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可以说是每个新闻传播学考研学子的必备学习教材。尤其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看完教材之后能对“新闻”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教材共20章,章节众多,我们化繁为简,整理出思维导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编辑于2020-01-06 16:22:46新闻学概论
新闻
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本源:事实
简述新闻和事实的关系: 1.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2.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3.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4.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
1.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2. 新闻一定要 符合客观事实 ,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不是新闻。
报道
1. 事实成为新闻的 中间环节
2. 报道者在这个过程具有主观能动作用,需要对事实进行 选择、分析和整理
新近发生
只有那些 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 、具有新意的事实或者事实的新的变动,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区别于文学的显著标志
事实真实
5 个 W :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报道真实
联系真实
内容新鲜 :新鲜是新闻的天性
1.没有变换就没有新闻,变换是永不停歇的,因而新闻是层出不穷的。2.在某些情况下,“旧事”也可以成为新闻。3.今天的新闻成为明天的历史,今天知道的历史是经过筛选提炼的昨天的新闻。
报道及时
传播公开 :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新闻的特性
新闻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
新闻队伍建设
原则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我国新闻队伍建设应把 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放在首位。
职业道德
忠诚敬业(核心)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
坚守责任
新闻事业对党、国家、人民负有重大责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品质。
服务人民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
廉洁自律
清正廉洁不仅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崇高人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价值
定义:从事实成为新闻的选择标准
一般要素
重要性与显著性的区别与联系: 1.重要性的含义 2.显著性的含义 3.具有重要性的事实往往具有显著性,具有显著性的事实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西方媒体与中方媒体对重要性和显著性的理解的区别与联系: 1.西方媒体和中方媒体均看重重要性和显著性。 2.西方媒体在显著性上更重视明星 中方媒体在显著性上更重视国家领导人
新鲜性( when )事实发生 时间越近,内容越新 ,新闻价值越高。
重要性( what )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 涉及面广、影响力大
显著性( why where who )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同 人物、社会组织、地区 的知名度有关。
接近性:事实在 地理上和心理上 与受众接近的程度。
趣味性:基于人们的好奇心,追求乐趣的心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性媒体更强调趣味性和显著性,我国更重视重要性。
衡量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体现
实现过程
发现
表现为新闻工作者的 新闻敏感
呈现
新闻事实向新闻文本的转换
1. 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互相关系。
2. 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
3. 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
检验
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和公众对满足程度的评价之中。
新闻事业
定义: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现代新闻事业
报社
广播电台
电视台
新闻通讯社
新闻图片社
新闻杂志社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互联网新闻网站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
产生的标志: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
媒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从新闻事业中剥离出来的属于经营的部分,如 广告、发行、社会服务信息 等,也出现了 经济属性
2. 新闻事业又有别于一般的产业和企业,他生产的多位体现 不同意识形态属性的或公益性的精神产品
3. 要求新闻媒体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
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
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3. 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我国新闻机构: 全民所有制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
推动经济发展
引导人民思想
培育社会风尚
促进社会和谐
新闻事业管理
对象
新闻产品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媒体单独剥离出来单独经营的部分
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媒体。
2.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 坚持依法管理。
4.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 坚持群众参与管理。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党性原则 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 根本原则
基本要求
1. 在 思想 上坚持 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
2. 在 政治 上同 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
3. 在 组织 上坚持 党 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 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 重要原则
“三为”
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立场)
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方向)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自觉意识)
“三贴近”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走转改”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1. 党性: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2. 群众性:“三贴近”方针、“走转改”体现了群众性
3. 二者关系
a. 党性与群众性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 中国媒体的基本性质: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前者体现党性,后者体现群众性)
c. “三为”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服务(第一个体现群众性,后两个体现党性)
为何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
1.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由 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 最先进的制度
2. 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辛勤劳动的结果,否定这些伟大成就,就会挫伤和打击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做到正面宣传?
1.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 要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该热的要热,该冷的要冷,该稳的要稳,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不顾影响、不计后果,刻意炒作。
新闻真实
真实
新闻存在的 根本条件
新闻报道的 基本要求
新闻的生命
如何做到真实?
全面:相对片面而言的。
客观:相对主观而言的。
1. 报道应多以 第三者 的口吻。
2. 报道者的倾向性应当作为 无形的意见 隐含在新闻当中。
公正:新闻报道时应秉持公平的、公正的态度。报道时不评论、评论时不报道。
为什么新闻真实是媒体公信力的前提?
1. 人民群众的信任 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2. 新闻真实 是评价媒体公信力的 首要标准
3. 反对虚假新闻,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
1. 构成新闻的要素“ 5 个 W ”准确无误。
2.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真实可靠。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语言、引文都可查可考,不能随意编造。
4.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绝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新闻舆论导向
定义:舆论是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
要素
主体:公众
客体:事实或事态
表达形式:意见(主体对客体的判断)
新闻舆论是一种道义上的强制力量。
基本特征
现实性
新闻舆论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导向性
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影响力
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和道义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怎么引导新闻舆论?
1. 把握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 新特点
2. 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
4. 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 新格局和新机制
为什么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1. 网络已成为 影响广泛、最具潜力 的大众传媒。
2. 互联网的 开放交互、不设防 的技术特点,使其更为复杂。
3. 加强和改进网上舆论的宣传和管理,切实掌握网上舆论引导 主动权 ,事关人心向背,事关 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安全
新闻舆论监督
定义:是 人民群众 通过 新闻媒体 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 重要途径
主体:人民群众
主要对象: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
功能
检测功能:检测社会环境
约束功能:发现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警示功能:对危害严重的行为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
反馈功能:帮助党和政府发现问题和不足
作用
积极作用:许多违规违法违纪事件已经发生就会立即得到传播,迅速形成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往往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事件的结果。
消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超越新闻舆论的职能的权利和范围,代替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行使权力。
二者关系:新闻舆论监督犹如一柄双刃剑,运用好威力很大,运用不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
对司法监督的作用
正向:对于明显的司法不公,新闻媒体应进行 公开的监督、批评
反向: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所谓的 “ 分析定性 ” ,形成足以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 失去公正性和权威性 , 误导公众
新闻出版自由
是 具体 的而非抽象的
1. 新闻出版自由是 具体的阶级 的自由。
2. 新闻出版自由的 内容 是具体的。
3. 新闻出版自由总是处于 特定的时空环境 之内,其实现程度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连。
是 相对 的而非绝对的
1. 新闻出版自由受到 宪法和法律 的制约。
2. 新闻出版自由受到 国家利益 的制约。
3. 新闻出版自由受到 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 的制约。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新闻出版自由的享有主体及享有程度是不同的。
资本主义 新闻出版自由是 资产阶级垄断财团 充分享有的权利。
社会主义 新闻出版自由是 最广大人民 共同享有的自由。
新闻法治
法律依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
其他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国际条约
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
重要文件
主体
公民和法人
义务
1. 新闻报道不得危害 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2. 新闻报道不得危害 社会公共利益
3. 新闻报道不得妨害 司法公正和司法秩序
权力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手段。
新闻宣传
定义:宣传是行为主体借助 媒体 通过一定的形式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志和行为的一种 社会传播活动
要素
主体
宣传活动的 组织者和实施者
内容
影响他人意志和行为的事实以及依据事实所阐明的道理和思想
媒体
宣传活动的 载体和中介
形式
采用的手法、传播途径和具体方式
对象
目标个人或群体(受众)
基本方式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我国对外宣传的基本要求
1. 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2. 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
3. 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4. 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5. 讲究传播艺术
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