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影像诊断学——膈肌病变
第四版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章呼吸系统第八节膈肌病变,包含膈疝、膈膨升、膈麻痹、膈肌肿瘤(书上无)。
从中医基础理论上整理的五脏笔记,包含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系统联系和该部分重点内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包含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实验诊断学泌尿系统疾病包含: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试验(肾小球滤过功能)。适合考前记忆和建立体系思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膈肌病变
膈肌解剖
横膈由薄层肌腱组成,介于胸腹腔之间
呈圆顶状,右膈顶在第5~6前肋间水平、第9~10后肋水平,右膈比左膈高1~2cm
内高外低、前高后低
平静呼吸状态下膈运动幅度约1~2.5cm,深呼吸时可达3~6cm,膈运动两侧对称
三大裂孔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裂孔
四个膈孔
两个在前称为胸骨旁裂孔(前下肋胸骨间隙),两个在后称为胸腹裂孔,是膈的薄弱环节,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也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膈疝
定义:腹腔脏器和结构通过膈肌进入胸腔内的疾病
分类
先天性&后天性
外伤性&非外伤性
外伤性膈疝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膈肌破裂,导致腹腔脏器疝入胸腔。
闭合性
多见于车祸,腹部挤压伤可使腹腔内压骤然增大,内脏冲击膈肌导致膈肌破裂
右膈其下因有肝脏保护和缓冲,不易发生破裂,故常发生于左膈。
开放性
多见于胸部刀刺伤或枪伤。通常开放性膈损伤的范围比钝性暴力造成的膈肌裂口小。疝环小,易发生嵌顿或绞窄。
临床表现
如膈肌的损伤严重,疝入胸腔的脏器多而压迫心脏,可有呼吸困难、发绀以及休克等症状。
疝内容物可刺激膈神经引起左胸痛,甚至可反射到左肩或左臂。
多数表现为创伤愈合后,胃肠道、大网膜等脏器反复进出于疝环,而出现左上腹间歇性隐痛。故外伤性膈疝丛产生到患者就诊可以间隔数月甚至十几年。 需要仔细询问病史。
X线
膈面部分或完全消失
胸腔内可见含气液面的肠袢。消化道钡餐造影可现实胃及肠袢的移位情况。
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肺受压而膨胀不全。
相应部位如果见骨折征象,有助于提示诊断。
站立位与卧位检查时形态改变,提示为滑动性疝。
CT
薄层扫描显示膈不连续。矢状面重建可进一步显示膈肌损伤的区域。
胸腔内可见胃、肠和网膜等结构。 扫描前口服1~2%碘对比剂可明确疝入胸腔的胃肠结构。
同时CT还可以了解腹部实质性脏器及胸壁结构等损伤情况。
滑动性&嵌顿性
好发部位
胸腹裂孔疝
胸腹裂孔疝左右各一,在膈的后方,在胚胎时期是开放的,出生时为结缔组织封闭。如果闭合不全,则可发生膈疝。
是婴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膈疝
临床症状
小的胸腹裂孔疝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大的胸腹裂孔疝由于心肺受压,可产生严重的循环、呼吸障碍,出现胸闷、气急、心率加快和发绀。同时可伴有胃肠道功能改变,出现腹胀、反酸、吞咽困难等。胃肠道梗阻则出现呕吐,需急诊手术。
表现为膈顶后方局限型凸出影,呼吸运动对其大小影响较小。
疝内容物多为腹膜后脂肪组织,也可包括肾脏上下极; 胃肠道疝入胸腔则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气体影,且可伴有气-液平面,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明确诊断。
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肺发育不全或因受压而膨胀不全。
左膈后外侧好发,采用薄层扫描有可能显示膈肌缺损的部位
较小时,表现为膈上方球形突起,边缘光整,内容物多为脂肪。
较大时,可见含气肠袢、脾脏或肾脏疝入胸腔。 扫描前口服阳性对比剂或增强检查更易明确疝入胸腔的脏器。
观察是否合并心脏纵隔移位,是否合并肺膨胀不全等。
胸骨旁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
横膈缺损部疝
膈膨升
概述
膈因先天性发育不良,肌层变薄弱而上抬凸入胸腔。
老年男性多见
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但若膈升高达第3前肋水平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新生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原因
膈的发育异常,主要为纤维减少
出生时膈神经损伤,或其他病变侵犯膈神经
突然剧烈的腹内压升高
局限性
以右侧多见
弥漫性
整个半侧膨升,以左侧多见
影像学表现
右膈前内方半圆形密度增高影向胸腔膨出,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可稍变平坦,密度均匀,边缘光整。
一侧弥漫性
膈位置升高可达第3、4前肋,但其形态大致正常。
膈活动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矛盾运动。
心影受压移位,且随呼吸运动出现摆动。
邻近肺组织出现继发感染或肺不张。
由于左侧膈升高使胃体上移,可致胃扭转。
人工气腹还可以对膈厚度进行测量,可提示膈肌变薄。
膈麻痹
定义
是指膈神经受损导致由膈神经下行的冲动不能达膈肌,使膈肌弛而上抬,呼吸时无活动或出现反常运动。
主要表现为膈的升高和矛盾运动,其特点为膈的升高不明显,但矛盾运动幅度很大
(矛盾运动:正常两侧膈肌同时随呼吸上、下移动,若呼吸时两侧膈肌呈反方向移动,即称为矛盾运动)
可采用卧位透视观察,嘱其急促吸气较易显示; 也可用高质量的X线片记录,需拍吸气相与呼气相。
鉴别诊断
膈的高度及整体活动度正常,腹腔内容物通过膈肌缺损疝至膈上。
膈连续完整,膈位置升高。
膈升高不如膈膨升显著,但膈的矛盾运动幅度较大。
膈肌肿瘤
膈肌原发肿瘤少见,大部分为继发性,常来源于其周围器官(如肺、肝、胆囊、食管、结肠等)肿瘤转移或直接浸润。
原发肿瘤主要来源于间叶组织,良恶性发病率相似,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
肺底部膈上 半球形肿物,基底部为横膈
透视时肿瘤随膈运动,有粘连时则活动受限
CT易与肺肿瘤鉴别,但不易与胸膜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