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七单元思维导图,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1万年)。
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十单元思维导图,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思维导图,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两部分内容。
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思维导图,包括: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成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七单元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治
1927年秋“宁汉合流”
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经济
民族工业发展
原因
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抵制洋货行动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机遇
表现
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僚资本发展
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中共挽救革命的努力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总结国民革命失败教训
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思想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根据地建设
1931年1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
先后打退国民党四次“围剿”
红军长征
背景
共产国际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践
中共中央“左”倾错误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过程
192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内容
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的领导地位
影响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度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顺利结束
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
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
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进程
第一阶段
时间
1919年5月4日
斗争中心
北京
主体及方式
学生罢课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
学生被捕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5日
上海
工人罢工
商人罢商
释放被捕学生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意义
是一场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其他条件
共产国际的支持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标志
1921年中共一大
确定了党的名称
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权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选择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为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正确的前进方向、强大的凝聚力量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必然趋势
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合作问题的决议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提出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国民革命
目标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分共事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