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卫生综合761和353 复习规划及历年真题整理及部分大题模板
这是一篇关于卫生综合761和353 复习规划及历年真题整理及部分大题模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6月总目标:半精通流统、英语熟知各题型并完成01-08、7月中后目标、8月规划、9月规划。
编辑于2022-12-25 22:48:29 四川省该导图包含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核查计划、数据核查、质疑管理、数据传输与整合、外部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人员分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该导图包含了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核查计划、数据核查、质疑管理、数据传输与整合、外部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人员分工及数据库相关内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渠海霞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中心主题
6月总目标:半精通流统、英语熟知各题型并完成01-08
6.6-6.12周次
流统习题做完一遍
错题纳入anki
学习时间加长至8h
30min+的娱乐仅放在晚饭后
7月中后目标
参照
专业课
流统
第3轮复习:课本+做题(练习册)+归纳整理
本轮可以边看书边做题,书上的例题是最基本的题目,赵耐青统计上的例题全部自己动手算一遍,流行病的所有举例都需要掌握,确保例题没有问题再做课后题和配套习题册的题目
习题册
只需要掌握选择、判断、填空题
课本
课本上的计算题必须全部掌握
整理计算题
流病的怎么个整理
统计按应用流程整理
资料类型判断→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第4轮复习:课本+做题+背书
经过前几轮的复习,流统的基础知识都已经掌握的比较不错,4轮复习的重点放在课本上面,进行课本重点知识点的浅记忆
课本的所有知识点都要过一遍:有些知识点将不会出现在后面的考点汇编上,所以在这一轮将一些零碎的选择题知识点掌握
重点关注之前标注的名解、简答考点
同时通过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册都已经刷完一遍的同学要进行二刷
流行病学的理解大概占5成,背诵占5成,统计学理解占8成,流统复习的精髓都在于自始至终反复精读教材
视频课?
三大卫生毒理
第一轮
时间
6月~9月底,3~5h及以上/天
基本原则
原则上流统完成第三轮复习之后,再加上三大卫生中的一本,第四轮流统保持每天共3~4h/天不变
复习顺序
营养→环卫→职卫毒理
一科一科地进行,每科一章一章地进行
每科按三步骤进行
1. 直接用视频课画书
2. 跟做人卫配套习题
只需要做客观题即可(选择题全做,填空题尽量做)
3. 标注习题册上的考点
复习章节
三大卫:全部章节
毒理(周志俊主编《基础毒理学》):前9章
三大卫感觉很多,看了没有印象,应该如何处理?
三大卫生类似文科,重点在于背记,因此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背书
第一遍的重在理解课本内容,不要强求记忆
同时建议在书上做上记号:哪些内容要背?哪些是名词解释需要背原句,哪些是背关键句其他理解记忆,还有哪些是选择题需要有印象并记住关键词?
背诵专业课枯燥困难,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轻松快乐的背诵?
流统重在应用实践,背一小时书后一定要做题练习
政治
考研政治是初试所有科目中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政治是一门复习成本较低、收益却较高的科目。政治复习的大体进度是前期掌握基础知识,中期就多刷选择题,多总结知识点,最后冲刺阶段大量背诵大题就行。
7月初开始。复习流程建议如下
每天1.5-2小时,先看徐涛强化班视频(可以安排在效率比较低的时间段,比如晚上),然后在《精讲精练》上做笔记,然后看一遍书,之后再做配套的《1000题》(只需要做选择题)
用肖1000答题卡来做!!不要直接写在练习册上,我们要二刷的!)
“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
复习安排
基础阶段(7~9月)
1~2h/天,用《核心考案》学习徐涛强化视频课,做肖秀荣1000题
强化阶段(9~10月)
2~3h/天,背诵适合自己的背诵手册(理解记忆选择题为主),二刷肖1000
冲刺阶段(11~12月)
3~4h/天,着手做各大机构模考卷,整理总结回顾错题,注重细节。背诵手册、肖四肖八主观题,回顾错题,注重细节
时间安排推荐放在每天较为疲惫时进行
何时开始背诵政治?
一般在10月份风中劲草或者冲刺背诵笔记上市,即可开始背书,因此10月份前最好过完基础知识。
实际
同样拒绝计划式分工
每日争取7h学习时长
加入营养的看课本+做习题
周末看看政治怎么安排
流统所有推荐习题做完之后开始总结题型考点
8月规划
流病
第三轮复习
习题册已完成
还差整理课本上计算题和所有示例
第四轮复习:课本+做题+背书
课本知识要全部过一遍,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在考点汇编,这一轮主要掌握选择题知识点
整理习题册名解简答考点,浅背诵
二刷练习册??
第五轮复习
使用课本进行一轮背诵,重点背之前标注过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型,其他知识点作为选择题来背诵记忆
导图上区分选择、名解和简答考点
课程?找点牛逼课程看??
二刷习题
计算题整理完毕
第六轮直接根据考点汇编背书?
统计
习题册还剩方积乾的
习题册完成后整理课本上计算题
统计学上每一种检验方法整理出一个规范的答题过程(从资料类型判断→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上述完成后用导图按题型整理习题的考点
三大卫生
营养需要多花时间,没时间搞什么边看视频边划重点,看视频意义就只是划重点?那我干嘛不刷完题根据习题和历年题自己总结他的考点?
虽然我在刀尖舔血,但是我相信自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因为lz是卷王
干就完了
9月规划
政治
结合视频课,完成“马原+史纲+毛中特”第一轮的复习
完成肖秀荣老师1000题的一刷
?
英语
阅读部分应该至少做完一轮,继续二刷和三刷
做题步骤大致为:熟悉文章的大框架→看题干→回到原文找出题点→划关键词→选答案
写作完成作文视频课学习,并整理好模板1.0;
写作进行/完成王江涛老师十篇大作文及十篇小作文的背诵+默写;
开始尝试仿写大作文+修改作文;
开始尝试开始加入小作文视频课学习;
作文我十月份再开始
开始加入完型视频课及完型的练习;
准备加入新题型视频课及练习
专业课
流统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进入强化学习:视频+高频错题合集+二刷习题;
二刷习题的顺序
流行病学:赵亚双习题→姜庆五习题→北医刘民习题→人卫第二版习题
统计学:赵耐青课后习题→赵耐青配套习题→人卫第三版李晓松习题→陈长生习题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开始做计算题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跟随背诵大作战进行全面背诵;
根据考点汇编背诵
三大卫生
基本复习顺序
营养→环卫→职卫→毒理/社医,一科一科地进行,每科一章一章地进行
复习流程攻略
Step1:第一轮复习:课本(视频)+习题;
Step2:第二轮复习:考点汇编+二刷习题+强化视频课;
Step3:第三论复习: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考点汇编
营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完成第一轮复习+习题+强化视频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开始自主第一轮背诵(9月25日之前完成);
环卫
环境卫生学完成第一轮复习+习题+强化视频课;
职卫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完成第一轮复习+习题
常见问题
1. 专业课的背诵从什么时候开始背诵?
三大卫+社医/毒理完成了一轮基础复习后,第二轮直接进入背诵阶段
2. 如何结合院校考情开展背诵?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是我们在基础阶段反复强调要打好基础的学科,我们对着两门课的复习更多的是理解,而且这两门课的分数占比达到了50%,因此,为了更高的专业课分数,我们优先展开这两门课程的背诵
在背诵时我们要注意名词解释的英语,复旦很喜欢考察全英文的名词解释,尤其是流行病学这门科目;761的同学也要注意去年是有全英文的题干的
761的职卫与毒理的分数占比较低,因此我们安排在最后一阶段
背诵各科目的总时长:卫统(22天)、流病(22天)、预防医学(26天)、社医(16天)、营养(18天)、环卫(16天)、职卫(15天)、毒理(10天)
每日背诵各科目时长:卫统(1.5-2h)、流病(1.5-2h)、预防医学(2-3h)、社医(1.5-2h)、营养(1.5h)、环卫(1.5h)、职卫(1.5h)、毒理(1.5h)
背诵技巧?
