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1、2
第3章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重商主义的转圜•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二、威廉〃配第的经济学思想•...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的思维导图,汇总了社会工作的内涵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要素、 主要领域等。
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有: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社区分析的技巧、社区活动策划的技巧,以便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社区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和第二节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
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西欧工业革命时期(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的经济学理论
二、威廉.配第 (1623—1687)
(一)基本福利思想
1、最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学说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2、以最低工资为基本内容的分配理论
工资应等于最低生活资料价值,并不超过基本生活费用的法定工资的最高限额
3、资源和劳动力利用学说
(1)产业尽量靠近资源丰富而廉价的地方
(2)减少非生产性人员
(3)运用税收等促进投资
(4)集中无业游民兴建公共设施
三、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亚当·斯密
1、经济学思想
(1)中心思想:自由经济
(2)个人幸福和公共福利的和谐
(3)经济人
2、基本福利思想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国民财富—社会福利
(2)反对国家干预(nightwatcher国家承担守夜人角色)
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保护公民权利
举办公共福利事业
(3)关心劳动者的福利,改善其生活状况
(4)赞同民间慈善
四、李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人口、财富与工资
1、人口的制约因素
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与财富增长状况的制约
2、人口与生活资料矛盾的两种情况及不同解决办法
3、工资由购买力(购买的食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决定
4、劳动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二)对济贫法制度的否定
1、提倡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2、对济贫法的否定
(1)认为其实质是鼓励不谨慎与不勤勉的行为
(2)使富强变为贫弱,贫弱者继续贫弱
3、坚决主张废除济贫法制度
4、反对实行全国统一征收济贫税的办法
5、强调贫民应该通过个人努力摆脱自己的困难状态
五、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人口与贫困理论
1、社会改革论者的观点
(1)葛德文
将英国社会的所有罪恶和贫困归因为社会制度
(2)孔多塞
建立一种社会基金,以便对老年人提供资助
2、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就是针对社会改革论者而写成的
两个前提: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
(1)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增长具有不同的模式
人口增长:几何模式
生活资源增长:代数模式
(2)贫困的原因
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能允许的范围时,就必然出现贫困,这是一个自然法则
(3)贫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必要性:生活上的困难有助于使人具有才能,男人必须为养家活口而付出努力
(4)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积极性抑制(战争、瘟疫、贫困)
(5)人口波动规律理论
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二)现行济贫法制度的弊端
1、济贫法往往使人口趋于增长,而养活人口的食物却不见增加
2、济贫院的人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
3、济贫法制度影响人们自立意识的发挥
4、济贫法制度助长了一些人的浪费行为,不利于勤俭节约意识的发展
5、济贫法制度对民众自由构成影响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三种措施
1、完全废除现有的济贫法制度
2、鼓励人们开垦新地,尽最大可能鼓励农业而不是制造业,鼓励耕种而不是畜牧
3、各郡可以为极端贫困者建立济贫院,由全国统一征收的济贫税提供经费,收容各郡贫民
六、对古典经济学福利思想的评价
1.把福利同生产发展和国家财富增长联系起来,经济增长优先于社会福利
2.看到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的意义
3.反映了主张劳动、反对懒惰和救助穷人的自由主义倾向,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竞争
4.是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发端,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福利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5.有助于分析福利与国家、福利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 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洪堡和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功利主义概述
(一)界定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
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二)理解
功利主义是一种规范伦理,其实质在于将行为的后果或遵循行为规则的后果能否有助于所有当事人功利
(三)基本特征
①它将快乐、安康、福利看成是唯一的善
②后果论也是目的论
③功利主义所强调的功利,不仅仅是指行为者个体的功利,而且是指所有当事人的幸福与基本利益
二、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功利主义思想的产生
1、边沁生活的时代特点
(1)工业资产阶级的现实需要
(2)启蒙运动提供理论资源和基础
2、功利主义思想对启蒙思想的超越
(1)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学说曾经发挥过重要影响和作用,但这些学说已经过时
(2)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既然并不是人类让度权利以组织社会和政府的原因,应该寻找促使人类这样做的最终原因,这种最终原因就是功利
(二)功利主义概念
1.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
2.理解
(1)功利就是避苦求乐
(2)功利是快乐、幸福、利益的代名词
(3)以个人为出发点,但归宿是社会
(三)功利主义原则及其道德价值指向
1、原则
总体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简称为“最大幸福原则”
2、道德指向
(四)快乐与幸福的计算
(五)简评
边沁的功利主义社会思想进一步清洗了当时残存的各种旧的社会价值观念,直接将追求幸福与民众福利作为指导人们各种行为的目标,这就将以追求财富积累为主要目标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社会化和合理化,从而为已经获得经济地位的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找到了理论依据
三、穆勒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有限的自由与有限的干预
1、自由的价值与有限干预
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3、两种性质的政府干预
(1)命令式政府干预
(2)非命令式政府干预
4、反对政府干预的主要理由
(1)政府干预本身是强制性的,课征用于进行干预所需的税款也是强制性;
(2)实施政府干预必然增加政府职能,每增加一项政府职能,都会增加一项政府权力和影响;
(3)政府干预的实施和政府职能的增加,会增加政府的工作和责任;
(4)私人经营因为对所经营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利害关系因而效率更高;
(5)反对政府干预可以使人民养成共同行动的习惯
5、不干预原则不一定适用的几种主要情况
(1)初等教育
(2)社会弱势群体
(3)永久性契约
(4)规定劳动时间等
(5)利他行为
(6)公益服务与社会事务
(二)有限的社会救济
1、社会财富增长要有利于民众的福利,注重分配甚于生产
2、不赞成自然竞争的生活状态
3、对穷人提供救济的两种方法
(1)由国家实施的大规模殖民;
(2)提供可以开垦的公有土地以便形成小土地所有者
4、对穷人提供帮助的两种结果
(1)一种是帮助本身的结果
(2)另一种是依赖帮助的结果
5、有限救济
(1)原因(依据):如何最大程度地给予必要帮助而又尽量不使个人过分依赖这种帮助
(2)原则:以不损害个人自助精神和自立意识为界限
(3)方法: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是必须的,但是,这种帮助无论如何不能取代个人自己的劳动、技能与节俭,不应使他丧失自助的能力,而只应该通过这种合法的帮助使他更有希望获得成功
6、对济贫法现实的告诫
7、坚决反对“斯宾汉姆兰制度”
(1)“斯宾汉姆制度”的基本特点:工资补贴
(2)“斯宾汉姆制度”的后果:这种津贴制度一实行,英国人口迅速增长,工资却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