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P化学 原子结构(上)
这是一篇关于AP化学 原子结构(上)的思维导图,包括:波尔的氢原子模型、电子衍射实验(了解)、波粒二象性与不确定原理、原子轨道与波函数、多电子原子结构、图像问题、四个量子数。
分子结构一.经典路易斯学说 路易斯结构式,配位键,形式电荷 价键理论局限:对成键本质没有清晰认识共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同种元素 电负性...
AP化学考试中会涉及13种分子形状的考察(部分分子形状如图)。 对于判断分子形状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首先画出路易斯结构图,判断出中心原子周围成键电子域和未成键电子域数目,...
AP化学考试中会涉及13种分子形状的考察(部分分子形状如图)。 对于判断分子形状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首先画出路易斯结构图,判断出中心原子周围成键电子域和未成键电子域数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AP化学1.原子结构(上)
波尔的氢原子模型
1.量子化条件假设: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不是任意的,这些轨道角动量L=mwr必须等于h/2Π的整数倍
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
2.定态假设:电子只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绕核运动,且不产生电磁辐射
3.频率假设 :当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 时,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吸收或放出能量hv(放出或吸收能量是量子化的)
电子衍射实验(了解)
1.电子的运动=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衍射波强度 电子波=概率波
2.物质波是大量粒子在统计行为下的概率波
波粒二象性与不确定原理
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波(衍射,干涉)
光是粒子(反射 光电效应等)
光的本性:光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矛盾统一体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
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相关联的波叫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不确定原理(测不准原理)
微观粒子的空间位置和运动速率是不能被同时准确测定的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子,不再遵循经典力学规律,它们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只有一定的空间几率分布
原子轨道与波函数
ψ是波函数,是薛定谔方程的解,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解 波函数=原子轨道函数=原子轨道 每一个波函数ψ对应着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 其物理意义并不明确
为了得到合理解,引入n,l,m三个量子数
ψ2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表示电子的机率密度
即电子在空间坐标(x,y,z)处出现的机率密度大小
密度=机率密度×体积(面积)
对薛定谔方程的处理
R(r):径向波函数;Y(q,j)为角度波函数 R(r)与n,l有关;Y(q,j)与l,m有关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图 :D(r)=R(r)^2×4Πr^2
基态氢原子1s电子径向分布图在玻尔半径处有一个峰,表示:1s电子在玻尔半径处的单位厚度薄球壳中出现的概率最大
D(r)峰数=(n-l)个
多电子原子结构
能级与能级组
(n+0.7l)数值越大,能级越高
将(n+0.7l)数值第一位相同的原子轨道归为一个能级组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多原子电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个原子核外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都相同的两个电子--即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3.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n,l相同)会以自旋相同的方式优先分占m不同的轨道
4.洪特规则特例:等价轨道处于 全空 半充满 全满时更稳定(典型例子:Cr Cu)
图像问题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较波函数角度分布图扁 且没有正负号之分
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n
表示电子出现最大概率区域离核远近和能量高低(平均)
取值范围:1~∞的任意正整数
n=1.2.3.4.的光谱学符号对应K.L.M.N.....
对于类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来说,轨道能量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
角量子数l
表示轨道的形状
取值范围:0.1.2.....n-1(共n个值)对应 s.p.d.f....
n相同 l不同,对应同一主层中的不同电子亚层
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量不止于n有关,还与l有关。n相同 l越大 轨道能量越高
磁量子数m
表示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取值:0 ±1 ±2....±l 一共(2l+1)个值
自旋量子数ms
表示电子的自旋方向
取值:±1/2
n,l,m,描述原子轨道。ms描述电子自旋特征(注:ms不是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的)
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
屏蔽效应:电子之间的排斥相当于部分抵消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
计算屏蔽常数:Slater规则
1.对于选定电子,其外侧轨道对该电子不产生屏蔽作用 2.在(ns,np)同组中,每个电子对于同族电子屏蔽作用为0.35,而1s组内电子相互屏蔽 3.若屏蔽电子在n电子层上,则(n-1)电子层中的每一个电子对该电子屏蔽作用为0.85. 而(n-2)以及更内层中每个电子对该电子的屏蔽作用为1.00 4. 若被屏蔽电子处于d 或f 轨道上 所有内层电子对其屏蔽作用均为1.00
屏蔽效应使电子的能量升高
钻穿效应
对于n同l不同的轨道上的电子,由于电子云的径向分布不同,电子穿过内层达到核附近以回避其它电子屏蔽的能力不同,而使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其结果是使能量降低,可以用来解释能级交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