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高考必背,科举制度各个朝代略有不同,此处列举为明清两代高考常考主要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县试
乡试
省城,三年一次
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礼部,三年一次
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皇宫,三年一次
进士
一甲
状元
榜眼
探花
三鼎甲
二甲
传胪
三甲
朝考
院试
童生试的最后阶段,每年一次
生员
又称秀才,成绩好者称廪生,廪生可享有国家的廪膳补助
国家
省提督学政
各府知府
各县县官
连中三元
解元
会元
府试
国子监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主管官:祭酒
学官:博士
入学者:监生
童生
未通过童生试者,又称儒童,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