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生十二法则
我总是失败怎么办?我感到永不满足怎么办?我比别人差怎么办?我的好朋友堕落了怎么办?面对他人的偏见怎么办?等等一系列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难题,让我们始终无法过好这一生,让我们在往人生低谷滑落!“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则》带你厘清混乱的人生,带你逆袭2020!
编辑于2020-01-03 06:17:26人生 十二法则
总纲:为自己人生负责 第一条,体态法则,调整体态的背后逻辑是要学会“假装成功”。 们的生活,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循环所形成的,如果你的生活非常不顺,并不是在过程中出了问题,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分别就在:成功者始终认为自己就应该成功,而平庸者则始终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很糟糕或者从事的事情很糟糕,于是不想去努力,但不努力自然不会有回报,因此他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低谷,进而就更加感到糟糕,于是更不想努力…… 除非他们能打破这个循环,否则就会一直停留在失败者的模式中,永远不能翻身。 那要怎么打破这个循环? 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中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抬头挺胸,笔挺站立,假装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不是假装直到成功,而是直到变成那个你想成为的人,直到把它内化到你的骨髓里。 “做出悲伤的样子,你会感到更悲伤;做出快乐的表情,你也会觉得更快乐。” 通过积极的语言、姿势和着装,我们能得到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可以走出原有的恶性循环。 想成功,你必须先相信自己能成功。
1.
解决的问题:我总是失败怎么办?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体态法则
人类的神经系统由千万年前的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直到今天,我们还有很多神经元的基本组成和反应模式,与它们有着相似之处——比如与3亿5千万年前的龙虾。 (所以《人生十二法则》作者乔丹·彼得森也被称为“龙虾教授”) 科学家观察到,如果龙虾的血清素荷尔蒙量降低,在“资源争夺”(伴侣、领地和食物竞争)的过程中,战斗力会减弱,也更容易输。当它们输掉了爱人和领地,“自卑感”爆棚的龙虾,身体会开始蜷缩,爬行的时候会更加小心翼翼,也不敢再展开自己的钳子。身体的长期蜷缩,会导致它们的血清素量继续下降,重复这个恶性循环。过不了多久,当它们完全失去自主产生血清素的能力时,也就会被“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所淘汰。 我们无法通过“思考”来提高血清素,只有通过“体态”的调整,昂首挺胸,让肩背变得正直而有力。这个姿势能够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从化学成分上改变大脑对周遭的认知,从而让自己更有勇气和自信来直面人生的挑战,而每次对生活的勇敢尝试又反过来刺激血清素含量的上升,从而建立一个良性循环。 具体到身体上的练习,更实用和更可执行,所以这是第一条。 补充:竞争力的实质在于接纳自己的脆弱。接受“存在”本身的脆弱及所承受的苦难,拿出主动应对的勇气。
挺起胸
直起背
2.
解决的问题:我总是委屈自己满足别人怎么办?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待己如助人
待己如助人
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对待 让我们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对待。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他舒服,而是让他健康。 在圣经里曾讲到,身体是神圣的庙宇,我生命也是神给的,我们要好好对待它、尊重它。 中国文化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说的也是此理。 所以,请把自己当成一个神圣的存在,一个不属于自己,需要认真对待、好好保管的对象。因为我们的状态和生命质量真的不只属于自己,它直接影响着周围的家人、朋友和整个社会。不要对自己不负责任。 补充:不懂得善待自己来自自我评估后的自我轻视,我们要看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自己值得得到跟他人一样的尊重,要好好帮助自己,而不是自我蔑视和自我毁灭。因为对于未来,你比你想象的重要的多。
跳出我看我
我值得
3.
解决的问题:我更好的朋友堕落了怎么办? 摆脱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谨慎择友
对“坏”朋友“断舍离”,不要把谁都纳入自己的社交圈子。 你没有任何道义上的需要跟那些让你生活变得更糟糕的人联系在一起, 你甚至有义务远离那些试图摧毁秩序,对世界有着恨和负能量的人。 你需要发出一个讯息:这种态度和行为是不会被容忍的。 如果你发现你特别喜欢帮助一些看起来很可怜、境遇很糟糕,但是帮助了多年却毫无长进的人,而你乐于助人的热忱并无改变,你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你是在帮他吗?还是喜欢在他面前的优越感?你帮了他什么?还是在通过自己的“牺牲”让他人依赖自己,沉迷于圣母光环?还要时常问自己,自己的生活是否还处于一团糟?这样的自己有资格帮助谁呢?如果你能如实地面对这些问题,并有真实答案(往往有些丑陋),你会发现,自己可能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么具有菩萨心肠。 远离垃圾人,止损;亲近正能量的人,尤其带你走入更高维度的人。
远离损友
亲近益友
4.
