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说叙述构思布局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小说叙述构思布局结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叙事技巧、叙述方式等。
编辑于2022-11-26 11:18:33 重庆小说叙述技巧/构思/布局/结构
什么人(人称)在什么时间(方式)在什么地点(视角)按什么顺序(方法/脉络)以什么技巧(技巧)呈现的事
叙述视角
有限视角
内聚焦视角 (叙述人=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见证人视角 (次要/线索人物)
例如:《祝福》 中的“我”
①客观丰富主要人物形象
②议论色彩和抒情气息(叙述者感受)
③灵活改变叙事角度,突破自身视角限制
④与主要人物形成映衬、对比、矛盾关系, 强化形象和主题(可能推动情节发展)
主人公视角
①亲切感与真实感
②揭示主人公深层心理
外聚焦视角 (叙述者<人物)
仅限客观人物、景物描写,无心理描写, 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①具有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引人入胜
②叙述更具神秘色彩,设置悬念
③调动读者期待、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力
全知视角 (上帝视角/零视角/零聚焦)
作者
①叙事自由灵活,使读者全面了解
② 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③灵活改变观察或叙述角度,增加可信性和表现力
读者
因叙事朴素明晰,轻松阅读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视角局限,但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拉近叙述者与人物,增抒情性与亲切感
第三人称
深入人物内心,揭示人物活动;多元叙事
人称变化
由“你”到“我”
增加真实性,身临其境(有时有自嘲意味)
由“我”到“你”(“他”)
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
人称交叉
第一人称穿插第三人称转述
第三人称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
叙事技巧
悬念
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照应
情节连贯,结构紧凑(照应前文/伏笔)
铺垫 (为主要人物铺叙其他人物/事/景)
积蓄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伏笔 (将要出场的做预示,不一定是中心人物
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更合理,前因后果清晰
抑扬
陡转,文章跌宕起伏,增强可读性;
人物塑造(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对比 (两个对立事物/同一事物不同方面)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主题
反复
都要具体分析文章
①强调某种情感
②强调人物形象
③突出某种氛围
突转 (情节/人物形象)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主旨画龙点睛
线索
情节/结构脉络
虚构
①凸显主旨
②表达对真实生活感受
③广阔的视角弥补经验不足,具典型性
衬托
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正衬、反衬)
叙述方式
真实与幻觉交织
例如《红楼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①塑造人物形象
②曲折反映社会现实
对话、心理
“对话”:对话中交代故事,可是人物亲身经历,也可转述 一人自白/两人对话/多人叙述,评价同一事件
“心理”
表达多重情感与多层论点;便于读者理解文章
历史和现实变化
文本
①增加历史氛围,增加文章厚重感
②历史与现实呼应,要素齐备,情节完整
③从历史、现实角度衬托人物形象,立体可感
④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中心思想
读者
①补充内容与情节,便于理解
②借时空变换给读者以启示
场景集中与转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场景转换
故事结构紧凑;紧扣环境描写
故事新编
①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
②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幽默笔法等)
③现实、历史均有观照,深刻思想性
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谈话等
补充、丰富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强化主旨
叙述方法 (脉络/顺序)
顺叙
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补叙(追叙)
使文章内容、结构更完整,更好表达主题;行文跌宕起伏,出乎意料效果
插叙 (中心情节、时间补充)
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充实
倒叙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平叙(分叙)
条理清楚,来龙去脉的理解
小说叙述技巧/构思/布局/结构
什么人(人称)在什么时间(方式)在什么地点(视角)按什么顺序(方法/脉络)以什么技巧(技巧)呈现的事
叙述视角
有限视角
内聚焦视角 (叙述人=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见证人视角 (次要/线索人物)
例如:《祝福》 中的“我”
①客观丰富主要人物形象
②议论色彩和抒情气息(叙述者感受)
③灵活改变叙事角度,突破自身视角限制
④与主要人物形成映衬、对比、矛盾关系, 强化形象和主题(可能推动情节发展)
主人公视角
①亲切感与真实感
②揭示主人公深层心理
外聚焦视角 (叙述者<人物)
仅限客观人物、景物描写,无心理描写, 如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①具有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引人入胜
②叙述更具神秘色彩,设置悬念
③调动读者期待、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力
全知视角 (上帝视角/零视角/零聚焦)
作者
①叙事自由灵活,使读者全面了解
② 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③灵活改变观察或叙述角度,增加可信性和表现力
读者
因叙事朴素明晰,轻松阅读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
视角局限,但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拉近叙述者与人物,增抒情性与亲切感
第三人称
深入人物内心,揭示人物活动;多元叙事
人称变化
由“你”到“我”
增加真实性,身临其境(有时有自嘲意味)
由“我”到“你”(“他”)
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
人称交叉
第一人称穿插第三人称转述
第三人称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
叙事技巧
悬念
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照应
情节连贯,结构紧凑(照应前文/伏笔)
铺垫 (为主要人物铺叙其他人物/事/景)
积蓄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伏笔 (将要出场的做预示,不一定是中心人物
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更合理,前因后果清晰
抑扬
陡转,文章跌宕起伏,增强可读性;
人物塑造(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对比 (两个对立事物/同一事物不同方面)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主题
反复
都要具体分析文章
①强调某种情感
②强调人物形象
③突出某种氛围
突转 (情节/人物形象)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主旨画龙点睛
线索
情节/结构脉络
虚构
①凸显主旨
②表达对真实生活感受
③广阔的视角弥补经验不足,具典型性
衬托
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正衬、反衬)
叙述方式
真实与幻觉交织
例如《红楼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①塑造人物形象
②曲折反映社会现实
对话、心理
“对话”:对话中交代故事,可是人物亲身经历,也可转述 一人自白/两人对话/多人叙述,评价同一事件
“心理”
表达多重情感与多层论点;便于读者理解文章
历史和现实变化
文本
①增加历史氛围,增加文章厚重感
②历史与现实呼应,要素齐备,情节完整
③从历史、现实角度衬托人物形象,立体可感
④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中心思想
读者
①补充内容与情节,便于理解
②借时空变换给读者以启示
场景集中与转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场景转换
故事结构紧凑;紧扣环境描写
故事新编
①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
②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幽默笔法等)
③现实、历史均有观照,深刻思想性
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谈话等
补充、丰富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强化主旨
叙述方法 (脉络/顺序)
顺叙
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补叙(追叙)
使文章内容、结构更完整,更好表达主题;行文跌宕起伏,出乎意料效果
插叙 (中心情节、时间补充)
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充实
倒叙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平叙(分叙)
条理清楚,来龙去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