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精讲精练-徐涛跟课笔记全解攻略
这是一篇关于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精讲精练-徐涛跟课笔记全解攻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编辑于2022-12-25 22:28:40 四川省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 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职场竞争激烈,一场成功的面试就像打仗一样,从面试前到面试中,再到面试后,都要做好关键动作,才能胜利! 本书以作者自身职场成功的经营和发展思维、方法、体系为基础,结合10余年互联网行业职场经验、近2年教练式咨询经历,首次吐露高薪人才赢得面试成功的技术和方法。 区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图书,本书力求以极简的思维解析高薪Offer面试中的关键动作,将从心态、动机、准备、策略、战术、技巧、问答7个维度,以高薪Offer面试的视角,跟读者分享面试的实操心得与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 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职场竞争激烈,一场成功的面试就像打仗一样,从面试前到面试中,再到面试后,都要做好关键动作,才能胜利! 本书以作者自身职场成功的经营和发展思维、方法、体系为基础,结合10余年互联网行业职场经验、近2年教练式咨询经历,首次吐露高薪人才赢得面试成功的技术和方法。 区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图书,本书力求以极简的思维解析高薪Offer面试中的关键动作,将从心态、动机、准备、策略、战术、技巧、问答7个维度,以高薪Offer面试的视角,跟读者分享面试的实操心得与方法。
中心主题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54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即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的两个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个体手工业者为交换和出卖而进行商品生产,是其典型。个体农业有一部分或全部产品是为出卖而生产,也属于小商品经济。 如两家包子店竞争,B竞争不过A,A收购B的生产资料和职工称为更大的资本家,B成为A资本家的工人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借钱赊钱,还不起钱后其店面生产资料或生产力本人沦为高利贷者的工人,为其打工
资本的原始积累
指一个国家从封建或其他社会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时,需要做哪些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称为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无产阶级,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少数人拥有大量货币去雇佣大量劳动力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欧洲羊吃人圈地运动
当时羊毛存在暴利,经济作物不值钱,于是地主将农民赶走圈地养羊
从而实现了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暴力抢劫,当今发达国家大都有过殖民侵略财富掠夺的历史
从而使得少数人手中掌握大量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是什么55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社会分工的存在
如果仅存在社会分工是否会出现商品经济?
例:若同家夫妻,丈夫耕作,妻子织衣,二者是否需要商品交换? 无需,因为二者是财产共同体。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即非财产共同体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概念及其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杯子能装水 零食能吃
即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也具有使用价值:自己种的粮食不交易,自己吃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坚持物质的第一性。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构成该商品的物质的天然的、不是人在后天赋予它的固有属性,而这种属性恰恰就是人本质上最需要的。最需要的即是相对于人而言最稀缺的,因此相对于人来说就有了如同财富般的珍贵性。所以,说一个社会,一个人是有财富的,本质上就是说这个社会、这个人背后的商品堆积(马克思看到的就是这些堆积的商品背后所蕴含的使用价值的多少,即商品背后的天然为人所需要的物质的多少,而这些就是一个社会、一个人财富的本质体现)大概来说就是,使用价值是使人的需求得以满足的物质的属性,看到了使用价值就看到了其背后的物质性。社会财富=社会上所有人的需求,这些需求又需要用一些物质来满足,即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些物质天然具有的某些属性(即使用价值)。所以社会财富=社会上所有人的需求,这些需求又被使用价值填充了 作者:Mild野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18163/answer/25165228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交换价值是如何被决定的
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两因素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即交换价值是一种关系比例,决定这种关系比例的是价值
即两商品交换的关系比例并非是主观上的用处,使用价值; 而是其所耗费的劳动,价值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即价值=劳动?
价值=抽象劳动
即不经过劳动而天然存在的事物一定没有价值√
即空气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注意区分价值和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但不完全等同(稀缺性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实体?
价值实体是指在现实中存在的直接形成商品价值的物质因素。人类劳动作为商品价值实体具有一元性,就是说,只有人类劳动才能充当商品价值实体。对劳动价值论的这一基本观点,人们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即什么形物质因素成了商品的价值,就是其价值实体。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系
一个东西拥有价值的条件
劳动
交换
特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对应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由人与人交易中诞生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即市场上人不能同时把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全
如卖水人得到水的价值但将其使用价值让给买家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
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 也没有价值
为什么商品就只有价值&使用价值这两因素?(因果关系
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本身具有二重性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即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两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概念
具体劳动的概念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具体形式的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一样
老师上课生产出一堂课,交警劳动生产出有效交通秩序
抽象劳动的概念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即撇开具体形式,世界上所有的劳动都消耗了体力脑力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指的是劳动的具体行为,比如生产斧子需要磨,敲打。磨和敲打就是生产斧子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可以让物品发生形式上的变化,赋予其用途,从而产生使用价值。 但是具体劳动是多种多样的,数学常识告诉我们不同的事物不可以相互比较,比如具体劳动不能解答像“一个斧子为什么可以和一个凳子相交换”这样的问题(具体劳动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抽象劳动。 作者:闲人似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150730/answer/5121463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即价值=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一劳动都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重性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而,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反映自然属性故具体劳动也反映自然属性
价值反映社会属性故抽象价值也反映社会属性
价值如何衡量56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时间是客观尺度,而非主观的什么劳累程度等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客观标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即若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更多,生产单位个商品所需要的价值减少→可从而降低市场价格→形成价格优势→使其它达不到该生产效率的生产者亏损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劳动生产率两种情况变动与商品价值量变动的关系:
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由平均时间决定,效率提升,价值量下降
商品价值总量=单个商品价值量x其数量
个别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不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靠全社会平均决定,个体的影响忽略不计
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关系
个别或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影响单位商品使用价值量
即有用性和生产快慢无关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单位商品使用价值总量提高
因为总量=单位价值量*数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社会结合即分工程度,分工越明细,效率越高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定义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转换关系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自发实现即自成的,依靠市场调节,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的商品交换比例由市场决定
哪边更赚人去哪边,都去之后平均分得的资源又减少,市场调控
价值如何表现57
前言
使用价值无需表现,其实用性我们光用眼睛都能知道
而价值隐藏在商品内部,直接观察无法得出,需要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价值通过交换来表现,不交换的话无从得知其值多少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经典例子:2只羊=1把斧子;或1担谷=1头牛
价值表现的初级形式
不方便且不易分割,缺乏一种公认的等价物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有了发展的条件下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以后,尽管畜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基本上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给以后可以用来交换的产品已较前增多。交换成为比较经常的事情,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 作者:高永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022234/answer/8831516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只羊=1把斧子,或=1担谷,或=1包盐
一种产品已经不是只能偶然地同另一种产品相交换,而是可以同多种产品相交换了
商品的价值表现扩大了它的范围
一般的价值形式
这一阶段商品交换的特点,就是出现了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前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交换,不借助于任何中介物
而到了这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成了商品交换的中介
不深入考察
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的地域性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要突破一般价值形式的这种局限性。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逐渐固定在贵金属金、银身上
这种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便是货币,它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
货币
货币的概念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含义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为商品定价,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原因(考点)
为什么货币能有价值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我们可通过观念货币的形式衡量商品的价值
如主观衡量某一商品的价值价格。手上不一定必须拥有那么多钱。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要求(考点)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可以不足值
由此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古代民间有人熔化官银注入私银,虽违法但存在利益。 当社会上大部分充斥的都是劣币时,人们便不再使用良币。(社会学现象) 如身边环境烂人更多,做好人优秀之人的成本增加
从而诞生了纸币
纸币的劳动可忽略不计,约定俗成纸币价值=0 故货币可以不足值
纸币不存在价值尺度,因其本身不存在价值
足值&不足值?
