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的总结,包括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PPP、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高速以太网(100BASE-T 以太网)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思维导图,包括运输层协议概述、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TCP的运输连接管理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思维导图,包括域名系统DNS、文件传输协议、万维网WWW、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电子邮件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和帧
数据链路=链路+协议
帧: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
三个基本问题
分装成帧
帧开始符SOH
帧结束符EOT
透明传输
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转义字符ESC
差错控制
循环冗余检验 CRC
帧检验序列FCS
点对点协议 PPP
PPP协议的特点
PPP 协议应满足的需求
简单
透明性
多种网络层协议
多种类型链路
差错检测
检测连接状态
最大传送单元
网络层地址协商
数据压缩协商
PPP 协议的组成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 LCP
网络控制协议 NCP
PPP协议的帧格式
首部和尾部
透明传输问题
异步:字符填充法
同步:零比特填充法(只要发现有 5 个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
尾部FCS字段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型
星型
网状
广播信道的特殊问题
信道争用
身份标识
CSMA/CD协议
含义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 碰撞检测
要点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最短有效帧长
强化碰撞
帧间最小间隔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α=以太网单程端到端时延与帧的发送时间 T0 之比
MAC地址
48位(组织唯一标识符和扩展唯一标识符)
I/G位
单站地址、多播地址、广播地址
G/L位
全球管理、本地管理
帧格式
DIX Ethernet V2 标准
目的地址(6)
源地址(6)
类型(2)
数据(46-1500)
FCS(4)
IEEE 的 802.3 标准
无效的MAC帧
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 FCS 查出有差错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 46 ~ 1500 字节之间
有效的 MAC 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适配器的作用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对数据进行缓存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以太网协议(封装-发送-地址检查-接收-有效判断-校验)
高速以太网(100BASE-T 以太网 )
扩展的以太网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集线器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交换机
自学习算法建立交换表
采用以太网交换机的星形结构:以太网交换机不使用共享总线,没有碰撞问题,不使用 CSMA/CD 协议,而是以全双工方式工作。但仍然采用以太网的帧结构
虚拟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