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二年级语文读书笔记
大学二年级语文读书笔记分享!下图为较为全面地归纳总结了大学二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包括文学经典的含义及其特征、文学阅读中常用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等内容,值得一看!
编辑于2019-01-03 10:27:12大学语文
一、什么是文学经典?它有几个特征?
文学经典:只要是经过时间长久淘洗过的经典,就一定是表示人的生存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同时也一定是以非常特别的方式,表现了对于这些问题的某种深刻的理解和回答。
特征:经久不衰,具有原创魅力,常读常新,内涵具有普适性,具有典范作用的名著
二、文学理论(文学阅读中常用的几种文学理论批评方法)
1、什么是情兴?情兴具有什么特点?情兴的两种传达方式。
情兴:诗人主体与客观景物相互碰撞后,诗人心中产生的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受和体验。
传达方式:借物抒情,直抒胸臆
特点:触物起情,偶发性、不稳定性,不可表述性
2、波兰现象学家英格丹“文本层次论”。
文本层次论:语言,艺术形象,历史内容,哲学意味
3、什么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谁在观察谁在讲故事,在涓生为第一人称回顾往事
4、意象与意象群 。
意象: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意由象所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只诗人的感知。
5、列维斯特劳斯“二元对立模式”.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认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他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文化时常用的一个范畴。结构主义认为这种无处不在的二元对立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基础,也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在分析文化现象时,重要的是从多元关系中找到基本的“二元对立”作为文化价值的构架和意义的来源。
6、布雷蒙“叙事序列”。
任何故事都是由大大小小事件组成的,这些事件必须遵循逻辑性。
初始情景(人特定的境遇),可能性(得到改善的条件形成),现实化过程(采取行动有所对比),结果,原因
三、文本分析
1、《兼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的"伊人",亦即一种理想化的爱情或事物。象征意义非常丰富,有以下几种:理想化的东西是美好的,是一个人不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的动力;理想化的东西是诱人的,也是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并非唾手可得;正因理想的东西是美好的,求之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美好的;追求者坚韧程度与理想化的东西的美好程度是成正比的。总体来说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首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讽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渴求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
2、《诗经·氓》使用了什么叙事视角?分析《诗经·氓》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变化。
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回顾往事
女性:少女时期——单纯,善良,勇敢
妻子时期——忍辱负重的(夙兴夜寐,糜有朝矣)
弃妇时期——决绝的
3、阅读鲁迅《伤逝》,回答问题
(1)《伤逝》一文的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回顾往事
(2)如何理解“爱情要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
对爱情本体的思考:同居或结婚并不意味爱情已成定局,爱情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
程,彼此应该从自己所爱的人的身上发现新的可爱之处,逐渐扩充和加深新的内涵。
(3)涓生与子君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性格不合盲目
社会环境
4、举出《致橡树》一诗中的主要意象,说明其内在含义。
攀缘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渴求高贵的地位、权势等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 格缘的凌霄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观,在攀附中失去自我,更失去爱情。 痴情的鸟儿: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死缠烂打、一厢情愿,反复唱着单调歌曲、频频示爱,它固然痴情,但双方没有共同的根茎,没有共同的基础,这种爱是不稳固的,是一种无资格、不般配的爱。 泉源、险峰、阳光、春雨等一系列意象:都是以女性牺牲自身价值,降低自身人格,放弃自身追求为代价的陈旧的爱情观。在诗人看来这只是一些不能获得真正爱情的悲剧性女性命运的象征。 木棉:渴望的是一种独立、平等的地位,能够与对方一起高高地立在大地之上,体验共同的人生进而才能有精神的独立和平等。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诗人认为恋人应该共享属于双方的一切果实或美好,借此倡导一种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新型的爱情观。
5《项羽本纪﹒垓下之围》描写了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霸王别姬(孤独,悲愤,无奈),东城快战(勇猛,自负),乌江自刎(宁死不屈,倔强)
6、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使用了哪些的方法?
对比,衬托,细节描写
7、说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记叙与议论并重的特色。
开头从李翰原著说起,交代了写作原由,因《张巡传》有阙,此文是为了补其不足,并非重新为张巡立传
前三段议论
(1)驳斥“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的污蔑
(2)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许远应负陷城之责
(3)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观点
后三段
后两段叙事(1)记叙南霁云事迹(慷慨陈词:挂念父老,赤诚报国。拔刀断指:刚烈无比。抽矢射塔:刚勇忠烈,嫉恶如仇,贺兰进明卑劣无耻。)
(2)补叙张,许轶事(详叙张巡从容镇定,博闻强识,文思敏捷,视死如归。简叙许远为人宽和谦厚)
8、阅读老舍《断魂枪》
(1)《断魂枪》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王三胜在土地庙摆场子以武会友,与孙老者比武落败后想找师傅出头,但师傅沙子龙不愿比试,孙老者向沙子龙请教五虎断魂枪,沙子龙搪塞不成断然拒绝,表示不传。从此后,沙子龙的名声一落千丈。
(2)用“二元对立模式”分析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对抗,交流,西方文明入侵,中国传统文化陷入双重困境。
东方文明:镖旗,钢刀,口马,江湖上的义气与黑话
西方文明:枪炮,火车,快枪,通商,恐怖
(3)沙子龙为什么把镖局改成客栈?
因为沙子龙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冲击,阻挡西方先进文化的进入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他只能改变自己接受传统文化没落的结局。
(4)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后,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人生选择上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9、《祭十二郎文》对传统祭文内容和形式的突破表现在哪里?
形式:传统祭文,骈文,四字一句的韵文
通篇采用了散文的手法不再是四字一句
内容:传统祭文,称赞死者生前的功业和德行
不再局限于功德,而是与死者进行一种缺席的对话,,仿佛死者还在身前
9、苏轼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1)北宋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一代文坛盟主
(2)开创了词的豪放派
(3)将词的题材扩大
(4)以诗为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
10、你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读出了什么?
11、你从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读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