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事务性公文写作指南
这是一篇关于事务性公文写作指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上、总结类事务性公文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信息沟通类事务性公文信息与简报、展望类事务性公文计划与方案等。
编辑于2022-12-10 15:14:10 甘肃事务性公文写作指南
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上
事务性公文与法定公文的区别
从作者身份来看
法定公文
作者是各级领导机关、单位或其领导人
事务性文
作者可以是具体职能部门,也可以是机关工作人员。
从格式规范来看
法定公文
有国家规定的严格统一的法定格式,有严格的制作权限、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
事务性公文
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不像公文那样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严格规范的制作权限、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
从实际作用来看
法定公文
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其法定作用极其明显
事务性公文
只有参考和指导作用,而不具有法定作用和效力
从行文方向来看
法定公文
可以单独形成文种,用“红头”文件直接发布,且有固定的行文方向
事务性公文
常借助某种公文作为载体发布,行文方向相对更为灵活
从表现手法来看
法定公文
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和议论
事务性文
结合运用上述三种表现手法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描写甚至抒情等文学手法
事务性公文的目的
目的是推动工作,因此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这一属性在工作报告、调研报告、领导讲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事务性公文要着力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文章的指向始终聚焦在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上
针对问题讲道理、提措施,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协调步调上着墨使力,只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评判标准
好的事务性公文,让人看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
明白“为什么”
知晓“办什么”
了解“怎么办”
把问题、道理、措施、要求表达得干净、清爽、明白
简单地讲,就是要对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管用、有用、实用。
事务性公文的特点
第一,对象比较具体。
事务性公文虽然不像法定行政公文那样,必须写明负责公文处理的主送机关,但其写作对象也是十分明确的。一份事务性公文是为哪些人撰写的,要求哪些人了解并使用,都需要很具体。事务性公文的撰写者首先要对写作对象的范围和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第二,格式相对规范。
事务性公文的格式,虽然不像法定公文那样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长期的应用中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惯用格式。各种事务性公文的构成要素及各构成要素的写法,通常有一定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写出的事务性公文才能合乎规范,便于人们使用。
第三,内容要求实际。
各类事务性公文都是为解决问题、处理事务而撰写的,撰写事务性公文要以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为原则。观点的确立、材料的使用既要切合实际,又要具体可行。写作形式的运用,要讲究实际效果,有利于内容的落实。
第四,写作讲求时效。
一项工作的完成,一个问题的解决,大多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为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而撰写的事务性公文,只有在限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总结类事务性公文 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
工作总结对内对外都有
经验材料主要是用来对外进行交流分享和推广使用的
内容侧重不同
工作总结以成绩为主,侧重于事实
经验材料则以经验为主,侧重于观点和体会
写作的方向不同
工作总结基于系统的梳理和盘点,更强调全面性
经验材料重在找出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更强调典型性
经验材料是工作总结的高级版,它不但有成绩,还有经验,在事实之中融入了理性认识,进行了升华和提炼。
工作总结
概念
它是对一定阶段内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系统的回顾梳理、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升
目的
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加强和改进今后的工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工作总结
管理总结
学习总结
活动总结
会议总结
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
全国性总结
地区性总结
部门性总结
本单位总结
班组总结
个人总结
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
月总结
季总结
年度总结
阶段性总结
等
从性质的不同
全面总结
专题总结
结构
1. 标题
一类是公文式标题
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和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2016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二类是非公文式标题
如只写《工作总结》
2. 正文
前言
前言即正文的开头、引子,简要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做必要的铺垫。
主体