即一块金块,面值1w,其价值也有1w 而一张纸币,面值100,价值约等于0 故金属货币是足值的,纸币不足值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每个人之所以接受纸币,是因为人们深信别人也会同样地接受它。作为货币的纸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由于其他人也认为它具有价值。”这种相互加强的信念是非足值货币存在的基础。 不足值货币基于信用信贷基础上流通。
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保存起来
存钱
退出流通领域,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贮藏货币必须是金属足值货币。 其价值不随时间推移变化,不随货币更替或颠覆而变化
支付手段
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与流通手段的职能相区分
流通手段通常伴随现货交易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则通常不伴随现货交易
一手拿货但延时交钱
发工资、偿还债务,赊账等
世界货币
在国际商品的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的变化
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货币两面性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价值有何规律58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为什么绕价值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变动
币值
币值越高,手上的钱越值钱 ,商品的价格会越低;越不值钱,商品价格越高 如对比欧元和津巴布韦币,一个面包1欧元,一千亿津巴布韦币。(只是单位不一致
重要影响因素
商品价值
决定因素
考点
考试注意区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资本逐利,市场无形之手自发调节,哪里有钱赚人们去哪里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率先提高生产效率的人获得利益更多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技术改进快生产力高的人赚更多钱,更富有
有本事的多赚,没本事的少赚
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缺乏竞争对手后便会失去技术进步的动力,没有生存风险。 需政府干预一家独大的局面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价值规律积极作用中提到价值规律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分配,但由于是盲目的,可能导致逐利领域过度投资浪费,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许多机器设备闲置。 又如专业选择,好专业吸引更多人报取(导致不止综合类院校,就算艺术类、财经类、民航类院校也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造成了过度投资,每个该领域的人反而变得不值钱(分摊了资源? 好处永远属于少数人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59
整个简单商品经济的总结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交换
任何一个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关键看角度
从私有制角度看,劳动为私人劳动
如私营包子店,想多久开门多久开门,想卖多少钱卖多少钱,想做到少个包子就做多少个,自己决定,不受外部因素制约
从社会分工角度看,劳动为社会劳动
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开店时间,做包子好坏和价格影响自家收益。 市场在对其进行制约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6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继承占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即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原创
第一次确定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马克思当代的生产性劳动大多涉及工农业生产。 而当今生产性劳动多样,包括大保健等服务领域生产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以前的资本家就是管理人员或科技人员,而当今资本家更多只是投资的睿智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如信息在生产中很重要,可避免走弯路。(信息战
第四,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即谁创造的价值 价值分配即钱给谁 价值创造如果等同于价值分配,那么工人获得所有钱。资本家无 而价值的创造依赖于资本提供的条件,故分配时资本也收取一部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个用于贯穿理论的实例
包子店资本家花40元买包子材料,20元雇佣一个工人一天,工人花4小时将原料做成包子,卖得60元——此时资本家没有利润(慈善家
包子店资本家花80元买包子材料,20元雇佣一个工人一天,工人花8小时将原料做成包子,卖得120元——此时资本家赚取20元利润(剩余价值
决定工人薪酬的,即劳动商品价值不取决于劳动者工作了多长时间,而在于劳动者维持生存需要多少钱
从劳动方面来看:
具体劳动有两项任务
具体劳动负责转移包子原料的价值(将原料价值转移进包子中
具体劳动负责生产包子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仅有一项任务
抽象劳动负责产生新价值
上述实例二工人一天创造了120-80=40元新价值
从资本的角度看:
资本预付资本共100元
购买原料的80元
借助具体劳动将原料价值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去,并不会增值
购买原料的80元称之为不变资本(C)
Constant capital
购买工人的20元
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并能够增殖
购买工人的20元称之为可变资本(V)
Variable capital
并且带来剩余价值(M)
Mehrwert
Surplus value
剩余价值率M'=M/V
实例中的M'=20/20=100%
用于衡量剥削程度
从时间的角度看:
工人全天工作8小时(假设劳动均匀,单位时间内创造价值相等
前4小时:
即120元包子卖出一般的净利润1/2(120-80)=20元
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区分此处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前者是指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为自己劳动,为赚取自己所需生存资料所需的时间。 而后者是社会平均生产某商品所需时间
即满足自己生存资料需要所挣得的价值,为养活自己干4小时本应已经足够了
后4小时:
卖包子收益的另外20元
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61
区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的根本差别
劳动力
是商品经济走向资本主义后的新兴事物,劳动力第一次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 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 "平等”的关系, 而实质上是资木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区分劳动力和劳动者
劳动者才是指这个人,劳动力是体力脑力总和,出卖劳动力不是卖身
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力的使用才是劳动,劳动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想卖就卖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一无所有,不得不卖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两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何决定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即劳动力的生存成本,低于生活成本便损失劳动力无从剥削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3部分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应更宏观地理解。并非是流通先付,更多是支付手段。 即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平均工资依次递减,资本更多在偿还劳动者所垫付的学费。 教育只是为了更好地被资本剥削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差异性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
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标准下,劳动力价值存在浮动。 同工作同职位同工作内容,一线城市由于生活成本高,最低工资标准高,故其工资高于小县城。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就是劳动:你买劳动力商品回来是干活儿劳动的。 而价值等于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劳动力商品→劳动→新的普通商品→新的价值→购买新的劳动力商品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即用来直接买普通商品的钱叫货币,但用来买特殊劳动力商品的钱叫资本
货币与资本区别在于:资本能够增值
资本主义所有制62
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 即所有权范畴
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也不是人身依附(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6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从工人角度看为劳动过程,从资本家视角看是价值增值的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任何劳动过程的一般性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 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剩余价值的实质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
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类
不变资本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劳动力再生产?
所谓劳动再生产,一是指恢复和保持现有劳动力;二是延续和培养新的劳动力
为什么可变资本的价值并没有被转入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
这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不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新创造的并且转移进新产品的价值。 这里额可变资本的价值就是单纯指工资,并没有参与任何生产过程,而是用于生产结束后再给工人去消费以维持其劳动力。 故可变资本价值就是给工人的报酬,雇佣工人的佣金,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创造了价值,产品价值中除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以外的价值都由工人创造出来,其中有养活自己需要的价值和为资本家生产的额外剩余价值。 故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前者往往大于后者,后者只是给工人实现温饱的工资。
在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能使资本增值,故称可变
意义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剩余价值率
m'=m/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
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获取方式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
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提高劳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
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即若政府规定8小时工作制。 资本家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工人在前2小时创造的价值就可以满足自身生存资料,后6小时用于创造剩余价值,相对延长
获取方式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考点:绝对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联系
都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前者是后延剩余劳动时间,后者是前推剩余劳动时间并压缩必要劳动时间
前者必要劳动时间没变,后者缩短
前者没有技术进步,后者有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的商品价值比同行更低,成本更低,定价也可以更低
率先提高生产技术效率
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其他企业技术赶超没有了超额可以有绝对,限制工时了还可以有相对
超额是原因,而相对是结果
即单个企业的超额带动全社会提高生产效率,超额消失但全社会生产效率↑,普遍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了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利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纯自动化的无人生产车间是否与剥削理论相悖?
不存在绝对的无人
本质上剥削了生产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工人(转移剥削
资本的积累64
资本积累定义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削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即假的资本家,资本没有积累
理论存在,现实中不存在简单再生产
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而是雇佣工人
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首先,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都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条件。其次,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每一次生产过程在生产出一定物质资料的同时,一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得到维持和发展。这里的社会关系就可以理解为是资本家利用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再次购买工人劳动力,继续剥削工人。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本质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因素
而现实生活中工业生产资本家利润率并不高(参考gta开厂 如中国工业部门利润率普遍≤10%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所用资本为预付资本,购买厂房设备等 所费资本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包括不变和可变,属于生产成本。 如预付1k买个机器,机器寿命5年,则其每年被消耗掉200,一台机子每年差额800,生产设备越多规模越大差额自然越大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称为"可变资本",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可变的,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是不变的,只是将原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变资本就是垫付资本,不产生剩余价值。
利润率存在限制,但可以靠本金有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资本家
有钱越容易赚钱,没钱更难赚钱
BornLucky
后果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源泉汇总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有机构成
难点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及其关系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即原料和人力的比例,需要人力比例越少,技术含量越高
物比物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即买原料和人力各自花的钱的比例,内在与技术构成一致
钱比钱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讪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有机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 :v来表示
即有机构成=价值构成,但附加了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这一条件
反例:当价值构成单独独立变化(涨价),而并非是由技术构成变化带动价值构成变化时,此时的价值构成不能算有机构成
4斤面:1个工人 原价80:20 现在涨价, 仍然是 4斤面:1个工人(技术构成未变 现价100:20 (价值构成单独变化
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c : v的值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进步和自动化发展及本金积累,资本家会购入更多自动化机械设备等无人资料,从而减少人力需要,从而裁员减少可变资本的支出
失业理论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原因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
这就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一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逻辑链: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灭亡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65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可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三个阶段及其对应职能
经过三阶段后又往复循环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资本以钱/货币形式存在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商品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资本以商品形式存在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不并存即采购阶段时生产和售卖人员闲置,生产时购买和售卖阶段员工闲置(小规模资本家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三个环节资金和物质流动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衔接失败即资金链断裂(如销售部门售卖不利或失败,采购和生产环节缺乏资金被迫停止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通俗解释即资本周转一圈可以赚二十万,那么尽可能在一年内多转几圈以获得最大收益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 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即资本家需分多次转移进产品中的资本
如生产资料机器,购入昂贵但可用久达几年数十年,每次生产就将其价值转入一部分进商品
流动资本即一次周转即可将其价值全部转移至商品的资本
如生产原料,全部投入进原料中
若资本家想让钱赚的更快,则需流动资本的构成比越大越好
参考gta5中工厂固定资本投入巨大。设备器械土地厂房
总结&扩展: 马克思对资本家全部垫付资本的三次划分
经典例题: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CD 首先种牛定义:种牛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奶牛的定义为“乳牛”,对乳牛的定义为“专门养来产奶的牛,产奶量比一般的奶牛高”(1077页,2001年7月出版)所以奶牛就是母的,公的不能产奶,公的叫种牛,并不是叫“公奶牛”。种牛就是用来给奶牛配种的公牛。 A:种牛用于繁殖小牛不能算增殖,只能算商品价值转移 C:种牛可反复多次使用 D:种牛是并非以现金形式存在,故非货币资本;也并非以预售卖的商品形式存在,故非商品资本;种牛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与劳动力结合用以生产商品,故为生产资本
不变资本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劳动力再生产?