1. 利用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老子有anki
2. 背书需要有“氛围”
时间:一般在1.5~2h,集中精力,不宜过长
形式:秒表计时,比如,定10分钟的倒计时秒表背完一道题,加强紧迫感
这个好
地点:空旷无人之地(比如走廊里、阅读室等等),大声背,脑子和嘴同时记忆,让你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帮助你背诵
3. 选择早上或晚上记忆、背书
早上的记忆力最强,尽量选择在早上记忆和背诵;同时,晚上也一定要进行回想、记忆
4. 将不同的背诵科目分开
不要同时在一个时间段背诵流行病、统计这样两门专业课
可以在两门专业课的背诵中加入其他科目的视频、习题等学习,换换脑子
5. 理目录、列大纲
在背诵一本书的时候,要先看目录、标题,了解内容的系统性框架,整体是什么逻辑结构,再根据目录用思维导图方式列出大纲
6. 做标记,找关键词
在背诵之前,试着做标记,划出关键词,可以把这些关键词用笔摘抄出来,背诵的时候可以先看着这些关键词,试着复述整句话,整段话的内容。这样会让背诵更加容易,也更省时间
7. 假想向别人复述
金字塔顶端:教授
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老师,脱稿给学生们讲述这个知识点,如果你完整流利地讲完了,就说明你真的完全理解了
8. 利用碎片化时间回想记忆
先把知识点或框架记住,然后利用等待、吃饭、睡前等碎片化时间,在脑子里根据这些重要知识点、关键词进行回想、加强记忆
融入生活是吧
9. 善于去“听”知识点
把每天背诵内容录音/存档,在走路/跑步/睡前都可以听,如果你实在懒得录,小卫建议就直接将“点睛课堂”,甚至是“基础课堂”或“强化课堂”声音外放用来回顾知识点
听力洗脑是吧
10. 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
坚持anki
部分历年题还原
名解
2022
流病
AR%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指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AR%=(Ie-I0)/Ie*100%或(RR-1)/RR*100%,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Outbreak
Outbreak暴发,是指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病人的现象。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如托幼机构的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提发。 【2014名解353】 [2014名解 761] [2017名解353】【2017名解761】【2020名解353】【2022名解761】
Incidence density
【ID incidence density发病密度】 如果队列研究观察时间比较长,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可能先后不一,则需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的性质,反映的是速率,理论上数值范围为0~无穷大 ID=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总人时数 【2016名解353】【2016名解761】 [2017名解353】 [2017名解761】【2022名解761】
Route of transmission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2022名解761】
Confounding bias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造成的偏倚叫混杂偏倚
00、02、2022名解761】
统计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即在同一总体中进行大量独立重复抽样可呈现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21、22
t分布定义,解释t0.1,15=3.1的意义
t0.1,15=3.1
单侧界值
表示自由度为15,尾部面积为0.1时的t界值
若是双侧界值t0.1/2,15=3.1
则表示表示自由度为15,双侧尾部面积之和为0.1时的t界值
Censor
指因为发生失访或其他原因终止随访而没有观察到失效事件的发生,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在发生失效事件前发生终检而停止观察,这样的观察资料也称为截尾资料 【2022名解761】
22
环卫
持久性污染物
这类化合物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12名解】【2014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通常把环境中通过转化作用形成的与原来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2012名解】【2018名解】【2019名解】【2022名解】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016、2017、2019、2020、2022名解
光化学烟雾
(1)光化学型烟雾(Photo Chemical Smog)事件:是由汽车尾化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在日光度处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约占90%)、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约占10%),这些通 称为光化学氧化剂。 【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Hornesis效应
(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其剂量-效应关系以双相曲线为特征。 Hormesis现象,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包括重金属化合物、氰化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砷化物以及农药和一些抗生素在内的所有有毒物质 【2015名解】【2019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职卫
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相关疾病: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史
Tolerance
(1)适应(Adaptation):是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无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2) 抗性(Resistence):是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学改变,以致于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因此抗性产生必须有化学物的选择及随后的繁殖遗传。 (3) 耐受(Tolerance):对个体是指获得对某种化学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结果,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2022名解】
营养
氨基酸评分
④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氨基酸评分又叫蛋白质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是最简单的评估蛋白质质量的方法【2022名解761】 氨基酸评分的方法比较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因此提出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AAS×真消化率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对引起不良后果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2021
流病
over matching
【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2020名解761】【2021名解761】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把不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作为匹配变量进行匹配,试图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多方面都一致,结果导致所研究的因素也趋于一致,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reservoir of infection
【2011名解353】【2011名解761】【2014名解353】 【2014名解761】【2017名解353】 [2017名解761】【2021名解761】【2022名解353】
Neyman bias
serial test
串联试验(Serial test):也称系列试验,即一组筛检试验按一定的顺序相连,初筛阳性者进入下一轮筛检,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方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会使灵敏度降低;初筛的方法尽量选择灵敏度高的方法,第二轮的筛查则尽可能选择特异度较高的方法
SAR
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常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公式:续发率=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统计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即在同一总体中进行大量独立重复抽样可呈现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把握度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或称把握度,两总体确有差别时,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2021名解761】【2022名解755】
Poisson分布及其特点
Poisson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是一个重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一般用来描述某随机事件A在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发生次数X的概率分布。其随机变量取值为0, 1, 2...。 【小卫点拨】Poisson分布随机变量取值为0, 1, 2...,二项分布随机变量取值范围为0, 1, 2...n,需要注意二者取值范围。 (1)Poisson分布属于离散型分布,μ是Poisson分布的总体参数,也是唯一参数。 (2)Poisson分布的总体方差等于总体均数μ (3)可加性:设X1~P(μ1),X2~P(μ2),并且X1与X2相互独立,则Y=X1+X2服从总体均数为μ1+μ2的Poisson分布。Poisson分布具有可加性(但不具有可乘性、可除性) (4) 当n很大并且π很小时,可以用Poisson分布近似二项分布B(n,π)
22年也考了一个分布定义
环卫
EQI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最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则是指数应与待评价的对象(因素)相关,是可比的,可加和的,而且是直观易懂的。可分为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 [2011名解][2021名解]
2000[2011名解][2021名解]
AQI空气质量指数
AQI:空气质量指数是按照PSI原理建立的每天或者每时向社会上报告的空气质量指数,因此也被称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时报。该指数所选用的参数为PM10、PM2.5、SO2、NO2、CO、O3。
Biomarker
职卫
健康工人效应
benchmark dose
(1)基准剂量(Benchmarkdose, BMD):是一个可使化学毒物有害效应的反应率稍有升高的剂 量的95%可信限下限值。该反应率可以人为确定,通常选择1%、5%或10%【2020名解】【2021名解】
营养
DRIs
2001、2021
食源性疾病
2020
流病
AR
secular trend
2000、2001、2020
overmatching
Berkson's bias
【2014名解353】 [2014名解761】 [2020名解353】【2020 名解761】
stratified sampling
统计
p值
P值:是指在H0所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统计量的概率。【2020名解761】
t时刻的生存率
中位生存时间
环卫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016、2017、2019、2020、2022名解
光化学烟雾事件
是由汽车尾化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 机物(VOC)在日光度处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约占90%)、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约占10%),这些通 称为光化学氧化剂。【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2000【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排毒系数
【2016名解】 【2017名解】[2019名解】【2020名解】
POPs
【2012名解】【2014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职卫
Biomarker
生物标志是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任何可测定的改变,包括环境因子在体内的变化,以及机体在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各种生理、生化改变,这些改变必须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生物标志一般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3类。
职业病
暂时性听阈位移
hormesis
毒物兴奋效应:在一定剂量时化学物可引起一定的毒效应(激发/抑制),而在低于未可见的有害作用水平NOAEL剂量水平下时却表现为相反的作用(激发/抑制)q
毒理版
营养
INQ
必需氨基酸
食品安全
【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ctives
【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2000名解【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BMR
2002
流病
疾病地方性
地方性: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生,而不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
[2016名解353】 [2016名解761】【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2002
病因
病因(Cause of disease):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即能够影响未来疾病发生的因素或事件
【2012选择761】 [2021选择761】
混杂因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 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造成的偏倚叫混杂偏倚: (ConfOUn(Iing bias) .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
其实就是靠混杂偏倚
Confounding bias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造成的偏倚叫混杂偏倚
00、02、2022名解761】
预防接种
疾病监测
2001
营养
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视黄醇当量
为了统一计量膳食中的维生素A,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包括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在内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物质所相当的视黄醇量。
EMI
DRIs
2001、2021
流病
长期变异secular trend
2000、2001、2020
疾病筛检 Screening
2001【2014名解353】【2014名解761】【2020名解353】
个体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是以对照与病例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①配对(Pair matching) : 1个病例匹配1个对照。总样本量一定时,若两组来源较充足,病例与对照之比为1 : 1时统计学效率最高。 ②1:r匹配:若研究罕见病或合格病例很少,则采用1: r匹配。随着r值增加,效率逐渐增加,但增幅越来越小,另好不超过1:4。
环卫
相加作用
(1)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交互作用的各种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如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如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一般呈相加作用;两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进入机体时,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常是相加作用。
2021选择
光化学烟雾
2000、2001【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有效温度
噪声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限定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骚程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企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客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001 2017
职卫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氧需
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人类工效学
职业工效学?
职业工效学(Occupational ergonomics):是人类工效学应用的重要分支,以解剖学、心理学、 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职业人员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保持最佳工作效率
接触评定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职业史,结合相关资料,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 生物监测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的过程,是职业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高容许浓度
【2018简答761] [2019论述761】
2000
流病
混杂偏倚
【2000、2022名解761】
长期变异secular trend
2000、2001、2020
同病率
同病率-同病率(concordance)亦称发病一致率,其公式为:发病一致率(%)=同病双生子对数/总双生子(单卵或双卵)对数×100%
自然疫源性疾病
疾病病原体在繁衍种属过程中不依赖于人,而在野生动物或家畜中传播,人是偶尔介入该环节时受到感染,这种情况称为自然疫源性。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森林脑炎等
随机对照试验(RCT)
【2016名解353]
营养
限制氨基酸
2000
视黄醇当量?
为了统一计量膳食中的维生素A,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包括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在内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物质所相当的视黄醇量。
负荷试验?
