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青藏地区知识导图
青藏地区是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下图介绍了自然环境结构、资源优势、高寒畜牧业、藏文化、发展、青藏高原冰冻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防治措施等。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知识框架图
地理科学专业,世界地理京津冀鲁豫地区知识思维导图
湘教版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青藏地区“世界第三极”
地理概况
自然环境结构
新构造活跃的巨大山原
高原季风特色的高原气候
三维地带展布的高寒景观
资源优势
太阳能和地热资源
生物多样性和草地资源
水塔与水资源
金属与盐湖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青海
东部旅游资源集中区
青海湖旅游资源集中区
西部旅游资源集中区
西藏
拉萨旅游资源区
藏西南旅游资源区
藏西旅游资源区
藏北旅游资源集区
高寒畜牧业
草场特点
草地资源丰富,类型复杂
藏东南旅游资源区
优质牧草营养成分高
低劣等草场比重大,产草量低
放牧畜牧业
蓄种:藏绵羊某系绵羊改良羊、山羊、牦牛、驴、骡等
经营粗放草场退化严重,草场基础建设薄弱
草场退化的原因:1.草期短枯草期长,畜—草供需矛盾突出 2.草场分布不均,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长期利用不平衡 3.病虫危严重 4.农、牧争地,破坏草场 5.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对天然草地依赖强
藏文化
藏民族
藏文化(雪域文化)
高原牧业文化
生产方式:畜牧业
服装:藏袍 饮食:牛羊肉、奶制酥油、奶茶 住房:牛毛帐篷、石木结构碉房 传统交通工具:马和牦牛(高原之舟)
丧葬文化:天葬
宗教文化
巨石文化
佛教寺院建筑艺术
佛寺文物丰富
发展
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较快发展
三次产业主次顺序:三二一
交通、通信设施发展快
青藏经济协作区
地广人稀,开发程度低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问题:草场过牧、樵柴破坏植被、破坏植被、垦荒、采矿挖药
保护:加强天然草场、长江与黄河上游植被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 加强对突发性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三江源区的生态退化与自然保护
青藏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优势产业与重点发展区
优势产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加工业
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的采掘业
以水电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
以藏文化市场优势为主的民族手工业
以生物资源优势为主的中藏药业和食品饮料工业
以独特神奇的自然和藏文化景观为优势的旅游业
未来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业
青藏旅游业:世界极品旅游资源,旅游事业飞速发展
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农牧业发展潜力大
以西宁为中心的河湟谷地区:资源丰富“水电黄金走廊”“硅铁走廊”之称
以拉萨为中心的一江两河地区
青藏高原冰冻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青藏高原冰冻圈
是地球上最高的冰冻圈成员
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
冰川与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高原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
高原多年冻土退化明显
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川径流量年增加5.5%以上
冰碛湖溃决
高原生态系统退化
防治措施:1.加强草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消灭病虫害,合理轮牧 2.发展人工饲草饲料生产,开发利用新草场 3.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提高草场利用率 4.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