做法和体会
成绩和问题
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
经验和教训
存在问题的根源和需要从中吸取的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下一步思路打算
提出今后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结尾
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也可以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
3. 尾部
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则可不再写。
要求
标题要对。
一般是“主体+时间段+事项+总结”。
标题规范的意义
一是便于存档
二是便于查找
引言要精。
引言应短而精,官话、套话、废话要少,尽早进入主题。
总结要全。
主要有业绩和特点两大部分
业绩部分
要在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从不同的方面分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但条数不宜太多,变成了流水账
特点部分
特点是全文的精彩之处,主要写独特的地方、主要的亮点、重点的成绩、取得成绩的经验等,这部分写得要比业绩部分更精练、更浓缩,主要是一些“干货”
不足要准。
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和遗憾,一定要找准写好。
特别是要把领导认为存在的问题、员工感觉存在的问题和阻碍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对,深刻反省,写深写透。
不足的条数一般不超过成绩特点的条数。
改进要实。
针对问题和不足,如何改进和提高,这部分一定要写好,要形成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步骤,不能变成虎头蛇尾,也不能空喊口号。
思路
总结,其实是先总后结,总是总揽情况,结是结晶思想。 总结要写好,要做到情况清楚,思想有力,写法上还要创新。
首先,总的情况要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既要进得去,就是要朝着“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的功夫,又要出得来,就是要跳出局外对照比较,这样,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成绩,哪些是主要的问题,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当写或不当写。
在“总”的过程中,要提升认识的深度,从情况总汇到情况总揽。
情况总汇是“一天说不完”,把情况了解得全面丰富
情况总揽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准确掌握情况当中的要害
总汇是基础,总揽是升华。总汇需要花功夫,总揽需要有能力,这种能力是从总体上驾驭、从宏观上把握、能够提纲挈领的能力。
其次,要结晶出思想认识。
总是事实,是依据,是基础和前提;结是结论,是思想,是本质和规律。我们说,总结总结,总易结难,总结的根本特性就在“结”上面。
做到“四个坚持”才能结出思想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求本质求规律。既要“就事论事”,更要“就事论是”
二是坚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
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
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前景光明,又要看到道路曲折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
总结报告要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力求前瞻性
四是坚持特色总结的追求
特色贵在发掘,贵在比较。
一方面,先要有工作特色,再有总结特色
另一方面,总结也有“能动性”,也有一般工作的特色总结
特别要注意发掘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这是特色的根本来源
再次,文章贵在创新,总结写作的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
一是思想上创新。
主题思想是主线,支点思想是精彩观点,一般表现在经验和体会里,也可表现在做法与成绩里,还可表现在问题和教训里。
二是材料选择上创新。
总结对材料有“两次需要”:一次需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再次需要“围绕主题精选材料”。最后用在总结中的材料,要适量,要准确,要典型。
三是结构上创新。
总结的格式大都是两段式或三段式,成绩一段,经验体会一段,后面再写问题和打算,这是常规。但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从时间上布局也可,从空间上调度也可,夹叙夹议也可,用关键词串联也可,无一定之规。
四是语言上创新。
总结报告的语言特色,应该追求平实、简洁、生动、深刻、精辟、有力。
其表述手法多用叙述、议论,可用描写,偶尔还可抒情。最好能有点睛之笔,尽量让人记住一两个好句子。
经验材料
概念
就是要给人介绍经验的,阐述自己值得一提的经验、做法,以期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重视,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而且这些经验是具有启发性、普适性的,能被推广、扩散甚至能够被复制的。
结构
经验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
1.标题
公文式
即标题的写法类似于法定公文,由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如《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级科技工作的经验介绍》《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浅谈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体会》等。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庄重平实,基本信息交代清楚;缺点是生动性较差,缺乏个性公式化,不能提供更为具体的内容信息。
论文式
即标题的写法类似于议论文,往往由文章的主要观点构成。
这种标题的优点是比公文式能够提供更为具体的信息,特别是可以采取多种修辞手段营造生动效果以吸引读者,如提问式、设问式、反问式、比喻式、拟人式、引用式等。这类标题灵活多变,比较生动,缺点是读者不能从标题中直接了解单位、文种等基本信息,缺乏文体感(不能通过标题区分是公文还是评论)。
新闻式