Dietary guidelines
膳食指南Cdietary guidelines,DG)是由政府和科学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原则和人体的营养需要, 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专门针对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提出的指导意见。
Food addictives
2000名解【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环卫
光化学烟雾
2000【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生化需氧量
2000、2014
有效温度
环境质量指数
2000[2011名解][2021名解]
职卫
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为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和早期健康损害
生物转化
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或称代谢转化(Metabolic transformation):是指毒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或非酶作用转化成代谢物的过程。
尘肺
肺尘埃沉着病(Pneumoconiosis):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015名解761】
2000 2015
响度
(7) 响度(Loudness):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量度。它与声压的太小及频率的高低有关
TLV
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 一般指在指定条件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容许值。
选择
2022
判断失效事件
判断是否为失效事件要看事件与研究疾病是否相关 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发生某一特定现象或某种特点的事件
从两个总体均数不同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α=0.1,随机抽样20次每次抽n,大概犯多少次错误
30%的P95上限?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为
日本血吸虫
现况研究样本量计算
患病率大小对误诊漏诊各种率影响
其中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结果阳中真阳和结果阴中真阴。 那么1-阳性预测值就成了结果阳中的假阳,即误诊
OR计算
分配对设计OR=c/b和非匹配设计OR=ad/bc
轮状模型强调宿主与__的关系
轮状模型把可患病的人或动物(宿主)放到了中心的位置,周围是他们生活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而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只是生物环境的一个部分 宿主中心还有基因内核
拖尾现象
往往由于同源传播后继以接触传播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项目考察
6种 基本项目只有SO2、NO2、CO、O3、PM2.5和PM10 其他TSP、NOx、Pb、BaP都是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
重金属迁移条件
腐殖质阻碍其迁移 ph越低其溶解度越高,越易迁移 颗粒大小与其迁移无关 还原条件下重金属被固定在土壤中不易迁移到其他植物中(但三价砷比五价砷更容易被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2012选择】【2015选择】【2022选择】
水质好转过程
无非是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大小的比较。决定水中溶解氧走向。 耗氧多,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反之亦然 Cp点为溶解氧最低点。Cp点低于规定的最低溶解氧,则水质严重恶化,高于则表明未超过自净能力。 【2017选择】[2019选择】【2022选择】
介水传染病病原体
(1) 细菌:如伤寒与副伤寒杆菌、霍乱与副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2) 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等【灰质甲沦陷柯萨奇】 (3) 原虫: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 【鞭毛隐孢阿米巴 【2016选择】【2022选择】
臭氧消毒产生的副产物
(1)形成:臭氧作为饮水消毒剂不会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但能生成甲醛和溴酸盐等具有潜在毒性的臭氧消毒副产物。 ①饮水中的甲醛主要由天然有机物(腐殖质)在臭氧化和氯化中的氧化过程形成。 ②溴酸盐则由水源水中溴化物被臭氧氧化后产生 【2012选择】【2013选择】【2019选择】【2022选择】
化妆品痤疮是哪种物质引起
易引起瘗疮的化妆品包括护肤类的面脂、面霜;美容修饰类的粉底、油 彩,含粉质较多的增白霜等。主要是由于这类化妆品的基质,如凡士林、液体石蜡等矿物油,这类产品诱发瘗疮的能力较强;作为防皱霜、唇膏等基料的羊毛脂也有轻到中度的致瘗疮性 皮肤病学过,痤疮主要是油脂问题,那么扩大这种油脂问题的成分就是答案
镉中毒首发部位
【2019选择】【2022选择】 (1)吸收的镉进入血液后,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部分与低分子镉硫蛋白结合,形成镉琉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肾脏可蓄积吸收景的1/3,是锯中毒的重要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排泄途径主要通过粪便。 (2)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 障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铁代谢,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减低,破坏红细胞,从而引起食血症. (3)镉损伤肾小管后,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堵加・同 时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病检可见肾小管出现退行性变。 (4) 分子机制: ①破坏细胞抗氧化系统,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氧化损伤 ②破坏线粒体电子呼吸传递链的正常功能,抑制细胞呼吸 ③结合镉后的MT和GSH会丧失还原性 ④钙依赖性蛋白功能的丧失,钙稳态失街。 ⑤引起DNA单链断裂,并抑制几乎所有类型的DNA修复过程,导致细胞凋亡
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指数是采用什么原理
A.比值简单叠加原理B.评分加权征询原理C.分段线性函数的原理D.比值算术均数原理 C
职业人群中最常用的调查方式
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的确定:根据时间划分,调查方法包括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 按照调查对象范围划分,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职业卫生调查常常采用问卷访谈法、观察法、生物医学测量法、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等资料收集方法
I相反应发生部位
这两相反应可在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液中进行,但以微粒体为主 微粒体是细胞被匀浆破碎时, 内膜系统的膜结构破裂后自己重新封闭起来的小囊泡(主要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人和动物皮肤不一样原因(毒物吸收方面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角质层较 厚的部位如手掌、足底,吸收较慢,阴囊、腹部皮肤较薄,外源化学物易被吸收(表2 -2)。 不同 物种动物皮肤通透性不同,大鼠及兔的皮肤较猫的皮肤更易通透,而豚鼠、猪和猴的皮肤通透 性则与人相似。化学物质经皮肤附属物吸收和在穿透角质层时都有高度的物种依赖性。此 外,皮肤血流量和有助于吸收的皮肤生物转化也有物种差异
人乳与牛乳的对比
【2011单选761】【2015单选761】【2022单选761】 (1) 蛋白质:人乳蛋白质含量低于牛乳,但利用率高,酪蛋白比例低于牛乳,以乳清蛋白为主,人乳中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牛磺酸含量是牛乳的10倍。 (2) 脂类:人乳中的脂肪颗粒小,并且含乳脂酶,比牛乳中的脂肪更易消化. (3) 碳水化合物:人乳含乳糖最高,牛乳最少。 (4)矿物质:牛乳中的钙高于人乳,母乳中矿物质含量明显低于牛乳,钙磷比例适宜(2:1),钙吸收率高,人乳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都高于牛乳。 (5) 维生素: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牛乳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特别是维生素B2
兽药残留危害最大的是
青霉素带来的过敏反应
制定推荐摄入量(RNI)的方法
①当人群营养素需要量的分布为近似正态分布时,可计算出该营养素需要量的标准差(SD) , EAR值加2倍SD可计算出RNI。 RNI=EAR+2SD;如果资料不充分、不能计算标准差,则用变异系数(一般设定为10%)代替SD进行计算,即RNI=1.2EAR ②当人群营养素需要量呈偏态分布时 ,可以将数据转换成正态分布,利用转换后的数据计算,用百分位数P50来估算EAR,用百分位数P97.5来估算RNI ③能量的推荐摄入量(RNI)就是人群的能量平均需要量(EAR)。
食物中杂环胺类的污染来源
(1) 烹调方式 加热反应主要产生AIAs类杂环胺。加热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水分含量愈少,产生的杂环胺愈多。加热温度是杂环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2) 食物成分 ①在烹调温度、时间和水分相同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杂环胺较多,而且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也直接影响所产生杂环胺的种类。 ②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面食在焙烤过程中,蛋白质中赖氨酸的氨基与羰基化合物起反应产生褐色物质【在杂环胺的形成中可能起到催化作用 【2012单选761】【2017单选761】【2022单选761】
大豆的营养价值【2021单选761】【2022单选761】
(1)蛋白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球蛋白含量最多:赖氨酸含量较多,氨基酸模式较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属于优质蛋白质;大豆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可较好地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脂肪:大豆脂肪含量约为15%~20%。可用来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其中亚油酸占52%~57%;大豆油是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的烹调用油。 ⑶碳水化合物:一半为可供利用的阿拉伯糖、半乳聚糖和蔗糖,淀粉含量较少,一半为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寡糖,可引起胀气。 (4)矿物质:大豆含丰富钙、铁 (5) 维生素:大豆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 (6) 其他成分:植物化学物类及抗营养因子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甾醇、大豆卵磷脂、 大豆低聚糖(胀气因子)、植酸、蛋白酶抑制剂(降低大豆的营养价值)、豆腥味、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亚麻酸和亚油酸的食物分布
植物油中普遍含有亚油酸,豆油和紫苏籽油、 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较多, 但可可油、椰子油和棕桐油则富含饱和脂肪酸
宝塔第四层
【2017简答761】【2019单选761】【2022单选761】【2022简答761】
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来源
【2016多选761】【2022单选761】
2021
四个样本率的卡方检验,自由度如何:
【2021选择353】【2021选择761】【2022选择353】
单样本与已知总体比分布拟合性
多独立样本率比较
多个样本率比较χ²检验的自由度计算,其中四个样本率比较,数据表应为4行2列,故χ²检验的自由度=(行数-1)×(列数-1)=(4-1)×(2-1)=3
30个同学每个人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量为40的样本并构建置信区间,理论上平均有多少个90%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均数?
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的含义是:如果重复100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100(1-α)%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约有100(1-α)个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100×α个未包含总体参数。一个具体的可信区间估计出来后,它要么包含总体参数,要么不包含总体参数,二者必居其一,无概率可言。所谓95%的可信度是针对可信区间的构建方法而言的。
若100个同学抽样,α95%时理论上有5个同学抽出来算的CI不包含μ
该题为,30*0.9=27
拒绝H0时犯II型错误概率?
II是存假错误,即接受了原本错误的H0。 故拒绝H0不存在II型错误
在人群分布中与疾病关联更为紧密的因素是
年龄是人群主要的人口特征之一
正偏倚和负偏倚
凡夸大真实效应者为正偏倚。 凡缩小真实效应者为负偏倚。
阴性预测值升高,灵敏度↑,特异度↓;所以阳性预测值降低 A
二次污染物判断
二次大气污染物(Secondary air Pollutants):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 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丕同王二孜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 常见 的有: SO2在大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的硫酸;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 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eroxyacyl nitrates, PANS)。 一般来说,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比一次污染物大·
化妆品中的致敏原
最常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化妆品组分依次为香料、防腐剂、乳化剂、羊毛脂等含变应原的化妆品原料。染发剂中含有的苯胺类染料,其毒性较大并具致敏性,可与多种化合物如偶氮染料、蓝光 酸性紫、水溶性苯胺黑、碳酸铉等产生交叉反应。因此染发剂是仅次于护肤膏霜类引起ACD的化妆 品。随着日用精细化工的发展,更多的生物化学活性物质将应用于化妆品,如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这类含变应原物质的化妆品产品的增加可使ACD的发病随之增加
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比较
【2014选择】【2017选择】(2019选择】(2021 选择】
最常用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有称重法、记账法、回顾法、食物频数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一般认为24小时膳食的回顾调查最易取得可靠的 资料,简称24小时回顾法
大豆中主要的氨基酸
(1)蛋白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球蛋白含量最多:赖氨酸含量较多,氨基酸模式较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属于优质蛋白质;大豆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可较好地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赖氨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中,谷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很低。
石英晶体结构毒性大小
各种不同石英变体的致纤维化能 力依次为:鳞石英>方石英>石 英> 柯石英> 超石英
2020
卡方检验自由度
粪大肠杆菌多少度产酸产气
44.5
妊娠早期钙推荐摄入量
妊娠中晚期钙RNI=800+200=1000 早期不变,成人钙的RNI:800m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 2000mg/d
丙烯酰胺主要食物来源
【2012单选761】【2020单选761】
镉蓄积部位
镉蓄积性强,体内生物半减期长达8~35年,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肾镉含量约占体内总含量 的1/3,而肾皮质镉含量约占全肾的l∕30镉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液缓慢排出。
INQ计算
简答
2022
Poisson分布区间估计
只能选正态近似法或者直接概率法(查表)
大概率考前者
判断方法关键前提是其样本计数X,X>50才能正态近似法,≤50都不行
随后看它是单样本计数还是多样本计数
X>50,单个样本计数,X~N(X,X)
(X-Zα/2·√X, X+Zα/2·√X)
X>50,多个样本计数,Xbar~N(Xbar,Xbar/n)
PlanA:X=∑Xi→
(X-Zα/2·√X, X+Zα/2·√X)→
CI/n
PlanB:Xbar=∑Xi/n→
(Xbar-Zα/2·√(Xbar/n), X+Zα/2·√(Xbar/n)
注意Zα/2,直接根据题干α确定
α=0.05,Zα/2=1.96
α=0.01,Zα/2=2.58
α=0.1,Zα/2=1.64
设计类型
完全随机、配对、随机区组、析因、重复测量?