所谓劳动再生产,一是指恢复和保持现有劳动力;二是延续和培养新的劳动力
在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能使资本增值,故称可变
固定资本
生产资本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再生产核心问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价值补偿指所有资本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卖得出去,钱能收回来
实物补偿即生产完之后为了今后的生产,原材料能够不断买回来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即东西卖得出去,原料买得回来
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问题的两个理论前提条件:
第一,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
每类商品的价值构成=c+v+m
如包子店卖一天卖了120块钱 80的c买原料 20的v买工人 20的m为剩余价值
社会总价值包括
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第二,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I部类和第II部类
即将资本家分为生产两类东西的人
第I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
一部类所有商品总价值即为Ic+Iv+Im
Ic可一部类自给自足
Iv和Im找二部类要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第Il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消费资料即面向生活,生活资料
二部类所有商品总价值即为IIc+IIv+IIm
IIc找一部类要
IIv和IIm自给自足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Ic和IIv&IIm可自给自足
Iv&Im和IIc需要跨部门交换,故社会有效运转需要Iv+Im=IIc
若Iv+Im>IIc,有部分富余出来,II没有足够商品与I多出来的商品交换,造成资源浪费(销毁丢掉,也不送人
多出来一点小问题,多出来太多会导致经济危机(Iv+Im=IIc等式严重失衡,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经济危机
多出来一点小问题,多出来太多会导致经济危机(Iv+Im=IIc等式严重失衡,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其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强制方式即生产多的部门销毁其多余商品,以使其回到平衡
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66
生产结束后开始分配分钱,各路资本家前来瓜分利润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利息,土地资本家获得地租.... 唯独工人阶级没有得到利润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考点: 实际上是——选本质 看起来是——选表现现象
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家:我们等价交换我给了你工钱你凭什么说我剥削
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利润和平均利润
利润的本质
资本家不讲剩余价值m,他们只看利润r-return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称为"可变资本",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可变的,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是不变的,只是将原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变资本就是垫付资本,不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比如工业利润率40%。农业利润率20%,此时会发生资本流动,涌入工业部门追逐更高利润率,随着农业部门人变少,工业部门人变多,会导致工业利润率下降,农业上升,渐渐趋于平衡30%不再流动
为什么平均利润不是部门内部竞争带来的?
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是取得尽可能地高于本部门平均利润的利润,而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很多企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入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新企业的加入,产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所以利润率下降,相反,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那些企业的撤出,使得产量下降,产品价格上升,利润率上升-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近似相等为止(只能是近似相等,因为影响利润率的因素还有很多)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如一年投资1kw,无论往哪个领域投,你所赚的平均利润率都是30%(资本流动利润趋同
平均利润率是行业间竞争形成的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计算方法
资本家不看什么不变可变资本,只知道c+v是他们的成本(成本价格)
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区分:生产价格=成本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即投出去的钱和平均下来该赚的钱,相当于总的卖了多少钱,减去成本才是净利润
生产价格130,卖120尽管还是有赚但低于社会平均利润,也会说亏本
即资本的保本是包括了平均利润的,干了两年投入2w最后收到2w没有平均利润算亏本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
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资本主义以前价值规律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超额利润
前情提要: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
利润=剩余价值
马克思角度较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角度叫超额利润
当社会平均利润率一致时,也存在超额利润
因为平均利润率是行业间竞争形成(行业间必须跨领域如工业和农业
超额利润是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形成
虽然行业内都是30%利润率,但这30%也是平均利润率,行业内的不同企业所持利润率是不一的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67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考点:马哲上的两大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考点: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说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68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尖锐化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根源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即物物交换永远不会存在经济危机
货币多发为通货膨胀,少发为通货紧缩。 原始社会,物物交换下,不会产生经济危机,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家互相交换把它消费了。比如,一个农民生产100斤大米,另一个农民养了5只鸡,把其中2只换100斤大米,大家换到的东西,都拿来消费了,消费完之后又去生产,这样没有存在商品过剩或商品不足。因为随时都可以知道手上有多少商品。 自从有了货币后就不一样了,一个农民种出来的100斤大米拿去卖了,得到100元钱,这个买米的人是做斧头生意的,他拿100把斧头拿到街上去卖,得了200元钱,买米花了100元,还有100元钱,这个人把这100斤米拿回家吃完了, 他还有100元钱,他暂时不会生产斧头了,觉得还有100元钱买米。这个农民卖100斤米得到100元钱,他手上有100元钱,他会觉得未来他不用种地了,有钱就可以买米吃。农民手上有钱,停止种地和做斧头的人也停止做斧头,结果市场上没有斧头卖了,也没有米卖了。当这个卖斧头的人想买米时,没有米卖了,手上只有钱,种地的人,不种地后,想买米,也没有米卖了,导致供不应求,最后导致物价上涨。
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即个别企业的生产存在不考虑市场的盲目性,生产过剩产生浪费,生产过少导致紧缺。 无政府性体现在企业之上没有一个更高的管理机构协调各个企业之间的生产。也就是说,在社会生产中存在分工但与企业生产不同的是各个工种之间缺乏协调。 那么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上的生产者只有两个企业,一个生产飞机的零件,一个组装飞机。因为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这两个企业各自的效率都很高,并且追求更高的效率。但是这两个企业之间没有统一管理,那么就可能出现两个情况,1,生产零件的企业生产出了过多的零件超过了组装飞机的企业的产能,导致零件剩余;2,组装飞机的企业产能过剩使得零件不够。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远大于两个企业都没有过剩产能的情况。这就造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周期四大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其中危机为本质阶段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民主制度及其本质69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利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与 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 不公正
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 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 “分权制衡” “社会契 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
资本主义法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
宪法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
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进步性是相对于封建主义而谈的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其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70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
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71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私人垄断完全是私人企业 国家垄断指国家单个垄断或国家联合某个私人资本联合垄断
垄断形成的两种手段和方式
生产集中
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垄断的概念
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当个行业被一家企业所垄断很少见
石油有中石油、中石化 航空有民航南航等
故通常是协议或联合,共同商讨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标准(价格操纵
如几家航空企业规定机票不能低于多少钱,以保证每家都有钱赚
垄断产生的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③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即对新兴的想打破垄断的企业进行排外反制措施以保证自身联合垄断地位
垄断组织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托拉斯是指你夺取同业间的控制权来达到垄断目的。 卡特尔指独立的同业间通过定价协议,供货协议达到垄断目的。 辛迪加是指同业间把销售跟购买原材料的部门统一起来,在销售市场形成垄断,在原材料购买市场也达成垄断。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与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即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
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保持竞争力避免被取代
三是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不存在一个企业可以负责全国人民的吃喝拉撒(赛博朋克世界观:?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在竞争的目的上
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自由竞争时期主要是获得平均利润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在竞争手段上
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非经济手段如暴力或政治手段
在竞争范围上
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及其形成途径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等
即当一个资本做大时不能依靠单个方面企业,还需要融合
金融联系即企业找银行贷款即可建立联系
资本参与即企业缺钱时脱让手头的一些股份
人事参与即要了其他企业钱后需让部分公司职位留给别人任职(高层
金融寡头控制社会的方式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
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参与制即花一些钱入股,借出部分钱渗入其他企业权力层以达到控制效果
政治上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多种途径的“个人联合” (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其他方面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来左右和影响国家的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通过掌握媒体来操纵舆论甚至人脑中观念想法
考点
金融资本可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
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即全国民主思想意识统一。 不现实。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的概念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自由竞争阶段企业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而一旦获得垄断地位,则可获得高额超于平均的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r=m
具体来说包括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即除了赚取自己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还可以捞到别的企业员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如KFC是某养鸡场大客户,可通过垄断地位要挟其降价出售,否则换渠道购取原料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如海外开厂榨取外国人利润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政权通过补贴把纳税人的钱拿给垄断企业以加强其垄断地位
垄断利润的实现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的计算方法
垄断价格概念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公式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如汽车厂花15w购买生产资料,工人工资5w,社会平均利润率30% 这批汽车全部卖出去卖得60w元,试问其垄断利润是多少。 60=(15+5)+20*0.3+X X=34w
垄断价格的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即两头吃: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凭借其无竞争威胁的垄断优势,往往比同行卖价更高,且要挟原料供应商原料价格更低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回顾:价值规律包括 生产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内容不会变,但其表现形式存在变化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而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变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商品价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他的计算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价格就是生产商品的成本,包括劳动者的工资、生产原料、机器设备的前期投入等。 市场价格是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包括商品生产成本和利润。 三个的关系是:商品价值决定商品的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成正比的关系。
垄断资本时期,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大原因中的根本原因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即只有私人企业参与时经常发生资源分配不平衡引起经济危机,需要政府来调控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如中石油中石化
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出一部分钱占一部份股 如海南航空公司,股份中国家占一部分,私人一部分,外资一部分
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四是宏观调节
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如大量失业时国家制造岗位刺激就业
五是微观规制
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限制垄断如对企业进行拆分,以保护竞争
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反托拉斯法
托拉斯,英文trust的音译。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原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红利。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进行剧烈的竞争。
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
其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正面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负面评价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仍然必死无疑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亦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垄断资本形成的条件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垄断资本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
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金融企业不生产,而是利用本金借钱给实业部门等收割其他企业的利润(吸血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经济泡沫化严重
实体经济即能创造财富,群众的生活资料(吃穿用)的经济
虚拟经济即金融经济,不创造内容而吸血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而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萧条,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如我国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北京广田 我们国家出市场劳动力,而外资并不会把核心技术给你
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如要确保海外企业开设地有稀土石油等需要的资源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
如借一大笔钱给另外国家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如直接到别国办厂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不到别国办厂,厂在国内,但生产的商品输出到海外卖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
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
