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世界是无数个系统组成的,系统的思维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人、事、物,做出更好的选择。
编辑于2022-11-27 11:43:07 山西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第一部分 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第一章 系统之基础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任何一个系统包含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功能的随机组合体不不是一个系统
系统有一套内在机制保持整体性,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
从关注要素到透视游戏规则
只会要素,会迷失在系统,见树不见林
要研究那些把要素整合在一起的关系
通过系统的行为判断系统的目标
一个成功的系统,是能够实现个体目标和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
改变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最小
改变系统中的内在连接,会让系统发生显著的变化
系统目标的改变,也会让系统发生大变化
理解系统行为的动态性
存量是指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数和测量的系统要素
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
人的大脑更容易关注存量,而不是流量,关注流量时,更倾向关注流入量而不是流出量。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会产生滞后的问题,同时,也是系统稳定性的根源。
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分离,相互独立。
世界是各种存量的组合,围绕存量产生各种调节机制,调节机制表现为各种流量。
反馈: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长期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是反馈回路存在的首要线索。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个因果关系链,从一个存量出发,根据存量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或行动,影响与存量有关的流量,继而反过来改变存量。
不是所有系统都有反馈回路
无反馈回路是什么样子,相当于没有任何信息去做决策。
调节回路
具有保持存量稳定,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或校正的反馈回路,称为调节回路
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过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增强回路
不断放大增强原有的发展态势的反馈回路,称为增强回路。即良性或恶性循环。
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会随时间变化,导致指数级增长或加速崩溃。
存量翻倍的时间,约等于70除以增长率。
当系统中的存量具有自我强化或复制的能力时,你就能找到推动其增长的增强回路。
第二章 系统大观园
单存量系统
一个存量,两个相互制衡的调节回路的系统。如:温度调节器
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不能立即改变系统当前的行为。
类似系统中,流量的散失和补充过程是持续的,动态变化的,不能静止地看。
一个存量,一个增强回路及一个调节回路的系统,如人口和工业经济
当一回路相以于另一个回路居主导地位时,它对系统的行为就会产生更强的影响力
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会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即使这些系统的外部表现完全不同
含有时间延迟的系统。如库存
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导致系统的震荡
改变系统中的延迟可能使系统更容易被管理,也可能完全相反
双存量系统
一个可再生性存量受到另个一个不可再生性存量约束的系统。如石油经济
在呈指数级增长的实体系统里,至少存在一个增强回路,驱动系统成长,同时,至少存在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增长下去。
有两个可再生性存量的系统,如渔业经济
第二部分 系统思考与我们、
第三章 系统之美 系统的三大特征
适应力
系统有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即使系统受到巨大扰动时,仍然能以各种方式使系统恢复原有状态。
一个物体,被按压或拉伸后,能够恢复到原有形状和位置
一个人,适应力指他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力量、精神、幽默感等
一个系统,指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
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有适应力的系统是有限度的,而且是动态变化的。
如果没有系统的视角,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系统表面呈现的动态或静态,而不是适应力。
不能只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即自我修复或复位的能力,战胜干扰、恢复机能的能力。
自组织
系统所具备的这种使其自身结构更为复杂化的能力,被称为自组织。如:一颗种子发芽,一个孩子学会讲话
人们也常出于追求短期生产率和稳定性的目的而牺牲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自组织作为有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对于大部分冲击力都有一定免疫力。
一些简单的组织规则就可以产生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使系统具有塑造自身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
