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音乐史
音乐史思维导图,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新发展、新音乐启蒙:西洋音乐的传入及学堂乐歌的兴起、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救亡抗日时期的中国新音乐。
编辑于2022-11-06 20:28:38 江西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新发展
民歌:新民歌,旧曲新词
说唱
京韵大鼓::结合北京方言吸收京剧。刘宝全
苏州弹词:陈调俞调马调为后来苏州弹词奠定基础
山东大鼓
河南坠子
戏曲
京剧
戏曲改良运动:清末民初,西洋话剧的传入“文明戏”,汪笑侬《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时事新戏”大胆改革“海派京戏” 梅兰芳,欧阳予倩“古装新戏时装新戏”梅兰芳“花衫”促进了戏曲同当时社会现实联系
富连成班:京剧科班,喜连富盛世元韵
四大名旦:梅荀尚程
四大须生:余言高马
南麒北马:周信芳,马连良
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1新戏的尝试 2花衫表演 3中欧最早出国演出,把京剧带向世界
欧阳予倩:早期留学日本,归国主攻青衣,南欧北梅,先后主持“南通伶工学校”“广东戏剧研究所”后投身左翼 戏剧运动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成立,初名“北平戏曲专科学校”改名“中国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附属戏曲学校”1935改“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焦菊隐任校长
越剧:袁雪芬
评剧:河北莲花落,东北蹦蹦河流而成的,成兆才代表作《刘三姐告状》
民族器乐
器乐社团:大同乐会
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二胡《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新音乐启蒙:西洋音乐的传入及学堂乐歌的兴起
近代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意义
基督教的传入:清朝时《协韵度曲》记载传教士传入中国有关欧洲乐谱,清末传教士编写方言体《潮腔神诗》《榕腔》《夏腔》
新式军乐队,军歌的建立:“上海公共管乐队”外国人担任演奏员赫德创办“赫德乐队”招收中国人培训
赫德乐队:赫德创办供赫德自娱
学堂乐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意义:西方音乐不断深入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不断增加对中国文化影响
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学堂乐歌定义:随着新式学堂建立兴起的唱歌文化
学堂乐歌的内容(题材)
宣传富国强兵抵御外敌《中国男儿》《何日醒》
呼吁妇女解放:《勉女权》《女革命军》
鼓吹学习新文化《运动会》
向青少年进行热爱生活自然的教育《春游》《送别》
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体裁)
资本上是西方的五线谱和日本的简谱,极少数配有简单钢琴伴奏,多数依曲填词,大部分欧洲及日本的流行歌曲,本民族的曲调填词的不多
学堂乐歌的曲调
日本学校歌《体操兵操》—《手指游戏》 《何日醒》—《樱井的诀别》 《中国男儿》—《宿舍里的旧吊桶》
欧美曲调填配日本转译再填配《送别》
《孟姜女》—《缠脚的苦》 《老六板》—《大国民》《祖国歌》《勉学歌》
主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中国男儿》《何日醒》《黄河》《送别》《春游》《扬子江》
乐歌歌集沈:《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李:《国学唱歌集》曾:《教育唱歌集》
学堂乐歌时期代表性音乐家
沈心工(音乐教育)
1903年编写第一首乐歌《体操—兵操》
《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心工唱歌集》
乐歌:《竹马》《体操兵操》《黄河》
《黄河》杨度作词,沈作曲,第一首国人自行创作的乐歌,曲调铿锵有力,一字对一音节奏进行均匀
特点:选曲填词,结合青少年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浅而不俗词曲恰当
教学方面: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小首开小学“唱歌”课,教学长达25年
李叔同
第一时期:初创时期22首乐歌收集在《国学唱歌集》代表作《祖国歌》
第二时期:留学时期在日本编订《音乐小杂志》我国第一部音乐期刊
第三时期:成熟时期,黄金时期;《春游》《送别》
《春游》三部合唱,最早一首自行创作的合唱曲
《送别》《梦见家和母亲》配上李叔同的填词,脍炙人口
第四时期:出家时期《清凉歌集》五首
《清凉》
《山色》
《花香》
《世梦》
《观心》
曾志忞
“亚雅音乐会”“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当属首创
《练兵》《游春》《扬子江》出版了《教育唱歌集》
音乐论著
《乐典教科书》是我国最早出版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的乐理教科书
