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肿瘤学:2.肿瘤概说
肿瘤学:肿瘤概说重点归纳总结。包括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分类,肿瘤的命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等等
编辑于2022-12-28 16:45:34 陕西肿瘤概说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定义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突变、扩增和/或抑癌基因丢失、失活等〕,导致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是机体中正常的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子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肿瘤细胞对于控制正常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因素不能正常地发生反应,而表现为持续性的增殖和分化不良的倾向
肿瘤细胞表现出与邻近细胞和组织间的异常关系,从而改变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形式,特别是恶性肿瘤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和形成远处转移
肿瘤细胞能将上述特征传给它的子代细胞
已形成的肿瘤细胞具有“遗传性”,产生肿瘤性后代细胞
肿瘤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可能寓于基因的变化,消除诱因因子,肿瘤仍继续生长;
肿瘤发展受内外环境中较多因素的影响,与机体(宿主)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
肿瘤过度生长的特点可概括为失控制、无限制、不协调
肿瘤的基本术语和相关术语
乳头状瘤:非腺上皮或非分泌性上皮,如鳞状上皮或尿路上皮的良性肿瘤。
腺瘤:腺上皮或分泌性上皮,如结肠或甲状腺的良性肿瘤。
肉瘤: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脉管、滑膜、间皮、骨和软骨等。
癌: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腺癌和囊腺癌以及基底细胞癌等。
母细胞瘤:通常指组织学相似于器官胚基组织形成的恶性肿瘤,如起自视网膜胚基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偶尔母细胞瘤起自某些幼稚细胞的良性肿溜,如脂肪母细胞瘤
畸胎瘤:发生在性腺(卵巢、睾丸)和性腺外中线部位(纵隔、骶尾部、松果体等),由外、中、内 3 个胚层的胚细胞所形成的肿瘤。
混合瘤:由多种类型细胞的结合所形成的肿瘤,如涎腺多形性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子宫恶性中胚叫混合瘤等。
间叶瘤:由除纤维组织以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间叶成分(脂肪、平滑肌、骨和软骨等)所形成的肿瘤
癌肉瘤:由癌和肉瘤两种不同成分所形成的肿瘤。
碰撞瘤:两种不同的肿瘤发生在问一部位而形成的肿瘤
瘤样病变:非肿瘤性增生所形成的瘤样肿块,如瘢痕疙瘩、骨化性肌炎、结节性肝细胞增生、男性乳腺增生等。
错构瘤:正常器官原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增生且排列紊乱所形成的肿块,如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错构瘤等
迷离瘤: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组织异位到正常部位增生形成的肿块
囊肿:一种衬复上皮,充满液体的腔隙所形成的肿块。囊肿可为肿瘤性(如囊腺瘤)、先天性(如甲状腺舌管囊肿)、寄生虫性(如包虫囊肿)、潴留性或种植性囊肿
间变:恶性肿瘤细胞失去分化称为间变,相当于未分化,间变性肿瘤通常指瘤细胞异型性非常显著的未分化肿瘤。
非典型:细胞学上的异常,表现为细胞,尤其是细胞核的不规则性,炎性或修复增生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在形态学上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
增生:组织中正常排列的细胞数目异常增多。增生的细胞形态正常,无异型性,刺激因素去除,组织恢复正常
癌前病变:指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所有恶性肿瘤都有癌前病变,但并非所有癌前病变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当致癌因素去除,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如致癌因素持续存在,可变成恶性肿瘤。
分化:从胚胎到发育成熟过程中,原始的幼稚细胞能向各种方向演化为成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成为分化。肿瘤细胞异常分化,不同肿瘤的细胞分化不同
化生: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转变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成为化生。 化生的细胞来自正常细胞的储备细胞, 化生细胞发生异型增生可进展为恶性肿瘤。
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有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
异型增生:一种以细胞学和结构异常为特征的癌前病变。细胞学异常包括细胞核增大、不规则,核仁明显,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排列紊乱、极性丧失。
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或浸润前癌,是指细胞学上具有所有恶性特点,但尚未突破上皮基膜的肿瘤。
浸润性癌:突破基膜侵犯间质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依据浸润的深度分为早期癌、中期癌和进展期(晚期)癌
