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交往在云端》书籍重点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交往在云端》书籍重点梳理的思维导图,社交线索:富媒体提供的社交线索多,贫媒体提供的社交线索少。贫媒体与富媒体影响用户在其中的自我表露程度。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个人和社会身份线索的缺失会让人们更有安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人们在使用贫媒体的时候,会拥有更多能力去扩展、操纵、复制他们呈现给别人的身份信息。
编辑于2022-11-22 14:30:59 重庆交往在云端
书籍目录及章节简介
第一章 新型人际关系
在理解数字媒体的性能及其社会影响的道路上,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期。
新媒体层出不穷,新的人群也开始使用这些工具,新的功能同样在不断涌现。
哪些人被排除在数字中介的交往之外,哪些人因为互联网而受益,这既非随机,更非无关紧要。
第二章 理解新媒体
每一种新媒体出现时,人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理解它。
具体到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有三种论点较为普遍:
技术决定论
社会构建论
和社会形成论
而伴随着人们对新媒体认知的不断深入,驯化理论,这种认为通过驯化最终会将新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视角,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纳。
第三章 数字空间中的传播
技术决定论认为,社交线索的缺失和潜在的传播异步性,使得中介化传播的亲密性、人际交往品质下降,甚至会产生敌对性矛盾。
但人们在中介化互动中创造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交线索,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全新的社交语境和文化,并重塑了新媒体本身。
第四章 社区与网络
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全新的媒体可供性,交流的速度、交互性、可及性日新月异地改变,提供了全新的群体交流方式,让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公众有能力迅速聚集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甚至形成新的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模式。
从社会形成论和驯化理论的角度看来,这种变化的具体路径、走向和结果,似乎还并不明朗。
第五章 新关系,新自我?
网络身份是通过复杂的技术过程创建的,但有什么人能够接收信息,接收信息之后的反应,都在掌控之外,我们能做的只是管理信息而已。而在管理这些信息进而塑造自己的网络身份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并没有如担忧的那样表现出与线下太过显著的反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线上和线下交往一样,如果你确实想要了解对方的真实面目,最需要的可能只是一点胆量。
第六章 日常交往中的数字媒体
技术可供性与来自个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交织,因而媒介对于不同时间内,处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的人,意义完全不同,这也是在复媒体环境中交往困扰甚至矛盾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习惯在线上开始并维持一段关系,但对在这种关系中的交往规范,或许会长期处于探索之中。
结语:赛博空间的神话
在第一代传播技术发明数千年之后,人类仍然执着于保持人际关系和自身的真实性,努力培养有意义的人际联系。这一路上,风雨交加、喜忧参半,但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前进过程中却仍然努力保持乐观,并仍然会向彼此敞开怀抱。
书中涉及的重点梳理
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
几个比较不同的媒体概念:这几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面对面交流和中介化交流的异同,也包括不同类型数字沟通之间的差异。
交互性
社会交互性:媒体促进个人或群体之间社会互动的能力
技术交互性:媒体允许用户通过其界面操纵机器的能力
文本交互性:用户和文本之间创造性和解释性的交互作用
时间结构:同步传播(面对面交谈)与异步传播(数字传播方式)
社交线索:富媒体提供的社交线索多,贫媒体提供的社交线索少。贫媒体与富媒体影响用户在其中的自我表露程度。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个人和社会身份线索的缺失会让人们更有安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人们在使用贫媒体的时候,会拥有更多能力去扩展、操纵、复制他们呈现给别人的身份信息。
备注:富媒体本身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媒体形式,而是指具有动画、声音、视频或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
存储、可复制性:这是对于你在线上交流中所获得线索。
可及性:设备可传递信息的程度,例如有许多的数字传播模式可以被所有的互联网用户看到,多亏了数字媒体的可复制性,颠覆了大众传媒的精英主义性质。
移动性:一种媒体在多大程度上是便捷的。
怎么理解新媒体的影响