《音乐教育论》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教育问题,从音乐本源美学入手,提出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广泛发展近代音乐教育
《音乐全书》乐理唱歌教授法及风琴练习法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
工农歌咏和革命歌曲
《赤潮曲》瞿秋白作曲,我国工农革命歌曲中留存的唯一创作歌曲
新型音乐社团及城市音乐活动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1922)蔡元培,传播音乐知识技能的业余音乐团,初设钢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后增唱歌组,萧友梅王露纽伦刘天华任教师,贯彻“中西兼顾”的原则
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1922)吴梦非,丰子恺在上海成立,欧阳予倩等为责任会员,曾举办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1920创办期刊《美育》1922年停刊
大同乐会:中国近代研习国乐为主的业余音乐社团,1920年由郑觐文等人发起,设立了研究部,编辑部,制造部,干事部等机构,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管弦乐队,主要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法,活跃在20—40年代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音乐社团
北京国乐改进社:中国近代较有影响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求普及为主要志向,1927年成立于北京,刘天华柯政等人发起,会员主要是北京女子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不定期出版《音乐杂志》
北京爱美乐社:1927成立于北京,刘天华柯政发起,会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学生业余音乐团体,提倡美育,使广大民众领略音乐之美为宗旨《新月潮》10期多次举办音乐会
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东亚第一乐队”
学校音乐教育建设和发展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1922年蔡元培萧友梅在北京创建,教学体制分设:本科,师范科,选科三部分,15人的小型西洋管弦乐队
上海国立音乐院:(最早的音乐院校)1927蔡元培任校长,1929年改制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基本仿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设预科,本科专修科,专业有:理论作曲,钢琴,管弦乐器,声乐,国乐等,教师大多留学归国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也有突出贡献
新型歌曲创作
萧友梅(学校教育)
声乐作品
群众歌曲《卿云歌》《国民革命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学校歌曲《今乐初级》《新歌初级》《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问》利用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技术手法创作,萧友梅作品中比较通俗的一首,反映了爱国知识分子对当时军阀混战山河破碎的祖国深深忧虑之心
大合唱《春江花月夜》《别校辞》
器乐作品
我国器乐的开拓者《D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哀悼进行曲》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
贡献
1922提议把“北大音研会”改为“北大附音传所”在上海成立第一所正规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
编写《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萧友梅非常重视蔡元培的“兼收并蓄”方针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赵元任(艺术歌曲)
歌曲代表作
《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也是微云》《西洋镜歌》合唱《海韵》徐志摩词,小女孩不想回家被大海吞没 民间小调做了多声创作技法钢琴伴奏《凤阳花鼓》《老渔翁》《鲜花》钢琴小曲《和平进行曲》
《和平进行曲》近代复调思维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祈求和平的人道主义背景
《新诗歌集》收有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在曲调和声的“中国化”上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贡献
歌词曲调的结合,有意识的吸取我国民间小调的养分重视歌曲语言和方言的特点
对多声创作技法民族化的实验
黎锦晖(儿童歌舞)
儿童歌舞剧
《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
《小小画家》小孩和他的邻居活泼母亲慈爱先生迂腐,身份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儿童歌舞曲
