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欧研究院: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有些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未来中国将主要由哪些城市引领? 很多城市虽然没有上榜,到其经济发展潜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每个城市,每个都市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努力着。
编辑于2022-11-18 09:25:26 上海游戏主机御三家怎么选 | PS5、Switch、Xbox购买攻略 能让你玩起来的游戏机🎮是最推荐的游戏机。Switch 和 XSS 只要2000块就可以玩起来,价格便宜。Switch是掌机,哪里都能玩。有钱当然推荐 PS5,画质好体验好。 游戏机的生命周期一般在7年左右,所以本身还是非常保值的。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游戏机,祝大家玩的开心!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接触中,会发现一个比较统一的问题,那就是:随着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究竟该如何借助数据分析的能力,去提升公司业务的运营效率,为企业降本增效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最终达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那么这个问题,其实根源在于:我们个人如何培养自己的数据思维?
如果说十大必去的城市的话,我就觉得那些把省级行政区(直辖市除外)放进来评论的,不知是不是跑题了!所以按照包括直辖市在内的叫法,我认为排在前两名的肯定是北京和西安。具体的谁靠前就不好说了,反正都差不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游戏主机御三家怎么选 | PS5、Switch、Xbox购买攻略 能让你玩起来的游戏机🎮是最推荐的游戏机。Switch 和 XSS 只要2000块就可以玩起来,价格便宜。Switch是掌机,哪里都能玩。有钱当然推荐 PS5,画质好体验好。 游戏机的生命周期一般在7年左右,所以本身还是非常保值的。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游戏机,祝大家玩的开心!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接触中,会发现一个比较统一的问题,那就是:随着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究竟该如何借助数据分析的能力,去提升公司业务的运营效率,为企业降本增效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最终达到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那么这个问题,其实根源在于:我们个人如何培养自己的数据思维?
如果说十大必去的城市的话,我就觉得那些把省级行政区(直辖市除外)放进来评论的,不知是不是跑题了!所以按照包括直辖市在内的叫法,我认为排在前两名的肯定是北京和西安。具体的谁靠前就不好说了,反正都差不多。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名单
来源:泽平宏观 恒大研究院
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
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
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
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
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其他相关笔记链接
190725 【精进】房地产投资原理、规则与规律-老杨《30城地图》by:陈森英
Frank 怎么买到一定能大幅增值的房产?---暗夜房地产公开课20180928 附视频链接
NO1.深圳:从仰视香港的小渔村到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
20180902网红城市购房指南by陈森英-深圳
NO2.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创新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
20180902网红城市购房指南by陈森英-北京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NO4.广州:还是中国第三城么?
190725 【精进】城市-老杨《30城掘金地图》by:云山
190726 05 房地产投资-广州篇(30城掘-金地图系列)by:陈森英
NO5.成都:新一线城市的龙头?
NO6.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
NO7.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NO8.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NO9.天津:地位渐低的北方第二城
NO10.杭州:电子商务中心,民营经济的天堂
190730 06 房地产投资-杭州篇(30城掘-金地图系列)by:阿福
大连 by:穿回力的国王
190731 精进 合肥-老杨《30城掘金地图》by:汪金莲
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
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深圳
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NO1.深圳:
从仰视香港的小渔村到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
1)改革开放推动深圳腾飞,从1979年GDP仅为香港1/172的小渔村到2018年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
2)深圳从“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支柱,占GDP比重达到38%。
3)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外迁、城市更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
深圳市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城中村,城市更新任务艰巨。
2018年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占深圳总面积的16%。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瓶颈
医疗方面,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34家,分别仅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广州的58.5%;三甲医院数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4)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年轻活力、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NO2.北京:
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创新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
1)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职能,但携政治中心优势成为了事实上的主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
2)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发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达到81%,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
第一,金融为北京第一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达17%。
北京虽未定位为金融中心,但却是事实上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仅有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一委一行两会”,还有工农中建等主要银行总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部等。
第二,北京总部经济明显,拥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A+H股上市公司有459家,全国第一。
第三,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科研院校和研究所集聚,诞生了包括小米、滴滴、美团、拉卡拉、知乎等多家独角兽公司。
2018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6977亿元,占GDP比重达23%;
发明专利授权量高达4.6万件,全国第一。
3)北京城市规划明显滞后,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并且,北京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不利于与北京互动形成规模效应。
4)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作为核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将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NO3.上海:
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1)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
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外资研发中心43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
交通方面,轨道交通里程和高铁日均班次均为全国第一;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一西一东坐镇上海门户,2018年旅客吞吐量合计1.2亿人次,全国第一。
教育医疗方面,上海拥有4所985,6所211,32家三级甲等医院。
如果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则在2027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未来上海有望成为媲美纽约的全球核心城市、经济中心。
2)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
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2018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1600万亿元,全市持牌金融机构达1600多家。
上海本土诞生了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太平人寿等著名公司。
上海还是中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2018年上海市汽车产量达到297.8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7%,全国第一。
上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36名,全球车企第七名,中国车企第一名。
上海A+H股上市公司367家,占全国比例为10.7%,仅次于北京
3)上海既有与北京类似的城市规划滞后、严控人口规模进而影响城市活力问题,也面临着互联网等新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
4)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目标是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将坚持开放包容,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NO4.广州:
还是中国第三城么?
