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态型牢笼---最常说的话是:“为什么是我?"
1.学会以平和的胸襟来应对这些糟糕的事情。 2.要学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3.一个人一定要学会面对孤独
逃避型牢笼---假装不好的事情没有发生,回避着这些 事情 用不去感受情绪的方式保护自己或别人
1.直面过去所遭受的伤害 2.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检查自己的感觉 3.学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伴侣表达自己的感觉
自我忽视型牢笼---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 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比起自己, 更关心他人的需求 追求成就,忘了关怀自己、照顾自己
1.找回被放弃的那部分自我,成为完整的,真实的自己 2.给自己多一些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让自己感到放松的事情 练习感受当下的美好
秘密型牢笼---內心藏着秘密, 精神紧绷,很难关注到自己的感受
1.经常感受自己的温度是温暖而柔软,还是冰冷而僵硬的 2.打破固有互动模式,做一些新的反应 3.试着和知己好友袒露自己内心的重负
内疚和羞耻型牢笼---脑海中经常浮现三个念头: "我不配"这是 我的错"情况应该更精才对"
1.记住两个字,叫作“允许°,允许自己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未来,关注眼下所拥有的东西 2.学会自己爱自己,不要认为自己遇受过一些糟糕的事情就低人一等
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对某件事觉得遇憾和无能为力, 这种无能为力又让人经常沉浸在强烈的愤怒中
1.摆脱对不由我们決定的事情负责的心态,接受我们做出的无法改变的选择 2.放下那些无法理解的事,接受它们无法理解就好 3.面对逝去的人和事,学会感谢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过好现在的生活
僵化思维型牢笼---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总试图用自己的看法改变别人的看法 僵化思维经常被诸如“我都是为你好"之类的 善意裝裱粉饰
1.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看法,面对不同的看法倾听就好, 2.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 怀着善意去交流, 3.不必向对方证明什么,不需要为了“正确”而跟人争吵
怨恨型牢笼---亲密关系中常有持续的低水平憤怒和摩擦 宁愿面对愤怒和对抗,也不愿意面对内心的伤痛
1.看到自己的优点,把值得被珍惜的东西写下来 2.学会做些不同的事,比如感谢对方,看到对方的优点
恐惧型牢笼---常常担心 什么事都不敢去做 总是说"我不能“我不会"我不可以”
1.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我不能”多说“我可以" “我想要"我愿意” 2.列出恐惧清单,分辦哪些是真的可能发生的, 哪些是不会发生的,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评判型牢笼---仅凭第一眼印象就武断地判断他人-不用多聊 了,这个人跟我不是一路人,容易给别人贴标签
1.告诉自己:你最讨厌的人,有可能是你最好的老师,看在他身上能学到什么 2.用同情和爱代替评判
绝望型牢笼---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已经把自己忘记了 感到痛苦至极,甚至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1.抱有希望,怀着好奇心去面对生活 2.用那件事真的让我受伤了“来代替还好"之类 弱化具有欺骗性的语言 3.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放松之后, 想象未来美好的生活,和未来的自己拥抱
不宽恕型牢笼---遭受了伤害和痛苦后,往往陷入深深的自费 执着于想要报复伤害自己的人 说“我不在乎"并不是宽恕而是逃避
1.让愤怒合理化,引导自己的愤怒,然后使之慢慢消散 2.学会原谅自己,才能够真的去宽恕别人, 3.告诉自己“我是无辜的,也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