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财务会计——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是实物资产的对称,指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的权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
编辑于2022-11-07 17:20:48第5章-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确认
目的: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非衍生金融资产
计量
账户设置
债券投资
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借方:计提利息
贷方:冲减已计提的利息
应收利息
已宣告但未领取
投资收益
持有债券期间获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过程
面值购入
购入
借:债券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利息(持有期间)
分期付息债券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券到期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债券投资——成本(面值/入账价值)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债券投资已计利息数额) 投资收益
溢价购入
票面利率>实际市场利率
购入
借:债券投资——成本(债券面值)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取得时未计提的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债权溢价+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价格,包含交易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
计算票面利息,确认利息收入
实际利率法
债券利息调整摊销表
每年计提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每年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差额)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实际利息)
每年收到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票面)
到期收回本金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折价购入
票面利率<实际市场利率
购入(同溢价)
借: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
实际利率法
一次付息
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分次付息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到期回收本金(同上)
资产的减值
预期信用损失法
以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应该确认的损失准备
信用损失
企业应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
预期信用损失>该资产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
借:信用减值损失(差额)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反之,做相反会计分录
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资产无法收回
借: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若减值的金额大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用此项来填补差额) 贷:债权投资
重分类
概念
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重分类日
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方法:未来适用法
不追溯调整
【损】的重分类
重分类为:【摊】
新的账面价值: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重分类为:【综】
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
重分类处理
确定实际利率
减值处理
将重分类日作为初始确认日
【摊】的重分类
重分类为:【损】
新的账面价值: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当期损益: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重分类为:【综】
新的账面价值: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重分类不影响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
【综】的重分类
重分类为:【损】
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
当期损益: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
重分类为:【摊】
账面价值: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调整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价值
重分类不影响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条件
目的: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
现金流量:本金和利息
计量
初始金额:取得时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股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或利息
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科目
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核算
其他债券投资
取得
借:其他债券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宣告但未发放的利息) 其他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取得时未计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 其他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差额)
资产负债表日
计息
实际利率法
一次付息
借:其他债券投资——应计利息(面值) 贷:投资收益(实际收取的利息) 其他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可贷)
分次付息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可贷)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的变动只影响“其他综合收益”,不会影响“其他债权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损失
出售
借:银行存款(实际金额)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积变动额)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利息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信用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取得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出售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的差额*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盈余公积)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该资产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短期获利模式
属于衍生金融工具
直接指定为【损】的金融资产
减少会计错配
直接指定
核算
设置账户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明细科目
成本
借方:取得该资产时的公允价值
贷方:出售时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
借方:资产负债表日,该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方:相反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拎出确认)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期损益)
借方:资产负债表日,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
贷方:利得(损益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
期末借贷方差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或贷方
投资收益(当期损益)
相关交易费用,如:手续费,佣金,其他必要支出
过程
取得
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除去已宣告的现金股利后的股票面值) 应收股利——*公司(已宣告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债券
同上,“交易性金融资产”用公允价值计量;应收利息
收到现金股利和现金利息时
价款中包含已宣告的现金股利/利息
冲减“应收股利/利息”
持有期间获得的股利/利息
计入“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相反
出售
股票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入账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差额,可借可贷)
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