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词的雅化
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彻底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词的雅化
周邦彦(1056年-1121年)
1.漂零不偶的主题
表现“漂零不偶”的羁旅行役之感是他词作的重要主题
2.开启门径的咏物词
重寄托
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
3.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
(1)章法结构
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
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
(2)铺叙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
4.融化诗句的语言技巧
能自铸伟辞,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
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立意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
贴切自然,既显博学,又见工巧,深受后人推崇
5.和谐严密的音律
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
(1)与柳永一样,也长于自度曲。
(2)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协调一致。
(3)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
作品
《六丑·蔷薇谢后作》
《西河·金陵怀古》
南宋(1127年)
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
1.恋情的雅化
过滤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
2.语言的刚化
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
秉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
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3.别有寄托的咏物词
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
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齐天乐·蝉》《暗香》
4.幽冷悲凉的词境
“幽韵冷香”
5.虚处传神的手法
联觉/通感
冷月无声
清角吹寒
侧向思维
6.因词制曲的自度曲
他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白石道人歌曲》
与柳永、周邦彦的因声制词,即先曲后词不同,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词后谱曲,不受固定格律的限制,可以舒卷自如地抒发情感。
7.韵味隽永的小序
词作往往配有精心结撰的小序
不仅起交代创作缘起的辅助作用,小序自身也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8.词作的反俗为雅
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
被奉为雅词的典范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吴文英(1200年—1260年)
1.亦梦亦幻的境界
彻底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2.突变性的章法结构
师承周邦彦
清真词:结构也具跳跃性,但起承转合尚有线索可寻
梦窗词: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求。
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多义性,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3.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1)对于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与其章法结构一样,完全凭主观心理感受随意组合。
(2)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
(3)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周密
词风清丽
王沂孙
工于咏物
张炎
备写身世之感
蒋捷
兼融两派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