即标题的写法类似于新闻消息,整个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分双行组合而成,又称“双行式”“组合式”
如《我们何以三年跨出三大步?——某某市发展“双高”农业的几点体会》等。
这种写法实际是融合前两种写法而成的,即主标题在上为一个“论文式”标题,副标题在下为一个“公文式”标题。由于二者优势互补,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因而目前被人们普遍采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的主标题一定为“论文式”,在下的副标题一定为“公文式”,二者位置不可颠倒。因为,有感染力的“论文式”标题应当在前才有利于发挥其吸引读者的作用。
2.开头
由“总述、总评、主旨”三个要素组成
总述
开头先总述总结对象过去的工作和工作背景
总评
之后以对过去工作的评价作为依据
主旨
用“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一类语句点明主旨并作为过渡,转入作为文章主体的分旨部分
3.主体
经验总结主体部分的要素构成和写作要点与一般的总结材料有较大不同,由“思路、做法、效果”三个小要素组成。
思路
是“经验”最核心的内容,是工作成绩背后的思想意图
这一要素的写作要求是“清晰、正确”
“清晰”即明白、清楚,不能含糊其辞、不知所云。
“正确”即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做法
就是实现思路目标的具体途径,它的写作要求是“具体、切实”,是非常具体且能够直接仿效的,内容是全面的、周密的,又都是切实有效、切实可行的。
效果
就是由思路和做法产生的结果。
经验需要效果来证明,以增强人们仿效的愿望与信心。
“效果”要素的写作要诀是“真实、充分”,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不能胡乱捏造,是全面展示的效果,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经验材料的主体部分一般由若干条经验组成(一般不超过三条,顶多四条,条数太多容易引起别人心理逆反),而每条经验则按“思路、做法、效果”三要素进行循环陈述。每条经验前可用小标题强调。如果经验只有一条,则主体部分只由“思路、做法、效果”三个要素层次组成。
好材料的衡量标准
一是题目上,口子要小,立意要新。
口子张得太大,什么都想写,反而什么都说不透。反之,口子收得小一些,集中写某个方面的经验,不仅能写得充实生动,还能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立意要新颖独到,“出新”不是脱离实际地哗众取宠,而是要通过对材料的提炼,发现他人未发现的东西,抓住普遍存在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或是人们都想办而不知怎么办的事情去总结和提供经验。
标题要朴实醒目,总的原则是既要力求朴实,让人一看便知主题是什么;又要力求醒目,让人看了能留下深刻印象。
二是素材上,情况要真,挖掘要深。
经验材料靠事实说话。
要写出有价值的经验材料,首先要在调查情况、占有素材上下功夫。
首先,要围绕主题挖掘素材。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目的很明确,这种时候围绕主题,按照既定方案去了解效果和寻找事例。
二种是目的不是很明确,这就需要通过初步调查,尽快把主题大致明确起来,然后再围绕主题去充分挖掘和占有素材。
其次,要点面结合挖掘素材。
点,是指典型事例;
面,是指综合情况。
有点无面,经验就缺乏说服力;有面无点,经验则缺乏感染力。因此,在挖掘素材的时候,既要注意掌握面上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典型事例。与其把十个例子点到,不如把一个例子写好。
特别提醒的是,要不带框框挖掘素材。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总是先搭好架子再去了解情况,这样很容易挖掘不深。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了解典型事例和综合效果上。这方面的素材充分占有了,主题、观点、做法、体会等都可以从中产生。
三是结构上,谋篇要精,布局要好。
常用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一种是横式结构
从几个侧面和角度来说明,观点或做法相互之间为并列关系。它们之间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出现遗漏,不能把大小不一的问题相提并论。
二种是纵式结构
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来叙述,几个观点或做法,既互相联系,又逐步深入,相互之间为递进关系,不能违背规律而任意将其颠倒。
三种是纵横交叉的结构
就是在总体的横式结构中,每个内容用纵式结构,或者反过来,在总体的纵式结构中,穿插使用横式结构。
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具体到每个问题或每个做法,一般都由思路、做法、效果三要素构成,也可以理解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即提出问题,讲清目的;
“是什么”,即回答问题,交代做法;
“怎么样”,即运用结果,证实效果。
四是文字上,行文要活,语言要美。
第一,思想文字都要精。
思想要精辟,抓住要害,写出深度,防止一般化;文字要精练,三言两语就切入正题,引出下文,不要弯弯绕。
第二,表述方式要灵活。
条理不清不行,但通篇“一是、二是”也容易显得死板。只有把条理与灵活这两者都照顾到,才能做到既思路清晰,又生动活泼。
第三,进入角度要有异。
在同一篇经验材料中,每个问题的进入角度最好有所区别。为了避免雷同,有的从正面切入,有的从反面切入,有的从侧面切入。
信息沟通类事务性公文 信息与简报
信息
作用
作用具有四个方面,简单讲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分类
动态类
反映某一方面的动态和新情况,内容单一简要,高度概括,结构简明,篇幅较短,主要交代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等要素,具有新闻报道的特点
经验类
除了说明情况外,还要交代背景和目的,具体介绍主要做法、介绍成效,内容比较全面、完整,篇幅相对较长
问题类
需要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分析趋势或提出对策,旨在引起对问题的重视和警醒
建议类
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重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建议,力戒原则笼统
决策落
包括贯彻落实上级重要精神的信息、反映上级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后具体实施情况或存在问题的信息
不管哪种类型的信息,只能一文一事,不要一文几事
简报
作用
反映情况,交流经验,传播信息
分类
工作情况简报
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动态和一般工作进展情况
经验交流简报
专门用来简要介绍一些工作经验的简报
