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造型艺术
艺术概论第六章 绘画、雕塑 。雕塑的主要分类包括制作工艺、体裁、样式、表现手法和形式,还介绍了雕塑与绘画、摄影、书法的区别以及中国雕塑发展史等内容,非常全面。
艺术概论第六章:“笔法”,用笔的方法,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表现笔意的具体做法,才能真正传达艺术家独到的风格、气质和笔墨情趣。
第五章实用艺术第 2、3节艺术概论思维导图,导图主要丛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作品鉴赏几个方面作了知识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造型艺术
主要种类
定义: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
都属于空间艺术;统称为美术,或视觉艺术
区别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形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
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
澳大利亚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法国拉斯洞窟
我国最早的帛画-湖南楚墓帛画《人物龙凤图》
绘画
定义: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早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分类
体系:东方绘画—中国画;西方绘画—油画
题材内容: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等。
作品形式: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中国画的分类
大类:壁画、卷轴画
装裱形式:收卷、挂轴、册页
表现特点:工笔画、写意画、
画料: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
中国画的特点
工具材料上,采用特制的笔墨纸砚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或“彩墨画”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甚至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笔”指勾、勒、皴、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的技巧和手法,表现出线条情趣
“墨”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烘然泼积等墨法,墨色变化,“墨分五彩”或“六彩”
构图方法,采用散点透视法,视野宽广辽阔,沟通灵活自由,物象随意列置
营造空间
全景式空间:由高转低、由低转近的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如:后梁画家荆浩的山水名作《匡庐图》
分段式空间:突破时空的局限,一组镜头不同场面。如: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画家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分层式空间:划分三层,一个时空将三个空间相联系。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图
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结合,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处理形神关系时“神形兼备”;造型和意境表达要求“气韵生动”
中国画总体美学追求,在于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意、寄托情思
留白,留下想象空间
清代画伦家笪重光“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画筌》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西方绘画更加重视客观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中国画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
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
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
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追求“传神”或“意境”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
南齐谢赫提出“绘画六法”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
唐代画伦家张彦远将绘画总结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为代表的的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艺术精神:“道”(精神性)“气”(生命性)“心”(主体性)“舞”(乐舞精神)“悟”(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
中国绘画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六朝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唐宋,中国绘画艺术达到最高峰。画圣“吴道子”
“元代四大家”“吴门四家”:沈周、文徽明、唐寅、仇英
明末清初“四大名僧”:石涛、八大山人、石谿、弘仁
“扬州八怪”,清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一批革新派画家的总称,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调个性表现
版画的分类
“凸版”:木刻、麻胶版画
“凹版:铜版画
“平板”:石版画
西方绘画发展史·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家、雕塑家乔托—欧洲绘画之父、现实主义画派鼻祖
古典油画: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雕塑
制作工艺:分为雕刻和塑造两大类
体裁:纪念性、建筑装饰性、城市园林、宗教、陵墓、陈列性
样式: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
表现手法和形式:圆雕(浑雕)、浮雕(凸雕)、透雕
雕塑与绘画、摄影、书法的区别:
雕塑实在三维空间里用物质材料创造出实体形象
用视觉感官感受,触觉感知,唤起艺术形象,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
从多角度欣赏,结合周围环境欣赏,更富有生动、逼真的艺术魅力
雕塑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更加凝练、集中、概括和典型的艺术手法。如霍去病墓前墓前的《马踏匈奴》
中国雕塑发展史
商周时期—青铜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秦汉时期,古代雕塑艺术达到最高峰时代。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麦积山堆等
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发展迅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东晋,戴逵父子被后世看作中国佛像雕塑奠基人
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塑圣”
元明清时期,小型玩赏性雕塑
西方雕塑发展史(四个辉煌时期)
第一高峰—古希腊罗马时期
米隆《掷铁饼者》
菲狄亚斯《命运三女神》
古希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法·雕塑大师罗丹“古代的神品”
古希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卢浮宫三宝:《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达·芬奇《蒙娜·丽莎《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第二高峰—文艺复兴“画坛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哀悼基督》《昼》《夜》《晨》《墓》组雕、《摩西》
第三高峰—19世纪法国雕塑
浪漫主义流派代表吕德《马赛曲》
现代主义罗丹《巴尔扎克像》《加莱义民》《地狱之门》《青铜时代》《思想者》
第四高峰—20世纪西方雕塑
马约尔的大理石雕塑《地中海》
亨利·摩尔《国王与王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