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下)思维导图式教案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课程标准、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大单元教学整本书授课思路,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下册整本书设计,采用大单元逻辑,结构化构建备课思路,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思维导图式教案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新课导入、课程标准、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课程标准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东亚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进行抗日战争
东南亚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尼共产党人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3.印尼反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1)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1926-1927年,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统治者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印尼民族党领导的独立运动
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暂时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圣雄甘地及其思想
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逐渐获得国大党和广大民众的认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基本按照甘地制定的行动计划开展起来。
(2)运动进程
①第一阶段(1920-1922)
背景
英印当局实行《罗拉特法》,国大党发动“总罢业”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英军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手段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地位;
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
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抗税。
结果
甘地亲自纺纱,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②第二阶段(1930-1934)
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的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到拒绝。
进行“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
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评价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进步性:不合作运动的开展,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严格坚持非暴力原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背景及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2.华夫脱党领导下的埃及民族独立运动
(1)华夫脱运动
①参与主体: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的埃及人民。
②斗争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
③运动结果:迫使英国做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2)从独立立宪到护宪运动
①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②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3.摩洛哥里夫人民与西、法殖民军的斗争
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4.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埃塞俄比亚皇帝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
2.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
3.墨西哥卡德萨斯改革
(1)对内措施: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2)对外措施: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土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与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具有哪些特点?
①地区上的普遍性,尤其是亚洲;
②运动领导具有更高层次性,如亚拉的共产党和亚非的民族主义政党的领导;
③参加者具有广泛性,社会各阶层均有参加;
④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标更高、更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诉求;
⑤具有连续性,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未间断;
⑥发展的不平衡性,受制于各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别;
⑦影响深远,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