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路的主港,唐宋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
在众多的沿海城市中,广州最靠近东南亚、中东和欧洲。
2018年广州GDP达到2.3万亿元,全国第四;
人均GDP突破15.5万元,在十大城市中仅低于深圳;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全国第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五。
广州的落户门槛远低于北京和上海,2015年以来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为42万、54万、45万、41万。
广州“2035规划草案”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未来有310万人的增长空间,是一线城市中政策空间最大的城市。
教育方面,广州有广东省80%的高校,2018年在校大学生总数达109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
1)改革开放释放广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次于深圳。
2)广州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目前正加速迈进产业高端。
当前,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广州的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
具体来看,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18年汽车产量为296.3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0.7%,全国第二,略小于上海的297.8万辆。
其中广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202名。
此外,广州还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代工基地
知名上市公司有栋方股份、科玛股份和芭薇股份
近年来广州提出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粤芯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已动工建设,工业向高端化发展
3)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落后和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问题,第三城地位面临挑战。
整体来看,当广州GDP在2016年被深圳超越之后,广州作为中国第三城的地位面临挑战
广州除了华南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的地位外
在深圳面前可以扬眉吐气的似乎只剩下历史积淀、科教资源和美食
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上广深”的城市格局或面临调整
4)广州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市“十三五”规划》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广州的发展目标是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将建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
NO5.成都:
新一线城市的龙头?
1)成都2018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8%,多次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
2018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8%;人均GDP达到9.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万元,绝对购买能力领跑西南。
作为西南地区少有的大城市,辐射效应明显,2012年以来每年人口增量都在10万人以上,到2018年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
生活方面,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成都宜人的气候和慢悠悠的节奏非常适合生活,不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曾讴歌过这座宁静、悠闲的城市。
成都人消费休闲观念强,消费理念前卫,成都素有吃喝玩乐的天堂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美食之都;
交通区位方面,成都是“陆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连接点和枢纽,可以带动东西、连接南北,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是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教育医疗方面,成都集聚全省50%以上的本科院校,拥有2所985和5所211,大学生和三甲医院数量均为西南第一。
2)成都以电子和汽车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加值的50%;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
成都还是西部第二大整车生产基地,目前已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汽车等12家整车企业。
此外,成都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
成都有4家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49家证券分公司,多于重庆和西安,金融市场规模在中西部城市位居第一。
知名金融业上市公司有国金证券、华西证券、成都银行等。
3)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竞争激烈。
与同为“西南双核”的重庆相比,成都的优势在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高,科教实力强。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排名4年把成都和杭州分别列为第一、第二,争议颇大。
4)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草案,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领头羊之一,其发展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逐渐建成国际运筹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同时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NO6.南京:
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
1)因地理和历史因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18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仅低于深圳和广州,新增人口10万、占江苏省的一半。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作为江苏省会,南京并未处于中心位置。
南京主要辖区直接与安徽接壤,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马鞍山、滁州,不少安徽人来到南京就业。
南京对安徽东部影响力巨大,已经超过了安徽省的省会合肥
2018年南京GDP达到1.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5.3万元,位居十大城市第三名,仅低于深圳和广州;
常住人口844万人,与2017年相比新增10万人,占整个江苏省新增人口的一半。
交通方面,南京高铁网辐射全国6个方向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江苏二大枢纽机场之一
南京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吞吐量省内港口第二
教育方面,文化底蕴丰富,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
南京目前拥有2所985,8所211,大学生在读超80万人,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三
2)南京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