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坏处也有只是书上没提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双刃剑
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吸收了资金,引进了较先避的机崩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外贸和技术办厂,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外贸等
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如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资源代价,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加重,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等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国际垄断同盟(垄断资本海外扩张后的称呼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 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种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趋势还将不断持续下去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
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对国际垄断同盟的评价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为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服务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73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国际分工初级阶段:国际垂直分工,即国与国之间按不同产业门类行业角度进行分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分工
如国家A产粮,国家B生产衣服等。生产完毕后各国拿产品相互交换
现代的国际分工逐渐扁平化:国际水平分工:不再以产业区分为角度,而是同产业中不同环节为角度
即国与国之间不再像垂直分工那样都生产成品拿成品来交换,而是例如国家A生产轮胎,B生产方向盘,最终组装为成品汽车。
二是贸易全球化
贸易主要对象指商品和服务
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三是金融全球化
资本运作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
四是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同企业不同生产环节部门在全球进行配置
如同一家企业工厂在巴西,销售在中国,总部在美国 企业内部部门的全球分配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借助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和影响
导致经济全球化(原因)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根本原因
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即各国的体制变得更容易融合在一起,体制更具融合性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价值会被发达国家所吸取(剥削
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参与全球化发展经济却破坏了环境
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全球化消除了绝对的独立自主,国家的价值观、体制等会面临冲击
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国际分工背景下,单个国家难以独立完成最终完整产品
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74
即当代资本主义和本理论提出者列宁马恩眼中的资本主义的区别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个体资本所有制
资本主义最早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仅凭所有权凭证即股票,就能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巾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国家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即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甚至直接加入到生产环节
法人资本所有制
如B公司创业需要启动基金,需要融资,这时候借钱两种途径,找个人私人借钱使其成为股东,但只能得到该个人的经验人脉资源等 第二种途径是直接找A公司借钱融资,这时候A公司便成为B公司的法人股东,A公司可向B公司注入完整的产业链平台资源。 即法人资本所有制帮助企业更大范围的交互获取资源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法人资本所有制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
职工参与决策
如形成工会发表意见等
终身雇佣
典例是日本,退休即与社会脱钩
职工持股
给人一种资本家分红的感觉
社会福利制度的普及化、全民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有钱了请专业人士管,自己躺着睡觉数钱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高级职业经理即CEO,也是打工人,真正资本家在幕后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如做直播或写书,未必进入组织化企业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国家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晋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实体经济较多的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抗性更大,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得廉价劳动力和转移环境污染;而虚拟经济扛不住经济危机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许多发达国家高福利或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消费大,借债常见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周期性危机即以周期为规律出现经济危机的高涨萧条复苏等
结构性危机即产业结构性危机,仅部分领域存在危机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当今经济危机多为金融危机为先,拖着实体经济也爆发危机
“金融衍生膨胀”从单行业单逻辑扩大到多行业多企业:任何小环节出问题都会有整个社会金融秩序的连串连锁反应
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其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主张改良资本主义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75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多选题4个原因全选,单选题就只选根本原因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即规律客观实在,其变化可预测,是客观有规律的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改来改去都是量变还是私有制资本主义
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伽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必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上义的矛盾与冲突76
近年新增考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所有乱象丛生背后都是物质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低迷且保护主义抬头(构筑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接近闭关锁国
保护主义即反全球化思潮
三大表现
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二是福利风险增加
三是债务负担沉重,巨额政府债务又埋下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隐患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选贤等功能失灵,整个社会乱象丛生
一是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四是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对立U趋严重,民粹主义思潮泛起,西方精英政治陷入困境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整个社会冲突加剧,社会融合失效
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三是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增多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77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局限性表现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78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再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79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好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所以这句话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在继续发展,就不会灭亡。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相较第八章更重点,共产主义只是某种空想
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80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其中"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称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现按需分配。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所写的《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成功揭示其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
马克思:现实力量为工人无产阶级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述?
其局限性恰恰在于对未来社会作了过于详细的细节描绘。 所以马恩在展望未来时只是限于未来发展方向原则基本特征,把具体细节留给未来实践回答。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81
创立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佗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的理论基础)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创立的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82
马恩是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的直接领导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马克思在领导巴黎公社革命期间总结的经验:
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坚持暴力革命摧毁旧世界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拓展:巴黎公社采取2措施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一是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上义国家的建立83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的意义
纪念日周年份可能存在论述题中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其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84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需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无产阶级在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下被迫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但后来列宁也注意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即不合时宜但具有共产主义的特征,评价是不对但不得不
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扇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对和平时期仍实行“余粮收集制”极为不满。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其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对邓的影响很大
主要特征是发展商品经济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本国国情相结合
不用资的高度发达,某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先搞社会主义
类比我国改开以后,评价是好好好
苏联模式(斯大林时期)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地位。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 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考研政治中对列宁多褒,对斯大林多贬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类比新中国成立后及改开之前(受苏联模式影响巨大,评价是大部分不对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85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86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物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避方向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87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地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齐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88
马: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时,会进入社会主义;列宁:不用资的高度发达,某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先搞社会主义
原因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资高度发达的国家中无产阶级福利好,革命欲望不充分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以更高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至少是顺应历史没有倒退到封建或奴隶制
评价
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不断完善89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主要原因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
第一,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马克思上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9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否定之否定: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漫长私有制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考点:马恩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细节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9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三,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市场
第四,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一,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战争不复存在
第二,“三大差别”消失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第三,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第四,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
阐释
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自主自觉欲望,劳动成为第一需求
不浪费,不贪婪
反现阶段人性
有高度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贡献
精神觉悟取决于物质水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时觉悟会相应匹配
考点:共产主义社会和谐无矛盾
错误,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只不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矛盾并非激烈对抗性矛盾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
自由一定存在着限制
自由跳不出规律
自身自由不能牺牲他人自由(是每个人自由,不是个别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条件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92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
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
另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93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4
首先,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其次,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最后,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辩证法
探讨世界是怎样的
辩证法两大总特征15
直接回答"世界是怎样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含义概念: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法观点: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即遇到心上人脑补婚后生儿育女种种,纯粹是主观臆想,你和他的联系并不随臆想而改变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联系网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的作用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意义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内涵: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只是运动的预期朝向信息
运动变化包括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变化,而发展仅指前进和积极方面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发展则是有条件相对的,永恒的(有时候在倒退,并不一直在发展,但尽管存在倒退,但大趋势是在发展
发展的实质: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联系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旧事物区分与时间无关,新事物可产生于旧事物前后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收到群众拥护
命题角度:
如何区分新旧事物?