《可怜的秋香》《三个小宝宝》
《可怜的秋香》孩子扮演秋香和小羊表达孩子们对社会不平的思索
创作特点
自己写脚本和歌词
歌词通俗易懂剧情发展适合儿童理解能力
重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通俗易唱
对剧中人不同性格人物形象做出相应刻画
刘天华(国乐改进)
二胡独奏:月夜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二胡练习曲》《琵琶练习曲》
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东西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借鉴小提琴的揉弦颤音跳弓等技法扩大二胡的表现力
《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梅兰芳唱歌谱》
救亡抗日时期的中国新音乐
20世纪30年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
程懋筠于1933年推动创办历经五年,出版刊物《音乐教育》
黄自等音乐家的创作
黄自,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专教育显著
音乐创作
艺术歌曲:为学生谱写独唱曲《花非花》《点绛唇》 为音乐会演唱创作独唱曲:《玫瑰三愿》《春思曲》
合唱: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无伴奏四部合唱《目莲救母》
学生歌曲《踏雪寻梅》《西风的话》活泼
清唱剧《长恨歌》唯一大型声乐套曲,近代音乐史第一部此类题材的作品,韦翰章词。第三章“渔阳鼙鼓动地来”和第八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最为出色
器乐创作
《怀旧曲》耶鲁大学毕业作品
《都市风光幻想曲》
音乐教育
国立音专编写教材和担任课程
出版质量最好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
主编《新夜报•音乐周刊》《音乐杂志》
青主
艺术歌曲
《大江东去》苏轼,我国近代最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无拘无束的采用欧洲浪漫派作曲技法,淋漓尽致描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表达的意境
《我住长江头》宋代诗人李之仪,收入他和华丽丝的《音境》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
论著
《乐话》音乐美学论著,赫尔曼•巴尔,上界的语言,最美的艺术,指人们受到了外界的影响,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表达,突出特殊性
《音乐通论》,乐话的加持版,做了新的阐发,认为音乐使用的乐音不是取自自然,而是人为创作的有规律的音响
陈田鹤
师从黄自,最像黄自的作曲家
艺术歌曲《春归何处》《枫桥夜泊》《江城子》《望月》
抗日歌曲《巷战歌》《制寒衣》
儿童歌曲《米色白》《采莲谣》《皇帝的新衣》
器乐作品《序曲》“征求有风味的钢琴曲”二等奖
刘雪庵
歌曲代表作《何日君再来》《飘零的落花》《踏雪寻梅》《红豆词》《长城谣》
《长城谣》潘孑农词为电影插曲《长城谣》作,影片没放映,被周小燕唱红了,表达了人民筑起新长城抵御侵略的心声
左翼音乐运动和聂耳等人音乐创作
左翼音乐运动:受左联等爱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开展的音乐组织,田汉安娥任光聂耳等,学习革命音乐理论,创作,参与进步电影戏剧配乐
聂耳
黑天鹅,《中国歌舞短论》批判黎锦晖
齐唱群众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工农劳动歌曲《大路歌》《开矿歌》《开路先锋》反映劳苦大众被压迫的苦难
独唱抒情《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塞外村女》
儿童歌舞《卖报歌》《牧羊女》《雪花飞》
改编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吸收民间乐曲《倒八版》
准确深刻塑造了被压迫的群众形象 大胆吸收民间音乐或者外国音乐因素加以运用 有民族和大众的特点,主题形象的展开富有创造性 富于时代特色
影响:坚定的革命者,初步解决了音乐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何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
吕骥
《新编九一八小调》《聂耳挽歌》《自由神》《保卫马德里》
音乐理论研究《论国防音乐》《中国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社会音乐活动:上海组织业余合唱团,在河北内蒙山西一带推动抗日前线救亡歌咏运动
音乐教育:1938年投身鲁迅艺术学院筹建
张曙《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
任光《打回老家去》《渔光曲》
麦新《大刀进行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
贺绿汀
声乐《秋水伊人》《天涯歌女》《四季歌》《春天里》
抗战歌曲《上战场》《保家乡》《胜利进行曲》《垦春泥》《嘉陵江上》
《牧童短笛》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头等奖《摇篮曲》《晚会》《闹新年》《森吉德玛》管弦小品典范
冼星海
歌曲
群众歌曲分两类
号召性的《路是我们开》《到敌人后方去》
