要总结了耳鼻喉的重点内容,包括耳、鼻、咽、喉部分,可用于预习、复习,是一份很好的考前参考资料!
编辑于2022-11-06 13:15:33 广东耳鼻喉
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
症状
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鼓膜穿孔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减轻
耳鸣和听力下降
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烈者,耳聋常被忽略,偶伴眩晕
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早期耳闷
耳痛
耳深部锐痛,搏动性跳痛,经三叉神经放射
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
穿孔前疼痛剧烈
流脓
体征
耳镜
鼓膜弥漫性充血,向外膨出,穿孔、穿孔小处有闪烁搏动亮点(灯塔征),分泌物涌出
触诊
鼓窦区,乳突尖压痛
血象
WBC及中性粒细胞↑
听力检查
传导性耳聋
治疗
局部
穿孔前
鼓膜切开
适应症
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
有并发症,但无需立即行乳突手术时
穿孔太小,引流不畅
1%酚甘油滴耳(止痛)
减充血剂滴鼻
穿孔后
3%双氧水洗耳
抗生素滴耳液
全身
抗生素
足量,7-10天。细菌培养+药敏
支持疗法
补液、激素、休息、饮食……
原则
控制感染,引流通畅,去除病因
病因治疗
途径
咽鼓管(最常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症蔓延到咽鼓管
游泳、跳水、不恰当擤鼻、鼻咽部填塞
婴儿哺乳位置不当
急性传染病期间
外耳道鼓膜
鼓膜外伤
鼓膜穿刺
鼓膜置管
血行(少见)
致病菌
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
多发于儿童、冬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预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治愈
鉴别诊断
外耳道疖
急性鼓膜炎
分泌性中耳炎
检查
鼓膜
内陷
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
急性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
鼓室积液
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色、橙色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色或乳白色,可见液平面、气泡
鼓起耳镜检查
鼓膜活动受限
听力检查
传导性耳聋
颞骨CT
治疗
原则
病因治疗、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
非手术治疗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咽鼓管吹张法
糖皮质激素
黏液促排剂
抗生素
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前下方
咽鼓管球囊扩张
鼓膜置管术
鼓膜切开
并发症
后天原发性胆脂瘤
粘连性中耳炎
胆固醇肉芽肿
鼓室硬化症
临床表现
耳痛
可持续、可阵痛,急性可有隐痛,慢性者多感觉不明显
耳闷
耳内闭塞感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减轻
耳鸣
低调间歇性,可出现气过水声
听力下降
自听增强,变位性听力改善
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
机械性阻塞
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肿瘤,后鼻孔填塞
功能障碍
腭裂,放疗后
中耳局部感染
变态反应
气压损伤
病理
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负压
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
黏膜上皮增厚,上皮化生
鼓室积液
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鉴别诊断
胆固醇肉芽肿、鼓室体瘤(静脉体瘤)
脑积液耳漏
鼻咽癌
急性≤8周<慢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
症状
听力下降
多为传导性耳聋,严重时出现混合性聋
反复流脓
黏脓性,可带血迹(肉芽)
耳鸣
低调耳鸣
体征
鼓膜紧张部穿孔
大小不一,多为单发,其余鼓膜可有钙化,边缘周围可有溃疡和肉芽
治疗
滴耳注意事项
先清除分泌物,采用“耳浴”方式滴耳
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
不用有色药液→妨碍观察病情
不用酚剂、砷剂→有腐蚀作用
不用粉剂→阻塞引流
原则
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和改善听力
药物治疗
炎症重时→抗生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 炎症轻时→酒精或甘油制剂
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听力检查
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聋
颞骨CT
轻者无异常,重者低密度影像,提示有黏膜增厚或肉芽形成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常见
全身抵抗力下降
急性未彻底治疗
组织慢性疾病
鉴别诊断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慢性鼓膜炎
中耳癌
中耳胆脂瘤
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
彻底清除胆脂瘤及其他肉芽和炎症组织
尽量保持外耳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努力保存和改善听力
预期目标
恢复正常日常生活
保持或改善听力
干耳
尽早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听力检查→传导性耳聋
颞骨CT→骨质破坏,边缘浓密整齐
体征
鼓膜松弛部穿孔,形成囊袋
豆渣样分泌物
外耳道肉芽
症状
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
其他颅内并发症
流脓、恶臭
面神经麻痹
眩晕
病理
囊壁外
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增生
囊内
脱落的上皮和胆固醇结晶
囊壁
角化鳞状上皮
破坏周围骨质
压迫性吸收
非真性肿瘤,是角化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满白色脱落上皮组织
分类
先天性
后天性
原发性
袋状内陷学说
松弛部鼓膜内陷
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基地细胞增殖学说
上皮移行学说
继发性
鉴别诊断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恶性肿瘤
解剖
中耳
鼓室
六壁
面神经通过内上壁与后壁
前壁:下部:以极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 上部:鼓膜张肌半管开口、咽鼓管的鼓室口
内壁:即内耳的外壁,前庭窗、卵圆窗
外壁:骨膜,骨部和膜部
下壁:颈静脉球
后壁:乳突壁
上壁:鼓室盖
内容物
锤骨、砧骨、镫骨
乳突
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咽鼓管
鼓窦