解决的问题:我比别人差怎么办?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比较参照: 过去的自己
我们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昨天的自己,而非今天的他人。 和昨天的自己比,这是可以控制、可以测量的一条路径,也是一个只要你每天往前挪动一点,就不会辜负你的唯一路径。
不与别人比
只与昨日挣
5.
解决的问题:我没法对孩子说“不”怎么办?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为孩子 建立秩序
不要让孩子做一些,会导致你讨厌他们的事情 Peterson对于人生有一个重要的见地:在生活琐事上,不要高估你的善良、耐心和坚强;但在人生的重大事件和意外中,不要低估你的勇气、坚韧和智慧。 对待孩子,他有这么几个基本原则: 不要怕孩子不喜欢你 孩子不是单纯无暇的 恩威并重的意思是“恩”和“威”一定要真正地平衡,不然就是“秩序”和“无序”的失调 Peterson首先提醒父母,你并非如圣人一样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自己其实会无意识地“报复”孩子。这种“报复”很隐秘,甚至自己都看不出来(如孩子在超市哭闹,回到家后孩子已经忘记,画了一幅画欣喜地拿给你时,你可能会无意识表现很冷淡或嘲弄)。其次,自己对孩子所谓的包容和爱中其实有很多是依赖和无助的成分,如担心孩子会不喜欢自己,或自己没有耐心和创造力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些并非是真的为孩子好。 所以,要意识到自己并非圣人,并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让他被自己无意识的、低端的“报复”心理或自私需要所侵袭。你要为孩子制定规则,这个规则除了限制自己无意识“恶”念的爆发,更多的作用是帮助你的孩子建立“是非观”,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这个建议对当今“孩子至上”的西方父母来说很难消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空前的“无为”。这种“无为”的背后不是空间,不是圆融,更多其实是不知所措和小心翼翼。 Peterson援引了临床心理学的证据,指出成长在这种“无限包容”环境下的孩子,和被完全冷落,在严酷苛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症状,居然非常地一致。 因为对孩子来说,毫无原则的仁慈和严酷无爱的规则是同等的糟糕。 没有“是非”和“秩序”,孩子就是在无限的信息源里,无法辨认,无从成长,而太多的“规则”,则是完全切断孩子跟信息源的连接,僵死而窒息。 所以制定规则,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恩、威真正并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补充:觉察自己底端对孩子的“报复”心理,为孩子制定秩序。
恩威并用
秩序
是非
6.
解决: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的问题。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清洁房间
批评世界前
诅咒一切前
7.
解决的问题:上班让我不快乐怎么办? 苏格拉底的选择: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做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
快捷的事×
8.
解决的问题: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 不买醉鬼卖的东西: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诚 实
诚实
至少不说谎
9.
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周围的人总犯蠢怎么办? 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倾 听
听别人讲话时,试着提醒自己:他懂的一些东西我可能真的不懂 一段有价值的对话,其标志是,在对话结束的时候你有了一些成长。比方说,你在跟你爱人吵架的时候,你会觉得赢才是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语速,诡辩,让对方显得一无是处。那么,这段对话从开始到结束,你什么新的信息都没有吸收到。你只是“赢”了。 如果你能放下这个执念,去倾听对方的“有效”信息,你会发现,每个人都能给你很多。 尤其是要仔细倾听自己的敌人,因为一些关于自己的丑陋真相,朋友是不会忍心告诉自己的。
寻找价值
放下我执
10.
解决的问题:我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怎么办? 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直面问题,言辞
精确表达
语言是把“混乱”变成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 如果你最近感觉不太对,心情也很低落,但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在困扰你,或感觉自己被某种神秘又难以捉摸的力量包围着,这时候,可以试着去写日记,或跟朋友讨论这种感觉,给这种感觉一个名字,并描述它。由此,这个模糊抽象的东西就会变得具体。一旦被命名,不可名状的模糊感就变成了可触摸、可调整的具体行为。 如果无法表达和描述某种东西,意味着它对你来说陌生或可怕,以致于你甚至无法思考它。这个模糊的过程会让你变得更弱小,而那个神秘的模糊力量则愈发强大。因此,Peterson倡导大家:让事情摆脱不可言说的境界。言语具有创造力,精确的言语会创造“秩序”,击碎“黑暗”。
创造秩序
击碎黑暗
11.
解决的问题:面对他人的偏见怎么办? 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承认现实,反对偏见
承认现实 反对偏见
孩子玩滑板的时候,别打扰他 这条是在讨论一个命题,你想要你的孩子活得安全,还是活得精彩?在“你要安全还是要能力?”
偏见
现实
12.
解决的问题:我感到永不满足怎么办?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摸摸它:关注存在的善
关注存 在的善
路上碰到一只猫咪时,记得摸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