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先秦—秦汉时期;(2)晋、隋、唐时期;(3)宋、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重点);(4)明、清时期; (5)近代与现代(不展开叙述)。感谢采纳,欢迎指出不足之处。
编辑于2022-11-13 20:28:00 陕西诊断学—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整理了(1)脑神经检查;(2)运动功能检查;(3)️感觉功能检查;(4)神经反射检查;(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神经系统常见病症。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诊断学—体格检查-腹部检查,整理了(1)检查前准备;(2)体表标志与分区;(3)️视诊;(4)听诊;(5)叩诊;(6)触诊。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诊断学—体格检查-胸部检查,整理了(1)胸部的体表标志;(2)胸壁、胸廓与ru fang;(3)️肺和胸膜;(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5)心脏检查;(6)血管检查。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诊断学—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整理了(1)脑神经检查;(2)运动功能检查;(3)️感觉功能检查;(4)神经反射检查;(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神经系统常见病症。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诊断学—体格检查-腹部检查,整理了(1)检查前准备;(2)体表标志与分区;(3)️视诊;(4)听诊;(5)叩诊;(6)触诊。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诊断学—体格检查-胸部检查,整理了(1)胸部的体表标志;(2)胸壁、胸廓与ru fang;(3)️肺和胸膜;(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5)心脏检查;(6)血管检查。本章内容须结合相关章节来看;️对于本篇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欢迎指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 ——孕育、奠基阶段
形成基础
文化基础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诞生
孕育期
秦、汉大一统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方法工具
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影响
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
医方实践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
贡献
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形成,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
内容
共162篇,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非一时之作(《史记》和《七略》之间形成,亦非一人之手
《难经》
贡献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对脉学有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提出“寸口脉诊”
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方面的科学基础
对经络学说、命门、三焦的论述较内经有所发展
作者
东汉人著,托名秦越人扁鹊
内容
一部以问难方式探讨医学理论的著作,全书共81难
《伤寒杂病论》
晋代王叔和整理
贡献
我国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临床医学专著
首次提到“证”的概念
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运用原则,从而使中医理论和临床融为一体,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
东汉末年张仲景
内容
《伤寒论》
着重讨论外感病的诊治,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诊疗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载方113首。
《金匮要略》
着重讨论内伤杂病的诊治。以病分篇,论述了40余种疾病的因,机,证,治,贯穿着内伤杂病的脏腑辩证方法,载方262首。
《神农本草经》
贡献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集东汉前药物研究之大成
载药365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性”及“五味”理论,和“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学发展的奠基之作
作者
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
晋、隋、唐时期 ——继承、提高阶段
时期特点
1、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大发展及中外医学交流广泛
2、在对病证及其原因和机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展及临床各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
3、通过对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继承与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4、医学理论的创新与提高
5、养生学发展至隋唐,己基本形成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养精,调气,畜神为中心的一系列防老益寿的经验和理论
继承,发展阶段
《内经训解》
作者
全元起
朝代
齐梁间人
《黄帝内经太素》
作者
杨上善
朝代
唐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作者
王冰
朝代
唐
贡献
第七卷,七篇有关五运六气篇章
首倡五运六气学说
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等理论有精辟阐述
西晋王叔和,唐孙思邈对《伤寒论》的整理与研究,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创新,提高阶段
《脉经》
作者
王叔和
朝代
晋代
贡献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总结24种脉象及其主病,首次整理了脉学理论
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丰富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针灸甲乙经》
作者
皇甫谧
朝代
晋代
贡献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诸病源候论》
作者
巢元方
朝代
隋
贡献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症证候学专著
对疾病的病候,病机进行了新的探讨
对中医病理学说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外台秘要》
作者
王焘
朝代
唐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作者
孙思邈
朝代
唐
贡献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计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疗、食养等,代表了盛唐以前劰医学发展水平。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作者
王冰
朝代
唐
贡献
首载运气七篇,首倡五运六气学说,
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等均有精辟论述
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作者
陈无择
朝代
宋代
贡献
提出了病因学上著名的三因学说,确立了“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法
使中医病因学说更系统化和理论化
《小儿药证直诀》
作者
钱乙
朝代
北宋
贡献
开儿科脏腑辨证论治之先河,丰富了脏腑辩证论治的内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河间)
学派
主火派,寒凉派
主要观点
倡导“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认为百病多因火,治疗疾病以寒凉为主
为后世温病学说的产生开创了先河
代表作
《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报名集》
张从正 (子和)
学派
攻邪派,攻下派
主要观点
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
治疗多以汗,吐,下三法攻逐邪实为主,反对滥用补药
代表作
儒门事亲
李杲 (东垣)
学派
脾胃派,补土派
主要观点
脾胃为元气之本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情志所伤,皆损脾胃
主张治疗疾病以调补脾胃为生,善用益气升阳方药
提出内伤发热
代表作
《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朱震享 (丹溪)
学派
养阴派
主要观点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倡导“相火论"
认为湿热,相火为病,十之八九。
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
“百病多因痰作祟”
代表作
《格致余论》
明、清时期 ——综合汇通,深化发展阶段
藏象学说发展
张介宾(景岳) 赵献可
发展形成了“命门学说”。
为调整阴阳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貝体治疗方法
李中梓
在前人认识脏腑基础上,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
温病学派形成与发展
吴有性(又可)
理论贡献
创“突气说”,提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确立3感染“戾气”为传染病发病主因的新观点。
著作
《温疫论》
叶桂(天土)
继承明代温病学成就,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
吴塘(鞠通)
理论贡献
提出三焦辩证思路
著作
《温病条辨》
薛生白
理论贡献
发展温热病理论
著作
《湿热条辨》
瘀血致病理论发展
王清任
理论贡献
致力于人体气血运行的研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倡导活血化瘀的治法
著作
《医林改错》
辨证施治(或辩证论治)理论
周之斡
倡导辩证施治,著《慎斋遗书》
章楠
首提“辨证论治”,著《医门棒喝》
综合汇通的代表医家与著作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
明代王肯堂《政治准绳》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清代晨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
近代与现代—— 系统化,多元化,理性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