笔者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就是“焦虑”,我们为何会焦虑,有两种源头,一种是当社交媒体的社交线索匮乏时,互动性会让我们对人、互动和关系的真实性产生焦虑,另一种焦虑则源于时间结构,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地与他人保持联系,害怕错过他人的讯息。 对于新媒体的影响,有三种论点最为普遍——技术决定论、社会构建论、社会形成论。 技术决定论是技术被认为一种人类无法抵挡的社会变革力量。有几种变体,第一种视角与麦克卢汉相关,他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认为技术能将自身的特性传递给使用者。第二种视角是关注媒体选择,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技术决定论。这种视角承认技术特征会直接带来影响,但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利用技术来实现他们的目的。 社会建构论(SCOT)关注技术如何从社会过程中产生,认为人是社会和技术变化的主要推动者。这一主义的拥护者有三个关注焦点,焦点一是社会力量如何影响新技术的发明。像是人类在车库中发明个人电脑、在自行车修理店发明飞机,都要依托他们生活的社会语境。焦点二是技术发展不仅受发明者影响,还会受政府/投资者等的影响。焦点三是关注技术接受的过程,即社会、经济、政府和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们接触和使用技术的。 社会形成论则认为技术和社会是不断彼此影响的。这种观点比较中立,认为人、技术和机构都有能力影响技术的发展和后续的使用。 技术驯化理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质疑这些技术,而且通过驯化理所当然地将它们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不再认为技术会成为社会变迁的动因。早期人们会把一些错误归结于是技术的出现,像是“网络出轨”,现在不会把矛头放在技术这一点,然而与技术相关的焦虑并没有消失。 在这四种观点中,笔者比较认可社会形成论和驯化理论。拜厄姆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将技术与社会影响联系起来,就不仅需要了解技术的特点,而且还要了解围绕技术产生并影响技术发展的实践,以及在这些实践中,人们对技术的观点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
新型中介化传播的影响
对于新型中介化传播的影响,首先拜厄姆提出学界最常提出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中介化传播无法给人以真实的“社会临场感”,社会学者曾经做了个实验,发现面对面交谈的社会接触感强,而视频会议相对较弱。第二种观点是媒介丰富性,媒介丰富性定义为媒介的承载信息能力。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介化交流会损害交流的一致性,让相互理解变得困难,因为互联网中,交流者的身份线索比较隐晦,我们并不能够直接分辨出身份。这也使匿名者可以不遵守社交平台规则,助长消极情绪,可能导致网络论战和网络暴力行为。 接着提到了新型中介化传播下产生的新社交线索,及表情包的出现。新媒体下,我们通过亲近性线索向他人表达我们是可以接近的。同时这一传播也让我们的语言风格发生改变,更习惯于用幽默轻快的语言风格来吸引别人。 总而言之,对中介化交流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不同的论调。乌托邦的观点强调技术的光明面,认为科技将帮助人们拜托地理的束缚和边缘化社会身份的桎梏,释放真实自我,让人们在丰富线下关系的同时,也能在线上建立新的关系。反乌托邦的观点则将关注点放在欺骗行为、同族意识,以及社会阶层差别的消失。同时传播技术也可能让我们彼此更为孤立,让我们之容下与我们相似的群体。这两种观点都各自举证。
在线“社区”的形成
中介化交流催生了在线“社区”的形成,学者对“社区”有不同的定义的理解,有五种特性。 空间感:“空间”隐喻在视觉网络环境尤其适用,像是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代码构建的虚拟世界给人一种半物理显示的体验。与现实社区不同,在线社区提供了中性、平等的地位、友好的交流、便捷的访问、熟悉的规则等。 共享性实践:在线社区往往可以因为一个共同行为而构成。他们有一样的标识或者爱好。像是一个肥皂剧的论坛,可以因为这部剧的一个细节而产生共鸣。同时,这一实践也可以规范人们如何恰当地进行传播。 共享性资源和支持:在线社区往往可以提供给用户一定的社会资源支持。有“桥接性的资源”和“结合型资源”。有情感支持、自尊支持、信息支持等。人们在在线社区同时承担着提供资源者与接受资源者,并在这其中获得一种自我效能感。 共享身份:群组会发展出一种自己人的群体感,人们通过符合特定功能的持续和系统的行为来承担角色,这是一种关于“我是谁”的共享性社会身份或基模。 人际关系:“社区”可以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一样的兴趣爱好可以聚在一起成为朋友,像是饭圈女孩、二次元女孩等,她们形成一个固定的小圈子,分享独属于自己的快乐。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多少风险
许多家长对于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常常持负面的评价。这种视角常常关注的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常常被视为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可能会被技术所腐化、破坏甚至产生永久性的改变。人们最常担心的就是青少年很可能会在互联网接触色情与性,甚至被他们所利用,还会遭受到普遍的网络欺凌。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恐慌”。当人们在无法预知网络面临的风险时,就会为这种风险而感到焦虑。当这种风险无法被预知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社会就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限制青少年人接触技术,使这种未知风险得以控制。 拜厄姆在书中还提到许多有趣的观点,比如互联网的使用会对人们的社会参与产生何种影响,那些因素会影响人们何时使用何种媒体等等。 在结论部分,拜厄姆引出小说《神经漫游者》中发明的新词“赛博空间”,作者吉布森在很多地方都将中介化交往视为一种“幻觉”。而中介化交往更像是一种人们用来连接彼此的工具。这些工具扎根于具象生活中,并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拜厄姆认为不管未来中介化的媒介如何改变,我们都需要看到这些媒介是具有两面性的。 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媒介提供了什么,我们用媒介作出了什么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带来了什么后果,我们才能接入自己及我们的同辈和家庭群体,乃至我们的文化中,影响规范发展的进程,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塑造新的语境并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