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一地理上册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总结,包括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发展与合作、居民与聚落、天气与气候等等。
编辑于2022-12-18 15:00:39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册 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的卫星照片
月食
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最高的纬度是90°
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到30°
中纬度:30°到60°
高纬度:60°到90°
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
(2)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经线
零度经线向东是东经
零度经线向西为西经
度数最大的经线是180°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点
赤道0º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 2 ) 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昼夜交替现象 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地球的自转。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º,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个时区,则相差N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º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1)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5)产生的现象: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赤道地区常年昼夜平分。春秋分(一般为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圈出现极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6)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自转和公转的对比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1)方向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图上1㎝表示实际距离1㎞】
②、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实地距离
(3)图例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
2、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高凸为谷,低凸为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3、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橘色
山地
紫色
盆地
中间低,四边高
丘陵
绿色
平原
绿色
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剖面图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
(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分布:(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分布不均匀
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3)不论怎么样划分半球,海洋面积永远大于陆地面积。
(4)特殊记忆: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最大的岛屿
2、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同时穿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大洲:非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太大印北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洲西半球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3)大洲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里大加与黑土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和红海
亚非两洲本相连,苏伊运河来割断
欧、非: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南北美洲手牵手,巴拿运河却阻拦
亚、北美:白令海峡
亚洲北美隔海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二、海陆变迁
1、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证据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形的相似性
非洲和南美洲生物的相似性
2、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的边界活跃,多火山地震
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碰撞形成山脉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附:①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太平洋;
②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和北冰洋;
③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④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⑤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分别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⑥最高的高原和山脉分别是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
⑦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⑧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⑨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⑩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地域发展差异
地域发展差异
大洲差异
欧洲高,非洲低
(2)从人口数量:中国、印度、美国。
(3)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差异
中国、巴西等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有20多个,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布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
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包括中国、巴西等国。称之为“南方”。
(1)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2)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二、国际合作
全球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发展
国际合作原因:资源能源分布不平衡
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4、世界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的问题:(1)大气污染,环境恶化;(2)水资源污染,淡水等缺;(3)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4)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实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的人种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1、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2、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和大洋洲西北部
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①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②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③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补充:道教,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乡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聚落的形成
水源
地形
土壤
交通
自然资源
3、世界遗产名录
巴黎塞纳河
意大利威尼斯城
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澳门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1)常用的天气符号:
(2)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代表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3)风向
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总共18级,级数越大,风就越大
(4)空气质量指数
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指数越小,质量越高
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二、气温和降水 是最基本的两大气候因素
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a、从低纬(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b、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纬度相同地区,夏季:陆地上空气温相对较高,海洋上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相反)
c、同纬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北半球大陆上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3)气温日变化分布规律
最高值
午后二时
最低值
日出前后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南极洲以外,亚洲是最冷的大陆)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基本条件:a、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b、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类型:雨雪冰雹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三、世界的气候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 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季雨林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 草原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 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 耐寒的针叶林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 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类型 苔原气候 夏季短暂 亚欧大陆、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高山高原地区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不同纬度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差异。①降水情况: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②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降水越少。
2、海陆因素: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①同纬度地带(气温情况):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②同纬度地带(降水情况):近海地带受海洋湿润影响,降水多,远离海洋的陆地,降水少。③近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①同纬度地带(气温情况):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②同纬度地带(降水情况):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因素
①在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②在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5、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
6、人类活动
植树造林改善气候
过度砍伐导致气候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