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15集
战国时代,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春秋以来数百年的相互征战,大多数诸侯国已被蚕食、分解、逐渐消失在兼并战争的硝烟中,脱颖而出的是当时七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编辑于2022-12-15 17:39:19 福建省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军事家
鬼谷子
纵横家
鬼谷子,老子的徒弟,兼数家学问,学生被称为纵横家。
随着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兼并战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战国中期以后,纵横家们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大行其道。
张仪
相传为鬼谷子学生,出生于魏公族的旁支,为秦惠文王制定了连横的外交策略
张仪为破坏齐楚联盟,将原本承诺给楚国的商於六百里改为六里,楚怀王大怒,起兵伐秦,大败。秦国的势力延伸到中原。
纵横家用的是软实力,借用矛盾,没有矛盾就制造矛盾,通过矛盾营造一个有利的态势,最后为军事家在战场上的决战提供一个好的态势。
苏秦
鬼谷子学生,曾一人佩戴六国相印,他的合纵策略得到许多诸侯的积极响应。
苏秦还有一个秘密身份,燕国的间谍,从事兵法五间之一的死间,用生命代价传递假情报,诱使敌人上当。
1. 成功游说齐国联合燕、赵、韩、魏合纵攻秦,不过真实目的是要灭掉齐国
2. 诱使齐国灭掉宋国,使齐国成为众矢之的
3. 公元前285年,燕将乐毅率领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
4. 苏秦间谍身份暴露,被齐湣王车裂而死。
苏秦在穷困潦倒时,在燕国受到燕昭王礼遇,士为知己者死。
苏秦死后,燕齐战争打了足足五年之久,燕国先后攻下了70多座城,只有即墨与莒还在坚守。
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出走赵国,即墨守将田单开始反攻,用火牛奇袭燕营,燕军大败。
长平之战
日益强盛的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
鄢郢之战,获得楚国大片国土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越国的观津
公元前263年,秦国攻占韩国城池,韩国欲献上党郡求和。
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投降秦国,将上党郡十七城邑献给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倾全力在长平集合了近百万大军,展开对峙。廉颇采用坚决防守的方针,秦军束手无策,双方相持了三年。
秦国成功使用了反间计,使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怯战,派赵恬代替廉颇为将,秦国暗中启用白起为上将军。
赵军大举进攻秦军,白起佯装溃退,诱敌深入。
赵军4次突围失败,赵括被射杀,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其活埋,仅释放240个年幼战俘。
长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当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六国再无力量和秦国抗衡。
是《史记》中所有秦军发动的战争中对过程和细节都记载得最为详细的一场战役。
战
国
七
雄
七国
魏国
依靠强悍的武卒,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齐国
濒临海滨,物产丰富,田氏代齐后,加强了对鲁、卫国的侵略,疆域扩大
楚国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依然开疆拓土,疆域为各国之冠。
燕国
七国中最弱,地处北方,非四战之地,所受到冲击小,在东北开疆拓土。
韩国
占据中原膏腴之地,经济发达,灭掉郑国后,实力有所加强。
赵国
长期与游牧民族对抗,胡服骑射后,兼并了北方的代国,扩充了版图。
秦国
僻处西陲,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彻底征服了周边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
战争模式
平民入伍
战国时期的战争模式是殚精竭虑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人数多寡成了最基本的制胜因素。
平民被征发入伍,按户征兵,范围是在户籍的15-60岁男子
步兵
战车是当时最主要的战争工具,战车的数量是国力的评价标准。
早先步兵都是跟在战车后面,辅助攻击以及提供后勤的。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场地从广阔的平原扩展到山林、江河和险要之地,步兵逐渐成为重要的作战力量。
步兵机动灵活,装备具有远射能力的强弓劲驽,能在远距离短时间内将排列整齐的车阵射得阵型大乱。
骑兵
战争对速度和灵活的需要,刺激了骑兵的兴起。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胡服骑射,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次变革
赵国训练出强大的骑兵部队,收编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斗力仅次于秦国。
骑兵最初只与兵车混合编制,很快发展成为单独部队与步兵协同作战,成为决定战争的关键力量
车、步、骑三种兵种的配合使用成为整个冷兵器时代兵种的基本形式,战争形态由列阵战转向野战。
武器装备
铜和铁
楚国矿产资源丰富,铜绿山是最大的铜矿开采地
战国时期是青铜兵器和铁兵器并存的时代,治铁技术的长足发展,让武器不断升级,大量钢铁兵器应运而生。
吴越的铸剑技术冠绝一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先进的铸造技术让楚国的兵器发生了质的改变。
铜驽机
韩国制造的弓弩,能射到六百步之外
甲冑
齐国的冶炼技术非常高超,甲冑的坚固天下闻名
设计合理,将人身体的大部分部位保护起来
武器的革新需求,造就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发明
军事家
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注重战略,讲怎么样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战场效果。
不仅被历代军事学家奉为圭臬,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西点军校被定为战争哲学。
孙膑
与庞涓
孙膑是齐国人,与魏国的大将军庞涓师出同门,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
庞涓急于建功立业,但深知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设计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挖了他的膝盖骨。
孙膑忍辱负重,逃回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善待。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的策略出自孙膑,田忌的真正用意是向齐威王推荐孙膑。齐威王把孙膑拜为了军师。
桂陵之战
孙膑创造了围魏救赵的经典军事战术,大败由庞涓统领的魏国军队。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孙膑采用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策略,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导致庞涓轻敌冒进,被孙膑围困在了马陵山,庞涓死于战乱中,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孙膑兵法
1972年,两座西汉墓葬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证实了孙武和孙膑不是同一个人。
《孙膑兵法》主要是在战役这个层面提供一些具体的作战原则,发展和丰富了《孙子兵法》当中的用兵思想。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5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