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化脂代谢
脂代谢是指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氨基酸代谢,据第九版书写。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多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彼此间必需氨基酸可以得到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核苷酸代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核酸是核苷酸的基本单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崆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脂代谢
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
脂质
脂肪
甘油三酯(95%)TG
类脂
糖脂,胆固醇及其酯,磷脂(5%)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中的脂类经乳化形成微团,微团经消化酶产生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经胰脂酶,辅脂酶生成2-甘油一酯+2脂肪酸
磷脂经磷脂酶A2生成溶血磷脂+脂肪酸
胆固醇酯经胆固醇酯酶生成胆固醇+脂肪酸
消化场所:小肠上端是脂质消化的场所,吸收场所: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条件:1.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 2.酶的催化作用
甘油三酯分解
一、分解代谢先从脂肪动员开始
脂肪动员:储存在白色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
条件:饥饿或病理:糖尿病
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二、甘油转变为3-磷酸甘油后被利用
运输至肝,肾,肠组织中利用,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
三、b-氧化是脂肪酸分解的核心过程
除脑外,以肝,心肌,骨骼肌能力最强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A
实际上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2.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肉碱脂酰转移酶I
3.脂酰辅酶A分解产生乙酰辅酶A,FADH2,NADH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生成1分子乙酰辅酶A和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
脂肪酸在肝分解可产生酮体
包括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
条件:饥饿/病理
肝内生成,肝外利用(脑,肾,心,骨骼肌)
1.酮体在肝生成
(1)2分子乙酰辅酶A缩合成乙酰乙酰辅酶A
(2)乙酰乙酰辅酶A与乙酰辅酶A缩合成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由HMG-CoA合酶催化
(3)HMG-CoA裂解产生乙酰乙酸
(4)乙酰乙酸还原成b-羟丁酸,少部分还原为丙酮,由NADH供氢
2.酮体在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1)乙酰乙酸的利用需先活化
(2)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生成乙酰辅酶A
3.酮体是脑组织的主要能源物质
酮症酸中毒
甘油三酯合成
肝,脂肪组织,小肠是甘油三酯合成的主要场所
以肝合成能力最强,但肝不能储存,需要和载脂蛋白及磷脂,胆固醇组装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入血
脂肪组织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
原料:甘油和脂肪酸
途径
甘油一酯
甘油二酯
脂肪酸先要活化成脂酰辅酶A
小肠粘膜细胞以甘油一酯途径合成甘油三酯
肝和脂肪组织细胞以甘油二酯的途径合成甘油三酯
脂肪酸合成
部位:肝,脂肪等组织
原料:乙酰辅酶A,ATP,NADPH,HCO3-,CO2,Mn2+
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乙酰辅酶A转化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
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含生物素辅基
磷脂代谢
组成:甘油,脂肪酸,磷酸,含氮化合物
场所:肝肾肠
原料: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
胆碱-卵磷脂 乙醇胺-脑磷脂
甘油二酯途径
磷脂酰甘油-心磷脂
CDP-甘油二酯途径
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胆固醇代谢
分布:1/4分布在脑及神经组织,肾上腺,卵巢等类固醇激素分泌腺,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
合成途径
体内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
乙酰辅酶A和NADPH是胆固醇合成基本原料
1分子胆固醇=18乙酰辅酶A+36ATP+16NADPH
乙酰辅酶A合成甲羟戊酸
HMG-CoA还原酶,NADPH供氢,还原成甲羟戊酸MVA
去路
转化为胆汁酸
转化为类固醇激素,醛固酮,皮质醇,雄激素等
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变为维生素D3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
血脂,载脂蛋白
电泳法: a-脂蛋白>前b>b>CM
超速离心法:HDL>LDL>VLDL>CM
高脂血症:LDL受体遗传性缺陷
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酯酸:亚油酸,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