会议简报
在某一会议召开期间,为交流代表观点、反映会议动态而缩写的简报
信息简报的写作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求真。
要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内容来自客观事实,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情况,没有主观臆造,没有未证实的猜测。
二是求准。
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工作思路,准确表达工作成绩,准确指出存在问题。特别是涉及时间点、数据等关键信息时,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三是求深。
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每一条信息中挖掘有用的部分,做到见人之所未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指明工作方向,给人以启迪。
四是求新。
注重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提供新情况,反馈新问题,启发新思路。
五是求快。
信息简报的时和效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没有时就没有用,没有用就没有效。紧跟现实发展变化,反应快速、新颖,突出新情况、新角度、新成效,做到第一时间快速收集、快速加工、快速提炼、快速报送。
信息简报写作要领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环节是选题。
善于抓选题体现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做到“五个盯住”
盯住会议,确保常态信息不漏网;
盯住时事,确保时事信息不“落下”;
盯住文件,确保工作信息不掉队;
盯住媒体,确保舆论信息有回应;
盯住基层,确保原创信息有深度。
第二个环节是搜集素材。
要围绕信息主题,收集到足够的素材,确保有“干货”。
第三个环节是拟定标题。
信息的标题,有的直述内容,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有的概括归纳,主要用于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综合信息,有的是评论建议,把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并且在标题中常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
一篇好的信息,应当通过标题很好地传达信息的内容,做到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
第四个环节是确定结构。
信息简报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等几个部分组成。在内容布局上比较灵活,既可以选一种适合于表达的逻辑结构或形式结构,也可以不依定规,有所创新。
第五个环节是撰写。
信息简报的写作,要做到简短,在尽量短小的篇幅中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要逻辑严谨,观点和材料一致,上下文联系紧密;
要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主次有序,脉络清晰流畅。
展望类事务性公文 计划与方案
展望类事务性公文的概念
就是机关、团体、单位的组织领导者从实际出发,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实现步骤等做出的预测和设想,并把这些设想写成系统化、条理化的书面材料。
这类文书虽未列为国家正式公文,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组织经常用到,使用的频率较高。
计划类公文
分类
规划、刚要
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带有全面性和长期性
方案、预测
时间跨度小,多指专项工作,思考得较细
计划
时间有长有短,内容可全面可单项,如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季度和月度计划,内容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生产计划、教育工作计划等
设想、打算
属于初步的或非正式的内容,设想的时间较长,打算的时间较短,思考不很周密,带有粗线条的想法
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未来工作的,结果和成果也要在今后才能体现
作用
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通过这样的文件,对某项工作如何开展,集中各方智慧,表达集体意志,形成共识,利于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执行。
二是明确规范、引导方向。
对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措施等给出方向、构想、要求,使工作的开展不偏向、不越轨。
三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便于操作。
对工作做出明确安排,让人可以照章操作,有明确的“指南针”“路线图”“时间表”和“工具箱”。
特点
一是超前性。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超前意识,而在写作计划类文书时这一点尤为突出。因为,规划、计划必须事前制定,所以制定规划、计划必须有超前意识,这才能使规划、计划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创新性。
不论是中长期计划,还是近期计划,其内容都要有新意。
如果每年的计划都是“老套套”,那么这个计划可以不要。
对一个地区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思路、新措施。
对一家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战略。
三是指导性。
规划、计划、方案等经过上级机关审批以后,就具有了权威性。
它既是行动的方向,又是指导工作的根据。
写计划类文书前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慎重落笔,防止失误。
四是客观性。
计划类文书虽然是人们主观意志对未来的设想,但是,这种设想并不是幻想,或者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有实现可能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一般地说,在写规划、计划前,先要深入调查,充分占有资料,了解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指标和措施。
计划类文书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纯主观的产物。