新旧事物的区分是否与时间先后有关?
过程的观点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任何事物都会结束都只是过程(人生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所有出现的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下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方法论意义
辩证法五对范畴
物质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问题 重点探讨,发展有哪些情形 都是概念+对立统一+方法论的模式
原因与结果16
概念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干扰项:前后相继的关系即为因果关系(如闪电和打雷,前后相继时间顺序未必是因果,因果还需要关联性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不同于佛教的因果律,强调因果报应,因果事件之间不一定存在逻辑联系
关系:对立统一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单一因果链的因果就是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可能同为因果,其区分是不确定的
考查:因果的区分在一定条件下是确定的
严谨正确。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如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 因果的果反过来又反馈给原作为因的事物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结果存于原因之中:结果未发生时已经存在于原因之中,可以预测推测
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看到结果可以反过来推测原因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不能把因果单一化
考查:有其因必有其果 ×
强调单因多果一因对应一果
?解释是有同因不一定导致同样结果
考查:有因必有果 √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想得到某个结果就要把相应的原因准备做充分
必然性和偶然性17
概念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简单了解,不是主要研究内容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世界上任何事的发生既是必然又是偶然,辩证统一
“缘分”,高度概括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形成于内部原因,偶然形成于外部原因
它们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表现得比较稳定,偶然表现得不太稳定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起决定性作用,偶然只能起到影响作用
相互联系
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认为某事物是必然的,存在一个学习认知的过程,在未认识到规律性之前,只能以经验的未知角度认定其为偶然;偶然存在各种概率性,必然是清楚了各概率的计算规律;偶然存在着未知的弱关联性,需要更多经验去考证其是否存在必然性
方法论: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与现实性18
概念
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一般不命题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一个是潜在一个是实际存在
相互联系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可能的产生基于现实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观条件成熟,可能转化为现实
既相互包含,又可相互转化
考题区分点:
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有→可能性
没有→不可能性
现实中依据是否充分
充分→现实的可能
不充分→抽象/潜在的可能
方法论: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与本质19
不是最难但是考题最多最重要
概念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不重要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表面肤浅,无需思考可直接把握
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并不会直接暴露于面前,需要理解归纳推敲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
真象即从正面直接表达事物本质
假象即从侧面歪曲表达事物的本质(存在偏倚
真假象都表达了本质,区别只在于角度
假象是真实存在的本质的歪曲映射,但错觉是感官上的脑补,本质并不一定真实存在
考查点:错觉一定是被假象迷惑导致的(×)
不存在“一定”的必然关系
错觉的产生不依赖假象的存在
相互联系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考题:
真象是正确的现象(x),错觉是错误的感觉(√)
真假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能通过正确错误来描述
错觉是主观的感知,是有对错之分的
真象往往隐藏在事物内部(x),而假象往往外露于事物外(√)
真假象都是现象,只要是现象就一律外露于事物
本质才隐藏于事物内部
真相≠真象,真相是指事实真理正确,真象是只真实存在
方法论:
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同时又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与形式20
概念
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内容的存在是基础,内容有多种表现形式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表现不同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生产力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推动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形式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马哲中最重要21
探讨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事物为什么会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哲学中的"矛盾"非褒非贬,是指世间万物揭示成对子存在
矛盾每时每刻都是既同一又斗争,而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
没有你就没有我
没有上的概念则无所谓下等等
矛盾双方缺少一个,另一个不能单独存在
相互贯通:
你可以变成我,我可以变成你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激烈程度分类
对抗性(相互排斥
非对抗性(相互分离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没有同一性便失去同台竞技可比性,也就少了竞争意识斗争性
切除同一性后斗争性可自然消除
阶级?
注意这里同一性不是共同特征水平,而是双方只要相互依存可相互转化,那就是同一性
相互区别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求同存异
事件万物存在固然差异,学会尊重差异和斗争
批判地继承
对待一个事物不应全盘否定和肯定
学会合理扬弃
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故矛盾双方可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强弱转化之中,后来的强要比先前的强更强,存在发展的内涵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展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同一性起主要作用,则事物正向发展:相辅相成
斗争性起主要作用,事物反向发展:相反相成
万事万物发展有两个极端方向:相辅相成&相反相成
即逆向思维/反向思考,正向不通则反向
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是无差别的一致,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普遍性的别称: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特殊性别称:个性
特殊性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
相互区别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任何一个事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方法论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是马哲的结论,其他流派不一定肯定
美国所代表的抽象人权即是所有问题同等分析:不考虑文化年龄等一切因素,只要出生就赋予其人权;中国持有的是具体人权,根据民族年龄等赋予权力,权力还可随时间变化,反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
考查点:普世价值一律错误,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概念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个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原理
矛盾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方法论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次要矛盾并不是完全不重要可完全丢弃
既面面俱到又突出重点
抓关键、看主流
矛盾分析法总结
如果不是对立统一原理得出的方法论,也是方法论但不是矛盾分析法
量变质变规律/质量互变定律22
探讨发展的过程和状态——事物怎样发展?
概念
质是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探讨“是什么”
质的意义: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探讨“怎么样”
量的意义:
对事物的认识仅停留在质的层面,则不够深刻。 抛开剂量谈毒性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未超出临界点前,事物在质的内部以量的形式变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不显著变化和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跳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根本变化和连续性中断
关系
区别
量变:不显著变化和连续性
质变:根本变化和连续性中断
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即实现质变必须要经历量变的积累
反面:激变论
错在夸大质变而否定量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随着量变进行,未来一定会出现质变
水滴一定会石穿 √
反面:庸俗进化论
过分夸大量变而否定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取决于参照单位,子集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将一段区间视为事物,突破一个临界点时,是新质先诞生并扩张,旧质逐渐收缩变小
疑难考查点:量变中的质变是量变还是质变?
归根结底还是量变
质变中的量变还是质变
重点看参考单位
量变的质变是指量变的本质还是量变。量变即已经限定了变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无论如何变化都依然还是量变。 质变的量变当然依然是质变。质变即限定了变化的范围已经超越了量变的极限而飞跃到了质变的区间,在这个区间里,无论如何变化都还是质变。
方法论
理论上的方法论
夸大质变导致:激变论
夸大量变导致:庸俗进化论
实践中的方法论
适度原则
中道、不卑不亢
对"新发展阶段"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度很大,有很多阶段性小质变,如全面小康全面脱贫
改革、发展和稳定
改革发展需要拿捏度
...
否定之否定规律23
探讨发展的方向和归宿——事物往哪里发展?
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A→B→A'
螺旋上升,迂回前进
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是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
马哲认为否定是事物的必然的宏观的规律性的否定,而不是偶然随机性的否认
辩证法研究的是万事万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我必须不再是我之后才能发展为新的我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形而上学: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马哲:世间万物都既对又不对,既是又不是,既好又不好
人人都会辩证法,庸俗的辩证法,过分强调事物客观合理性,立于不败之地又如何统一意见解决问题?
扬弃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扬弃中克服旧事物中的陈旧消极因素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
扬弃中的保留是吸取和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是发展中的连续性
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统一
扬弃实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扬弃成为事物发展的环节
扬弃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又成为事物联系的环节
方法论
理论上的方法论
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循环论
只看到发展,看不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上的方法论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24
概念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即大自然本就存在的辩证法,无论人类是否存在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头脑中的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
区别
客观和主观是一种反映和被反应的关系,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被主观反映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干扰项:客观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辩证法
辩证思维方法25
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抽象与具体
什么是“抽象”? 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抽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的思维过程。[1] 什么是“具体”? 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跟“抽象”相对)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
思维的具体
抽象与具体的区别
抽象则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
具体是思维对事物的各个方面的本质的综合反映
科学不仅要把由感觉直接获得的具体事实作为科学抽象的依据和前提,从具体到抽象。还要求要把抽象再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使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定在抽象的思维运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此之谓从抽象到具体。
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具体一抽象一具体)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感性与思维具体区别
感性具体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思维具体需要人的抽象思维去把握
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认识,思维具体是对事物内在的各种本质属性的统一的反映
历史和逻辑
只需知道有这4个方法及其名字即可
认识论
人类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步骤、特点、规律 分析论述题主要考点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认识的来源:实践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即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物质对应实践,意识对应认识。是实践派生了认识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26
错误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对实践的定义太过狭隘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定义太狭隘
抛开了实践的对象:实践除了理性自主还需要客体才行,实践应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一个过程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成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实践是物质性活动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活动联系起来,但他理解的实践仅局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动物适应自然界是盲目被动消极的,而人是主动自觉地适应
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物质
感性:受意识指导,体现人的能动、目的和意愿
对象性:实践必需存在客体
物质活动:实践属于物质的而非意识的
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所独有
能动:实践是感性、受头脑指挥、遵从目的意愿
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属于物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考特征一般不能直接背,需要深入理解
客观实在性
即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直接现实性是其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直接现实性即实践具有将"人脑中"东西转变为"现实"的东西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
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体现自我意愿,不会做对自身不利的事
社会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任何东西如果自始至终一样便不存在社会历史性 物质的客观存在便没有社会历史性,因其无论什么时候都客观存在
实践的形式效率程度范围随历史变化
实践的判定
一种活动能否被称为实践活动,关键是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27
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定义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题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考查点:所有人都是主体
no 主体对人的限制很多,虽然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实践主体。
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主体的能力
自然能力
即体能等
精神能力
即脑子中的东西,包括智慧意志信仰等
知识性因素
是首要的能力
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非知识性因素
主要指情感、意志因素
知识和非知识相互依赖,实践缺一不可
实践的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考查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客体
只有纳入到实践范围内的才是客体
实践中介
定义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2个子系统
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如砍树用的斧子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相互作用
考查点:实践的中介在实践中是否是必要存在的?