层次性
在新结构不断产生,复杂性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自组织系统经常生成一定的层级或层次性
系统和子系统这种包含与生成关系,称为层次性。
在具有层次性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内部的联系要多于并强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如部门内部的联系多于部门之间的联系。
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是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层次性的目的原本是帮助各子系统更好地工作,但不幸的是,系统的层次性越高或越低,越容易忘记这一目的。
要想让系统高效地运作,层次性结构必须很好地平衡整个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福利、自由与责任。
系统的层次次表明系统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的。
促进可精心管理这三种特性,可以增强系统长期有效运作的能力。
第四章 系统之奇 系统的六大障碍
不要只关注系统产生的事件,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系统中很多关系是非线性的,它们的相对优势变化与存量的变化是不成比例的,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导致不同回路之间主导地位的转换,也相应引起系统行为的复杂化。
恰 当地划定边界
系统的最大复杂性出现在边界上
边界上的无序、混杂成为了多样化和创造力的根源
在系统中并不存在明确的边界,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去划定。
每次面对一个新任务,新问题,都要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下维持生存。
时间延迟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比比皆是。
一项延迟是否显著,取决你试图理解的频率是哪一档
因为系统有时间延迟,我们必须有预见性,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才采取措施。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指人们基于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由于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导致他们的决策并非整体最优。
要想改变行为,要跳出你在系统中所固有的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信息,力求看到系统的整体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可以重构信息流,目标、激励或限制因素,从而产生更理想的结果
第五章 系统之危与机
基模:产生常见问题行为模式的系统结构
政策阻力:治标不治本
政策阻力来源于系统中各个参与者的有限理性。
各个子系统的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变革的阻力。
应对政策阻力的办法是设法协调各个子系统的目标,通常是建立一个更大的总体目标,让所有参与者突破有限理性。
公地悲剧
对于人们共享的、有限的资源,为了个人的最大利益,很容易出现开发或消耗逐步升级或增长的态势。
防止办法
教育、劝诫
将公共资源私有化
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
目标侵蚀
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越差,期望就越低,与现关的差距就越小,从而采取的更少的修正行为,而修正行为越少,系统的状态就越差。
温水 煮青蛙或是叫恶性循环
两个对策
不管系统绩效如何,都要保持一个绝对的标准
不断将目标与过去的最佳标准相对照,而不是和最差的表现相比。
竞争升级
源自于系统中的一个增强回路,相互竞争的参与者都试图超越对方,占据上风。
美苏军备 竞赛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价格战
解决方式
单方面让步
协商,引入调节回路
富者愈富:竞争排斥
生态领域系统中存在一个增强回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避免方法
多元化,差异化,避免直接竞争
植入一个反馈回路,避免一个竞争者完全控制,使富者愈富的反馈回路处于可控。
反垄断法
修正规则,限制最强的人,给劣势方一些关照。
比如税
转嫁负担:上瘾
面对一个系统性问题时,如果采用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解决潜在的根本问题,只是缓解或掩饰了问题的症状时,就会产生转嫁负担、依赖性和上瘾的症状。
毒瘾、企业对补贴依赖
解决办法
提前预防,从短期救济转移到结构重建上
打破上瘾状态
规避规则
采取一些迂回或变通措施,虽然名义上遵守或不违反规则,但本质上规避了规则的原本意图。
解决方案
不好的应对是试图强化规则,扑灭和镇压规避行为。
好的应对是,理性看待规避,对规则进行修订完善。
目标错位
如果目标定义不当,不能测量应该测量的东西,不能真实反映系统的状态,那么系统就不会产生期望的结果。
恰当地设定目标及指标,不要将努力与结果混淆,否则系统只产生特定的努力,而不产生结果。
第三部分 改变系统
第六章 系统之杠杆点 系统的十二大变革方式
12.数字,包括各种参数和常数
通过数值来调节系统是效力最低的方式,无法改变系统的结构。除非没有其他办法
如:政府调利率、最低工资
11、缓冲器
提高缓冲器的容量,通常可以使系统稳定下来。但太大的缓冲器,也会使系统失去弹性。
如:水库、企业库存
10、存量--流量结构:实体系统及其交叉节点
具有若干个存量和流量,并物理连接起来的系统,其结构对于系统运作有巨大的影响。
如:道路
改变物理结构是最昂贵的改变方法,而有时候物理系统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在一开始就要设计法。
9、时间延迟:系统对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
系统中反馈回路总有时间延迟,考虑时间延迟能否改变,改变时间延迟的长度,是一个杠杆点。但往往时间延迟不能改变。
8、调节回路:试图修正外界影响的反馈力量