内耳
膜迷路
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内淋巴管和囊
骨迷路
前庭、骨半规管、耳蜗
血管
迷路动脉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两处狭窄
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
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
外耳道峡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脑脓肿(最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显症期
颅内高压症状
局灶性症状
中毒症状
潜伏期
终末期
初期
分期
局限性脑炎期
包膜形成期
化脓期
大脑颞叶、小脑
脑疝、耳源性脑积水、蛛网膜炎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硬脑膜外脓肿
硬脑膜下脓肿
脑膜炎
颅外并发症
岩锥尖、岩尖炎、颧突根部骨膜下脓肿、帽状腱膜下脓肿
颈部贝左尔德(bezold)脓肿和Mouret脓肿
耳后骨膜下脓肿
周围性面瘫
同侧
迷路炎
治疗
原则
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通畅引流,足量广谱抗生素,降颅压,抢救生命
足量广谱抗生素
乳突开放术
糖皮质激素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
脓肿处理
病因
革兰阴性菌
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中耳炎类型有关:骨质破坏严重
中耳胆脂瘤>活动期>静止期
抵抗力下降,炎症扩散
脓液引流不畅
传播途径
一些解剖通道(蜗窗、前庭窗)
通过破坏及破损的骨质
血行
生理
咽
扁桃体炎
急性
中医称为“烂乳蛾”“喉蛾风”
临床表现
体征
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腭扁桃体肿大,其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或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形成假膜,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畏寒,高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便秘
小儿可有→抽搐、呕吐、昏睡
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
局部症状
疼痛常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
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剧烈咽痛
儿童、青年,春秋多发
治疗
局部治疗
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抗菌作用的液体
一般疗法
隔离,休息,多饮水,营养,口服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
青霉素,酌情用糖皮质激素
中医中药
银翘柑橘汤、清咽防腐汤
手术治疗
鉴别
咽白喉
“牛颈”状,灰白色假膜常超出扁桃体范围,假膜坚韧,不易擦去
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
皮疹,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
深褐色假膜,白细胞减少
白血病性咽峡炎
无痛,有假膜
病理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
化脓,黄白色斑点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假膜
并发症
局部
扁桃体周脓肿
急性中耳炎
急性鼻炎
……
全身
与链球菌引起的III型变态反应有关
急性风湿热
心肌炎
……
病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受凉、劳累等→抵抗力下降→发病
慢性
临床表现
体征
慢性充血,黏膜暗红色,隐窝口有时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溢出,扁桃体可见瘢痕,凹凸不平,常与周围组织粘连,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肥大
呼吸不畅、睡时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的障碍
咽部不适
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
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
全身症状
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
鉴别
扁桃体角化症
白色尖形砂粒样物,触之坚硬
扁桃体肿瘤
迅速增大,溃疡
扁桃体生理性肥大
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
病理
增生型
纤维型
隐窝型
扁桃体切除术
适应症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音功能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1年内发作>5次
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各种良性肿瘤
禁忌症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地区,患上呼吸道感染期间
有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病家族史者
急性炎症时 需等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
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严重全身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
月经经期、妊娠期
咽炎
急性
病因
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细菌→A组乙型链球菌
环境
临床表现
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明显咽痛,吞咽时尤重,咽侧索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四肢酸痛
起病急
慢性
临床表现
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晨起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
萎缩性咽炎患者→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无痰或仅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
病因
局部→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全身→贫血、咽喉反流、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低下……
病理
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
慢性单纯性咽炎
慢性肥厚性咽炎
解剖
咽壁的分层
肌层
腭帆肌组
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腭咽肌、悬雍垂肌