五是集体性。
体现在起草的过程要集思广益,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博采众长,也体现在文本内容要便于大多数人理解和操作。
六是严肃性。
它的写作是严肃的
要贯彻执行好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有大局意识,反对本位主义,要实事求是,不能主观主义,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等;
它在执行上有严肃性和约束力
推出了就要遵照实施,是可测量、可检查、可评估的,要有相应的部署、督导、检查及追责
结构
1. 标题
计划类公文的标题基本一致,都是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
例如《××公司下半年党建工作计划》《××大学50周年校庆活动方案》《××协会关于加强法律专业人才培训的实施办法》《××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局2015年改革工作要点》等
其中,单位即施事主体,也就是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的组织、承办者,是一级机关、团体和组织、团队,在内部使用时单位名也常常省略;
事由即具体的工作内容、活动事项。文种即“计划”“方案”“要点”等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标题都应力求简明、准确,使人一目了然。
2. 正文
第一部分,导言。
它介绍写此规划或计划的背景,交代公文撰写的依据,说明公文的目的及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任务。
是计划类公文的核心,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如果不提任务、目标,那就没有制定规划、计划的必要。
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总的任务和目标,说明本地区、本单位在计划期内的总体任务及所应达到的目标;
二是具体任务,例如农业、工业、交通、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任务和目标,以及发展的要求。
总的任务要概括写,具体任务应分项、分条写。
上述内容是就大的、全面的计划而言的,至于短期计划和某项工作计划,不必这样分开写。总的任务和具体的任务可合并起来,可分条写,也可不分条写。因为这类计划比较简单,内容又不太复杂。
第三部分,因素分析。
这部分是对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说明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或困难有哪些,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正视不利条件与困难。
这部分可梳理成几条写,即有利条件几条、不利条件几条,对于那些不稳定的可变因素也要估计在内。
第四部分,措施和步骤。
这部分是这类公文的重点,也是任务部分的延伸。
没有任务,就谈不上措施;没有措施,任务就是空中楼阁。
所以,计划类公文有两大部分最重要:一个是任务,一个是措施和步骤。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缺少的两部分。
写措施和步骤可梳理几条写,可用一二三四序数词,也可用小标题,使措施之间隔开,重要的放前面,次要的放后面。重要的措施和步骤要尽可能写细写实,便于执行单位操作。不太重要的措施和步骤,可概括写,一笔而过,也可省略不写。
以上这四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是一环套一环的。不管公文结构如何调整,写作计划类公文时有三个问题都是要回答的,即写作的依据是什么,它的任务要求是什么,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
注意
一是基础材料要准确。
写作的各种基础材料,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情况、历史资料等,一定要准确、真实,不能有假。
如果以假材料为依据,推测出来的设想将使规划、计划很难实现,还可能会造成重大失误。
二是任务目标有余地。
公文所提出的任务、目标和各种措施、要求,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脱离现实、好高骛远,也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所以,在任务、目标、措施上应留有余地,允许有上升的空间。就是说,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或超额完成计划。
三是使用朴实的语言。
与总结、调查报告不同,这类公文不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一般使用朴实庄重的语言。因为它的内容是要求人们未来去做的工作,人们只有理解清楚,才能很好地执行。所以,语言要朴实无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特别是对任务目标的表述决不能含糊,一定要清清楚楚,表达准确。
研究建议类事务性公文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基于某种工作意图,对特定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后,根据所掌握的真实情况以及所揭示的本质规律,对实际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文体。调研报告的写作难度较大,但作用和效果也很大。
目的
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既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特点
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
写好调研报告,要领在抓住一个“真”字。真就是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始终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主观片面性。
分类
一是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地区、某领域或某事物的基本面貌
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标题
一般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的、什么问题的调查。
前言
一般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
主体
由于主体内容涉及面较广,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
例如
