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道冥界诸神
下面的这一份思维导图大致整理了佛道精神世界里的冥界诸神,例如:孟婆、阎罗王、无常、瘟神、钟馗、牛头马面、东岳大帝等人物。此图,内容来自《妖鬼记》,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冥界诸神
地藏王菩萨
地位最高者
传说为佛陀大弟子
生母在地狱受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九华山为道场
唐时新罗王子金乔觉到九华山出家,圆寂后肉身不坏,被尊为地藏王菩萨,九华山也就成了其道场。
东岳大帝
从府君到大帝
传说中圣山泰山掌管人间生死,泰山府君便成了主管生死的大神。
汉 泰山府君
唐 天齐王
宋 加封为东岳大帝
五百年一轮替 轮班时由天帝选择有的之人接班
阎罗王
掌握冥界具体实权
古印度史诗《梨俱吠陀》:第一个死的人叫阎摩
他勇于探索未知冥界,成了冥界之主,后来的人死后都沿着他的路达到冥界。
后来阎摩又多了一个妹妹与他共治冥界,故阎罗王又被称作“双王”。
传入中国后,变成了十个
有定人生死和赏善罚恶之权
除韩擒虎、寇准、范仲淹和包拯外,其他诸王有姓无名
道教冥界首领东岳大帝也是十殿阎罗之一,不过却由地藏王管辖
第五殿阎罗——阎罗天子最具实权
本居一殿,但传说中他明判是非,总将冤死之人放回阳间,造成混乱,故被调入第五殿。
是宋代名臣包拯
钟馗
五百万判官中最著名、最受百姓认可
传说中钟馗是唐代书生,因面目丑陋而科举受挫,死后却成了法力高强、刚正不阿的判官。
据《周礼》记载,有一种可以驱鬼的面具叫“终葵”,而帝王所持的大圭则是钟馗的一部分
为了让新生孩子好养活,后世人会给自己孩子起一个结实又吉利的名字。北朝有人叫尧钟葵,字辟邪;北魏有大将,杨钟葵;北齐有宦官叫宫钟馗;隋朝宗师还有杨钟葵。魏晋是钟馗之名类似如今的铁蛋石头。
唐朝时,人们已将钟馗认做神仙。吴道子所做钟馗像,更使得钟馗在民间大规模流行。
宋朝时,钟馗就成了门神首选,门上贴钟馗成了民间风俗。
随着小说话本的艺术加工,当年的面具钟馗不但有了曲折的人生经历,还有了跟班、帮手甚至亲人。
瘟神
与功名财富相伴
是冥界插手阳间事务最有力的打手
道教传说有五大瘟神
实际上只是执行上级命令的小卒
世人畏惧他们,尊称为五帝、五圣
领头的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对手赵公明
他同时是传统文化中的财神
体现中国人的智慧:过多的钱财总伴随着不幸
瘟神中另一位名人,三国时大将钟会
钟会与邓艾完成灭蜀大业的同时又挑起事端,导致两人枉死。
无常
执行勾魂工作的小卒
诞生具有佛道释三家根源
《佛经》:“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这是无常最早的来源。
《坛经》:“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与生死的挂钩就比较紧密了,佛教于是给阴间安排了一名行动迅速的勾魂使者:无常。
道教倡言阴阳,无常有了黑白形象。
在民间传说中:黑无常名“范无救”,白无常名“谢必安”,从名字上看有宽严相济的作用。
孟婆
独立餐厅经营者
把守冥界最后一关,投胎往生者都要在这里休息一下,然后饮一杯茶: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却前生,重新开始。
在冥界中没有所属部门,独立经营茶摊,佛经道典均未记载任何关于她的事迹。
牛头马面
牛头本是佛教文化中的鬼卒,名阿傍,力大无比,马面则是罗刹鬼,两者合作搭档,负责接受黑白无常从阳间那里抓回来的鬼魂。
可能由于形象原因,两位鬼卒往往使人略觉憨傻。
唐传奇《大唐传载》:有一个读书人喜欢吃炖牛头肉,牛头阿傍就把这人的生魂抓到地狱,而这个人看到阿傍,就摸着它的脑袋说“这个牛头又大又肥,吃起来味道必然不错。”阿傍只好笑笑将此人放回。神话的构建者最初也许是想创作出一个骇人的形象,但效果确实为阴森森的冥界添上了点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