一个系统内部通常有不计其数的调节回路,因此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状况和影响。如:人体
调节回路具有将相关联的存量保持在预定目标值附近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7、增强回路:驱动收益增长的反馈力量
增强回路是系统中增长、爆发、腐蚀和崩溃的根源,增强回路是自我放大的。
增大调节回路力量,可能会导致系统不可控,与共这样,不如减少增强回路的产出,可能对系统增长更有利。比如,开快车时,放慢速度 比踩刹车更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
6、信息流:谁能获得信息的结构
信息流的缺失是系统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
在恰当的地点、以有效的方式恢复缺失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是强有力的干预办法,比重建系统的物理基础设施更为有效。
5、系统规则:激励、惩罚和 限制条件
规则定义了系统的范围、边界和自由度
想了解系统失调最深刻的原因,就注意这些规则以及什么人拥有控制规则的权力
4、自组织:系统结构增加、变化和进化的力量
自组织意味着系统可以改变自身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增加全新的物理结构、增加新的调节回路或增强回路或新的规则。
自组织是系统具有最高适应力的表现形式。一个系统自我进化,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各种变化,以维持生存。
对于系统来讲,鼓励多样性和实验,增强系统的学习能力,适应力。无论是有机系统还是社会和经济系统。
3、目标:系统的目的和功能
系统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杠杆点,系统的目标改变了,系统的参与者都会朝这个目标前进。
系统的某个参与者可以清晰地设定、阐述、重复、支持并坚持新的目标,从而引导系统的变革。如:纳粹
2、社会范式:决定系统之所以为系统的心智模式
这些社会公认的观念、一些潜在的基础假设及关于社会现实本质的普遍看法,构成社会范式,或是一整套世界观,它们是人们普遍相信的、关于世界是如何动作的一系列基本假设、规则或信念。
凡是在范式层面采取干预措施或推动变革的人,都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系统。
可以通过建构系统模型来改变范式,建模的过程会让我们跳出系统,使我们把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1、超越范式
使自己摆脱任何范式的约束,保持灵活性,意识到没有范式才是真实的。认识世界有巨大的局限的,远超人类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需在内心认定各种范式的存在,并将这一点也视为一种范式,进入一种空的状态,也就是佛教的“开悟”
内心深处不执著于一个信念,没有任何范式或世界观是正确的话,为了实现目标,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如果对达成目标没有任何想法,可以观察大自然的动作,倾听宇宙的声音。
第七章 与系统共舞 系统的15大生存法则
跟上系统的节拍
从系统行为开始,关注事实而不是理论
观察真实发生的状况,而不是听人们的解释,会规避很多有意或无意的因果假设
动态分析系统行为,而不是静态的研究
从历史数据去分析趋势,而不是用通用或假想的趋势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保持心智模式的灵活,包括边界的划定、转换到另一种模式及重新设计系统结构
每个人知道的每件事,都是一个模型,把它放在阳光下,接受所有观点和证据的验证,无证据支撑的 ,勇于抛弃。
相信、尊重度分享信息
不能歪曲、延迟或隐瞒信息,会扰乱系统的信息流,导致系统运作混乱。
信息也是一种权力,可以控制信息的主体,为了自己利益,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导致系统失控。
谨慎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信息流是由语言组成的,而人们的心智模式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
尊重信息首先是清晰准确地使用语言,避免语言污染
要想办法扩展我们的语言,以便能更有效地讨论复杂性
关注重要的,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没有人可以定义或测量正义、民主、安全、自由、真理或者爱,也没有人可以定义或测量任何价值观,但谁也离不开,如果设计系统不去考虑这些,它们将不复存,这是无法想象的灾难。
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对动态的、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不能用静止、刚性的政策来进行管控。好的政策也是一个系统,不仅有调节回路,还要有调整回路的回路。
追求整体利益
层级组织存在的目的是服务最低层,而不是最顶层
聆听系统的智慧
帮助并鼓励那些 有助于系统自我运行的力量和结构
不要成为粗鲁的干预者,破坏了系统的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
界定系统的职责
增强系统的内在责任,在设计系统时,要在决策及其后果之间建立反馈回路,让决策者直接、快速、强制性地看到其行显的后果。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认识自我的无知,不断学习和试错
拥抱失误,接受自己的责任。
庆祝复杂性
欢庆和鼓励自组织、无序、变异和多样性。
扩展时间的范围
既要关注长期,又要关注眼下。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为了理解系统,人们必须跨领域,互相交流、学习,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愿意接受新知识,向系统学习。
扩大关切的范围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在复杂的世界系统里生存,要拓宽思考范围,扩大关切的范围,
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现代工业文明正在侵蚀人们的美德表现,人们关注的是财富和权力,而不是精神的富足。不要降低我们对好的事物的评判,保持客观的标准。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