有时实践中介可能不是物质性工具系统,但需要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如砍树需要中介斧子 折花不需要工具,但依赖了语言符号工具系统对花的枝干产生了认识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
改造的关系
最根本的关系
认识关系
认识主客体
价值关系
该实践有没有用
实践和认识具有同构性
主体客体化:
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对象物
主体客体化即主体创造了客体,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最直观表现,主观存在的意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客观存在的客体,意识→物质
即客体变化了?
客体主体化:
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客体主体化即客体融入主体,人的认识活动就是最佳体现,客观存在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的意识;物质→意识
即主体变化了?
实践的形式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
从内容上看实践分类
物质生产实践
即劳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政治实践
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
即搞关系(如处理父子夫妻等社会关系,政府与群众等的政治关系
科学文化实践
即探索创造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劳动使我们从动物中脱离成为人
新但非基本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
区分
并非实践的基本形式,而是以上三种实践借助互联网的派生
如借助互联网劳动,谈关系,科学创造等
定义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
特点
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8
实践决定认识
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小马问牛和松鼠这河好过不 牛说好过的很 松鼠说别过危险。 过河这一实践产生了去认识这条河的需要
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只有小马自己过河亲自实践才能认识到这条河不深不浅
一个人的知识无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就知识本源而言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人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间接经验
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存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谁更有用、谁验证谁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实践起决定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
间接经验和生理因素也可影响认识
间接经验即道听途说 生理因素(天赋)即上述黄牛和松鼠对河深浅认识不一,相同的实践经不同的主体可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干扰项:贬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夸大间接经验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作用
考查题形式:某人对事物的认识来源于主观想象和道听途说,请用马哲原理批判他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使实践顺利进行
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作用,使实践失败
补充
具体的认识过程可以与一定的实践不完全同步迸行
不能说"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因为预测、假说、规划等都是超前于实践的认识
认识的本质29
即认识是什么
对比批判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直观反映论/机械反映论(旧唯物主义)
直观阐述
外部世界映射到头脑是简单过程,外部世界是怎样,映射到脑中就是怎样
基本特点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
两个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外部世界映射进脑中会加入许多主观能动改造创造加工,使得映射完毕后与外部世界不完全一样
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的定义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两个特性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即任何一个认识行为既是反映又是能动创造 两特征是硬币的两面而非两枚硬币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即认识要与客观事物保持一致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肯定反映性但不承认,抹杀创造能动,会导致旧唯物
考查点:
人类的认识具有模仿性
这里说的就是摹写性
人类的认识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
认识有模仿性≠认识就是模仿。 后者太局限将认识等同于模仿,抹杀其能动创造性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即反映是创造性的反映,创造是在反映的基础上创造。 不可分割关系的答题模板。A是B的A,B是A的B
只坚持认识的反应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
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为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脱离反映不需要反映则成了天马行空的主观随意
能动反映论两大突出特点优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认识的过程即认识需要经历两次飞跃,并在飞跃过程中受到两大因素影响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30
第一次飞跃相较第二次考频更大分支更多,故更重要
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者概念
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对象
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形式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
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还具有具体性的特点
通俗诠释
外部世界直接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形成的认识:如视听触觉得到的信息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批判、推理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对象
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
形式
包括概念、批判、推理三种形式
特点
间接性
抽象性
通俗诠释
通过感官得到的信息不够,需要进一步提炼归纳总结得到的认识
考查点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感性和理性交织而成的
即在书本上理性和感性认识才可分开论述,在现实中二者相互交织捆绑
看到一朵花为红色,是理性还是感性认识
首先这种色光作用于我们眼睛是感性认识 其次我们命之为红色,说明我们对该颜色已经进行过归纳分类,是理性认识
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等同于对立统一关系。 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统一
区别
以上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
丧失任何感官时无法把握事物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人总是带着逻辑思维去感知外部世界,看到玫瑰是红色的,感性认知的过程中已经有对红色的概念,即感性认识中具有理性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马哲的批判对象
过分夸大理性而抹杀感性:导致教条主义唯理论
表现为死读书死磕理论
过分夸大感性而贬低理性:导致经验主义经验论
主张读书无用论
选择题考查
出题规律
空口无凭说感性理性则是二者都重要
通过案例故事让你分析谁更重要
"感受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但理解到的东西可以更加深刻得感受"
强调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尽信书,不如无书"
强调感性的缺失
"同一句格言,出自于饱经风霜的老人和缺乏阅历的少年之口,其内涵不同"
格言即理性规律认知,老少区别在于感性经历。强调感性更重要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重要性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从考试层面谈,第一次飞跃更重要,从飞跃角度看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实现飞跃的条件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即影响因素)31
理性因素
概念
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
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概念
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区分感性理性因素和感性理性认识
两个认识是已经认识完成,获得了的认识,感性认识较肤浅,理性认识较深刻
而两个因素不等同于两个认识,而是在获得认识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即获得两个认识的过程中都可以均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既起推动、调控作用,同时又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认识的规律32
反复性
概念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感性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反复的原因?
客观上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事物习惯于隐藏和伪装,事物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暴露出来
主观上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有时候不是事物太会伪装隐藏,而是主体认识能力太浅,看不透
无限性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看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看是前进上升
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类似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3
具体的?
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
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故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方法论(不统一的情况?)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左倾右倾和左派右派区别
左右倾特指中共内部成员分化
左倾:消灭私有财产贫富差距没收资本财产跑步去社会主义
右倾:先走资本主义?