配对
资料类型
定量
无序分类
有序分类
评分不连续是等级资料
能否改善?写出步骤?
两组配对等级资料
Wilcoxon
具体检验步骤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Md=0,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
对应治疗前后湿疹评分无差别,即光照治疗无效
H1:Md≠0
α=0.05
计算统计量T
编秩求和
先根据差值的绝对值由小到大编秩
按差值正负在秩次前加上正负号
若差值为0则舍去不计,同时总的对子数也相应减掉
若非零差值相等且符号相同,仍按原顺序编秩;符号相反则取平均秩次
符号相反同数据是反映了两总体的区别,不能直接按顺序编秩
符号相同同数据反映都在同总体内,取不取平均等价
分别求出正负秩次之和:T+和T-
负秩次要按绝对值计算
计算统计量T
T+和T-以较小者作为统计量T,即T=min(T+,T-)
确定P值或P值范围,做出推论
查表法
5≤n≤50
正态近似法
n>50
当不存在相同秩次时
当存在相同秩次时(不包括差值为0者)
即问P>α时,能否认为H0成立?
(1)当P>α时,表示从所设总体随机获得手头样本的概率已经超过了事先确定的α水准。如取α=0.05,即手头样本从所设总体中随机获得之机会>5%,出现超过α水准的误差是不允许的,故不能拒绝H0,但不直接说“接受H0"。【弃真风险过大,误差风险过大,不能冒险拒绝H0 (2)假设检验是基于反证法的思想。H0原本是假设的,这个假设若不成立,可以拒绝;而当P值不太小,拒绝的理由不充分时,并不等于这个假设的成立。当P>α时,我们一般只说“不拒绝”而不说“接受”,这样在逻辑上比较严谨。
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异同点
相同点:都属于队列研究,性质都是从因到果 区别: 前瞻性的资料是一手资料,偏倚较小结果可信;而历史性的资料是历史或档案资料,资料积累时未受研究者控制,内容未必符合要求。 前瞻性所需人群样本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历史性省时省力出结果快,资料搜集及分析都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吸烟人群肺癌死亡率48.33/10万,心血管死亡率294.67/10万,非吸烟组肺癌死亡率4.49/10万,心血管死亡率294.67/10万,计算吸烟与肺癌、吸烟与心血管的AR和RR,并解释含义
AR是带有原单位的
RR
注意只有RR没单位
保留2位小数就行
吸烟与肺癌 RR=10.76,表明吸烟者患肺癌危险是不吸烟者的10.76倍
AR
吸烟与肺癌AR=43.84/10万
表明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比较,增加了43.84/10万的患肺癌率
表明患肺癌危险特异归因于吸烟的程度
从RR看吸烟对肺癌作用大,病因联系较强;从AR角度看,吸烟对肺癌作用大,预防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将更大。
环境致病因素因果关系
【2020简答】【2022问答】 暴露与健康效应测量的结果,应采用正确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和科学原则作出正确评价,其中特别注意的是混杂因素控制和因果关系判断。 (1)混杂因素: ①混杂因素: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时,由于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外来因素的影响,可掩盖或夸大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些影响因素称为混杂因素。 ②从研究的设计、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阶段均应注意控制混杂因素。在资料分析阶段,按照可能混杂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层分析资料。 (2)因果关系判断: ①关联的强度: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时,RR值超过3~4表示两者关联强。 ②关联的稳定性:在多个独立研究中得出类似的阳性结果。 ③关联的时序性:病因发生在前而人群反应的结果在后。 ④分布的符合性:污染性因子与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是否符合。 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与已有科学理论或解释相符合。 ⑥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的规律。 【强度稳定时序分布合理剂量】
结合大气污染说明人群健康效应谱
2020、2022
以汞(元素汞、无机汞、有机汞)为例,试述其理化性质以及接触特征对毒性的影响
关健要点:理化性质(液态金属、易蒸发、比重大、表面张力大、附着力强、汞合金、溶解性),接触机会(汞矿、电工器材等的制造和维修、工业用途、汞齐的生产及应用) (1) 理化性质: ①唯一的液态金属:银白色液态金属。 ②熔点低,易蒸发:在常温下即可蒸发,且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空气流动快时蒸发更多. ③比重大 ④表面张力大:如果溅落,立刻形成许多小汞珠,增加蒸发的表面积 ⑤易吸附:汞附着力强,易被粗糙的桌面、墙面、泥土、地面缝隙、衣物等吸附,成为汞作业场所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毒源。 ⑥生成汞齐:汞可与金、银等重金属生成汞合金(汞齐) ⑦溶解性:液体汞易溶于类脂质、硝酸、热浓硫酸,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 接触机会: ①汞矿开采与冶炼。 ②电工器材、仪器仪表制造和维修:温度计、气压表、血压计。 ③工业用途:塑料、染料工业用汞作催化剂 ④汞齐的生产及应用:工业上用汞齐法提取金、银贵重金属,口腔科用汞齐补牙 ⑤汞化合物作防腐剂:如铬酸汞植物种子防腐剂,硫柳汞疫苗防腐。 ⑥其他:含汞偏方治白瘢风、癣、痔等使用不当、误服汞的无机化合物(如升汞、甘汞、酷酸汞等) 和接触美白化妆品等。
结合职业病的发病条件和特点,说明职业预防原则
【2011简答761】【2012简答761】【2013简答761】【2014简答761】【2022 选择761】【2022简答761】 (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或消除工人接触的机会 措施: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职业卫生立法和有关标准、法规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利用和职业禁忌证的筛检;控制已明确能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健康行为等个体危险因素。 ⑵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早期检测和诊断人体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损害并予以早期治疗、干预。 措施: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对接触者进行定期体格检查。 ⑶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在患病以后,给予积极治疗和促进康复的措施。 措施:对已有健康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结合合理的治疗;根据接触者受到健康损害的原因,对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进行改进,既能治疗病人,又能加强一级预防;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原则
(1)平衡膳食八准则-核心推荐: 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②吃动球,健康体重; 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④适量吃鱼、 禽、蛋、瘦肉 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⑧公餐分筷,杜绝浪费 ⑵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①包括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素食人群6个群体②其他特定人群均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膳食选择提出补充指导
【2017简答761】【2019单选761】【2022单选761】【2022简答761】
2021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2012名 解353】【2012名解761】【2016名解353】 [2016名解761】【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在环境中暴露,如放射暴露,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什么研究?研究癌症用什么方法,有什么缺点?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大气颗粒物生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氯化消毒副产物定义、种类,影响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简述脂肪生理功能
简述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框架
(1) 危害识别:是对某种食品中可能产生不应健康影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确定。根据流行病学、动物试验、体外试验、结构- 活性关系等科学数据和文献信息确定人体暴露于某种危害后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人群和范围。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定性阶段,是对人或环境能造成不良作用/反应的危险来源的识别,以及对不良作用/ 反应本质的定性描述。常用资料的重要程度为:流行病学资料、动物毒理学资料、体外试验资料以及构效关系资料。 (2) 危害特征描述:是指对食品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健康影响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可以利用动物试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危害与各种不良健康作用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作用机制等。危害特征描述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量阶段,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食品中某种食源性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各自伴随的不确定性的研究。 涉及的相关概念为: ①健康指导值 (HBGV):是指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终生或24小时)摄入某种(或某些)物质,而 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安全限值。 ②每日允许摄入量(ADl):是指人类终生每日摄入正常使用的某化学物质(如食品添加剂),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③耐受摄入量(TI):是指人类在一段时间内或终生暴露于某化学物质,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④急性参考剂量:是指人类在24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摄入某化学物质(如农药),而不产生可检测 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⑤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通过动物试验(NOAEL),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检测指标未观察到任何 与受试物有关的有害作用的最大剂量称为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⑥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LOAEL):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物引起实验动物组织形态、功能、 生长发育等有害效应的最小作用剂量称为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3) 暴露评估:是指对食用时可能摄入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和其他来源的暴露所作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估。描述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不同人群摄入危害的水平。根据危害在膳食中的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初步估算危害的膳食总摄入量,同时考虑其他非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人体总摄入量,并与安全摄入采进行比较【2012名解761】 (4)风险特征描述:是指根据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对产生健康影响的可能性与特定人群中己发生或可能发生不良健康影响的严重性进行定性和(或)定量评估以及不确定性等综合性描述。
危害识别
危害特征描述
暴露评估
风险特征描述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对毒理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1) 建立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可进行毒理学资料的物种间外推:可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可以: ①证实接触外来化学物引起某种毒效应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确定引起毒效应的阈剂量(Threshold dose)或无作用剂量(No-effect dose or level),计算ED50及可信限(CI)和斜率等参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标和控制措施如何实现
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劳动条件,为保护职业从事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劳动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其次,是对职业人群进行管理性的照顾,督促健康监护服务的实施;再者,进行健康监护服务,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⑶但随着医学模理多元化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除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也可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及其职业生命质量。因此,广义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还应考虑职业性因素与非职业性因素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2020
二项分布(m,p),从中抽取n个样本,其样本率估计多少?随n逐渐增大,该估计值将服从什么分布?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2012简答755】(2015简答755】 [2016简答353】【2017选择755】 [2020计算761】
生态学研究局限性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组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是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陷 缺乏暴露与结局联合分布的资料(研究者只知道每个研究人群内的暴露和非暴露人群量,发生研究结局和未发生数,但不知暴露、非暴露人群中各有多少个体发生了研究结局,即无法在个体水平确定暴露与研究结局联合分布的信息) 无法控制可疑的混杂因素(由于它是在群体水平上进行观察分析的研究,因此无法对个体水平上混杂因素的分布不均进行控制) 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只是近似值或平均水平,并非个体的真实暴露情况(无法精确评价暴露与疾病的关系,造成对暴露与研究结局之间联系的一种曲解。) 混杂因素往往难以控制,无法将潜在的混杂因素造成的影响分离出来 难以确定两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在环境中暴露,如放射暴露,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什么研究?研究癌症用什么方法,有什么缺点?