近年来南京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领域表现颇为出色,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近10万辆,在江苏省排名第一。
拜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长安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等众多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南京。
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聚集了台积电、紫光集团、中电科55所、华天科技等企业,形成了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3)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强市云集。
在经济方面,上海、苏州、杭州GDP高于南京,无锡、宁波也呈奋起直追之势。
在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产业实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
在人口方面,各城市抢人竞争激烈,南京市“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末全市总人口预计将达到910万人左右,2018年末距离910万的目标人口数量还差66万人,考虑到2013-2018年人口增量仅为年均5万,实现目标有一定难度。
4)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
“创新名城”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态人文优势,丰富拓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实践,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范的美丽古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NO7.武汉:
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1)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2018年人均GDP达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前列。
2018年武汉GDP达到1.5万亿元,占湖北全省GDP的近40%,全国第九;
2012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15万,到2018年常住人口达1108万人;
人均GDP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前列。
交通区位方面,武汉地处长江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米”字型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还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教育方面,武汉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985,5所211;2018年有97万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二,仅低于广州。
医疗方面,武汉有32家三甲医院,是华中最大的医疗中心。
2)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
目前武汉是国内首个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车都”。
2018年武汉汽车产量为170万辆,占全国的6%,东风汽车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65名。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连续第9年成为武汉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布局光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
长江存储基本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的最高水平;华星光电代表世界可量产显示技术最高水平,主攻中小尺寸显示屏;
长飞光纤的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问鼎世界第一。
3)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仅43%,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民营经济活力不足。
4)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武汉市十三五规划》,武汉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作用,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同时武汉将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立足之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增强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到2035年初步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8.重庆:
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中央考虑到,设立重庆直辖市不仅有利于解决四川省面积过大、人口过多、难于管理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快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有利于三峡工程建设和做好移民工作,1997年重庆成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常住人口达3102万人
1)大重庆在2018年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第五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小重庆人均GDP为9.1万元,略低于成都。
重庆全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是海南省的2.4倍,成都市的5.6倍。
从可比性角度考虑选取重庆主城区,即主城九区以及未来有望被纳入主城区范围的璧山、江津、合川。
2017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为1209万人,GDP为1.1万亿,人均GDP9.1万元,与成都接近。
交通区位方面,重庆是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城市,有着成都无可比拟的水上交通优势;
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
教育方面,重庆拥有高等院校65所,其中有1所985,1所211。
医疗方面,重庆拥有三甲医院29家,5家医院跻身中国医院排行榜Top100。
2)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逐渐向智能化发展。
重庆汽车产业中,已有重庆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力帆汽车、北汽银翔、东风小康等多个品牌,2018年汽车产量为172.6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6.2%。
在电子制造业中,重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笔记本代工全国第一、手机代工全国第二的产业集群,全国每6部手机就有1部在重庆生产。
2017年,重庆笔电产量超过6000万台,占全球40%左右;手机产量2.6亿台,名列全球第二。
为推动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根据产业基础条件,重庆遴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予以重点推进,目前全球排名前5位的机器人企业中已有4家在重庆布局,国内领先的华中数控、沈阳远大、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机器人企业和机构纷纷入驻。
3)重庆面临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
重庆高端科教资源不足、创新实力不强。
尽管目前重庆有数十所高校,但大多为职业院校和文科院校,一流的理工类大学屈指可数。
