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引导式提问梳理(八上)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重点课文课后习题及自读课文旁批梳理,以及补白内容。主要涉及相关考点、知识点、题型等。这些习题即为中考语文命题母题。
九年级下册教材知识梳理,包括单元文化素养主题、语文素养,古诗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内容。通过该导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册书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八年级下学期教材重点梳理,包括单元文化素养、语文素养,古诗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法补白。通过这个导图,可以在全局上把握学期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重点梳理,包含单元文化主题素养、语文知识素养(阅读方法),必背古诗文文言文篇目,名著,作文,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语法补白。通过此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期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八上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消息二则》
随文批注
评:标题特点
评:指明电头
评:指明导语
评:指明主体
评:语言特点
问:体现观点态度的句子
评:指明特点-时效性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问:概括点头和导语的内容
评:指明特点-准确性
评:体现准确性
问:交代背景的作用
《“飞天”凌空》
评:表现手法-衬托
评:画面描绘
评:指明新闻特写的常用手法-展现画面
评:表现手法,主旨
补白
什么是新闻特写
《一着惊海天》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第二单元
《藤野先生》
思考探究
1.点明文体-回忆性散文,概括事件,拟写小标题
2.文意理解(结合观点态度句)
3.写非主要表现对象内容的作用
积累拓展
4.赏析,原文与修改稿
5.引导阅读:《<呐喊>自序》,谈启示
徐寿裳谈鲁迅“弃医从文”
《回忆我的母亲》
1.定向提炼;归纳概括
2.概括主旨
3.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
4.赏析句子(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5.引导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对比阅读
朱德回忆母亲的形象
《列夫·托尔斯泰》
评:开头段作用
问: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
问:写其他人物的作用
问:反复出现短语的作用
评:归纳前半部分内容
评:内容的作用
评:提炼归纳
问:体会富有意蕴的句子
问:理解关键句含义(主旨)
阅读提示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语言特色
引导阅读:茨威格《三作家》《三大师》
夸张
《美丽的颜色》
内容与主旨
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
引导阅读:《居里夫人传》
第三单元
《三峡》
1.背诵;写景顺序,赏析写景顺序
2.概括景物特点
3.一词多义:自、绝、素
4.赏析语言特点
5.引导阅读:《水经注》
《短文二篇》
1.背诵;对比阅读:句式、节奏,并作赏析
2.概括景物特征,结尾句含义
3.结合写作背景与人物生平,理解关键词含义(主旨)
4.赏析文言文中的副词
5.引导写作:任选一篇改写为白话散文
《与朱元思书》
1.背诵;定向概括
2.归纳情感
3.文言实词的活用
4.引导阅读:《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组合分析吴均写景特点
《唐诗五首》
1.画面描绘,主旨理解
2.赏析写法,主旨归纳
3.赏析句子(附前人评论)
4.画面描绘,写景视角,情感
5.对比阅读,景物特点
6.拓展延申:阐释说明律诗特点
关于律诗
第四单元
《背影》
1.提炼写背影的文字:“背影”的作用;赏析描写
2.归纳情感变化;文意理解
3.文意理解
4.赏析语言(风格:朴素典雅、简净细致)
5.谈体会(结合经历)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白杨礼赞》
1.归纳概括;赞美句与标题的关系(作用)
2.赏析手法:开头宕开一笔;抑扬;写其他事物
3.句子理解
4.背诵;主旨
5.引导写作:用象征笔法
题白杨图
《散文二篇》
评:开头作用
问:文意理解
问:词语含义
评:赏析句子
问:赏析比喻句
问:主旨理解
点明哲理散文
对比阅读,两文论证思路的差异和语言风格的共同点
引导阅读:冰心《谈生命》、张抗抗《地下森林的断想》、勃兰兑斯《人生》
句子的成分
《昆明的雨》
散文的素材与线索
文章风格
引导阅读:汪曾祺《故乡的食物》《翠湖新影》《我的家乡》
句子的主干
第五单元
《中国石拱桥》
1.提取信息(表格)
2.画示意图,标数据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5.对比阅读:(附材料-罗英《中国桥梁史》选段、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说明对象及特点、不同文体的写法
句子的语气(一)
《苏州园林》
1.归纳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角度
2.赏析语段:总分式构段
3.赏析语言:文艺性说明文的用词
4.引导写作:总分式写一座公园或建筑
5.引导实践:探究《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特点或中外园林的差异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问:说明对象的特点
评:文章内容的作用
评:赏析语言
评:结构设置
评:归纳概括部分文章内容
评:赏析词语
评:描绘画面的技法
评:赏析语段
评:结尾段的作用
赏析全文
说明顺序与内容
引导写作,引导实践:探访百年来与中国革命相关的建筑
《蝉》
问:赏析用词
问:提炼归纳
评:感受
评:感悟
评:总结
评:赏析
评:赏析对比
问:主旨
文学性说明文与科学精神
引导阅读:《蝉和蚂蚁》《蝉的歌唱》
《梦回繁华》
主旨与写作特色
提示阅读方法
引导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句子的语气(二)
第六单元
《<孟子>三章》
1.背诵;主旨理解,论据匹配
2.文意理解(主旨)
3.赏析语言(排比)
4.翻译文言句子
5.选孟子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说明理由
《愚公移山》
1.归纳概括人物态度
2.人物形象与主旨理解
3.分析人物心理
4.一词多义:且、止、苦、诚
5.引导写作:改写/扩写故事情节
6.引导阅读,引导实践:《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会
《周亚夫军细柳》
1.复述;文意理解
2.赏析对比、衬托的手法(附前人评论)
3.一词多义:军、劳、之、居
4.引导阅读,引导实践:读《史记》,感受其写人艺术
历代名家评《史记》
《诗词五首》
1.理解前人评价
2.面绘画面(附前人评价)
3.对比阅读:主旨
4.对比阅读:(附杜甫《月夜》)情感和手法
5.背诵;描绘诗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