左右派为其他普遍党派
左右取决于政治目的政治目标,太激进为左,太保守为右
认识的结果和检验标准
认识的结果分正确和错误,正确为真理,错误为谬误。
真理及其特点34
对于一个概念的认识,教材往往先提供错误的认识观供批判,之后才抬出正确的认识
真理观/真理定义
错误的真理观
考卷几乎不设计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凡是少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也错
真理无关承认人数多少,哪怕没人承认其还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真理一定是有用的(√)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真理的特点
我们们说真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是指同一个真理既拥有绝对性又拥有相对性,关键在于角度的不同
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客观性两层含义
真理的内容:外部世界
真理作为一种认知,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反映
外部世界是客观的故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
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是客观的
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因为真理采用了人脑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待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即常说的真相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
考查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错误选项,真理只有一个
绝对性
定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两方面含义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即真理的正确性是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完全有能力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有能力获得正确的认知。故获得的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
前者从真理与谬误界限阐述其绝对性,后者从真理获取渠道
相对性
真理是绝对的,但是人永远只能认识到它的一部分,所以人只能相对准确地认识真理,这就是相对性。
定义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两方面含义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即真理的对象有改变的可能,变化之后真理不再适用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有限的
正确程度随着主体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不断用新的真理推翻旧的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套模板: 没有绝对性就没有相对性,没有相对性就没有绝对性, 绝对在相对条件下绝对,相对之中存在绝对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者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总结
故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精彩实例
我的
绝对真理是否可理解为众多璀璨科学巨星曾经试图去实现的那一个“大一统论”或“万有理论”? 相对真理即相对论,量子理论,牛顿力学等等在特定范围下成立的真理。
知乎网友的
作者:冬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296884/answer/14787341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个人叫张三,张三有很多外号,小明,小刚,小A.........多到记不完,但是你每记一个,就离记完更近一步(绝对性1:人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你在某种情况下叫小刚,张三会回头,这是确定的(绝对性2:主客观相统一的确定性) 张三这人有个坏毛病,有些情况下你叫他外号,他不会回头,比如他喜欢的人在旁边,你叫他二狗子,他不会回头。(相对性1:对于特定事物,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对象某一个方面的认识)。上面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你知道张三叫小明,但是不知道张三其实也叫小刚,张三叫小刚这件事情,跟你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路上有人叫小刚,张三也会回头。(真理的客观性,不随着人的意志转移) 你弄清楚了所有的情况,什么情况下该叫张三什么外号,你就能让张三每次都回头。张三就是小明,小刚,小xxxx.....,→ 张三就是他外号的总和(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你在对应情况下叫小刚,小明,小xxx......,张三都会回头,小刚是张三,小明也是张三,小xxx也是张三。假如不凑巧在他女朋友面前,你叫他二狗子,张三没回头,这种情况并不能推翻张三又叫二狗子的事实,你心里很清楚张三就是二狗子。→ 张三包含在他的每一个外号当中,反过来说可就就不对了哈。(真理的相对性包含着真理的绝对性) 张三有个朋友姓绝,叫绝对主义,绝先生不信这个邪,非要在张三女朋友面前叫张三二狗子,结果张三打死都不回头(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 张三还有个朋友姓相,叫相对主义,相先生也是个奇葩,他认为张三也好,小刚也好,都不是这个人的名字,他认为张三没有名字,他每次叫张三都是直接上去拍张三肩膀(不可知论)。 说到底,我们叫张三,还是叫张三的外号,都是在叫这个人。(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况且世界上,也不止是张三一个人有外号(相对性2:就客观世界而言,任何真理都是某一阶段的,某一部分的认识)
延伸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受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概念上存在这样一个无需再发展的"终极真理",但现实中我们到达不了只能无限接近它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至上性即人完全有能力去认识外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至高无上的
这时候的认识具有绝对性
非至上性即目前当前不具备这种能力,至上性是达到了上限
这时候的认识具有绝对性
方法论
夸大绝对真理贬低相对真理:教条主义
即认为今天看到的真理往后永远都是对的
夸大相对真理贬低绝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即认为没有真理是绝对适用所有情况的绝对真理。否定暂时的正确 马哲的真理至少现在正确,即便未来可能被推翻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35
对立统一答题模板: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相互区别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相互联系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他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为谬误,谬误变为真理
区分相对真理和谬误
相对真理可能在将来被推翻,但当前是真理,是正确的
谬误则是现在都是错误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3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直接现实性即实践具有把脑中东西变为现实的功能
检验真理光从主观或单从客观来都不行,需要找一个能把主客观连起来检验的东西,即实践
实践是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即承认逻辑证明有作用,但不是标准
逻辑证明并不完全可靠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每个实践标准既是确定又是不确定的,关键看角度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不可推翻,这个角度看实践标准是确定的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现在无法检验但未来终将可以检验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不是一次完成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抬高确定性忽略不确定性即教条主义、独断论
抬高不确定性贬低确定性即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37
价值?
概念
价值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即有没有用
特点
客观性
任何时候看到客观性那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物质、实践、联系、真理等意识之外的东西第一特性都是客观性
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主体性
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主体性≠主观性:主观随意
这里并非价值的主观性(人的意识、思维所持有的一种状态和属性)
即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即有个体维度,群体维度等
你考上研对于自己、家庭、母校、社会的价值都不一样
社会历史性
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千年前抛出一堆石油不会觉得有价值
真理的特点
客观的
一元的
不断发展的
具体的
全面的
有用的
价值评价?
概念
延申:
认识分类
知识性认识
以客体本身为对象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的属性、关系和发展过程为反应内容,以求"真"为认识目的。
评价性认识
以主客体关系为对象
此处价值评价的考点是第一次提及评价性认识
评价性认识则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应内容,主体的意向、愿望和要求包含其中,追求应该怎样,以求"善&美"为认识目的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为也被称作为价值判断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即评价性认识依赖于知识性认识
知识越多评价越好
有时候不喜欢是因为不了解或了解不充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马哲的价值评价存在客观标准,而不能主观随意评价
?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既人去实践存在两把尺度衡量实践,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虽符合真理不符合价值,无用
只尊重价值不尊重真理,这件事有意义但办不到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有价值
有用的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有用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38
不是理论,是一种呼吁和提倡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自由和必然39
自由的概念
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的概念
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概述
自由是想怎么样,能动性
自由并非指必然消失,而是人类逐渐学会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自由不是摆脱规律,而在于认识规律使之能够为我们服务
必然是该怎么样,客观规律性
人类的历史发展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来源于德语Reich der Notwendigkeit ,是指人们没有掌握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之前,行为活动受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盲目力量支配和奴役的状态,是指人类活动由于未能正确认识客观规律而盲目地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因而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是社会历史观范畴
自由王国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自觉主人的社会状态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的条件
认识条件
认识越多,越自由
自由建立在掌控规律的基础上,掌控规律需要更多认识
实践条件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以规律为前提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批判
过分夸大自由而贬低必然(夸大能动贬低规律):唯意志论
夸大规律贬低能动:宿命论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4
何谓“基本问题”?
即研究哲学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即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
即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典唯物)
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
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机械唯物主义包括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仅指马克思唯物主义
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现代辩证唯物包含了前两古典和机械
马哲是哲学史上首个将历史视为物质看待的哲学流派
将历史视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最终得出的观点理论称为唯物史观
唯物派内部分歧:什么是物质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
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笛卡尔
王阳明
禅宗慧能
客观唯心主义
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我"之外的客观精神
上帝说
道说
陈朱理学
唯心内部分歧:什么样的意识才是世界本源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有同一性即我们的意识可以认识外部世界
可知论
有同一性,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代表唯物主义
也代表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无同一性,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二元论者
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本原(否定唯物唯心一元论
导致物质和意识世界不统一,世界不可知
唯心主义将二元论称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了唯物史观
将辩证法融入唯物论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重要问题5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辩证法
世界是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矛盾的
马哲之前只有辩证唯心
形而上学
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无矛盾的
形而上学并非否认矛盾,只是对解释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与辩证法有区别而已,形而上学的方法观点是把矛盾看成了僵化不变的东西,无法协调解决,因而看不透矛盾的本质和规律,这种方法观与辩证法严重对立
可包括形而上学唯物和唯心
形而上学,指研究科学以外的、没有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反之,形而下学便是:“对可证明的客观实在进行的研究分析,是一种具体地、客观地、运动地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
《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形而上者道(一切形式之上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而下者器(一切形式之下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性)。
形而上学试图揭示组成物质世界的本体的不变性,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
唯物论
世界是什么
世界分两极
物质世界
马哲认为物质世界为世界本原
意识世界
不过是物质世界的派生
唯物论的物质观7
物质范畴7
物质范畴即物质的定义,物质的概念,即物质是什么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考点:“抽象”
“物质”是对具体的一系列物的抽象提炼
物质和具体的物的关系?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定义方式:
常见的定义方式有: 1.属类定义:老虎是动物 2.关系定义:老虎是大象旁边那个(物质定义的方式,因为物质无法从属
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自负。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与运动8
运动的概念:
运动时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考研中运动=变化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凡是物质都已运动方式存在
区分: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存在方式
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空
单独说时间或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形式也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
令二者为你我,即 我是你的我,你是我的你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反面:认为物质是静止的物质——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反面:认为运动是非物质(意识)在运动——唯心主义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与静止9
静止的概念: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对立统一?
凡出现对立统一应建立的思维框架: 二者如何相互区别,二者存在何种相互关系
相互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性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性
相互联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鸟鸣山更幽 静中有动:风定花尤落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
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想去踏和踏进去时我和河都变化了):无视静止——诡辩
物质运动与时空10
时空的概念: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词性不同)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
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空的特点:
客观性
客观性任何时候即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绝对性
时空绝对存在?
相对性
相对论:当物质运动突破极限时时空会发生变化
有限性
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无限性
所有事物(宇宙)时空是无限广延的
唯物论的意识观
实践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桥梁,它可使二者相互转换
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1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出题点: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人类产生前物质世界等价于自然界
区分:人类之后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物质世界分割开为自然界(未开化)和人类社会
统一:随着实践进行,未来不断有新的自然界部分融入人类社会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没有实践就不会产生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尤其是实践中的生产劳动实践,劳动本身使人区别于动物使我们成为人从而拥有了各种关系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干扰考点: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补充: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12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干扰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即代表人类诞生,超脱于动物
人类诞生前物质世界=自然界
若单选题同时出现这三个描述,首选"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透过人脑这层主观玻片映射出来的影子
所以人脑中的物质世界映像不全是物质世界
意识的来源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给一个物体力,物体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形变或运动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营养趋向,刺激收缩等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劳动(决定性因素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语言(重要影响因素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即认为语言(符号)是物质
语言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语言不能随意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语言的含义"是指意识
同一条语言存在多种含义
...