从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来看,重庆为2.0%,小于杭州的3.3%、武汉的3.2%、南京的3.1%、天津的2.5%、成都的2.3%。
4)重庆将加强发挥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巩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重庆的定位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中心。
同时重庆2017年底被国务院明确定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未来重庆将加快国际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内陆改革开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功能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功能,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
NO9.天津:
双城记,地位渐低的北方第二城。
1)天津是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试图以滨海新区带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但未达预期。
1994年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建立滨海新区,2005年滨海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0-2015年,滨海新区年均经济增速近20%。
但是2017年滨海新区主动挤出占GDP总量约1/3的“水分”,响螺湾、于家堡大量楼宇停工,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滨海经济,仿佛一夜之间跌下神坛。天津市的GDP增速也被大幅度拉低至3.6%,远低于全国的6.9%,GDP降至全国第七位。
2018年天津GDP为1.9万亿元,全国第六,在北方仅低于北京;
常住人口1560万人,居十大城市第五位;
15-59岁年龄段人口比例高达74.2%,居十大城市第三位,人口优势明显。
交通区位方面,天津地处于京沪铁路、津山铁路两大传统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还是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津保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交汇处,是北京通往东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吞吐量居世界第四。
教育医疗资源丰富,集聚56所高等院校,34家三级甲等医院。
2)从“天津制造”到“天津创造”,天津正逐渐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
目前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改造的传统制造业已经成为天津八大支柱产业。
具体来看,汽车产业,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丰田新工厂等一批高水平项目竣工投产;
电子信息产业,腾讯、华为等大数据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产业平台相继成立;
生物医疗产业,天津拥有中核质子医疗和世界上规模最大干细胞库之一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除此之外包括深之蓝、海之星、艾普斯、杨天科技、彼洋科技等技术领先的自主创新高科技企业,奥特威德、龙创日盛、晟华哗等系统集成都为天津的先进制造业添砖加瓦。
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2%,其中新一代信息结束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39%。
3)天津以重工业为主,发展过于依赖投资,人口吸引力不足,连续两年经济增速仅3.6%、增长乏力。
4)天津继续发挥国际航运优势,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十三五”规划纲要》
天津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未来天津将加快海空两港转型升级,提升城市门户作用,同时以天津滨海机场为核心,增强区域枢纽作用,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NO10.杭州:
电子商务中心,民营经济的天堂。
1)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2000年杭州开始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量资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价步入全国第一梯队。
但是杭州房价上涨过快,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房价一度出现大跌。
2012年、2014年杭州楼市萧条,即使同期京沪深连年飙涨,杭州楼市也不见动静,一直阴跌到2015年的低谷。
近年随着阿里巴巴、网易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G20后峰会后,杭州取代广州成为一线城市的呼声居高不下,甚至被媒体冠以“北上深杭”的称谓。
2018年杭州GDP达到1.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4万元,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万元,长三角地区仅低于上海,绝对购买能力强。
从上市公司数量看,A+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144个,全国第四,仅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2015年开始杭州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为12.6万、17万、28万、33.8万,呈现快速增长、持续增加的态势,到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80.6万人,人口增量高居十大城市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交通方面,杭州一个半小时交通圈辐射覆盖了长三角主要城市,萧山国际机场的T4航站楼落成后,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人次,成为长三角仅次于浦东的第二大航空港。
教育医疗方面,杭州有40所高等院校,其中1所985、211,拥有27家三甲医院。
整体来看,杭州发展势头良好,将来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2)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
杭州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1+6”产业集群,打造一大万亿信息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千亿产业集群。
目前杭州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
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占GDP的24.8%,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口碑网、菜鸟网络等企业是典型代表。
除此之外,杭州积极发展新零售,盒马鲜生、网易严选、未来鲸选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3)杭州面临产业门类偏科、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等问题。
北上广深在传统制造业、金融、文创、智能硬件、互联网、生物科技、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百花齐放,而杭州的强项主要在传统制造业、互联网等少数领域,在其他领域与北上广深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杭州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过高。2018年杭州土地出让金达到2443亿元,是全国唯一超2000亿的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达到134%,远高于其余九个城市。
第三,2018年杭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仅为115公里,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杭州地铁只有1号线、2号线、4号线共3条线路投入运营,而与杭州城区、人口规模接近的南京有10条线路投入运营。
