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主要的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
抗原(Ag)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1、Robert Koch提出来病原菌致病的概念;2、Louis Pateur发现炭疽杆菌,其后又将狂犬病病原体经过兔脑连续传代获得减毒株。制备成减毒狂犬疫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腔
一、骨髓
造血器官、各类血细胞的发源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1、红骨髓
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多种细胞因子
血窦
2、黄骨髓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人HSC主要表面标志为CD34和CD117,不表达各种成熟细胞谱系相关的表面标志。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树突状细胞来自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
2、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后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
主要是IgG,其次是IgA
二、胸腺
(一)胸腺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胸腺的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TSC)
胸腺上皮细胞(TEC)、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
胸腺的结构
1、皮质
2、髓质
(二)胸腺微环境
1、细胞外基质
2、胸腺基质细胞
3、局部活性因子
决定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
(三)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作用
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靠近背膜下为浅皮质区,是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
在该区域内,大量B细胞聚集成初级淋巴滤泡,或称淋巴小结。
初级淋巴滤泡主要含未受抗原刺激的初始B细胞,无生发中心(GC)
B细胞缺陷时,皮质缺乏初级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
次级淋巴滤泡是初级淋巴滤泡受刺激后出现生发中心的细胞群
浅皮质区与髓质之间的深皮质区又称副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区
含有自组织迁移而来的DC,高度表达的MHCII,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
髓索
主要由致密的淋巴细胞组成,主要为B细胞和浆细胞,部分含有T细胞和巨噬细胞
髓窦
富含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捕捉和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淋巴结的结构
子主题
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场所
3、过滤作用
4、参与淋巴再循环
二、脾
(一)脾的结构
1、白髓
密集的淋巴组织
动脉周围淋巴鞘
脾小节
边缘区
围绕中央动脉分布
2、红髓
抗原提呈
(二)脾的功能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脾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而淋巴结主要是对由引流淋巴液而来的抗原产生的应答。
脾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管(PP)及阑尾等,是发生粘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粘膜是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的主要部位
(一)MALT的组成
1、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
(1)派尔集合淋巴结(PP)
发生肠粘膜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M细胞是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
(2)上皮内淋巴细胞(IEL)
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2、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抵御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表面有上皮细胞,无结缔组织,无输入淋巴管
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二)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
1、行使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2、产生分泌型IgA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是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且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粘附分子(又称归巢受体)与特定的组织HEV表面的粘附分子(又称血管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细胞的去向(粘膜、皮肤或炎症部位等)
参与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1、使淋巴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为合理
2、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及APC接触的机会
3、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免疫细胞
4、参与淋巴细胞库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