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法第七章(老师版):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一节垄断和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的概念及分类 (一)、垄断的概念 垄断:是与自由竞争相对而言的概念,它是指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通过 一定手段(经济的和非经济...
编辑于2022-11-28 16:50:51 福建省反垄断法
垄断
定义
经济学
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并且在一定的市场领域内从实质上限制竞争的一种市场状态
法律
各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主体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者对市场进行是执行限制,妨碍自由竞争秩序的行为或者状态
区别
经济学上垄断行为指的是广义上为获得市场份额稳定不变从而限制竞争的一切行为与状态,是一个中性含义
法律上的垄断行为相对概念较小,需要法律进行调整,言下之意即这里的“垄断行为”是一定不能被法律所接受的、会对公共、社会利益造成影响的
特征
备注: 1、这里的特征指的是法律上的特征,并非经济学上的特征
具有危害性
应当通过法律加以限制
是一种行为或者状态
分类
分类依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
独占垄断
备注: 1、思考:独占垄断是否具有合理性? 独占垄断可以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民生领域(如能源、供水方面),便于国家保障能源安全与实施统一能源管理,提高能源效率
定义:可称为完全垄断,是指一家企业对于整个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价格具有完全的排他性控制能力
寡头垄断
定义:又称寡占,是指市场上只有位数不多的企业生产、销售某种特定产品或者服务
联合垄断
定义:是指多个相互之间拥有竞争关系并且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一定形式(如限制竞争协议等),联合控制某一产业的生产或者销售
二者区别
危害性:联合垄断看似拥有竞争表象实际上内部没有竞争,这将直接导致市场的无序性与混乱;寡头垄断尽管市场被少数企业所占据,但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分类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
经济垄断
定义:又称为市场垄断,是指市场主体通过自身的力量,在竞争中形成的垄断
自然垄断
定义:由于特定行业的市场的自然条件或者原因而产生的垄断经营
国家垄断
定义:由国家对某一产业的生产、销售等进行直接的控制,不允许其他市场主体进入该市场领域
二者联系:在某一些领域,如能源与自然公共资源,会出现自然垄断与国家垄断重合的情形
行政垄断
定义:由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垄断
分类依据:根据法律对垄断的态度
合法垄断
合法垄断的情形
《反垄断法》T8
主要对象
国有经济占据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
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
《反垄断法》T68
主要对象
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例外情形: 1、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用于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反垄断法》T69
主要对象
农业生产者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过程中联合或者协同行为
非法垄断
垄断组织的组织形式
卡特尔
主要内容:是指处于产业下游企业(多为销售者)进行联合
辛迪加
主要内容:是指处于产业上下游的企业一同联合起来
托拉斯
主要内容:企业完全交出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康采恩
在前基础上更大的联合体,集成、银行、供应、销售、运输等全部职能
反垄断
体系
市场
反不正当竞争
目的:公平的竞争手段
自由竞争空间
反垄断
目的:自由的竞争环境
领域周延
知识产权
联系:知识产权本身具有排他性,与垄断的排他性相一致
备注:但是需要注意,知识产权的排他是相对性与期限性,不能成为新型的“垄断”
目的:既要保障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防止对于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造成技术层面上垄断
备注: 1、法条变更:《反垄断法》T1新增了对于鼓励创新、创造的描述 (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反垄断法》现在起才重视创新创造? 并非,《反垄断法》自始自终重视创新创造,这一次条文的描述修改彰显了《反垄断法》对于保护创新创造的决心
反垄断法
产生与发展
发达国家
较早在19世纪,大部分在二战后开始
发展中国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设立目的
维护市场竞争机制
维护消费者福利
提高经济效率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经济民主
执法原则
本身违法原则
定义:作出法律规定的行为即被定义为违法
是指对市场上的某些限制竞争的行为,不必考虑它们的具体情况和后果,即可直接认定这些竞争行为严重损害竞争,构成违法而应当予以禁止
特性
高效性
维持公共社会稳定性
容易造成行为混淆(误伤)
合理原则
定义:部分行为尽管与法律规定相违背,但是从其他角度分析具有合理性,其违法性是具体情况耳钉不能简单予以处罚
特征
灵活性
公正性
不可预期性
低效性
本质:促进竞争效果与反竞争效果的权衡
反垄断思路
案例分析
1、中国南北车合并案: 一、案情: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是我国两大仅有的铁路机车、高速列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制造企业,现两大产品企业欲合并为中国中车 二、分析: I、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市场之一是长途运输市场,相关替代品有航空、汽车、轮船等 从功能角度来看:航空、汽车、轮船均可以起到替代铁路的运输作用 从价格角度来看:铁路运输成本比上述三者的成本更为低廉 II、上述企业的市场之二是城市轨道车辆,其余替代品为城市公交系统与城市出租车系统 从功能角度来看:地铁的守时性是城市公交系统与城市出租车无法比拟的 从成本角度来看:地铁的低廉出行与时间成本其余替代品无法替代 因而,在这个市场之中,地铁无相关替代品 III、上述企业的地域市场范围系全球 IV、全球市场中,买方由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可供选择,且买方多集中该国家全部资源,因此具有相当辨别能力,消息较为全面 V、运输市场较为静态,市场准入能力较差 VI、两家合并后有利于技术共享,对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进步,国际竞争能力更为强大 (I~III系相关市场界定,IV、V为相关市场竞争分析,VI为行为造成的影响分析)
确定相关市场
相关市场
定义:是指在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商品范围:商品市场
地域范围:地域市场
相关市场范围
相关产品市场
主要包含范围
相同品
替代品
主要测定方法
假定垄断者测试法(SSNIP)
备注: 1、SSNIP存在的相关缺陷:部分产品本身并不受到价格的影响,价格提升并不影响原本替代品的寻找意愿,如支付软件本身不对相关服务进行收费,背离了上述测定方法的前提
主要内容:从功能、价格角度中处罚寻找市场中其他竞争替代品,观察替代品是否能对原产品造成影响
备注: 1、即将该范围内的产品全部提价之后,无法寻找到其他相关产品对原产品功能存在替代之时,则框限的所有的产品范围即相关市场
替代类型
需求替代
供给替代
修正:SSNDQ
相关地域市场
备注: 1、相应地域市场的划定取决于案例所涉及的销售范围,可以在本地地区,也可以涉及全国范围
相关时间市场
备注: 1、是指商品在特定时间的销售
相关技术市场
该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分析因素
市场主体规模和数量
买者对于价格和可供选择替代物的信息灵通程度,买方的抗衡力
市场准入条件(决定市场是动态还是静态)
备注: 1、静态市场:一个市场只有几家企业独大,没有新鲜势力在市场竞争 2、动态市场:一个市场企业流动性较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强
判断标准
具有可能性
具有及时性
备注: 1、即企业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较低,时间不会成为企业市场准入的巨额成本
具有有效性
备注: 1、即企业进驻市场对原有垄断格局造成改变
相关行为对于该市场竞争的影响
对竞争基本无影响
对竞争的影响,市场机制可以自行修复
需要进行反垄断干预
我国反垄断法
设定时间:2007年
体系
《反垄断法》
最高院司法解释
行政规章
指南(参考意义)
政策(范围宽泛)
地域范围
备注: 1、总结: 一、在国内进行的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二、在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 2、该范围界定系从效果原则出现的长臂管辖
发生于国内而国内市场造成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发生于国内而对国外市场限制竞争影响的垄断行为
发生于国外而对国内市场造成限制竞争影响的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