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国民党成第一大党、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毛泽东思想思维导图,如《新民主主义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熟。
第七课思维导图 政治选必三,汇总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六课思维与逻辑 整合 高中政治,分为根据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3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时间:1912.1.1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政体:总统共和政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体:议会制共和制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政党政治的尝试
实践
责任内阁制的落空
改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
建立:1912.8
结果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国民党成第一大党
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政党之争
1913.3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政治格局混乱
袁世凯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混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训政时期
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与民主共和,主权在民相背离
宪政时期
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实质: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探索: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成就
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
在根据地实现了对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的民主管理
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性质:工农民主专政
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不足
取消资本家、富农等阶级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具有左倾色彩
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国情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31-1945)
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实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建立行政区
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意义:规定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性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