差不多就是问你先暴露后结果用什么研究(前瞻队列 该研究怎么用来研究癌症(回顾队列,然后优缺点 (1) 前瞻性队列研究: ①优点:直接获取关于暴露与结局的第一手资料,资料偏倚较小,结果可信. ②缺点:所需观察的人群样本很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2) 历史性队列研究: ①优点: a.资料搜集及分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b.性质仍是从因到果。 c.具有省时、省力、出结果快的特点。 ②缺点: a.因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所以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 b.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有关研究的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3) 双向性队列研究: 它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模式,因此兼有上述两类研究的优点,且相对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危险度评价的步骤
(1)危害鉴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危险度的定性评价 ①主要任务: a.确定需要评价的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人群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条件; b.接触与职业性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c.对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并估计其危害的程度,以醒对该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危险度肪的必熬 和可能性. (2)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属于危险度的定量评价 ① 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进行分拓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 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 ②分类: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方法、无阙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方法 (3) 接触评估: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为不确定的部分。 (4)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估的最后阶段,目的是通过对前三阶段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某种健康后果的危险度。
化学致癌过程存在一定阈值吗?为什么?毒理实验分类?
基准和标准的比较
环境危险因素导致人群健康状况不同的因果判断标准
(2)因果关系判断: ①关联的强度: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时,RR值超过3~4表示两者关联强。 ②关联的稳定性:在多个独立研究中得出类似的阳性结果。 ③关联的时序性:病因发生在前而人群反应的结果在后。 ④分布的符合性:污染性因子与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是否符合。 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与已有科学理论或解释相符合。 ⑥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的规律。
饮用水产生的主要卫生问题
以空气污染为例描述人群健康效应谱
(1) 生理负荷增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 (2) 生理代偿性变化: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这种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 (3) 生理反应异常: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己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 (4)患病: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 (5)死亡:导致严重中毒,出现死亡。 加一些空气污染实例
2020、2022
碳水化合物化学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
食物中毒处理措施
【2019简答761】 [2020简答761】
2000
统计
1、简述变量的特点及其类型
【2018选择755】【2020问答353】【2021选择353】【2022选择353】
2、数值变量资料的描述性指标及其公式
【2011简答755】【2012简答755】 [2012 判断353】【2013判断353】 【2013简答755】【2021选择353】
761大概率不考
3、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用途及应用条件
[2017简答755】 (2018简答353】 [2018简答755】 [2019判 断353】【2021选择353】 [2021选择761】
4、二项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1)互斥性: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 (2)稳定性:每次Bernoulli试验出现成功(如治愈)的概率均为π,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观察所得到的资料计算相应的样本率p作为π的估计值。 (3)独立性:n次重复的Bernoulli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
5、直线回归的三个区间估计及其公式
not for 761
公卫人pdf33页有几个00年远古应用计算题
流病
1、在病因研究中,如何进行因果推断?
?希尔的病因推断准则 [2018简答353〕 [2019选择353】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及成组资料的分析方法
选择对照的原则及对照的来源
【2013选择353】 [2013选择761】【2015判断353】【2017 选择761】
病例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病例的优缺点 【2017选择353】【2020简答353】
非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2012选择353】 [2012选择761】
3、简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对策
nope
营养
1、与降低人类癌症发生危险性有关的维生素类营养素有哪几种?任选一种,说明其可能的机理
癌症相关维生素种类及其机理
叶酸:与某些癌症相关:结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与膳食中叶酸的摄入不足有关。
2、简述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制定程序
环卫
1、简述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2、简述制定或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
3、简述碘缺乏病的流行特点?
4、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职卫
1、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有哪些
2、苯的氨基化合物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机制是什么
3、我国新修订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性肿瘤有几种?(写出名称)
4、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危险度,为管理部门正确地做卫生和环保决策、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00 2012
2001
营养
1、某Ⅱ型糖尿病患者,女性,身高160cm,体重60kg,轻体力劳动,计算该患者每日热能需要量(kcal)并列算式
2、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
3、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依法行政中,执法主体是
(1)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方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等;行政管理相对人。 一方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等活动的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主体双方在食品安全法律关系中 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015单选761】
统计
1、数值变量资料频数表的编制方法
(1) 求全距:全距又称极差(Range),是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用R表示 (2) 确定组段数和组距:应根据样本量的大小,并且以能较好地观察资料的分布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组段数为8~15之间。 (3) 确定各个组段的下限和上限:每个组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称为下限(Lower Iimit)和上限(upper Iimit),每个组段的组中值(Class mid-value)为该组段的(下限+上限)/2。除最后的一个组段为闭区间外,其他每个组段的下限和上限构成一个左闭右开的区间。 需注意: ①笫一组段应包括全部观察值中的最小值,其下限一般为较整齐的数字,最末组段应包括全部观察值中的最大值;②最末组段应写出下限与上限。 (4) 统计各组段的频数和频率并编制出频数表
2、正态分布的特征
3、均数的抽样误差及其公式
4、方差分析的用途
5、常用相对数及其公式
6、四个表确切概率法的公式及其应用条件
7、估计总体回归系数的95%可信区间的公式
8、常用的四种基本抽样方法
流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B两因素均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A的RR为5,B的RR为3,A的人群暴露率为10%,B的人群暴露率为30%,试从公共卫生角度分析哪个因素更重要
环卫
1、简述二氧化硫的主要健康危害
(2)健康影响: ①S02可刺激呼吸道平滑肌内的末梢神经感受器,使气管或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和分泌物增加。 人在暴露较高浓度的S02后,很快会出现喘息气短等症状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变。 ②SO2可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损害巨噬细胞参与的杀菌过程。 ③SO2可影响动物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能力以及呼吸道黏膜纤毛的运动· ④吸附S02的颗粒物是变态反应原,能引起支气管哮晚。 ⑤S02还有促癌作用,可增强苯并[a]茁(BaP)的致癌作用。
2011选择
2、试述氯化消毒的原理
2016选择
职卫
1、职业病具有哪些特点
①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后可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②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能判断剂量-反应关系。 ③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 ④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⑤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2012简答761] [2015简答761] [2018判断761】
[2018简答761】【2022简答761】
2、简述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
2002
流病
1、病例对照研究中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只能计算OR而不能计算RR?用OR估计RR的条件是什么
2、如何进行疾病家族聚集性分析
中心主题
流病
名解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2011名解353】【2011名解761】【2014名解353】 【2014名解761】【2017名解353】 [2017名解761】【2021名解761】【2022名解353】
08
巢式病例对照
【2012名 解353】【2012名解761】【2016名解353】 [2016名解761】【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Outbreak
Outbreak暴发,是指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病人的现象。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如托幼机构的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提发。
【2014名解353】 [2014名解 761] [2017名解353】【2017名解761】【2020名解353】【2022名解761】
疾病地方性
地方性: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生,而不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
[2016名解353】 [2016名解761】【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2002
Incidence density
【ID incidence density发病密度】 如果队列研究观察时间比较长,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可能先后不一,则需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的性质,反映的是速率,理论上数值范围为0~无穷大 ID=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总人时数 【2016名解353】【2016名解761】 [2017名解353】 [2017名解761】【2022名解761】 08、16、17、22
08、09、16、17、22
overmatching
Berkson's bias
【2014名解353】 [2014名解761】 [2020名解353】【2020 名解761】
疾病筛检 Screening
2001【2014名解353】【2014名解761】【2020名解353】
混杂偏倚
【2000、08、2022名解761】
疾病监测
02、03、08、19
长期变异secular trend
2000、2001、2020
随机对照试验(RCT)
【2016名解353]
生态学研究
08、09
AR
12、20
双盲
09、12
attack rate
11、12
预防接种
02
自然疫源性疾病
疾病病原体在繁衍种属过程中不依赖于人,而在野生动物或家畜中传播,人是偶尔介入该环节时受到感染,这种情况称为自然疫源性。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森林脑炎等
00
个体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是以对照与病例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①配对(Pair matching) : 1个病例匹配1个对照。总样本量一定时,若两组来源较充足,病例与对照之比为1 : 1时统计学效率最高。 ②1:r匹配:若研究罕见病或合格病例很少,则采用1: r匹配。随着r值增加,效率逐渐增加,但增幅越来越小,另好不超过1:4。
00
stratified sampling
20
Neyman bias
21
serial test
串联试验(Serial test):也称系列试验,即一组筛检试验按一定的顺序相连,初筛阳性者进入下一轮筛检,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方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会使灵敏度降低;初筛的方法尽量选择灵敏度高的方法,第二轮的筛查则尽可能选择特异度较高的方法
21
SAR
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常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公式:续发率=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21
AR%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指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AR%=(Ie-I0)/Ie*100%或(RR-1)/RR*100%,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22
PAR%
03
Route of transmission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2022名解761】
22
血清库
03
类试验
03
双生子分析
03
genetic epidemiology
11
pandemic
11
SMR
11
实验流行病学
11
exposed factor
12
问答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2012名 解353】【2012名解761】【2016名解353】 [2016名解761】【2019名解353】 [2019名解761】
21论述
在病因研究中,如何进行因果推断?
?希尔的病因推断准则 [00、18简答353〕 [2019选择353】
举例说明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病因推断中的作用03
前瞻性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对比,
09、11、12
在环境中暴露,如放射暴露,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什么研究?研究癌症用什么方法,有什么缺点?
