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蛋白质合成的机理思维导图分享!下图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包括非核糖体肽、真核肽链合成、原核肽链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值得收藏学习。
第六章 3.DNA序列测定[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2.目的基因制备[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1.分子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
真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蛋白质合成的机理
原核肽链合成
氨基酸的活化
肽链合成的起始
三种起始因子指导mRNA,tRNAi和rb装配起始复合物
具体过程:3结合rb小亚基E位,防止大亚基结合;1结合A位,防止负载tRNA结合;结合了GTP的2与1结合,促进负载met的tRNAi结合到P位;RBS与16SrRNA结合,起始密码子正好处于P位点;起始密码子与tRNAi配对,3释放;大亚基结合,2、1释放,形成70S翻译起始复合体。
特点
在起始复合物中,mRNA的AUG,tRNAi以及rb都有着正确的空间定位
只有负载met的tRNAi是直接进入P位点的,其他延伸tRNA都是通过A位点进入到P位点
肽链的延伸
进位:EF-Tu协助下的Aa-tRNA与rb的A位点结合
核糖体排斥错误Aa-tRNA机制
16SrRNA的两个A碱基可以识别tRNA-mRNA错配时的小沟,导致酰氨tRNA不能正确定位
酰氨tRNA错配,旋转进位时容易脱落
错配的酰氨tRNA不能将EF-Tu准确定位于其因子结合中心
成肽:P位氨基酸羧基与A位氨基酸氨基生成肽键
合成反向:N-C
肽键形成不需NTP水解,酰氨tRNA携带能量
移位:EFG协助下,核糖体向mRNA3'端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同时肽酰-tRNA从A位转移至P位
肽链合成的终止及释放
I类RF识别终止密码子,模仿tRNA结合到A位,招募EFG,水解移位进入到P位,同时导致原P位和E位上的tRNA脱落,随后EFG释放,IF3加入,大小亚基解离,mRNA释放,II类RF作用,促进RF释放,翻译机器解离。
线粒体、叶绿体采用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系统
真核肽链合成
翻译的起始
eIF3与40S小亚基结合,eIF6与60S大亚基结合,大小亚基分离,同时eIF1进入A位;5B与2相互作用协助负载tRNAi进入P位,形成43S前起始复合体;4F与mRNA5'非翻译区(UTR)结合;4B与4F结合激活4A,去除5'-UTR二级结构,A3S前起始复合体通过3与4F识别而与mRNA结合;43S前起始复合体向下游扫描至识别AUG;2水解获能协助自身与3离开,大亚基结合;5B水解GTP释放所有eIF,形成80S翻译起始复合物。
组成80S翻译起始复合物
起始因子种类多
5'Cap与3'polyA结构与rb的定位有关,形成闭环翻译模型,提高翻译效率
小亚基先与tRNA结合,在与5'Cap结合,扫描至AUG后在组装大亚基,开始翻译
翻译的延伸
与原核相同,包含进位、成肽、移位
延伸因子不同,没有E位,tRNA直接从P位脱落
eEF1α协助进位,eEF1β和2协助移位
翻译的终止
依赖翻译的mRNA和蛋白质稳定性调节
serA RNA拯救原核生物无终止密码子mRNA上的核糖体
真核无终止密码子介导的mRNA衰减拯救受困于mRNA的核糖体
外切体:一种参与降解RNA的蛋白质复合体,通过外切酶方式从RNA的3'端对RNA进行水解。
非核糖体肽
概念:是细菌、放线菌和真核微生物等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一系列低分子量、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多肽类次生代谢产物。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复合体,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NRP。
12345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