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1)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编辑于2022-12-28 20:18:43 河北省这是一个关于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如秋天的怀念,本文讲述一位虽病重在身,却仍然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的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牵挂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愧疚悔恨之情。
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如秋天的怀念,本文讲述一位虽病重在身,却仍然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的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牵挂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愧疚悔恨之情。
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春 ——朱自清
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本文为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整体结构
一.盼春
多用拟人,比喻手法。
二.绘春
春草图
质感(嫩、软)
视觉(绿)
整体(一大片)
“钻”突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对孩子的侧面描写也能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春花图
侧面描写
借蜜蜂写春花
春风图
无色无形
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
环境描写 写树叶子和小草
侧面描写
突出春雨细
迎春图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迎春之人众多
三.赞春
课文字词
嗡 朗润 酝酿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重点字词和易错词
酝酿(是酉字旁,里面带有一横)
喉咙(喉咙的喉没有一竖杠)
应和(注意读音读作hè)
窠巢(窠巢的窠读作kē)
黄晕(黄晕的晕读作yùn)
四字词语
呼朋引伴:招引同类型的朋友,结成党羽。常有鄙视的意味。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的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背诵全文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读读写写
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重点字词
本文一共7自然段
寓情于景
此处省略(见第2课思维导图)
济南的冬天并不是温暖的而且是寒冷的(且非常冷),为什么作者却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
因为作者将济南认定了他的一个故乡!
主题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情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东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济南的冬天的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3.雨的四季 ——刘湛秋
作者:刘湛秋193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著名作品有《无题抒情诗》《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
读读写写重要字词
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庄 静谧 屋檐 凄冷 化妆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沥 干涩 草垛 绿茵茵 咄咄逼人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作者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观,是全诗的诗眼。
《观沧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意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气势宏伟、雄心壮志;一揽天下、豪迈自信;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汉译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观: 欣赏。 临: 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石: 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 通“苍”,青绿色。 海: 渤海。 何: 多么。 澹澹: 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 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起。峙,挺立。 萧瑟: 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 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 太阳和月亮。 若: 如同,好像是。 星汉: 银河。 幸: 庆幸。 甚: 极其,很。 至: 极点。 哉: 语气词。 幸甚至哉: 真是幸运极了。 以: 用(歌以咏)。 志: 理想。 歌以咏志: 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咏志: 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作者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点名了暮春时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
补充
王昌龄: 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了作者对老友恳切的思念和热忱的关怀,同时也对友人的遭遇深刻忧虑,还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汉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杨花: 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与: 给。 夜郎: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 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 旅途。 潮平两岸阔: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 顺风。 悬: 挂。 海日: 海上的旭日。 残夜: 夜将尽之时。 江春: 江南的春天。 归雁: 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 指北固山。 乡书: 家信。
汉译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汉译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 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 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