咽缩肌组
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咽提肌组
茎突咽肌、咽腭肌、咽鼓管咽肌
黏膜层
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混合腺 口、喉咽→复层扁平上皮、黏液性、浆液腺、淋巴组织
纤维层
外膜层
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
内环
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
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
外环
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
扁桃体的血管
腭降动脉、腭升动脉、面动脉扁桃体支、咽升动脉扁桃体支、舌背动脉
咽旁隙
咽外侧壁(咽上缩肌)和翼内肌筋膜之间
咽后隙
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鼻咽癌
临床表现
脑神经症状
破坏颅底→56→234
复视、视力下降,上睑下垂……
侵犯咽旁间隙→9.10.112
软腭瘫痪、进食呛咳、声嘶、伸舌偏侧
耳部症状
压迫咽鼓管咽口→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
鼻部症状
回吸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鼻塞
颈部淋巴结肿大(60%首发)
颈深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
骨、肺、肝
检查
间接鼻咽检查
咽隐窝及鼻咽顶后壁
小结节状或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时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
颈部触诊
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或不活动、无痛性肿大
纤维(电子)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
EB病毒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
国际
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
98%属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病灶呈结节型、溃疡型和黏膜下浸润型
多发生于鼻咽部顶壁及侧壁
病因
遗传因素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环境因素
镍、亚硝胺
EB病毒
治疗
首选放射治疗
生理功能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防御保护功能
呼吸功能
言语形成
吞咽功能
鼻
慢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R
治疗
阶梯式治疗
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
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
抗组胺药
特非那丁、阿司咪唑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酮替芬
鼻用减充血剂
使用不超过7天
鼻腔盐水冲洗
抗白三烯药
花粉阻隔剂
抗胆碱药
按病情由轻到重,依次采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检查
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
鼻黏膜苍白、水肿
查找致敏变应原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风团/红晕
体外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
鼻黏膜激发试验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释放、 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
鼻痒、阵发性连续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嗅觉障碍
发病机制
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萎缩性鼻炎
鼻塞、鼻咽干燥感、鼻出血、嗅觉减退或丧失、恶臭、头痛、头昏
非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不伴息肉
临床表现
嗅觉功能障碍
头面部肿胀
视力障碍
鼻塞
流涕
诊断
主要症状
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
次要症状
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伴息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双侧进行性鼻塞,伴有清涕或黏性鼻涕
部分有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
体征
鼻息肉
荔枝肉样半透明
治疗
药物治疗
全身糖皮质激素(一般只用于围术期)
局部糖皮质激素
黏液溶解促排剂
抗过敏药物
抗菌药物
鼻腔冲洗
中药
轻度药物;重度手术
生物治疗
手术
病理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
鼻出血
治疗
局部处理
填塞法
前鼻孔纱条填塞
凡士林油纱条一般不超过24-48h
用抗生素后,也一般不超过3-5天
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
前鼻孔可吸收性材料填塞
后鼻孔填塞法
血管结扎法
血管栓塞法
烧灼法
原则
长期、反复、少量出血者应积极寻找病因; 大量出血者需立即止血,再找病因
一般治疗
坐位或半卧位
休克者→平卧低头位
全身治疗
止血剂、维生素
其他
易出血区
青少年→鼻中隔前下方→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
老年人→鼻中隔后部(下鼻道侧壁后方)→吴氏鼻-鼻咽静脉丛、鼻中隔后部动脉
病因
局部
其他
鼻中隔偏曲
鼻腔异物
外伤
炎症
肿瘤
全身
营养障碍或维生素C、K、P或Ca缺乏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内分泌失调
心血管疾病
血液病
中毒
检查
鼻内镜检查✓
前鼻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急性鼻炎
临床表现
症状
细菌感染后→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鼻涕,伴耳部闷胀不适或堵塞
初期→鼻内干燥、灼热感、痒感、酸痛不适和喷嚏
继而→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
全身症状→不适、倦怠、头痛、发热
体征
分泌物→初期水样→继而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
鼻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明显
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
治疗
局部
鼻用减充血剂
鼻用糖皮质激素
其他
中医中药
全身
抗生素
并发症
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急性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
鼻前庭炎