差不多就是问你先暴露后结果用什么研究(前瞻队列 该研究怎么用来研究癌症(回顾队列,然后优缺点 (1) 前瞻性队列研究: ①优点:直接获取关于暴露与结局的第一手资料,资料偏倚较小,结果可信. ②缺点:所需观察的人群样本很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2) 历史性队列研究: ①优点: a.资料搜集及分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b.性质仍是从因到果。 c.具有省时、省力、出结果快的特点。 ②缺点: a.因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所以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 b.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有关研究的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3) 双向性队列研究: 它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模式,因此兼有上述两类研究的优点,且相对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20、2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B两因素均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A的RR为5,B的RR为3,A的人群暴露率为10%,B的人群暴露率为30%,试从公共卫生角度分析哪个因素更重要
01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及成组资料的分析方法00、03
选择对照的原则及对照的来源
【2013选择353】 [2013选择761】【2015判断353】【2017 选择761】
病例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病例的优缺点 【2017选择353】【2020简答353】
非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2012选择353】 [2012选择761】
病例对照研究中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只能计算OR而不能计算RR?用OR估计RR的条件是什么02
如何进行疾病家族聚集性分析02
混杂偏倚定义及特点
12
生态学研究局限性20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组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是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陷 缺乏暴露与结局联合分布的资料(研究者只知道每个研究人群内的暴露和非暴露人群量,发生研究结局和未发生数,但不知暴露、非暴露人群中各有多少个体发生了研究结局,即无法在个体水平确定暴露与研究结局联合分布的信息) 无法控制可疑的混杂因素(由于它是在群体水平上进行观察分析的研究,因此无法对个体水平上混杂因素的分布不均进行控制) 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只是近似值或平均水平,并非个体的真实暴露情况(无法精确评价暴露与疾病的关系,造成对暴露与研究结局之间联系的一种曲解。) 混杂因素往往难以控制,无法将潜在的混杂因素造成的影响分离出来 难以确定两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从样本量、OR和CI方面分析研究效率20
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的检测技术及应用
03
现况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03
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03
不大可能
简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对策00
nope
画出病因的三角模式和轮状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08、13
简述流行病学基本设计
13
病例对照的 缺点
09
比较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差别
10
解释何为潜伏期及其流行病学的意义10
队列研究主要偏性
实验流行病学中,预防干预措施评价指标
发病率使用注意点
18
统计
名解
t时刻的生存率
20
把握度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或称把握度,两总体确有差别时,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2021名解761】【2022名解755】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即在同一总体中进行大量独立重复抽样可呈现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21、22
Poisson分布及其特点
Poisson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是一个重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一般用来描述某随机事件A在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发生次数X的概率分布。其随机变量取值为0, 1, 2...。 【小卫点拨】Poisson分布随机变量取值为0, 1, 2...,二项分布随机变量取值范围为0, 1, 2...n,需要注意二者取值范围。 (1)Poisson分布属于离散型分布,μ是Poisson分布的总体参数,也是唯一参数。 (2)Poisson分布的总体方差等于总体均数μ (3)可加性:设X1~P(μ1),X2~P(μ2),并且X1与X2相互独立,则Y=X1+X2服从总体均数为μ1+μ2的Poisson分布。Poisson分布具有可加性(但不具有可乘性、可除性) (4) 当n很大并且π很小时,可以用Poisson分布近似二项分布B(n,π)
22年也考了一个分布定义
t分布定义,解释t0.1,15=3.1的意义
t0.1,15=3.1
单侧界值
表示自由度为15,尾部面积为0.1时的t界值
若是双侧界值t0.1/2,15=3.1
则表示表示自由度为15,双侧尾部面积之和为0.1时的t界值
Censor
指因为发生失访或其他原因终止随访而没有观察到失效事件的发生,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在发生失效事件前发生终检而停止观察,这样的观察资料也称为截尾资料 【2022名解761】
22
p值
P值:是指在H0所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统计量的概率。【2020名解761】
20
中位生存时间
20
变异系数
04
抽样误差
04
Type I error
04
Topsis法
04
三盲法
04
大题(统计大题基本无重复率
公卫人pdf33页有几个00年远古应用计算题 04
数值变量资料频数表的编制方法01
(1) 求全距:全距又称极差(Range),是一组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用R表示 (2) 确定组段数和组距:应根据样本量的大小,并且以能较好地观察资料的分布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组段数为8~15之间。 (3) 确定各个组段的下限和上限:每个组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称为下限(Lower Iimit)和上限(upper Iimit),每个组段的组中值(Class mid-value)为该组段的(下限+上限)/2。除最后的一个组段为闭区间外,其他每个组段的下限和上限构成一个左闭右开的区间。 需注意: ①笫一组段应包括全部观察值中的最小值,其下限一般为较整齐的数字,最末组段应包括全部观察值中的最大值;②最末组段应写出下限与上限。 (4) 统计各组段的频数和频率并编制出频数表
抽样误差
均数的抽样误差及其公式01
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并写出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及其公式02
相对数
常用相对数及其公式01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卡方检验
写出卡方检验中各公式,并写出其用途及其应用条件02
卡方检验用途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2012简答755】(2015简答755】 [2016简答353】【2017选择755】 [2020计算761】
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并写出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02
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m,p),从中抽取n个样本,其样本率估计多少?随n逐渐增大,该估计值将服从什么分布?20
二项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00
(1)互斥性: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 (2)稳定性:每次Bernoulli试验出现成功(如治愈)的概率均为π,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观察所得到的资料计算相应的样本率p作为π的估计值。 (3)独立性:n次重复的Bernoulli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
变量资料
简述计量资料中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02
数值变量资料的描述性指标及其公式00
【2011简答755】【2012简答755】 [2012 判断353】【2013判断353】 【2013简答755】【2021选择353】
761大概率不考
变量资料的分类并举例
03
正态分布的特征01
方差分析的用途01
四个表确切概率法的公式及其应用条件01
估计总体回归系数的95%可信区间的公式01
常用的四种基本抽样方法01
简述变量的特点及其类型00
【2018选择755】【2020问答353】【2021选择353】【2022选择353】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用途及应用条件00
[2017简答755】 (2018简答353】 [2018简答755】 [2019判 断353】【2021选择353】 [2021选择761】
直线回归的三个区间估计及其公式00
not for 761
21
22
Poisson分布区间估计
只能选正态近似法或者直接概率法(查表)
大概率考前者
判断方法关键前提是其样本计数X,X>50才能正态近似法,≤50都不行
随后看它是单样本计数还是多样本计数
X>50,单个样本计数,X~N(X,X)
(X-Zα/2·√X, X+Zα/2·√X)
X>50,多个样本计数,Xbar~N(Xbar,Xbar/n)
PlanA:X=∑Xi→
(X-Zα/2·√X, X+Zα/2·√X)→
CI/n
PlanB:Xbar=∑Xi/n→
(Xbar-Zα/2·√(Xbar/n), X+Zα/2·√(Xbar/n)
注意Zα/2,直接根据题干α确定
α=0.05,Zα/2=1.96
α=0.01,Zα/2=2.58
α=0.1,Zα/2=1.64
22
设计类型
完全随机、配对、随机区组、析因、重复测量?
配对
资料类型
定量
无序分类
有序分类
评分不连续是等级资料
能否改善?写出步骤?
两组配对等级资料
Wilcoxon
具体检验步骤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Md=0,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
对应治疗前后湿疹评分无差别,即光照治疗无效
H1:Md≠0
α=0.05
计算统计量T
编秩求和
先根据差值的绝对值由小到大编秩
按差值正负在秩次前加上正负号
若差值为0则舍去不计,同时总的对子数也相应减掉
若非零差值相等且符号相同,仍按原顺序编秩;符号相反则取平均秩次
符号相反同数据是反映了两总体的区别,不能直接按顺序编秩
符号相同同数据反映都在同总体内,取不取平均等价
分别求出正负秩次之和:T+和T-
负秩次要按绝对值计算
计算统计量T
T+和T-以较小者作为统计量T,即T=min(T+,T-)
确定P值或P值范围,做出推论
查表法
5≤n≤50
正态近似法
n>50
当不存在相同秩次时
当存在相同秩次时(不包括差值为0者)
即问P>α时,能否认为H0成立?
(1)当P>α时,表示从所设总体随机获得手头样本的概率已经超过了事先确定的α水准。如取α=0.05,即手头样本从所设总体中随机获得之机会>5%,出现超过α水准的误差是不允许的,故不能拒绝H0,但不直接说“接受H0"。【弃真风险过大,误差风险过大,不能冒险拒绝H0 (2)假设检验是基于反证法的思想。H0原本是假设的,这个假设若不成立,可以拒绝;而当P值不太小,拒绝的理由不充分时,并不等于这个假设的成立。当P>α时,我们一般只说“不拒绝”而不说“接受”,这样在逻辑上比较严谨。
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寿命表的几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与计算
03
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方法
03
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参数估计
03
营养
名解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ctives
【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00、03、12、22
DRIs
01、03、21
食品安全
【2012名解761】【2020名解761】
视黄醇当量
为了统一计量膳食中的维生素A,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包括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在内的具有维生素A活性物质所相当的视黄醇量。a
00、01
限制氨基酸
00、03
血糖指数
氨基酸评分
④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氨基酸评分又叫蛋白质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是最简单的评估蛋白质质量的方法【2022名解761】 氨基酸评分的方法比较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因此提出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AAS×真消化率
22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对引起不良后果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22
食源性疾病
21
BMR
20
INQ
20
必需氨基酸
20
EMI
01
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01
负荷试验?
00
Dietary guidelines
膳食指南Cdietary guidelines,DG)是由政府和科学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原则和人体的营养需要, 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专门针对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提出的指导意见。
00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
02
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CCP):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当某一点(环节)出现食品被污染或食品腐败'变质,若不加以控制或降低到安全水平,则将影响到终产品(食品)的质量,从而危害人群健康。这一点(环节)为关键控制点,即能将危害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关键环节。
02
抗生酮作用
03
罐头胖听
由于罐头内微生物活动或化学作用产生气体,形成正压,使一端或两端外凸,这种现象称为胖听.