4)杭州将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指出杭州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建设“一基地四区”,即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是杭州另一发展方向,以钱塘江作为核心,建立跨省、跨市泛钱塘江协同机制,打造杭州都市圈升级版,推动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在加速建设。
农村发展史
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基础
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工业基础极度薄弱
物价飞涨囤积居奇
地主所有制占主导
农民文化水平低下
土地制度改革
目标:让农民占有自己的劳动
政策变迁
1928《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
1929《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6《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没收地主土地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 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48晋绥干部会议: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 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统购统销
背景
粮食需求上涨,但按照市场规律收粮会导致城市要素价格上涨,影响国家工业资本的积累。而通过行政手段收粮又会打击农民的积极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余量归集者的地主阶级被消灭,从小农手中归集粮食的机制未建立,进入市场流通的粮食变得更少
加快实施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建立相应的积累机制,寻找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的源泉
含义:借助国家行政力量,关闭粮食市场,由国家统一价格收购,统一价格供应,农民粮食的自留数量和种植品种由国家审批
统购措施
农业税实物征收:常年产量的15.5%
粮食计划统一收购:剩余粮食的80%-90%统一价格收购
粮食超购:征购再剩余的粮食,加价30%
统销措施
按家庭发给购粮本
根据每个人的定量发给粮票
粮食返销
部分地区自产粮不够吃
占征购粮的38.9%-49.3%
意义:奠定了计划经济的基础
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体制
目的
均田和土地兼并互为因果,打破这种轮回,巩固农民土地所有制成果
保障重要产品的供给和积累工业化资金
建立与农民所有的产权相适应的治理体系,重构农村社会结构
形式
互助组
土地权属不做变更
不涉及劳动成果分配
自愿互利原则
初级社
土地入股,农具牲畜作价入社,合作社统一经营
土地权属不做变更
收益采取按劳计酬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形式
社员参加集体劳动
高级社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单纯按劳分配
人民公社
生产上集中领导,统一负责盈亏
生产大队为经济核算单位
生产小队为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
特征
一大二公
土地和人口规模大
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政社合一体制
问题
科学生产、合理分配难度高
生产要素随意调拨挫伤农民积极性
调整
解决生产队之间和生产队内的平均主义
经济核算单位逐级下放,生产队所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一平二调
改革开放-新世纪之交
1980调研总结
家庭经营在当下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农民倾向平均分包土地,而不是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即使先进地区的农民也希望分包到户,增加自主权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民能够自主决定生产和收益
在家庭经营的同时也要坚持必要的集体统一经营
包干到户
大包干
合同无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承包者自由安排生产活动
缴纳完集体部分后剩余都是自己的
包产到户
内容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户为单位承包
合同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
产出由集体回收核算后多余的部分按比例分配
农民有了支配劳动的自主权
农民没有经济核算和分配产品的自主权
农产品市场机制恢复
剩余-》交易需求-》市场-》优化配置
基础条件
农产品供给显著提高,人均粮食能够满足温饱
城镇人口收入增加,能够负担起更高价格的食品支出
双轨制
原因目的
初次建立市场制度无法把握市场对农产品的真实需求
避免粮食价格大幅提高对社会造成冲击引发社会问题
路径
国家掌控一部分与市场流通一部分同步进行
缩小统购农产品种类和规模,扩大市场调节比重
供求基本平后,取消统购统销,从双轨制过渡到市 场调节为主的单轨制,实现购销和定价市场化转型
新世纪以来的农业政策
马克思主义要消除的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基础
山地69%,盆地19%,平原12%
低产田32%,中产田38%,高产田30%
措施
垦荒
提高复种指数
农田基础设施完善
构建新性产业组织体系
目的:扩大经营规模
现状:有1.9亿户农民家庭在经营耕地,达到户经营百亩左右需要转移90%以上的农户
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达到户均10-15倍时,可以达到当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工资水平
新新型经营主体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规模化农业经营户
其他类型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化组织
租赁农地从事农业的企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
第二步改革的突破口: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
弥补短时间内农户数量无法大规模减少、土地经营权 无法大面积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问题
农业科技教育
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中心
减负增收
补贴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粮食补贴
良种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保底
最低收购价
小麦、水稻
播种之前,国家给出指导价
超过指导价,卖给市场
未超过指导价,政策性粮食收储机构收购
临时收储价
东北地区玉米、大豆
价格过低时,政府高于市价收购
2016年后被市场价格+补贴取代
《农村土地承包法》
承包地“三权分置”
明确所有权
稳定承包权
放活经营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制
土地发包后,集体不得随意变更、撤销合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监督义务,是否用于农业生产,是否撂荒
三块地改革
维护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权利
提高补偿标注
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土地征收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农民直接参与建设用地开发的机制
维护和规范农民的宅基地和住房财产权
人口再生产导致人地关系紧张,“一户一宅”难以为继
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严重超指标等问题严重
人口流动导致的空宅多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目的: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土地上从事经营 活动而衍生出的财产及其收入的分享分配问题
措施
全面开展资产清理
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分配权量化到成员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