预防
增强机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感染源
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急性传染病
流感
病因
病毒感染→鼻病毒
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头痛或局部疼痛
嗅觉障碍
鼻塞
脓涕
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
治疗
原则
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局部治疗
鼻用减充血剂
鼻用糖皮质激素
上颌窦穿刺冲洗
鼻腔冲洗
全身治疗
病因
局部
鼻腔疾病、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鼻窦外伤或异物、医源性感染、气压改变
全身
抵抗力下降
检查与诊断
诊断性上颌窦穿刺冲洗
鼻窦体表投影区检查
影像学检查
CT
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
常见
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
解剖
上颌窦5个壁
前壁
眶下神经及血管由眶下孔通过
上壁
眶下神经血管及神经穿过
后外壁
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内侧壁
与鼻腔相隔
底壁
鼻腔底
生理
喉
喉癌
分型
声门上型
症状
中期
癌肿表面溃疡→咽喉痛、咳嗽、痰中带血
癌肿侵入声带→声嘶、呼吸困难
晚期
呼吸困难或咽下困难、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
易向颈深上淋巴结转移
早期
不明显,仅有异物感、干咳
特点
分化差、发展快、转移早
部位
原发于会厌喉面根部
声门型
症状
早期
渐进性声嘶,痰中带血
晚期
呼吸困难、失声、咳痰困难及喉鸣
淋巴结少,不易转移
特点
发现早、发展慢、转移晚
部位
声带,前中1/3处 常见
声门下型
症状
早期
不明显,喉镜检查不易发现
晚期
刺激性咳嗽、咯血、呼吸困难
部位
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特点
隐蔽
声门旁型(贯声门癌)
部位
原发于喉室,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声门区)
症状
早期
声嘶、声带肥厚,但病理检出率低
特点
隐蔽
治疗
喉部分切除
喉全切除
范围
自舌骨至第1气管环的整个喉体,仅保留环后及梨状窝处黏膜重建咽腔,将气管的断端在颈前行气管造瘘,永久带管
并发症
嗓音质量下降、进食呛咳、咽瘘、喉瘘、感染、出血、终身佩戴气管套管
安全界
声门型→>3mm
声门上型→>5mm
病因
其他→营养因素缺乏、性激素代谢紊乱、遗传易感性
多环芳烃、粉尘、芥子气
长期吸烟或饮酒史
人乳头瘤病毒HPV
临床表现
咳嗽、疼痛、咽喉不适、异物感、血痰或咯血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进食呛咳
呼吸困难
颈部包块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活检+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喉乳头状瘤
无声带活动障碍
喉淀粉样变
喉结核
喉梅毒
病理
80%是鳞状细胞癌
好发于50-70岁男性
解剖
喉肌
喉外肌
升→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降→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喉内肌
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
声带张力肌(紧)→环甲肌
声带张力肌(松)→甲杓肌
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
喉口开放→甲状会厌肌
喉口关闭→杓会厌肌
喉软骨9
单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成对→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
小儿喉特点
声门区狭窄,易阻塞,引起呼吸困难
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易肿胀
喉软骨未钙化,较成人软
位置较成人高
喉黏膜
声带外侧→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声带内侧→复层鳞状上皮
喉入口
会厌游离缘、两侧杓状会厌襞、杓区、杓间区
喉阻塞
分度
二度
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
四度
呼吸极度困难,面色苍白或发绀,昏迷、大小便失禁
三度
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出现缺氧症状
一度
安静时无呼吸困难
治疗
迅速解除呼吸困难;若为异物吸入,必须尽快取出
四度→立即气管切开,可先环甲膜切开
三度→病因治疗+做好气管切开术准备
一度→明确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二度→病因治疗+考虑气管切开术
临床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嘶;发绀
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肋间隙
病因
炎症;外伤;水肿;异物;肿瘤;畸形;声带瘫痪
小儿急性喉炎
治疗
药物
糖皮质激素(波尼松、地塞米松)、抗生素(青霉素、头孢)
对症
雾化吸入、吸氧、解痉、化痰
支持疗法
补液
气管切开
鉴别诊断
霉菌性喉炎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抗生素使用+鹅口疮
先天性喉畸形
出生后即出现喘息等症状
喉痉挛
无声嘶和犬吠样咳嗽
气管、支气管异物
异物吸入史
喉白喉
灰白色假膜
间接喉镜检查
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有黏脓性分泌物附着
病因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
临床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喉喘鸣
犬吠样咳嗽
声嘶
部位
声门区及声门下区
好发于6M~3Y,冬春季节
气管切开术
手术方法
步骤
切口
纵切口或横切口
分离颈前带状肌
插入气管套管
暴露气管
切开气管
固定套管
缝合切口
体位
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保持正中位
麻醉
局麻,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
适应症
喉阻塞
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
需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
某些手术前置手术
术后护理
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拔管→先堵管24-48h
保持套管内管通畅
维持下呼吸道通畅
保持颈部切口清洁
部位
一般切3-4环
7-8环有胸膜顶和无名动、静脉
术后并发症
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
拔管困难
气胸
出血
术前准备
手术器械
气管套管
应急器材
生理
呼吸功能
喉的声门裂是呼吸通道最狭窄处
保护下呼吸道功能
发声功能
屏气功能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不宜超过48-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