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会计-第十三章-金融工具
cpa金融工具思维导图,包含金融工具概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金融工具的计量和重分类等内容。
编辑于2022-07-20 12:18:44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4章 审计沟通,审计沟通是指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有关事项、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积极有效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它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明确双方责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强化必要配合,保证执业质量,提高审计效果与效率,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有利于今后工作。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3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结论,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6章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关键流程、注册会计师需要记录的内容以及审计程序的目的和考虑因素。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帮助学习者快速把握核心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4章 审计沟通,审计沟通是指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有关事项、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积极有效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它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明确双方责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强化必要配合,保证执业质量,提高审计效果与效率,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有利于今后工作。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3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结论,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6章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关键流程、注册会计师需要记录的内容以及审计程序的目的和考虑因素。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帮助学习者快速把握核心知识点。
金融工具
概述
合同工具
一方(享受权利方):金融资产
定义
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贷款
预收账款不属于金融资产
潜在有利情况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期权,买方
非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固定换固定除外
可变数量
一方(承担义务方):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
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潜在不利情况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的义务
期权,卖方
非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固定换固定除外
可变数量
权益工具
非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固定数量
衍生工具+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固定换固定
固定数量
区别
是否能够避免无条件交付义务 无法避免:金融负债 能避免:权益工具
普通股总额结算:权益工具 普通股净额结算:金融负债
是否可以无条件避免赎回
强制付息
发行金融工具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重分类
权益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入账,差异计入权益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可借可贷) 贷: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
金融负债重分类为权益工具
账面入账面,没有差异 借:应付债券 贷:其他权益工具
分类
金融资产
SPPI测试: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金+利息)
企业业务模式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可以中途出售,不影响判定)
企业信用恶化导致信用风险,出售
偶然发生(即使金额很大)+频繁发生(金额很小)
临近到期+出售所得接近待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资产获利
应收款项融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其他
分类
以摊余成本计量
满足SPPI测试 业务模式: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摊债:债权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满足SPPI测试 业务模式: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
综债:其他债权投资
特殊指定 一经指定,不得更改
综股: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非交易性 不能结转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上述之外
损债
损股
交易性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
分类
以摊余成本计量
应付债券、长期借款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负债
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负债
部分财务担保合同
预计负债
计量
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
摊债,债权投资 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初始计量
交易费用计入债券成本,入账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借: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倒挤,可借可贷,折溢价+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如果有,单独做出来)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法 账面余额 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值
每期双面胶规则计算利息和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倒挤) 贷: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未减值 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购买持有以后实际发生了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提减值,以后期间可以冲回减值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资产减值
按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
购买时已经减值 按照摊余成本*经信用调整后利率计算投资收益
处置
结转账面,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剩余部分,可借可贷) -应计利息(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 投资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综债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应收利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其他综合收益
初始计量(同摊债逻辑)
交易费用计入债券成本 借:其他债权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计息方向
双面胶规则,计入投资收益 计算用未将公允价值波动计入的账面余额为基础计算 借: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倒挤) 贷: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波动方向
根据公允价值波动,调整综债的账面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本期账面余额)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反方向
处置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扣除手续费)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可借可贷)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可借可贷)
结转小尾巴,把存续期间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方向
综股(特殊指定,一经指定不得撤销)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应收股利 其他综合收益 留存收益
初始计量
交易费用计入成本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反方向
收取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处置 留存收益
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借:银行存款(扣除手续费)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可借可贷) 留存收益
小尾巴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留存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留存收益 或反方向
用权益法核算长投时 应注意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产生的 若为综债等可结转至损益的资产,对应投资方处置长投时结转至损益 若为综股,不可结转至损益的,投资方对应结转至权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初始计量
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投资收益,不影响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单独列示)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公允价值波动做出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反方向
现金股利或利息计入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不计提减值
处置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可借可贷)
没有小尾巴的结转
金融负债
初始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费用,交易性金融负债计入投资收益 其他金融负债计入成本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损失和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套期会计除外)
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处理
企业自身信用风险降低,导致金融负债有利得 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方向问题会导致损益损失) 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永续债
判断金融负债or权益工具
到期日
权益方向 无固定到期日 持有方无权要求发行方赎回 赎回日是发行方清算日等 反之,负债方向
清偿顺序
清偿顺序劣后,权益工具
利率跳升和间接义务
未超过-不构成间接义务-权益工具
超过-构成间接义务-金融负债
持有方会计分类
权益方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负债方向
债权投资
其他债权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
处置
减值
预期信用损失法
范围
债权投资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其他债权投资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三阶段 适用于购买时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
预估未来12个月 利息收入=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实际减值
预估整个存续期间 利息收入=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发生信用减值
预估整个存续期间 计提减值 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特殊
购买时已发生减值,利息收入=摊余成本*经信用调整后的利率
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选择简化处理:直接判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未减值
应收账款、应收租赁款、合同资产(不含重大融资向的)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间预估,包含重大融资的,企业可以选择
计提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 预计负债 贷款损失准备 坏账准备 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转回
反分录
核销
实际发生,核销 借:减值准备等科目 贷:相关资产科目 若核销金额大于已计提的,差额借方继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未来适用法,不追溯
重分类日
企业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终止确认不属于重分类,适用终止规则
以摊余成本计量
摊债-综债
重分类日公允价值入账,差额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 -应计利息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其他综合收益 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到其他综合收益 借: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摊债-损债
重分类日公允,减值准备跟着账面走,差额入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综债
综债-摊债
视同一直以摊债计量,综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借: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反方向转出公允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计提的减值计入摊债减值准备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综债-损债
重分类日公允,差额入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计提的减值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综股
综股一经指定不得撤销,不能重分类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损债
损债-摊债
重分类日公允价值入账,差额计公允价值变动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 若需要补计提减值,直接计提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损债-综债
重分类日公允价值入账,差额入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若需要补计提减值,直接计提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损股
损股-综股,需要经过特殊指定
金融资产转移
终止确认 5流程
确定报告主题层面
合报还是个报? 哪个层面的终止
部分还是整体终止
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是否终止
资产是否完全转移
过手安排 不垫付 不挪用 不延误 否则不能终止确认
风险与报酬转移情况
已转移风险报酬
终止
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
放弃控制-终止确认
未放弃控制-按照继续涉入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和负债
保留了风险报酬
继续确认,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
会计处理
收到对价,终止账面,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小尾巴(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入对应科目 投资收益/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