抒情性的《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
抒情独唱
《夜半歌声》《热血》
劳动歌曲
《拉犁歌》《搬夫歌》
儿童歌曲
《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
四部大合唱
《黄河》《牺盟》《生产运动》《九一八》
器乐:小提琴《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郭治尔—比戴》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交响曲》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管弦乐《中国狂想曲》
音乐的目的: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沦陷区和国统区
沦陷区(东北华北华中)
《新音乐》月刊:1940 年李凌,赵沨等进步工作者在重庆出版的音乐刊物,公开宣传抗日,传播进步音乐理论的舆论阵地1943停刊
重庆国立音乐院:1940年成立大后方时期最高音乐学府
山歌社:重庆国立音乐院的作曲系学生郭乃安谢功成等人意在收集民歌发展民族音乐组织进行音乐演唱会,创作演出理论相结合,积极探索民族新音乐
老志成:教育家钢琴家作曲家,广东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民族战歌》《牧童之乐》
江文也,马思聪,谭小麟
江文也
创作可分三个时期 旅日时期,回国后至建国时期,建国后期
钢琴代表作早期《素描五首》《断章十六首》《北京万华集》 中期《浔阳夜月》《狂欢日》 晚期《乡土节令诗十二首》《渔夫弦歌》
《台湾舞曲》管弦乐曲,东方交响诗,受德彪西的音色,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的新观念
《北京点点》管弦乐,取材《断章十六首》作曲家刻意取材民间题材和东方音调的同时,大胆吸收现代技法创造不同于“学院派”的新风格
《孔庙大晟乐章》管弦乐,取材祭孔典礼乐舞,企图以现代交响音乐手段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和哲理内容的现代民族音乐
《汨罗沉流》管弦乐,更成熟的创作风格—不拘泥于某种传统的创作模式
声乐创作大多在中期《台湾山地同胞歌》《渔翁乐》《凤阳花鼓》
马思聪
小提琴《第一回旋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旋律优美感情真挚民族韵味鲜明
《内蒙组曲》第二曲《思乡》
交响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山林之歌》
声乐套曲《祖国大合唱》《抛锚》《春天》《民主》
《控诉》《自由的号声》《雨后集》
谭小麟
前期是在音专学习和初在美国时期:《湖上春光》《春雨春风》《金陵城》《江夜》
后期跟随欣德米特《澎浪矶》《自君之出矣》《正气歌》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
开始走向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居留中国的外籍音乐家
齐尔品:俄罗斯钢琴作曲家,多次来中国演奏教学考察。1934在上海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奖,并通过自己演奏,帮助出版等方式把这些作品推荐给世界各地,大大调动了青年音乐家的积极性《五首音乐会练习曲》《五声音阶技巧练习》
边区解放区的音乐
延安鲁艺
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建议下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由吕骥等人担任音乐系主任,注重教学与革命斗争密切联系培养了安波,刘炽等人
新秧歌运动
指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后,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用民间歌舞“秧歌”为工农后服务的活动
生产斗争《兄妹开荒》 阶级斗争《减租会》 反帝反反动派《周子山》
新歌剧《白毛女》马可,李焕之,刘炽等人,取材于解放区的民间传说故事,通过白毛女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压迫下农民的悲惨生活深刻概括了我国当时农民的阶级斗争的现实
对剧中人物的刻画,并用音乐很好的表达 民间音乐的吸收和发展,喜儿《小白菜》杨白劳《捡麦根》 新歌剧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舞的成熟
安波《兄妹开荒》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秧歌剧,以陕北民歌为基础,成功表现了解放区农村青年蓬勃向上的风貌,为后来的新歌剧和秧歌都有重要的影响
马可《白毛女》《夫妻识字》管弦乐曲《陕北组曲》
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
音乐思想有三种:全盘西化,国粹主义,中西融合。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王光祈:曾赴德留学,想以学习研究音乐达到救中国的目的,向国人系统的介绍了西洋的音乐学理论和技术理论,我国近代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音乐学者,对东方民族音乐及西方音乐进行比较和研究
杨荫浏,江苏无锡《普天颂赞》《中国音乐史纲》—《中国音乐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