03
杂环胺
03
玉米赤霉烯醇
03
食品褐变
03
aw(水分活性)
03
食物热效应
HACCP
营养
12
食物中毒
12
食品污染
暴露评估
12
大题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原则
(1) 预防为主: 预防性原则的含义是指在事实判定、证据论证、科学研究等方面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为防止食品安全损害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预防性原则旨在将工作重点由事后处理变为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重大转变。 (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不同于风险评估,需考虑风险评估和其他法律因素,并要求与利益相关方磋商后权衡利弊, 选择适当的政策和预防控制措施。 (3) 全程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存在于“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中。全通控制原则就是对食品从源头的生产,到中间的经营销售,再到消费者的餐桌整个过者的控制监管。 (4) 社会共治: 社会共治原则旨在强调食品从生产到最终由公民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食品生产经营者、流通者、消费者、政府及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检验机构和认证机构等,都是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参与者。
【2017简答761】【2019单选761】【2022单选761】【2022简答761】
食物中毒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病因调查
【2019简答761】 [2020简答761】
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依法行政中,执法主体是
(1)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方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等;行政管理相对人。 一方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等活动的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主体双方在食品安全法律关系中 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015单选761】
01、0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平衡膳食八准则-核心推荐: 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②吃动球,健康体重; 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④适量吃鱼、 禽、蛋、瘦肉 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⑧公餐分筷,杜绝浪费 ⑵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①包括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素食人群6个群体②其他特定人群均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膳食选择提出补充指导
22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
01、03
简述HACCP含义,HACCP体系原理以及建立这个体系的意义
17 18
简述脂肪生理功能
21
简述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框架
(1) 危害识别:是对某种食品中可能产生不应健康影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确定。根据流行病学、动物试验、体外试验、结构- 活性关系等科学数据和文献信息确定人体暴露于某种危害后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人群和范围。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定性阶段,是对人或环境能造成不良作用/反应的危险来源的识别,以及对不良作用/ 反应本质的定性描述。常用资料的重要程度为:流行病学资料、动物毒理学资料、体外试验资料以及构效关系资料。 (2) 危害特征描述:是指对食品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健康影响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可以利用动物试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危害与各种不良健康作用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作用机制等。危害特征描述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量阶段,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食品中某种食源性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各自伴随的不确定性的研究。 涉及的相关概念为: ①健康指导值 (HBGV):是指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终生或24小时)摄入某种(或某些)物质,而 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安全限值。 ②每日允许摄入量(ADl):是指人类终生每日摄入正常使用的某化学物质(如食品添加剂),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③耐受摄入量(TI):是指人类在一段时间内或终生暴露于某化学物质,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④急性参考剂量:是指人类在24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摄入某化学物质(如农药),而不产生可检测 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⑤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通过动物试验(NOAEL),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检测指标未观察到任何 与受试物有关的有害作用的最大剂量称为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⑥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LOAEL):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物引起实验动物组织形态、功能、 生长发育等有害效应的最小作用剂量称为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3) 暴露评估:是指对食用时可能摄入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和其他来源的暴露所作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估。描述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不同人群摄入危害的水平。根据危害在膳食中的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初步估算危害的膳食总摄入量,同时考虑其他非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人体总摄入量,并与安全摄入采进行比较【2012名解761】 (4)风险特征描述:是指根据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对产生健康影响的可能性与特定人群中己发生或可能发生不良健康影响的严重性进行定性和(或)定量评估以及不确定性等综合性描述。
21
碳水化合物化学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
20
1、与降低人类癌症发生危险性有关的维生素类营养素有哪几种?任选一种,说明其可能的机理
叶酸:与某些癌症相关:结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与膳食中叶酸的摄入不足有关。
00
2、简述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制定程序
00
某Ⅱ型糖尿病患者,女性,身高160cm,体重60kg,轻体力劳动,计算该患者每日热能需要量(kcal)并列算式
01
评价体内VB1、B2、B6、VC营养水平较为特异的指标分别是什么
02
简述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及体内主要合成场所与条件
02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含有豆粉的婴儿代乳品哪种试验必须是阴性
02
叙述含氰甙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及机理
02
影响钙、铁吸收的因素及食物来源
大豆中的抗营养物质
护色剂的作用、定义、意义
高温灭菌原理及对食品品质影响
DRIs 与RDA 的区别
寡糖的主要供给食物是?
GI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实际应用
简述控制和减少食品农药和兽药残留量措施有哪些
膳食结构模式和慢性病的关系
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没录
环卫
环卫化妆品不良影响必考选择题
名解
光化学烟雾
(1)光化学型烟雾(Photo Chemical Smog)事件:是由汽车尾化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在日光度处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约占90%)、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约占10%),这些通 称为光化学氧化剂。 【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00、03【2015名解】【2016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03、2016、2017、2019、2020、2022名解
排毒系数
03、【2016名解】 【2017名解】[2019名解】【2020名解】
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通常把环境中通过转化作用形成的与原来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03[2012名解】【2018名解】【2019名解】【2022名解】
POPs
【2012名解】【2014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持久性污染物
这类化合物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12名解】【2014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Hornesis效应
(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其剂量-效应关系以双相曲线为特征。 Hormesis现象,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包括重金属化合物、氰化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砷化物以及农药和一些抗生素在内的所有有毒物质 【2015名解】【2019名解】【2020名解】【2022名解】
生化需氧量BOD
00、03、10、14
化学耗氧量COD
02、03、11
EQI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最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则是指数应与待评价的对象(因素)相关,是可比的,可加和的,而且是直观易懂的。可分为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 [2011名解][2021名解]
00、03、11[2011名解][2021名解]
有效温度
00、01、02
氯化消毒副产物
Biomarker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骚程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企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客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001 2017
等效连续A声级
02、13
卫生防护距离
12
【2013名解】【2015名解】
酸雨
02、14
环境影响评价
10、18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10、16
AQI空气质量指数
AQI:空气质量指数是按照PSI原理建立的每天或者每时向社会上报告的空气质量指数,因此也被称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时报。该指数所选用的参数为PM10、PM2.5、SO2、NO2、CO、O3。
相加作用
(1)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交互作用的各种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如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如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一般呈相加作用;两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进入机体时,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常是相加作用。
2021选择
噪声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限定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01
有效氯
02
游离性余氯
03
气温垂直递减率
03
水的硬度
03
原致癌物
03
LOAEL
10
NOAEL
11
总大肠菌数
14
耐热大肠菌群
14
细颗粒PM2.5
2012
SBS
14
健康城市
16
公害病
17
环境卫生学
18
生物放大作用
18
水体自净
18
问答
环境致病因素因果关系
【2020简答】【2022问答】 暴露与健康效应测量的结果,应采用正确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和科学原则作出正确评价,其中特别注意的是混杂因素控制和因果关系判断。 (1)混杂因素: ①混杂因素: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时,由于受到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外来因素的影响,可掩盖或夸大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些影响因素称为混杂因素。 ②从研究的设计、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阶段均应注意控制混杂因素。在资料分析阶段,按照可能混杂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层分析资料。 (2)因果关系判断: ①关联的强度: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时,RR值超过3~4表示两者关联强。 ②关联的稳定性:在多个独立研究中得出类似的阳性结果。 ③关联的时序性:病因发生在前而人群反应的结果在后。 ④分布的符合性:污染性因子与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是否符合。 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与已有科学理论或解释相符合。 ⑥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的规律。 【强度稳定时序分布合理剂量】
20、22
结合大气污染说明人群健康效应谱
2020、2022
以空气污染为例描述人群健康效应谱
(1) 生理负荷增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 (2) 生理代偿性变化: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这种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 (3) 生理反应异常: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己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 (4)患病: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 (5)死亡:导致严重中毒,出现死亡。 加一些空气污染实例
2020、2022
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00、03
氯化消毒
氯化消毒副产物定义、种类,影响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21
简述减少饮用水中氯化副产物可采用的主要措施
02
试述氯化消毒的原理01
2016选择
氯化消毒原理、影响因素
03
简述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00
简述制定或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
00
简述碘缺乏病的流行特点?
00
简述二氧化硫的主要健康危害01
(2)健康影响: ①S02可刺激呼吸道平滑肌内的末梢神经感受器,使气管或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和分泌物增加。 人在暴露较高浓度的S02后,很快会出现喘息气短等症状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变。 ②SO2可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损害巨噬细胞参与的杀菌过程。 ③SO2可影响动物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能力以及呼吸道黏膜纤毛的运动· ④吸附S02的颗粒物是变态反应原,能引起支气管哮晚。 ⑤S02还有促癌作用,可增强苯并[a]茁(BaP)的致癌作用。
2011选择
基准和标准的比较20
环境危险因素导致人群健康状况不同的因果判断标准20
(2)因果关系判断: ①关联的强度:以相对危险度(RR)表示时,RR值超过3~4表示两者关联强。 ②关联的稳定性:在多个独立研究中得出类似的阳性结果。 ③关联的时序性:病因发生在前而人群反应的结果在后。 ④分布的符合性:污染性因子与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是否符合。 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与已有科学理论或解释相符合。 ⑥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的规律。
饮用水产生的主要卫生问题20
二噁英类(Dioxins)环境毒物对居民健康主要有哪些危害
02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大气颗粒物生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21
室内污染特点、来源
03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定义
03
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危害
03
职毒
名解
hormesis
毒物兴奋效应:在一定剂量时化学物可引起一定的毒效应(激发/抑制),而在低于未可见的有害作用水平NOAEL剂量水平下时却表现为相反的作用(激发/抑制)q
毒理版
20
最高容许浓度
【2018简答761] [2019论述761】
01名解
尘肺
肺尘埃沉着病(Pneumoconiosis):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015名解761】
2000 2015
Biomarker
生物标志是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任何可测定的改变,包括环境因子在体内的变化,以及机体在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各种生理、生化改变,这些改变必须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生物标志一般分为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3类。
20
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相关疾病: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史
10、22
auditory fatigue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
Tolerance
(1)适应(Adaptation):是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无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2) 抗性(Resistence):是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学改变,以致于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因此抗性产生必须有化学物的选择及随后的繁殖遗传。 (3) 耐受(Tolerance):对个体是指获得对某种化学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结果,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2022名解】
22
健康工人效应
21
benchmark dose
(1)基准剂量(Benchmarkdose, BMD):是一个可使化学毒物有害效应的反应率稍有升高的剂 量的95%可信限下限值。该反应率可以人为确定,通常选择1%、5%或10%【2020名解】【2021名解】
21
职业病
20
暂时性听阈位移
20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01
氧需
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01
人类工效学
职业工效学?