注意上述表示层次,"决定"在"重要"之上,哲学中但凡是个因素也叫重要
双方达成高度共识
双方充分交换意见
双方存在重大分歧
勿谓言之不预
干扰项
抬高重要因素
贬低决定因素
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物质是我们需要主观反映的内容,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物质
意识的作用12:
意识的作用即能动作用
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有选择有目的计划地认知外部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对物质进行加工联想
四层含义最重要突出地含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指挥双手,行动体现了主观意愿意识。 即行动永远自立自私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即可以反本能行事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13
物质和意识互相区别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干扰项: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混淆了意识和物质的界限,将意识当作某种特殊物质
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二者地位、功能、表现形式、作用都不同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
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变成)为物质
物质转意识:物质世界投影进主观大脑形成意识
意识转物质:人脑中发明性质的意识依靠实践转为物质
实践是二者转换的唯一桥梁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指A决定B,但B又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二者关系当中物质更强,意识更弱,弱者依附于强者,同时弱者有自身发展规律与主张(相对独立性,即便弱且依赖于物质但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物质
依赖才存在相对独立性,绝对独立性不存在关联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因为意识依赖于物质,故物质决定意识
因为意识存在相对独立性,故可反向影响物质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物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
主观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只发挥能动不尊重规律,仅有主观意愿架空,注定失败
这个事很有用但你办不到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只尊重规律但不重视能动,所做之事缺失目的和意义
这个是你办得到但没有意义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前提和条件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从实际出发,即考虑可行性,不得空想空谈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想和规划好之后动手行动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有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4
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凭借该句批判二元论
其二,世界的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物质
凭借这两句话批判唯心主义
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多样性的统一即认为物质不单单是实物实体
凭借该三句话批判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
汇总:
马哲与彻底唯心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均为可知论
区别
马哲认为物质是本原,唯心认为意识是本原
马哲在认识问题上坚持能动反映论,唯心坚持先验论
马哲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唯心部分坚持辩证法
马哲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哲与旧唯物的区别联系
联系
都是唯物,都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
区别
马哲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反映论,旧唯物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旧唯物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坚持形而上学
马哲在历史观上唯物,旧唯物在历史观上唯心
称旧唯物为半截子(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自然上唯物但在历史上却唯心
马哲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没有
可同时区分唯心和旧唯物的根本区别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表现
世界统一于物质
干扰项: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意识是映射,不算存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物质世界被分化开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指劳动/实践,为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这三句要考就是原话,不需深挖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14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启发: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需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40
唯心史观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即历史发展的动因是客观物质性的
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如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下时,无论发动战争还是从事劳动生产,都是体力决定,男女之间存在固然差异,基于体力为决定因素的历史背景下,女性为男性附庸是客观规律,无法主导女权、独立等精神观念
当今生产力较发达,从事劳动发动战争等所需体力的权重大大降低,知识智慧的比重上升,物质层面因素得到改变,性别权力层面也随之改变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英雄人物的力量,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即唯心史观为英雄史观,历史英雄主导历史发展方向
唯物史观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41
内剖
无非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但又相对独立
这种关系在认识论中叫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当中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存在定义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包含因素
地理环境(非决定影响因素)
如一个国家社会受到其地理环境影响
非决定:即使地理条件低劣,社会也可高度发展,如日本
人口因素(非决定影响因素)
社会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都可影响社会发展
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概念
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就是人类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生产来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生产方式构成
生产力(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社会意识及其构成
社会意识定义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构成
社会心理
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风俗、思潮、观念等不成系统的因素
社会意识形式
按是否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分类
社会意识形态
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即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看法
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如不同意识形态会有不同的法律思想
不同阶级道德观念不同,如封建阶级道德观
如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奉献社会国家
如马哲代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不一定认同
如文艺复兴艺术作品饱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如我国艺术形式较通俗,并非为精英阶层服务
非社会意识形态
与经济阶级利益无关,即所有阶级都有一致的看法
如语言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等
如社科专业在跨国学习交流上存在限制,因其存在阶级立场,而自然科学影响较少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或迟或早即社会存在变化后,社会意识一定会改变,但不一定同步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其变化、发展的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一致性)
平衡?
社会存在越发达,其社会意识越先进
物质越落后其思想越腐朽
不平衡性
物质发达但思想可能腐朽:America
思想先进但物质水平不足:China
政治理论为政治现实服务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不同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历史过程,但都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它们所反映的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是社会物质生活,因此,它们在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必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此外,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社会意识也相互影响,这也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种表现。同学说的城乡之间的社会意识,当然也会互相影响的。
如我国跨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后,不少个体仍保有封建思想残余
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即“古为今用”
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即“推陈出新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如先进社会意识可推动社会发展,腐朽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方法论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42
生产力
概念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就是人将自然事物,生产为社会事物的能力。 生产力越高,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产出就越丰富。
生产力就是能够整出来东西的能力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生产力与当前社会体系一致,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形态
社会形态反作用于生产力
历史性
生产力发展存在历史的基础
如工业革命的产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蒸汽机等工业基础的发明改造
生产力包括
劳动资料
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
劳动资料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关系
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力=生产资料+劳动者
科技?
重要且属于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
科技渗透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发挥重大作用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在劳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在社会历史中不是决定因素但重要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概念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就是原料的拥有者和整东西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社会经济结构性质即有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不可分割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 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自变量般变动,生产关系需要与其同水平匹配
如何判断生产力是否先进就看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43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即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在级别上一致相等。不存在谁决定谁的关系
生产力可以决定生产关系,故生产力也可以决定经济基础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含义
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意识形态为两个概念的交集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
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
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correct
二者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第一,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虽不是同时的立即的改变,但变化是必然的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判断上层建筑是否先进不能看其是否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而是看其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回到规律一去了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形成发展
交往及其作用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44
社会形态内涵
社会制度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区分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经济形态)与上层建筑(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形态的特点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
骨骼具有决定形式,是血肉存在的支架前提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乂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要做具体的分析
即社会形态多样,不能单凭抽象标准划分,需具体分析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更替时间顺序: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
第一,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即从时间维度看
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即时间固定比较不同社会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如对比不同国家的社会形态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必然性强调一种规律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历史选择性强调能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
二是取决于交往
即社会与社会,国家之间的交往
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第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同否定之否定:迂回前进螺旋上升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 而是曲折的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动力)45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两对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生产力,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矛盾弱则改革 矛盾激烈则会出现革命性质的解决方式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动力)46
不是根本动力,只能说是重要动力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经济范畴,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阶级是生产力有了发展且又发展不足的产物。作为历史范畴, 阶级既不是从来就有的, 也不是永远存在的, 它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上。 国家也一样 既是历史范畴 也是经济范畴
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社会革命的作用
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动力)47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动力)48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五动力)49
作为动力之一只是后4动力普通一员 而作为考点则很重要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考试中出现科技作主语时,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生产劳动中则起决定性作用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50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唯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会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所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 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考量对象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
历史当然是人创造的,不能脱离人去探索历史的创造者
但唯物史观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其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针对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而非某个历史事件,因从单个事件出发很容易得出英雄史观
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其中的每个人而言,可以说,他“创造”了自己个人的“历史”,但不能说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
再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规律,顺规律而行即是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中包括的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即唯物史观既考虑群众又考虑个体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51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所谓抽象的人,即指撇开一切具体的条件和环境,空泛抽象地来谈人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即探讨的人一定是将其放置在具体环境条件中加以限制具体化的人
如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历史阶段下的人
现实的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分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即我非我的血肉躯体,而是我是谁的儿子丈夫朋友..(社会关系
人的两层属性
自然属性:躯体血肉
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被非人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幼崽会丧失人的属性(智力、社交能力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5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定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政治概念(政治面貌)
是否为人民群众与你是不是剥削阶级二者无联系
资本家大地主奴隶主都在社会形态转变前期顺应并推动历史发展,而在社会将要进一步发展的后期时,将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并非所有人都是人民群众,妨碍历史发展甚至使其倒行的人属于「反动派」
人民群众顺历史潮流而动
反动派反历史潮流而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因)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其中经济条件是根本制约因素
方法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既然历史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则应该为人民服务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for群众,一切依靠by群众,从from群众中来,到to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53
表现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他们不能单独创造历史,他们是群众中的一员,一起创造历史
考查点
在单个历史事件中,个人在社会历史中存在决定性作用
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个人没有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各大概念包含关系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力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