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
教育研究方法之调查研究知识梳理,包括它的特点、类型、步骤,以及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的优缺点、类型、评价指标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论文分享: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个关于实验研究的思维导图,心理效应;变量控制;主要格式:X 实验处理 C实验未处理 O测试 R 随机;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赫尔巴特
代表作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教育与思想理论基础
伦理学(道德教育主要目标)
五种道德
内心自由
完善
仁慈
公平
正义
心理学
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思想家
统觉论
道德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
可能
职业教育
必然性
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道德
教育性教学原则
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儿童管理
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
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避免不调和斗争本身
避免社会参与和本身没有充分权力参与却被迫参与
训育
有目的的进行培养
道德判断
道德热情
道德决定
道德自制
六种基本措施和方法
维持的训育
起决定作用的训育
调节的训育
抑制的训育
道德的训育
提醒的训育
评价
德国教育家 教育学之父
积极
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开拓者
强调课堂 书本 教师三中心
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水平
对各国教育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消极
教育体系充满思辨和神秘色彩
论述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教学理论
教学进程理论
统觉过程三大环节和对应教学方法
感官的刺激
单纯提示的教学
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
分析教学
统觉团的形成
综合教学
三种教学方法的联系 即 教学进程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四个阶段
明了(或清晰)
联想(或联合)
系统
方法
后被学生席勒发展为五阶段
分析 综合 练习 系统 方法
课程理论
经验 兴趣和课程
课程内容选择和儿童的经验与兴趣一致
兴趣分类
经验的兴趣
经验的
自然 物理 化学 地理等
思辨的
数学 逻辑 文法等
审美的
文学 绘画等
同情的兴趣
同情的
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 本国语等
社会的
历史 政治 法律等
宗教的
神学等
统觉与课程
使儿童不断的从熟悉的材料过渡到密切相关但不熟悉的材料
两项原则
相关
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互相影响 互相联系
集中
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作为学习中心
历史和数学作为学科中心
其他科目作为学习和理解学习中心的手段
儿童发展与课程
文化纪元论
反映了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儿童年龄分期
婴儿期 0-3
身体养护 加强感官训练 发展儿童感受性
幼儿期 4-8
学习《荷马史诗》等 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年期和青年期
教授数学 历史 发展其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