职业工效学(Occupational ergonomics):是人类工效学应用的重要分支,以解剖学、心理学、 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职业人员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保持最佳工作效率
01
接触评定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职业史,结合相关资料,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 生物监测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的过程,是职业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为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和早期健康损害
00
生物转化
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或称代谢转化(Metabolic transformation):是指毒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或非酶作用转化成代谢物的过程。
00
响度
(7) 响度(Loudness):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量度。它与声压的太小及频率的高低有关
00
TLV
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 一般指在指定条件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容许值。
00
Target organ dose/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靶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10
byssinosia棉尘病
是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 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又称棉尘症、棉尘肺、“星期一热”
10
static work
primary prevention
碳尘肺
局部排风和控制风速
原癌基因
时间加权允许浓度
职业病患病率
职业健康检查
生物标志物
阈剂量
机械通风概念和优点
大题
1、职业病具有哪些特点
①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后可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②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能判断剂量-反应关系。 ③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 ④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⑤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2012简答761] [2015简答761] [2018判断761】
[2018简答761】【2022简答761】
01
02
09
结合职业病的发病条件和特点,说明职业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或消除工人接触的机会 措施: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职业卫生立法和有关标准、法规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利用和职业禁忌证的筛检;控制已明确能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健康行为等个体危险因素。 ⑵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早期检测和诊断人体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损害并予以早期治疗、干预。 措施: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对接触者进行定期体格检查。 ⑶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在患病以后,给予积极治疗和促进康复的措施。 措施:对已有健康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结合合理的治疗;根据接触者受到健康损害的原因,对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进行改进,既能治疗病人,又能加强一级预防;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011简答761】【2012简答761】【2013简答761】【2014简答761】【2022 选择761】【2022简答761】
11
职业病诊断原则
2012简答761] [2015简答761] [2018判断761】 [2018简答761】【2022简答761】
职业限量标准的概念和制定依据
职业接触限制
09
三个职业接触限值是
18
4、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危险度,为管理部门正确地做卫生和环保决策、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00 2012
以汞(元素汞、无机汞、有机汞)为例,试述其理化性质以及接触特征对毒性的影响
关健要点:理化性质(液态金属、易蒸发、比重大、表面张力大、附着力强、汞合金、溶解性),接触机会(汞矿、电工器材等的制造和维修、工业用途、汞齐的生产及应用) (1) 理化性质: ①唯一的液态金属:银白色液态金属。 ②熔点低,易蒸发:在常温下即可蒸发,且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空气流动快时蒸发更多. ③比重大 ④表面张力大:如果溅落,立刻形成许多小汞珠,增加蒸发的表面积 ⑤易吸附:汞附着力强,易被粗糙的桌面、墙面、泥土、地面缝隙、衣物等吸附,成为汞作业场所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毒源。 ⑥生成汞齐:汞可与金、银等重金属生成汞合金(汞齐) ⑦溶解性:液体汞易溶于类脂质、硝酸、热浓硫酸,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 接触机会: ①汞矿开采与冶炼。 ②电工器材、仪器仪表制造和维修:温度计、气压表、血压计。 ③工业用途:塑料、染料工业用汞作催化剂 ④汞齐的生产及应用:工业上用汞齐法提取金、银贵重金属,口腔科用汞齐补牙 ⑤汞化合物作防腐剂:如铬酸汞植物种子防腐剂,硫柳汞疫苗防腐。 ⑥其他:含汞偏方治白瘢风、癣、痔等使用不当、误服汞的无机化合物(如升汞、甘汞、酷酸汞等) 和接触美白化妆品等。
22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对毒理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1) 建立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可进行毒理学资料的物种间外推:可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可以: ①证实接触外来化学物引起某种毒效应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确定引起毒效应的阈剂量(Threshold dose)或无作用剂量(No-effect dose or level),计算ED50及可信限(CI)和斜率等参数
2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标和控制措施如何实现
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劳动条件,为保护职业从事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劳动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其次,是对职业人群进行管理性的照顾,督促健康监护服务的实施;再者,进行健康监护服务,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⑶但随着医学模理多元化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除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也可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及其职业生命质量。因此,广义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还应考虑职业性因素与非职业性因素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21
危险度评价的步骤
(1)危害鉴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危险度的定性评价 ①主要任务: a.确定需要评价的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人群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条件; b.接触与职业性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c.对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并估计其危害的程度,以醒对该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危险度肪的必熬 和可能性. (2)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属于危险度的定量评价 ① 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进行分拓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 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 ②分类: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方法、无阙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方法 (3) 接触评估:是危险度评价中最为不确定的部分。 (4) 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估的最后阶段,目的是通过对前三阶段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某种健康后果的危险度。
20
化学致癌过程存在一定阈值吗?为什么?毒理实验分类?
20
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有哪些
00
苯的氨基化合物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机制是什么
00
我国新修订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性肿瘤有几种?(写出名称)
00
2、简述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
生产性毒物对血液系统的危害有哪些?请举例说明02
简述防暑降温的主要措施02
化学性肺水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职业流行病学特点
09
生物标志物
09
简述引起职业病损的因素
10
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
10
简述有毒作业分级评价
10
生物监测指标选择原则
11
如何识别职业有害因素
11
判断是氰化物的禁忌症是不是嗅觉灵敏?
11
结合工效学说说在实际学习中能提的建议
14
危险度评价概念和危险度特征分析内容
15
化学物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18
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是什么,有什么毒理学意义
18
疲劳和相关知识点
18
局部通风相关考点
18
中心主题
职毒
毒理作用
?
吸收
皮肤或者呼吸道、消化道
主要看毒物性质
有机毒物主要经皮吸收
分布
入血后脏器分布前后顺序
血液中可与什么(血浆蛋白)反应
主要看毒物性质
有机毒物主要分布在脂肪及肾上腺
蓄积
蓄积器官
肝?肾?脑?...
排泄
主要都是肾脏排出
少数通过粪便、唾液、汗液、乳汁...
毒性毒作用机制
重金属
巯基
变态反应?
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半抗原或抗原
有机毒物
皮肤刺激损失
中枢?
沾苯就血液系统损害?
刺激性气体
急性刺激
眼&上呼吸道
较高浓度炎症
高浓度痉挛水肿甚至窒息死亡
中毒性肺水肿
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部水运行失衡导致
急性ARDS
肺泡渗出液的肺水肿&透明膜伴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影响
慢性结膜炎鼻炎各种炎
致敏
诊断原则
职业史
重要前提
职业史
既往工作经历
举例+辨别
初步判断
现场调查
重要依据
劳动条件、预防措施、强度
其他作业人员情况
进一步判断
症状体征
有机毒物
甲苯二甲苯
中枢神经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
重要意义
生物标志物(生物监测)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
临床表现
归纳
神经
类神经+意识障碍
慢性轻度早期都有?
认知损害
铅铝锰
周围神经病变
铅、正己烷、有机磷
锥体外系
CO、锰
中毒脑、脑水肿
铅汞、窒息、有机磷
呼吸
各类呼吸道炎
刺激性气体
吸入性肺炎
有机溶剂如汽油
哮喘
TDS
肿瘤
砷、铬、氯甲醚
血液
低色素贫
铅
急性溶血
砷化氢
高铁
苯氨硝基、亚硝酸盐
抑制骨髓造血
苯、TNT
消化
口炎
汞、酸雾
腹绞痛
铅、铊
循环
心肌
铊、四氯化碳
室颤
氯烷烃
血管扩降压
亚硝酸盐
粥硬
CO、CS2
泌尿
急慢肾病
四氯化碳、铅汞镉
肿瘤
β-荼胺、联苯胺
膀胱炎
芳香胺、杀虫脒
生殖
杀精致畸月经异常
铅汞镉等重金属
流产夭折出生缺陷
铅汞、CS2、苯系、环氧乙烷
皮肤
接触皮炎
酸、碱、有机溶剂
光敏
沥青、煤焦
痤疮
矿物油类、卤代芳炷化合物
黑变病
煤焦油、石油
溃疡
铬的化合物、铍盐
疣赘
沥青、焦油
角化皲裂
有机溶剂、碱性物质
毛发改变
氯丁二烯
皮肤癌
砷、煤焦油
处理原则
窒息性气体
脱离现场→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呼吸道通畅→观察
高压氧疗纠正器官缺氧
积极防治脑、肺水肿
早期足量短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心肺复苏
针对呼吸心跳骤停者
(眼部刺激处理
生理盐水冲洗,抗生素眼膏
解毒剂
H2S: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促细胞生物氧化能力
应用大剂量谷胱甘肽
对症支持疗法
抗生素抗感染
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药物
防休克
保重要脏器防多器官衰竭
刺激性气体
现场处理
急救
脱离现场→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呼吸道通畅→观察
高压氧疗纠正器官缺氧
保护控制现场消除中毒因素
事故报告调查
对健康工人健康筛检
治疗原则
刺激性呼吸道炎症
止咳化痰解痉抗菌
积极防治肺水肿和ARDS
氧疗纠正缺氧
降毛细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肾上腺皮质激素
呼吸道通畅
防治并发症
其他
轻中愈后可恢复工作,重度则应调离
重金属
急性
脱离→去污→静卧→保暖
驱毒治疗
紧急常规办法
如驱汞口服蛋清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保护胃壁(金属硫蛋白
慢性
调离
驱毒治疗
相应解毒剂
内科式对症治疗
其他
医学监护、劳动能力鉴定
农药
脱离、去污
药物治疗
阿托品治疗乙酰胆碱清除障碍(即针对胆碱酯酶障碍
它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从而拮抗过量乙酰胆碱对突触后膜刺激所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
防控措施
生产性毒物预防控制
法
法律法规国标
根除毒物
用无毒或低毒原料替代有毒或高毒原料
密闭或排毒或净化措施
降低毒物浓度
技术革新
密闭生产,新进技术工艺,遥控或程序控制
通风排毒
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
工艺、建筑布局
区分隔离
有害物质发生源应位于下风侧
个体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
防毒面具
必要卫生措施设施
职业卫生服务
对毒物
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监督
对接触人群
健康监护,上岗前和上岗后定期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
安全卫士管理
职卫知识宣教
相应管理措施消除危险因素
农药中毒预防
严管
积极宣传
工艺革新
严守规程
医疗保健
别乱放药(科学用药
减少接触
营养
五大营养性慢性病的防治原则
戒烟限酒
AS
高血压
通风
补充植物化学物
AS
肥胖
抗氧化食物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