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弟子规
这是一篇关于弟子规的思维导图。《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这是一篇关于1.3 4 5 什么是家?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陪伴。“庶”,就是富庶的“庶”,就是说人口众多啊,人口是过去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的第一个标准,“庶矣”,就是人口已经很多了啊。
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终身老师”的工作。 没有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希望能“赢在起跑线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弟子规
读书的 方法:
先 读 总 序
一本书的总纲、目录、结构、主要逻辑次序 (讲清楚)
好处:无论你读在哪里,你都知道我现在在哪里
例:像走路一样, 首先知道整个的路程的全程,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 我现在在哪里,我前面走过哪里, 后面还有哪些路要走, 对整个的路程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 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全程, 读书也是这样!所以要先掌握弟子规的总目录!
总序
就是对《论语》当中的这一句话, 一个总体的一个呈现(三字押韵)
弟子规 , 圣人训 。 首孝悌 ,次谨性。 泛爱众 ,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先:表明的是他的出处,是出自圣人(孔子)的一个教诲
首孝悌 次谨信
孝悌:做人的根本
"孝"
向上时空能量的链接 向上时空的能量知道
能把纵向的时间能量打通
我→父母→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祖先
同时能对父母尊敬、感恩、孝敬 到了学习对老师尊敬 到了单位对领导尊敬 到了公司对上司尊敬
一个人对父母爱戴 尊敬 他也一定会对 (老师 领导 上司)尊敬 爱戴
对孩子慈爱,一定会对孙子慈爱 我的孩子也会对他的孩子慈爱
打通了一个人生命当中时间 轴上的能量
悌
与兄弟姐妹关系的链接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链接好
在外就能与朋友 同事 同学 (社会关系)也能链接好
横向空间轴的链接
孝 :时间轴的 上下能量链接 悌:横向左右的 空间轴链接上了 时间+空间=时空 (宇宙) 这个人就有能量了 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谨信:做事的基本原则
谨
①谨慎 慎重 严谨 小心(带有恭敬心)
②自我觉察的意思 即使没有别人我也能够自己小心翼翼的做人做事 自觉才能自律,才能自己管好自己
这样做事不会出错
做人不会犯错
自己做事的原则
信
人+言
言必信 行必果 不欺骗 不妄语
讲信誉
和他人交往 和他人一起共事的准则
泛爱众 而亲仁
泛爱众
帮助一个人来修内德
泛:广泛的意思
众:众人
广泛的去爱众人 由小爱到大爱 由爱自己到爱他人 爱众人 爱世界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
爱出者 爱必返 :爱别人 人家就会爱你
你爱很多人,很多人就会爱你, 你爱大众,大众就会爱你!
我爱人 人人爱我 (充满爱的人) 我充满了爱 人人充满了爱 世界就充满了爱
亲仁
亲近仁爱、亲仁向善
如何亲仁
亲近有仁爱的人 仁人志士
去有仁爱的地方 读有仁爱的书籍 做有仁爱的事
就像地里,长了庄稼,就不会长草 有了仁爱就不会有邪恶
世界本就没有黑暗,只是没有了阳光, 有了光,就没有黑暗
世界上本来没有寒冷 只是没有温暖 世界上没有邪恶,只是没有仁爱
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有了光明,就没有黑暗
和什么样的人亲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要亲近亲仁,心里都是亲仁,就 没有邪恶,就像地里不种庄稼,就会长出草
保持正能量,心里永远充满爱
有余力 则学文
帮助我们修外能(外在的才能)
学文
文:文采 知识
有了前面的品德,就可以学文 带着做人做事的基础 带着仁爱 带着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
知识越多,创造的价值就会越大
反之:如果前面的品德基础没有打好, 学文越多你可能就会越危险, 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仁爱,是邪恶的 他懂的越多,可能危害越大。
所以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 品德的教育 然后才是知识 文化的教育
这样
内德修好了, 外在的才能也建立起来了 (得才兼备)
总 序 的 理 解
做人的根本有了
做事的法则有了
内德也修好了
外在的才能也建立起来了
不要小瞧了这句话,圣人的一句话都了不得
温老师感叹: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句《论语》修大道
小结:
《弟子规》这本书是出自圣人孔子《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来教导世人, 首先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尊敬爱护兄长,爱护子女,这样我们才能爱护老师 领导,下属,朋友,(身边的人),其次我们要自己做事严谨,实时的去觉察自己, 对待他人要信守承诺。要去爱世间的每一个人,世间的人才会爱我们并且要和有仁爱的人交往,多去有仁爱的地方,自己也就变得有仁了, 内在的品德修好之后,我们有了余力,再去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做个品学兼优的人。 就可以建工立业,投身事业中去,如内修不好,学了越多的知识的话,危害越大。
打开治家宝库 学习治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