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若干方面来撰写;
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
二是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
标题
一般要反映主题。
前言
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
主体
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还要写切身体会;
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结尾
可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指出不足、展望未来。
在行文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谦虚,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经验的推广。
三是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
这类调研报告写作的特殊性缘于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哪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在结尾时,还应如实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利于改进和完善。
四是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分类
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而撰写的调研报告
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
二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撰写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
标题
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甚至带有一定感情色彩
如《主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具有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
主体
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
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
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
结束语
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也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五是研究探讨性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论证性,主要用于研究探讨某项政策或工作,以统一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用于在做出某项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调研。
标题
大多数采用直述主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做标题
如《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哪里——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
前言
一般提出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主体
不仅事实材料要充足有力,还要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应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批驳。因此,这类调研报告应把立论和驳论有机结合。
结束语
可采取归纳全文,强调主旨的方式结尾 也可采用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结尾。
事实、观点的来源
“两找”:找题材,找观点
会找“题材”,善于抓重点,抓热点,抓难点,抓特点。
概括起来,收集调研题材有“10字”法
政策堆里“筛”题材
文件堆里“挖”题材
领导口中“理”题材
联系上级“摸”题材
参与活动“追”题材
深入基层“捞”题材
掌握规律“抓”题材
情况反馈“提”题材
跟踪问题“找”题材
沟通外界“求”题材
会找“观点”
登高才能望远
应该站在政治的高度观察问题
站在领导的高度发现问题
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
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
站在发展的高度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注意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找观点,从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上找观点,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找观点,在他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中找观点。
“两动”:“动脚”和“动脑”
调查事实要勤于“动脚”。
就是要迈出步子走下去,踏踏实实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口去问,把握问题的脉搏,切中问题的要害。
要“横着走”,走出去,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和沟通,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
处理调研材料要多“动脑”
既要强调和忠实于素材的真实性,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基本要求有四条
一是理论上能自圆其说,站得住脚;
二是不违背、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符合国情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四是主题明确,情况清楚,内容具体,建议准确,语言简洁。
三个结合
一是与形成规范性文件、制订政策措施相结合;
二是与出主意、当参谋相结合;
三是与加强宣传、推广经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