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篇合格公文应同时满足五个要求精简版
对“一篇合格公文应同时满足五个要求”内容做了提炼,精简,方便快速了解其中内容,快速应用,快速上手哦。
编辑于2022-12-16 20:02:14 甘肃一篇合格公文应同时满足五个要求
一是 定位准确
站在领导单位、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未来、安排工作
公文最根本的定位是:以文辅政
所谓以文辅政就是通过文字工作来辅助处理政务
如何“辅政”
上传下达、联系左右、部署工作、协助决策、解决问题
“辅政”两点注意
政治性
政策性
“辅”的要义是把握好“意图”
写作公文之前要把握行文目的或发文的行政意图。
好的意图从哪儿来?
一要研究上情。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政策
二要吃透下情。找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要了解外情。借鉴外单位的成功经验
做到“以文辅政”的三个原则
一要言之有理。
理就是道,就是规律和逻辑
二要言之有据。
文章的严谨性
每句话、每段落要有事实依据
不能主观臆断、浮夸鼓吹、矫揉造作、前后矛盾
三要言之有物。
写有针对性、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切记不可信马由缰乱写
二是 格式规范
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是它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它的内在规律和客观需要,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公文格式规范的要求
要素齐全无赘疣
位置得当无偏差
版式正确不混淆
首尾相符不矛盾
规范标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联合发布并于2012年7月1日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联合发布并于2012年7月1日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三是 结构严谨
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方式、排列次序和内部构造,即通常所说的谋篇布局。
公文结构六要素
开头与结尾、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
公文的四种常用结构模式
第一种是“篇段合一”式
全篇的结构为一段,篇段合一。
多用于发布令、呈报性报告、转发和印发通知等。
第二种是分项式
“总说—分述—总说”的结构。
多用于请示、决定、通知、函、会议纪要等公文.
第三种是条款式
又称条文式。做出适当的主次、先后排列和结构配置。
包括
章断条连式
全文分为若干章,章下列条,条目序号不受章的限制,全文条目序号连续编排
适用于内容多、篇幅长的法规、规章
条文并列式
全文不分章,条目序号连贯编排,篇幅较短的规章、制度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第四种是分部式
又称文章式。即将内容分成几个大部分或若干层次,每个部分可用小标题揭示该部分主旨,以相对完整的一个意思组成若干段落,以若干部分或若干段落形成篇章。
包括
全文内容分为若干部分
全文按层次直接分段排列
安排好公文结构的三原则
层次清晰
所谓层次,是指公文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安排。
三种方式
总分式
递进式
时序式
段落衔接
衔接指的是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的连接和转换,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段落衔接的几点注意
一是在段落划分方法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或过程中的具有相对独立的阶段划为一段
二是每个段落应准确、简洁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三是句子、段落之间的组合要有序、合理,注意上下段落间的联系
四是公文的段落应长短适度、匀称得当,不能过于冗长、累赘
五是公文的衔接需要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运用过渡手段进行衔接
内容照应
照应就是公文的题文、前后内容要关照和呼应,以加强公文的前后内容联系,增强公文的整体感
常用的照应方法有三种
题文照应
前后照应
首尾照应
公文结构严谨的方法
第一,结构必须服务主题
主题是公文的灵魂
在结构上,围绕主题进行布局
在材料选用上,要能突出主题
第二,结构必须符合逻辑
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措施、得出结论的顺序;
二是按照时间的顺序;
三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四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
五是由起因到结果的顺序。
第三,结构和符合文种
文种不同,一般其结构也不一样。
第四关 内容实际
结构是公文的骨架,内容就是公文的血肉
公文内容实际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真实准确不虚假。
首先,如实把客观实在的事实写出来,说清楚,不浮夸
其次,不掺杂主观的将观点、结论是从对现实材料的分析中自然引出来的
再次,选择材料要典型,要能反映事实,以小见大,而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充实丰富不空洞。
在事实的坚实基础上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做到“论从事出”
第三,切实可行不浮泛。
提出的政策、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能对下级机关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可行性
二是经济可行性
三是技术可行性
四是心理可行性
第五关 逻辑清晰
公文写作属于理性化的写作,是逻辑思维的产物。
体现公文逻辑性的三个方面
确立主旨中体现逻辑思维
主旨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
要用具体材料表达公文的主旨,材料应于观点统一
公文主旨的确立一般靠两种方法:
一是归纳法
二是演绎法
写作思路上体现逻辑性
“类”
即“性质、类别”,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内容上体现为情况、现状、问题
“因”
即“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在内容上体现为原因、做法
“果”
即“结果”“效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在内容上体现为成绩、收获
“法”
即是“方法”“路径”,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在内容上体现为措施、办法、要求等
公文写作的三种主要的组合方式
“果—因”(或“因—果”)关系组合
多用于总结、工作报告中
“因—法”或“类—法”关系组合
多见于通知、通告、公告、决定、意见等文体写作中
“类—因—法”关系组合方式
多见于调查报告的写作中
段落排序中体现逻辑性
一是时间顺序的逻辑
二是意义顺序的逻辑
先重后轻
常见的逻辑性问题
1.要正确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1*1000”不等于“1000*1”
2.要正确运用同一律
同一律
是指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条件之下要始终保持一种观点或一种概念。
它的主要形式是“A就是A”“如果A,那么A”。
常见的问题是偷换概念,把大概念和小概念彼此调换了
3.要正确运用矛盾律
矛盾律
是指,在写作公文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观点,但是在一篇文章中不能出现观点相互矛盾的
自我否定是公文写作中的一大忌,它不仅会影响公文的严谨性,也会使公文的逻辑紊乱,打乱文章的结构。
4.要注重充足理由的可靠性
形式是由B可以推出A,如果B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出A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