上皮内瘤变(上皮内瘤形成):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包括细胞学和结构两方面异常。更强调肿瘤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原位癌。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其家族包括 HER1-4,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 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TSC(Tumor stem cell):即肿瘤干细胞,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
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
细胞周期: 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三期、即 DNA 合成前期(G1 期)、DNA 合成期(S期)与 DNA 合成后期(G2 期)。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中间性肿瘤,是指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临床实践中也有人将主观上难以区别良恶性的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恶性肿瘤据其来源组织不同可分为癌和肉瘤
肿瘤的命名
一般命名法
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都称为“瘤”,命名原则是:组织来源+(形态特征)+瘤,如乳头状瘤,脂肪瘤;
交界性肿瘤则常在肿瘤前加上“交界性、中间性、非典型性、侵袭性”等,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命名原则为:XX 部位 + XX 组织 +癌,如右肺支气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
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命名原则为: XX 部位 + XX 组织 +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也可在肿瘤前加“恶性”,如恶性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特殊命名法(按传统习惯、特殊情况约定俗成来命名)
以“瘤”命名,如精原细胞瘤、恶性混合瘤、恶性畸胎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以病来命名,如白血病;
以人名来命名,如 Hodgkin 病,Ewing 肉瘤等;
肿瘤内含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时成为癌肉瘤;
肿瘤内含有两种胚层以上成分时称为畸胎瘤或恶性畸胎瘤;
来自胚胎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 有良恶性之分, 良性如肌母细胞瘤、颅骨母细胞瘤,恶性如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肿瘤的生长生物学
肿瘤的实质细胞可分为暂不增殖细胞和增殖期细胞两大类。这些细胞的生长繁殖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倍增时间和增殖比率。
倍增时间:肿瘤细胞数目增加 1 倍所需要的时间。 增殖比率:增殖细胞群在肿瘤细胞群中所占的比率。
肿瘤的形态
肿瘤的大体形态可用这些要素描述:即形状、大小、数目、颜色、结构、质地、包膜、蒂;大体组织形态上肿瘤可分为实质和间质。
实质,是肿瘤的主质,由肿瘤细胞组成; 间质,是由肿瘤细胞诱导所产生,常介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对肿瘤的生长起重要作用,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构成。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
外生性生长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的播散
肿瘤的侵袭
肿瘤的局部浸润
肿瘤的转移
肿瘤转移——淋巴道转移
肿瘤转移——血道转移
肿瘤转移——种植性转移
肿瘤对宿主的影响
局部作用、激素效应、恶病质、肿瘤伴随综合征。
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
病理分级
4 级分法:Broders(1922)将鳞状细胞癌分成 4 级,代表由低到高逐步递增的恶程程度
Ⅰ级:未分化间变细胞在 25%以下。
Ⅱ级:未分化间变细胞在 25%-50%。
Ⅲ级:未分化间变细胞在 50%-75%。
Ⅳ级:未分化间变细胞在 75%以上
3 级分法
既可用“Ⅰ”、“Ⅱ”、“Ⅲ”级表示,也可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表示,表示由低到高逐渐递增的恶行程度。
3 级分法是目前主要应用的分级方法。
病理分期
肿瘤的分期是为了确定肿瘤在人体内的范围,有多种方法
TNM 系统
T:原发肿瘤的范围
①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②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③Tis—原位癌;
④T1、T2、T3、T4—原发肿瘤的体积及/或范围递增,数字越大,肿瘤累及的范围或程度越大。
N: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①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明;
②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③N1、N2、N3—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
M:远处转移情况
①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②M0—远处转移不存在;
③M1—远处转移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直接侵犯淋巴结归属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之外的任何其它部位的淋巴结转移则归属远处转移。
重点
1.肿瘤的定义? 2.肿瘤的播散方式? 3.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4.肿瘤的分级是为什么,常用的方法? 5.为什么要对肿瘤进行分期,国际上普遍采用什么分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